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总说明书.doc_第1页
02总说明书.doc_第2页
02总说明书.doc_第3页
02总说明书.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都江堰蒲张公路(长河村至棋盘村)“5.12”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 S-2 总说明说 明 书 - 1 -都江堰蒲张公路(长河村至棋盘村)”5.12”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 S1-2 总说明一任务依据和设计依据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造成省内多条道路破损,多座桥梁损坏,受都江堰市交通局委托,我院承担了都江堰蒲张公路(长河村至棋盘村)”5.12”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本项目主要采用的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其它相关规范、规程二、建设的必要性四川汶川“5.12”发生的8级特大地震,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而且造成了大量的交通基础设施损毁。距震中汶川最近的都江堰市受灾十分严重,向峨乡是都江堰市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据初步统计,在此次地震中,全乡2500多户、16000多人中,共死亡436人,受伤428人、失踪46人;共有15000余间房屋损毁,90%的房屋倒塌、100%的房屋属于危房,不能居住;地震后的次生灾害极为严重,山体随时有发生垮方、滑坡的危险。就总体而言,向峨乡灾情极为严重,抗震救灾形势十分严峻。向峨乡地处都江堰东北角,与彭州市交界,区域内既有道路为蒲张公路,是连接彭州、向峨、都江堰的唯一交通要道,路基宽度6.5米,水泥砼路面。受大地震的影响,蒲张公路大部分路段路基边坡坍塌严重,排水系统完全损坏,路面破损相当严重,严重耽误了抗震救灾的最好时机,严重制约了灾后重建的速度。鉴于原路损坏较为严重,又处于地震断裂带上,原路恢复暂时无法进行。经过各级部门认真调查和研究,确定新建蒲张公路(长河村至棋盘村)段公路工程,以利于长河村至棋盘村沿线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让沿线的村民早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本项目位于都江堰市蒲阳镇、向峨乡境内,距都江堰市区6公里,路线联通沿线各救灾安置点,打通了从都江堰到重灾区向峨乡的又一个生命通道,对重灾区的灾民的安置和灾后重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三工程概况(一)路线起迄点主要控制点及走向推荐路线主要控制点:路线方案的起点位于蒲阳镇长河村旧蒲阳水泥厂附近,与通村道路相接,通过此通村道路与蒲阳镇相接。路线经过柳林村、楠坪村、长河村,王家院子、豆芽坪、石花寺、任家山、火石岗、董家新房子、棋盘石,终点在棋盘村,与老蒲张公路相接,路线全长12.3914Km。项目起点距离蒲阳镇1.2公里,原有道路路基宽度6.5米,水泥砼路面,使用状况良好,本次未进行改建,完全利用此路段与蒲阳镇相接。起点至AK3+765段为利用原有通村公路拓宽改建,其余路段均为新建山腰线。终点与旧蒲张公路相接,接线点位于棋盘村海虹小学附近。(二)设计标准及设计原则1设计标准根据抗震救灾的特殊需要、地形条件、工程量等因素,本项目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20km/h,路基宽度为6.5m。对于地形特别困难、工程艰巨、地质不良等特殊路段,经论证后个别技术指标可降低。设计文件的组成和内容依照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的规定执行。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 主 要 技 术 指 标 表 表1设计车速20公里/小时路线长度12.3914公里路基宽度6.5米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30米极限值:15米回头弯最小半径-最大纵坡9.95%最小坡长60米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设计荷载等级公路II级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50 路基、小桥涵:1/252、本项目主要工程数量表见表2。 主 要 工 程 数 量 表 表2序 号工程项目单位路线备 注1路线长度Km12.39142征用土地亩288.88(77.91)括号内为旧路用地3拆迁房屋m211174拆迁电力电迅根145路基填方万m38.58786路基挖方万m314.85587借土填方万m30.77738弃 方万m37.04689路基防护与排水千m37.89310防护工程万m31.660611路 面千m278.76沥青砼121314涵 洞道559/4615161718四、沿线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地貌项目地区位于成都平原与川西山区交接地带,地势从北西向南东递降。该线路由南西向北东延伸,大体平行龙门山脉。公路起点处于平原结束部位,线路沿山坡前行。路线上海拨高度一般在600900之间。最低处为起点584m,相对高差400米左右。属平原丘陵中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单元多样。2、气象、水文属于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4.6,最热月平均气温24.4。平均年降雨量为1,243.80mm。沿线天然支沟和人工沟渠纵横密布,地表水系较为发达。区内覆盖层广泛分布,总厚度大于50米。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之孔隙潜水,主要存于卵石土中,具轻微承压性。初见水位多在卵石层顶面一带,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0.82.6米。场地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并随之涨落。地下水位年最大变化幅度达1.52.5米。卵石层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和透水性均较好,据有关水文试验资料,其渗透系数K=2030m/d。属强透水层;粘土透水性微弱,为相对隔水层。据区域水质分析资料:区内地表水(渠水)、地下水类型均属地矿化度、弱碱性重碳酸钙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可作为工程施工用水和生活饮用水。按照环境水对砼腐蚀性评价标准,地下水和地表水对普通水泥拌制的砼都无腐蚀性。3、地层岩性路线两侧出露的地层主要中生界三叠系上统和新生界第四系更新统全新统沉积,自上而下,地层系列如下:、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洪积层(Q4al+pl):卵石、漂石、夹砂土:灰黄色,一般卵石占40%,漂石占1015%,砂砾占30%,粉质粘土少量。成分较杂,砂岩、石灰岩为多。为松散状态或稍密状态。 该层分布于起点和终点的平原和横向穿越的河沟滩地。厚度不一,成都平原边缘厚度可大于10米;山地冲沟厚约25米。、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4fgl):含卵石、漂石的粉质粘土:浅灰褐色,含卵石、漂石很不均匀,大小不一,形状奇特。一般卵石占25%,漂石占10%,零星分布或局部集中,没有分选,杂乱分布。粉质粘土和砾砂占主要,一般60%左右。据区域资料为高液限粘土,具有弱膨胀性。分布在山脚平丘和坡地,多成为二、三级阶地。厚度020米,一般见812米。在本线路上主要分布在起点和终点的山前坡脚和浑圆丘地。野外状态为可塑硬塑。第四系上更新统残坡积堆积层(Q3el+dl): 碎石、角砾质粉质粘土:灰褐色,含碎石,角砾各处不一,一般占1530%,局部地段成为碎石土。碎石为山体原岩,多为砂岩,炭质页岩的角砾。覆盖在基岩之上。粘土粘性较强,一般在6070%。该岩性在本路线上分布很广,广泛分布在山坡岩体之上,厚度不大,但随处可见。一般厚为02米,在分布薄的地方基岩就出露了。碎石角砾质粘土为硬塑状态,如果是碎石土地段则为中密。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三段(T3x3): 炭质页岩夹砂岩:页岩黑色、灰色,页理发育,风化厉害。砂岩黄褐色、灰白色,中薄层。岩性较破碎。 分布在K2+300K8+800一带山地,厚度巨大,区域上超过600米。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二段(T3x2): 中细粒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炭质页岩:砂岩为厚层状,巨厚层状,黄白色、褐黄色,石英粒明显,硅质和泥质胶结,岩质坚硬完整。泥质砂岩中薄层状,灰黄色,层理发育,表层风化、岩质较软。炭质页岩,薄层,风化厉害,多全强风化、软弱,风化剥蚀成沟槽。分布在K0+100K2+300一带山地。在山坡上间断出露。厚度巨大,区域资料超过500米。4、构造与地震 项目区邻近龙门山构造带,龙门山断裂带是一系列走向为北东南西发育的平行的宽阔的断裂带。其间夹着许多长条状断块和褶皱带,构造非常复杂。 本线路走向也是从南西向北东,因此,穿越和切割构造带较少,地层岩性较为单一,受地质构造的影响相对较小。工区近邻地震带,受地震影响强烈,按照全国地震区划图编委会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考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规定: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5、不良地质 本路线走向北东南西,为断层之间所夹的岩块。在四级公路标准的地质调查中未发现明显断层通过;未见到大型滑坡,泥石流;不存在溶洞。 主要的不良地质是局部存在的崩坡积体,具体位置在K4100K4250段。崩坡积体宽160米,长220米。呈上窄下宽的葫芦形,顺山坡直达坡下河沟。垂直厚度约37米,沿边坡分布高度大于20米。在K4+100米处与后方残坡积含角砾碎石粉质粘土过渡,在K4250与前方基岩(三叠系细砂岩夹炭质页岩)接触。崩坡积体为块石,碎石土构成,颜色棕褐色。其中块石占2040,分布不均,大小不一,最大有一立方米,成分为细砂岩,具棱角,为山顶基岩滚落的坡积物。碎石占3040,大小不一,具棱角,成分砂岩;另有部分角砾;粉质粘土2030,为残坡积土。块石碎石土,松散稍密状态,湿度大。由于该处边坡坡角34度,较陡,崩坡积土含水量高,此次地震使边坡积土体出现3条平行裂口,裂口宽8cm18cm,长5m7m。形成边坡外侧土质滑坡。此段土体松软,存在边坡继续垮塌的危险,从地质角度该段应尽可能躲避,如无法改线,除了边坡坡放缓外,建议该段线路尽量向山体挖靠,并护坡;路基表层改良土层;而且重点要对边坡外侧加强设挡防护。本设计在经过此路段时,现场无改线的余地,因此设计中进行了放缓边坡增加防护等措施,以确保路基稳定。五. 重点工程地质条件评述本路线共设两座小桥1K1084.900小桥小桥为跨沟桥,长16米,为18m钢筋砼空心板桥,桥南北向。桥下有一小河,河面宽3m,水深00.5m,水深03m,长年有水,枯水时平均流量约10m3/s。河漫滩宽10m,河底有基岩出露。南岸(后岸)为基岩岸:山坡覆盖0.30.5m坡积土,之下为T3三叠系须家河组细砂岩。砂岩中风化,褐白色,灰白色,巨厚层,基岩较完整,坚硬,岩层产状27237,与边坡呈大角度相交,并为逆向坡,边坡稳定,基岩承载力高。 北岸(前进岸)为覆盖层:Q3fgl上更新统冰积层。冰积层为卵石质砂土,暗灰色,物质成分杂乱,主要是大小不一的卵石占30;成分较复杂,砂岩,石英岩,花岗岩等,星散分布,没有规律;砾石占15,其余为细砂和粘土。 在坡面上冰积层厚度9m,之下为基岩。冰积层中密状态,含地下水丰富,承载力尚可。 该小桥桥基南岸为砂岩;北岸为冰积卵石砂土,中密状态,预计地面向下46m可达基岩。适合建桥。 可以采用扩大基础,基岩岸持力层进入中风化;卵石砂土岸深度要通过验算确定。小河在雨季可形成洪水,对岸坡有一定冲刷,尤其是北岸(卵石砂土岸),外侧需要护坡,并注意排水。根据区域地质资料,K1084.900小桥设计参数建议值如下:岩土名称天然密度(g/ cm3)压缩模量(Mpa)内摩擦角()凝聚力(Kpa)容许承载力(Kpa)基底摩擦系数卵石砂土(中密)2.0021.03003500.30中风化砂岩2.3040409000.502. K2392.000小桥小桥为跨河沟桥,全长18米,为18m钢筋砼空心板桥,桥北东南西方向。 桥下有一小河,常流水水面宽4m,水深0.30.6m,长年有水,枯水时水流量约15m3/s。河滩共宽5m。两岸均为覆盖层。后岸(南西岸):Q3c+dl上更新统崩坡积层,为巨大的块石土。灰褐色,块石占80,一般0.41.2m,成分为砂岩,无规则堆积;其余为碎石,砾砂和粘土充填。物质大小不均匀,空隙大,含地下水丰富。 块石土厚度大于7m,中密状态,目前现状较稳定。 前进岸(北东岸):Q3el+dl上更新统残坡积层。 残坡积层由角砾土构成,褐灰色,主要是砂岩和黑色页岩的角砾组成,角砾占70,少量砂岩碎石;由粘土充填。 土质较松散,在地表和边坡覆盖,厚约24m,之下为基岩。角砾土稍密状态,含地下水丰富。不宜作桥基持力层。 下伏基岩为黑色炭质页岩夹薄层砂岩,风化强烈,岩性破碎,为全强风化。岩体挠曲明显,有小褶皱,总体产状32030,基本属逆向坡。 该小桥可以采用深埋扩大基础,后岸基础深度须验算后确定,块石之间孔隙较大,开挖时适当填充处理。前岸基础必须穿过角砾土覆盖层,进入基岩一定深度,并要护坡。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提供该小桥设计参数值建议如下:岩土名称压缩模量(Mpa)内摩擦角()凝聚力(Kpa)容许承载力(Kpa)基底摩擦系数桩侧摩阻力(Kpa)块石土(中密)22.03504000.50350角砾土(稍密)15.02001600.3050炭质页岩夹砂岩(强风化)20.025103000.40200六建设条件1、交通条件项目沿线均有简易公路或机耕道可通,施工中稍加整修即可利用作施工便道,部分路段需新修施工便道。施工机械设备、筑路材料等的运输条件较好,主要材料的运输以汽车运输为主。2、筑路材料片块石可沿线就地开采或到指定料场开采,砂石材料可在都江堰区域的河滩地开采,运输均较为方便。3、工程用水及用电沿线水沟水渠可解决部分供水问题,施工用水考虑到附近沟渠中取水。路线所经地段均有电网供电,受地震影响,可申请临时用电以解决施工和生活用电。4四大材料来源钢材、木材、水泥、沥青均可在都江堰市或成都市市场采购。七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和计算机应用等情况1、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进行路线控制网测量;控制测量采用GPS接收机进行平面控制测量,GPS控制网使用六台套美国Trimble 5700GPS双频接收机,天线为双波段Zephyr Geodetic大地型天线进行坐标测定控制测量,计算采用Trimble GPS随机软件进行平差。2、桥梁设计采用桥梁通结构设计系统7.51版本计算成图;挡土墙采用理正软件系统验算。路线设计采用海地路线优化系统HARD2006F进行设计,路面设计采用HPDS2006进行设计。3、计算机出图率达到100。八有关部门协商情况定测过程中针对路线走向等问题,广泛的征求了地方政府意见,并慎重研究、筛选,最后落实到整个勘察过程中见。九施工中注意事项1、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对设计文件中尺寸、标高、平面坐标进行核查,确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