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 年 九年级化学教案 (上册)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2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能力目标 : 提高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 德育目标 : 1.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启发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 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化学的定义,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的方法,通过实验, 层层引导,深入讨论。 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酒精灯、小烧杯、玻璃棒、高锰酸钾、浓硫酸、氨水、画有酚酞试液的滤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 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先辈们用什么使它变的丰富多彩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化学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 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今天开始,同学们要接触一门新的学科 化学,化学究竟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呢? 教师通过书本内容和生产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一门关于什么通过教师启发,明确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课本P-3。 从实际出发 引起兴趣 导入 新课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3 的科学。 通过利用化学创造出新物质的一些实例启发学生知道化学在各个领域的用处:化学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和环境科学的重要基础,在人类面临一系列危机的今天,化学尤其显得重要, 学生通过教师叙述以及自身的生活常识和经验明确化学可以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美好, .拥有的物品更丰富。 明确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例如(课本 P-2): 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解决粮食危机; 利用化学生产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 保障人类健康; 利用化学生产开发新能源 和新材料 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解决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 ; 利用化学从石油中得到优质纤维,生产出漂亮的衣服(甚至可以使这件衣服冬暖夏凉,并且可以改变颜色)。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化学可以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教师操作魔棒点灯和氨水使画有酚酞试液的滤纸变红的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 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介绍化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学习化学的要求: 认真预习,重视实验。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探究。 学 生听讲和思索。 使学生知道化学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要求,为将来学习化学知识作好铺垫。 三、小结 :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4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 1) 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 2) 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1) 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 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二、新课教学 : 板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 实验 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 实验 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 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 实验 1、 2 有什么共同特征?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5 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 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1.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 实验 1 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 铜。 演示 实 验 1 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 实验 3、 4 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板书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有 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引入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板书 二、 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讲解 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 3、 4 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 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小结 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 ( 1) 木柴燃烧 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 化学性质 ( 2) 铁生锈 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 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6 ( 3) 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化学性质 过渡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 (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简单介绍 板书 1、熔点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 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板书 2、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板书 3、密度 这是由于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是不相等的。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演示 实验 1 5 讨论与交流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C ) A 导电性 B.挥发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 D ) A.豆油和汽油 B.水和酒精 C.铁块和铝块 D.面粉和白糖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 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 木棒受力折断。 三、小结 : 1.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四、 布置作业 : 课本 P10页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7 课题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能力目标 : 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 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难点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教学突破 : 要想使学生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就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的过程,所以在本课题的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引导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 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 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8 导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板书: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边做实验边完成下表) 陈述:既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今天我们就通过探究一个小实验来体验一下化学的奥秘。 组织学生进行 实验研究,讲述: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各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提示学生用水作为参照物来研究蜡烛的密度) ( 1)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乳白色、固体;特殊的蜡烛,如生日蜡烛,有多种颜色和形状,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蜡烛一般都具有轻微的气味。( 2)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会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谋比水小。 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让学生结合蜡烛的这些性质,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着的蜡烛有哪些特点。 燃烧着的蜡烛有没有声音?形状有没有什么改变? 蜡烛点燃后,可以持续安静地燃烧,不会发出响声音,且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蜡烛的火焰有什么特点? 蜡烛的火焰在轻微地闪烁,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烟生成。如果没有风,火焰可以一直保持轻微的闪动。蜡烛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层:最里面一层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淡蓝色,为焰心;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为内焰;围绕在最外面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为外焰。 蜡烛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状、温度、质地上有什么变化? 在靠近火焰的地方,蜡烛是湿热的,而且很软,可以用手任意捏 塑,而距离火焰较远部分蜡烛仍是冰冷的,硬的。燃烧着的蜡烛顶部受热溶化形成一个凹槽,溶液化后的液态石蜡储存于凹槽中,浸没着灯芯。 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可以看到处于火焰最外层的先变焦,第二层变化次之,最里层变化最小;这说明火焰的温度是从里向外依次升高的,即外焰的温度是最高的,焰芯的温度是最低的。 充分肯定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继续引导: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首先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 1)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后,过一会儿,烧杯壁有水雾生成。( 2)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 3)说明了蜡烛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5指导学生: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9 现在请大家熄灭蜡烛,会发现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立即用点燃 的火柴去点白烟,看看有什么现象会发生。 火焰会顺着白烟重新将蜡烛点燃 提问:通过探究这个小实验,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有什么感受? 第 9页 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练习: 1某同学对蜡烛 (主要成分是石蜡 )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 1s 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 )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取 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 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结论:石蜡中一定含 ( )、 ( )元素。 随堂练习: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C ) A、水 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灰烬 2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B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 3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B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 4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 软,这是为什么? 在本课题的实验探究中,我们使用了排水收集二氧化碳,这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10 课题 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 ( 1) 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 2) 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 3) 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二、 过程与方法 : 在本课题材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用教师的讲解、演示与学生的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首先在教师的讲解中学生得到启示,然后学生在探究中得出结论,进而通过学生的亲处演示找出问题,最后在教师正确的 演示实验中使学生加深理解。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进行,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 2)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 ( 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 ( 2)药品的取用和仪器的洗涤。 ( 3)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教学难点 : 药品的取用。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教学方法 : 在本课题材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用教师的讲解、演示与学生的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首先在教师的讲解中学生得到启示,然后学生在探究中得出结论,进而通过学生的亲处演示找出问题,最后在教师正确的演示实验中使学生加深理解。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进行,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就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那么我们在走进化学实验室前需要了解些什么?走进化学实验室后又需要注意些什么?下面我们来学习(走进实验室) 二、新课教学 :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 反应容器 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 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常 用 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加热仪器:酒精灯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11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 仪 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 器 滴管(少量液体)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二 )、药品的取用 : 1、 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广口瓶中) 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 (一横二放三慢竖 ) 仪器:镊子 步骤: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 2) 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 仪器:药匙或纸槽 步骤: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 沾在管口或试管上。 注: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2、液体药品的取用 ( 1)少量液体药品可用胶头滴管取用 ( 2)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注法。(一倒二向三紧挨) 步骤: 瓶盖倒放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 倾注完毕后,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3) 一定量的液体可用量筒取用 仪器:量筒、胶头滴管 步骤:选、慢注、滴加 注意事项:使用量筒时,要做倒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若仰视则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三 )、给物质的加热 A 酒精灯 1酒精灯介绍 构造(灯座、灯芯、灯帽)、温度可达 800度。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12 2、酒精灯火焰分为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芯(温度最低) 3、酒精灯使用注意: a禁止向燃着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 c酒精灯中酒精量不超过三分之二,不少于三分之一 。 d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熄灭。 e不用酒精灯应盖上灯帽。 f万一酒精灯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用湿抹布扑盖。 B 加热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注意事顶: ( 1)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人;防止沸腾的液体冲出试管烫伤人。 ( 2)若试管壁有水,加热时必须擦干净,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爆裂。 ( 3)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因为一冷一热,试管容易爆裂。 ( 4)给试管中液体预热的方法:夹住试管在外焰来回移动便可预热。 ( 5)预热后,集中加热盛有液体的中部,并 不时沿试管倾斜方向平移试管,以防止液体受热暴沸而喷出。 给试管中固体加热 仪器:试管、铁架台、酒精灯 注意点:装置的固定 铁夹夹的位置、管口的方向、加热的顺序 给物质加热的基本方法:用试管夹夹住离试管口 1/3 处,首先在酒精灯外焰处加热,然后将试管底部集中在外焰处加热。 (四 )、仪器的洗涤 【演示】洗涤仪器的方法并解说 洗涤时,先洗容器的外壁,后洗内壁。 洗涤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三、小结 : 仪器洗涤要做到水既不聚成水滴又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经洗干净了 四、布置作业 : 课本 23 页的习题 1 、 2.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13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 1 空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 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污染空气的途径及污染的危害,学 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2)增强环保意识。 (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 :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 么气体 ? 空气是一种 “ 看不到摸不着 ” 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板书】第一章 空气 氧 第一节 空气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提问】 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思考、回答问题。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入课题。 复习绪言中 物理性质概念,使学 生产生 求知欲。引入空气组成的 讨论。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14 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 p.7图 1-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学生分组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参 p.7图 1-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 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 1/5 而不是全部呢? 3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 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氨气。 【讲述】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填写观察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 ,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 ,剩余气体约占总体的 。 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内,火焰 。 实验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容积的 。 火焰 。 分析、思考、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理解记忆 阅读课本 p.7p.8 准确记忆 做练习一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 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 的兴趣,进行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 巩固加深理解记忆。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15 过程(利用投影挂图讲解)。 【小结】空气的成分其积极分数: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 1),指导学生做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问题引入】你知道污染空气的是哪些物质?来源于哪里?如何防 治空气的污染吗?(结合挂图、投影讨论)。 【板书】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污染空气的性质:粉尘、有害气体。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料、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3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消除、减少污染源。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指导学生做练习 【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认识到保护环境是重要的,是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思考、看投影片讨论。 阅读课本 p.9第二、第三自然段。 讨论、归纳、综 合、记忆。 做练习二 归纳、总结 独立完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16 课题 2 氧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硫、磷、碳、铝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中,让学 生体验化学美;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教学重点难点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教学方法 1物理性质主要有学生自行归纳总结; 2化学性质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及回忆已学的实验来归纳 3氧气的用途主要是知识性的介绍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人类只所以能生存在地球上,是以为它有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习氧气。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氧气( Oxygen)的性质 1物理性质: (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1.429g/L,略大于空气; 通 常情况下,是指 20, 1.01 105Pa;标准状况下,是指 0, 1.01 105Pa; (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问题: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17 2化学性质: (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 C) + 氧气( O2)点燃 二氧化碳( CO2) 在空气中的燃烧情 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 -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 Fe) + 氧气( O2)点燃 四氧化三铁( Fe3O4) 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 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 味气体产生。 文字表达式:石蜡 + 氧气( O2)点燃 二氧化碳( CO2) + 水( H2 O) 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 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 Mg) + 氧气( O2)点燃 氧化镁( MgO) ( 5)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加热后,铜丝红热,冷却后,在铜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文字表达式:铜( Cu) + 氧气( O2)加热 氧化铜( CuO) ( 6)红磷在氧气中的燃 烧(暗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文字表达式:磷( P) + 氧气( O2)点燃 五氧化二磷( P2 O5) 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 ( 7)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 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等等。 结论: (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在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18 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 ( 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 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 ( 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 ( 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 二、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 氧炸弹、火箭助燃剂 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 三、小结: 1了解氧气 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四、布置作业: 作课后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19 课题 3 制取氧气 课题名称 制取氧气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实验目的 知识 目标 1、 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 2、 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 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能力 目标 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取用、仪器组装、气体的检验和 气体的收集 重点、难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策略和 方法 讲演结合 教学媒体 有关仪器和药品 教学程序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复习 导课 新授 氧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怎样得到纯净的氧气? 怎样制取纯净的氧气?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结论: 室温下过氧化氢不能分解出氧气 加热时过氧化氢能分解出氧气 二氧化锰不能分解出氧气,且本身的性质和质量均无变化;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混合后,反应速度加快,提出问题 出示药品样品 演示 2-5 2-6 思考回答 注意观察药品的色、态 记住药品的颜色和状态 听讲讨论 自己得出结论 理解记忆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20 小结 作业反思 且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未改变。 2、催化剂:(一变二不变) 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3、 反应装置: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的 1/3处 ( 2)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 3) 插入试管内的导管刚露出橡皮塞 ( 4) 用外焰在药品部位均匀加热 ( 5) 实验结束后,先拿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 6) 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好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 1) 注意: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堵一团松软的棉花,以防止药品颗粒进入导管 4、 收集方法: 排水集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 1)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和条件 (固体)(气体) (加热) ( 2)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溶解性:溶于水: 排气法 不溶(或微溶): 排水法 密度: 大于空气:向上排空气法 小于空气:向下排空气法 二、分解反应: (一变多) 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工业制氧气和实验室制氧气的本质区别: P40( 14) 目标 P15 根据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推导气体制取的一般规律掌握较为困难 讲解 分析 强调:“改变” 演示操作 出示挂图 强调: 注意事项 演示 讲解 归纳总结 分析反应式进行对比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观察理解 掌握记忆 记住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规律 掌握 会应用 讨论 得出结论 对比讨论回答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21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和奥秘 课题 1 分子和原子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使学生知道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初步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使学生会运用分子和原子观点来解释一些现 象。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模拟微观粒子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通过物质具有可分性,进而认识分子和原子可分与不可分,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教育,通过实验和模拟微观粒子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了解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 2、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建立以及基本性质的认识。 3、指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 教学难点重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 教学方法:问题 -探究 -讨论 学习方法:观察 -思考 -分析讨论 -演绎推理 教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探密神奇的微观世界,大家有兴趣吗? 教师演示实验 向空气中喷洒空气清新剂。 提问 同学们感觉到了什么?这说明空气清新剂一定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物理学中我们知道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哪些? 投影 课本第 50 页图 3 6 苯分子照片、图 3 7 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和图 3 10几种分子的模型 投影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和原子 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金属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 硅粉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22 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提问 究竟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它们有哪些基本性质?我们先来了解分子及分子的基本性质。 教师投影板书:一、分子的概念,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投影 经测定: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 引导学生归纳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的性质。 教师投影板书: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教师 除此之外,分子还有什么基本性质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小组做 实验 3 2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实验和第 50页的活动与探究实验。 学生陈述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和由此发现的新知。 教师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性质。 教师投影板书: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提问 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生活中说明分子运动现象的实例呢? 教师 作出评价。 提问 探究:现有一块方糖,要使它在水中快速溶解,有哪些方法? 学生讨论后陈述方法。 提问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学生归纳以上探究问 题结论。 投影 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状态、温度以及外力有关系。 投影 第 51 页图 3 9,证实温度是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之一。 演示实验 等体积的水和酒精相混合。 提问 混合后的体积是两者之和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教师投影板书: 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学生实验 学生分八个小组做用注射器分别抽取等体积的水和空气,用手指堵住针头口,推压活塞,感受推压的难易。 教师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较 小,不易被压缩。进而得出物质三态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投影并讨论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以下生活现象: 湿衣服晾在太阳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 蔗糖溶解于水,蔗糖看不见了,而水却有了甜味。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23 学生陈述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 上述蔗糖的甜味是由大量分子聚集所体现出来的。单个的蔗糖分子则不能将蔗糖的甜味体现出来。也就是说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分子聚集来保持的,单个的分子则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提问 那么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呢?我们从下面两个变化来分析。 提问并投影 水蒸发和水的电解这两个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投影 :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本身起了变化,由分子变成原子,再由原子重新组合。即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教师由此可见,水通电能分解成氧气和氢气,实际上是水分子发生分解生成氧原子和氢原子,再由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许多多的氧分子聚集就成了氧气,每两个氢原 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许许多多的氢分子聚集就成了氢气。则证明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同时还体现出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投影板书: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投影图 3 10 几种分子的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分子的构成。 提问 前面我们学习过氧气,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空气中也有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有氧化性吗?那么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投影板书: 5、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教师 引导归纳分子、原子的概念。 教师投影板书: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三、原子 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提问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投影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提问并投影 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以下反应: 氧化汞 汞 + 氧气 学生讨论回答以上问题。 动画模拟 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 反思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用思维导图将本节知识整理出来 投影 本节知识的思维导图。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24 教师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微观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到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微观世界真的是奥秘无穷,未来留给 你们继续去探索吧。 课堂练习 填空: 1、分子是保持物质 ( 化学 )性质的 ( 最小 )粒子 。 2、氧气是由氧 ( 原子 )构成的。 3、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 ( 相同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 ( 不同 )。 4、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 ( 分子 )、 ( 原子 )。 判断正误 1、分子只有在加热时才运动。 ( 错 ) 2、水蒸气冷凝成水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水分子本身并没有变化。 ( 对 ) 下列物质: 水, 氯酸钾, 空气, 液氧,其中含有氧分子的有 (都对 ) 课题 2 原子的构成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 ( 1) 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 ( 2) 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2015 年 月 日 25 二、 过程与方法 : (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 2) 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 情感态度 : 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结合张青莲教授 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教学重点 原子的构成 。 相对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形成 。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课堂讨论法 。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 同学们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知道了分子、原子的概念,而且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用其它方法能不能再分呢? 下面我们来学习原子的构成。 二、新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售后服务与不锈钢加工定制合同
- 2024年度技术开发保证合同
- 2024年度滁州市健身器材租赁合同
- 玻璃罐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健身服务合同:健身会所为甲方提供健身服务
- 2024年度泵车设备租赁与备件供应合同
- 2024年度二手住宅赠与购买合同
- 生物芯片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国际物流仓储服务代理合同
- 2024年度技术转移与研发合同
-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设备润滑与管理》课件
- 乡村振兴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档案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彝族民间音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课件-4.短视频后期制作- 剪辑技巧
- GB/T 27689-2011无动力类游乐设施儿童滑梯
- 殷保华专著之《江恩八线全集》
- 《气管插管术》PPT课件
- 上海市家庭居室装饰装修施工合同示范文本(2019版
- 《地暖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