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段考生物 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 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 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2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 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 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3下列选项中,有关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精卵结合时发挥作用 b 适用于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遗传 c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d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4一对相对性状纯合亲本杂交实验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杂交 b f1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紫花、白花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c 该图中紫花、白花的显隐性只能由p和f1确定,不能由f1和f2确定 d f2的紫花豌豆中纯合子比例为5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 b过程与a过程相比,染色体数目减半但核dna量不变 c c过程发生受精作用 d 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6如图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 此过程需要atp和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b 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 c 真核细胞中此过程发生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核 d a链中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相同7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受精卵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形成受精卵过程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核融合 b 受精卵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c 父本和母本对受精卵(子代)的遗传物质的贡献完全相同 d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8如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哪两个图代表的生物的杂交可得到两种表现型,12种基因型() a 图1、图4 b 图3、图4 c 图2、图3 d 图1、图29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 a 1 b 2 c 3 d 410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请你预测,他们的儿子是色盲的几率是() a 1 b c d 11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如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b c d 12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是成对存在的 b 细胞中形态、大小相似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c 单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 同源染色体可发生交叉互换13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a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c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d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14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a 和相间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 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当dna复制时,的形成需要dna连接酶 d 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15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酶能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 b 图中可体现出边解螺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c 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d 若该dna分子复制前有1000个碱基对,a200个,则图示过程完成共需c原料300个16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人类探索遗传物质过程中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r型菌与s型菌的dna混合培养,r型菌都能转化为s型菌 b 噬菌体吸收和利用培养基中含有35s的氨基酸从而被标记 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思路相同17假说演绎法包括“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六个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b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d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解释有性生殖生物所有相关性状的遗传现象18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1866年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 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 b 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类比推理 c 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假说演绎法 d 类比推理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19下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 b c d 20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的肤色都是一样的若双方均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数目分别有() a 27,7 b 16,9 c 27,9 d 16,7二、多选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21如图中的甲、乙、丙、丁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对此图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乙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 丙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丁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22(3分)(2008潮州二模)下图所示的四个家系,黑色是遗传病患者,白色为正常或携带者,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 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 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d 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儿率是25%23图甲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r型细菌向s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 乙图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大肠杆菌更多的氧气,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 c 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在上清液、沉淀物中 d 若用无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5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24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 b 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 c 图示细胞中,a基因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 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5育种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家兔进行如图所示杂交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家兔的体色由两对基因决定,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 对f1进行测交,后代表现型3种,比例为1:1:2 c f2灰色家兔中基因型有3种 d f2表现型为白色的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65分)26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象,乙图表示该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a:,b(2)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和9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条(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区间(6)时期6与11的共同点是(7)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27在豌豆中,高茎与矮茎的有关遗传因子为a、a,将a、b、c、d、e、f、g七种豌豆分四组进行杂交得到如下结果杂交后代杂交组合 高茎 矮茎 总植株数ab 210 70 280cd 0 250 250ef 190 190 380gd 300 0 300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豌豆性状遗传的实质是;在遗传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细胞是(2)上述实验所获得的高茎纯合子占高茎植株总数的%(3)在所得的子代植株中,能稳定遗传和不能稳定遗传的数量比例为(4)豌豆g、c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5)杂交组合的交配方式是(6)高茎与矮茎遗传因子的遗传符合定律,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28已知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根据研究,狗毛色素的合成与另一对等位基因(i、i)有关以下是一个狗毛色的遗传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与狗毛颜色有关的两对基因遵循遗传规律在具有b或b基因的同时,还必须不具有基因,狗毛中的色素才能合成(2)该遗传实验中,亲代褐毛狗和白毛狗的基因型分别是、(3)f2中黑毛狗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4)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种,如果让f2中雌雄白毛狗互交,其后代出现褐毛狗的几率是(5)如果让f2中褐毛狗与f1回交,理论上说,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应为29如图为白化病(aa)和色盲(bb)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请回答:(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2,9,11(2)写出10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为(3)若8与11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4)若7与10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5)8与11以及7与10之间结婚,均属婚配,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是旁系血亲(6)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遗传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30如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2)若3为胞嘧啶,则4应是(3)图中8示意的是一条 的片断(4)dna分子中,由于 具有多种不同排列顺序,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5)dna分子复制时,由于解旋酶的作用使断裂,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31如图为dna复制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dna复制发生时期(2)过程称为(3)中的子链是(4)过程必须遵循原则(5)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分子,由此说明dna复制具有的特点(6)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 啶60个,若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则结果不可能是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d共产生16个dna分子(7)具有n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中,含有m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该片段完成第n次复制需要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a(2n1)(nm) b2n1(nm) c2n1() d2n()2014-201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 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 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考点: 伴性遗传分析: 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其它的称为常染色体,所以说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而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解答: 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可以控制性别,但是也有不控制性别的,如控制色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a错误;b、性染色体能控制性别的原因主要减少因为性染色体上有控制性别的基因,b错误;c、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c正确;d、在正常体细胞中,无论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并经减数分裂后减半存在于生殖细胞中所以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的存在,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性别决定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作用的理解2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 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 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考点: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分析: 具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主要载体是染色体;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元素是c、h、o、n、p;hiv属于逆转录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解答: 解:a、豌豆属于真核细胞,遗传物质是dna,故a错误;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其次是线粒体,故b正确;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na,元素组成c、h、o、n、p,不含有硫元素,故c错误;d、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分布、存在场所、基本单位,相对简单,属识记内容,注意具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细胞主要以染色体形式存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3下列选项中,有关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精卵结合时发挥作用 b 适用于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遗传 c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d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 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适用范围:适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并且非等位基因均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出现基因的自由组合 按遗传基本定律遗传的基因,均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所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均是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规律(2)发生的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 解:a、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而不是精卵结合时发挥作用,a错误;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遗传,b正确;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不能使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c错误;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也可能会存在相同作用若不存在相互作用,则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若存在相互作用,则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的变式,如12:3:1、9:6:1、15:1等,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定律的相关,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发生的时期及实质,明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再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4一对相对性状纯合亲本杂交实验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杂交 b f1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紫花、白花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c 该图中紫花、白花的显隐性只能由p和f1确定,不能由f1和f2确定 d f2的紫花豌豆中纯合子比例为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 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只能进行自交,要进行杂交实验,需要进行人工异花授粉,其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解答: 解:a、孟德尔在杂交实验前先去除未成熟花(花蕾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授粉,实现亲本杂交,a错误;b、f1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紫花、白花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b正确;c、孟德尔根据亲本的自交后代有无性状分离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所以该图中紫花、白花的显隐性既能由p和f1确定,也能由f1和f2确定,c错误;d、f2的紫花豌豆中纯合子比例为,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5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 b过程与a过程相比,染色体数目减半但核dna量不变 c c过程发生受精作用 d 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受精作用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其中a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b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c表示受精作用,d表示有丝分裂解答: 解:a、a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该过程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b、b过程与a过程相比,染色体数目和核dna量都减半,b错误;c、c过程发生受精作用,染色体数目恢复体细胞水平,c正确;d、d表示有丝分裂过程,该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如图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 此过程需要atp和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b 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 c 真核细胞中此过程发生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核 d a链中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相同考点: 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b链是以a链为模板合成的,a链和b链合成一个子代dna分子,a链中的比值=b链中的比值解答: 解:a、图示过程为dna的复制,此过程需要atp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a错误;b、从图可知ad是互补的两条模板链,b是以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子链,c是以d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子链,所以b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错误;c、真核细胞中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c错误;d、从图可知ad是互补的两条模板链,b是以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子链,c是以d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子链,配对碱基之和在一条链、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相等,ac、bd两条链中碱基排列顺序相同,所以a链中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故选:d点评: 本题结合dna半保留复制示意图,考查dna半保留复制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7(2分)(2014扬州学业考试)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受精卵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形成受精卵过程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核融合 b 受精卵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c 父本和母本对受精卵(子代)的遗传物质的贡献完全相同 d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考点: 受精作用分析: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提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据此答题解答: 解:a、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核融合,a正确;b、受精卵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细胞核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就分裂一次,b正确;c、父本和母本对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的贡献完全相同,但细胞质基因几乎都来自卵细胞,c错误;d、精子和卵细胞都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它们所含的染色体数目都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因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d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实质等基础知识,明确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和核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受精卵细胞质中的dna几乎都来自卵细胞,再准确判断各选项8如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哪两个图代表的生物的杂交可得到两种表现型,12种基因型() a 图1、图4 b 图3、图4 c 图2、图3 d 图1、图2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 分析题图:a和a、d和d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但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和a、b和b或d和d、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答: 解:a、图1、图4所示的生物个体杂交,除aa和aa外,dd与dd、bb与bb属于测交类型,其后代有四种表现型,这与题意不符,a错误;b、图3、图4所示的生物个体杂交,除bb和bb、dd和dd外,aa和aa属于测交,后代只有两种基因型,这与题意不符,b错误;c、图2和图3所示的生物个体杂交,除dd外,aa与aa、bb与bb属于测交类型,其后代有四种表现型,这与题意不符合,c错误;d、图1、图2所示的生物个体杂交,只考虑前一对同源染色体,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dd:aadd:aadd:aadd=1:1:1:1,都表现为双显性状;只考虑后一对同源染色体,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表现型有2种,因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有12=2种,基因型种类为43=12种,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准确判断各选项中杂交组合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和表现型种类,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9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 a 1 b 2 c 3 d 4考点: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分析: 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及特征:1、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2、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染色单体 4n 4n 4n 2n 2n 2n 0 0dna数目 4n 4n 4n 2n 2n 2n 2n n解答: 解:正常情况下,人的卵原细胞有x染色体两条,初级卵母细胞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此时染色单体部没有分裂,所以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2条次级卵母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在前期和中期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但在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此时连着同一个着丝点的x染色体变成了两条x染色体,后期含有两条x染色体,末期一个细胞含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2条故选:b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和行为变化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10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请你预测,他们的儿子是色盲的几率是() a 1 b c d 考点: 伴性遗传分析: 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丈夫正常,所以丈夫无色盲基因 妻子弟弟色盲,父亲正常,说明妻子母亲有色盲基因,因此妻子有机会携带色盲基因解答: 解:由题意分析可知,丈夫正常,所以丈夫无色盲基因,其基因型为xby;妻子弟弟色盲,父亲正常,说明妻子的母亲正常但是携带了色盲基因(基因型是xbxb),因此妻子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妻子有机会携带色盲基因,她传给儿子的机会又是,所以他们的儿子得色盲的概率就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相关知识,主要考查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意在培养学生遗传概率的计算能力11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如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b c d 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 由于dna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蛋白质中主要含有ch、o、n四种元素,一般含有s元素,而噬菌体中只含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故用35s、32p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解答: 解:1、据图分析,第一个图是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其中表示磷酸,表示脱氧核糖,表示含n碱基,而p主要集中在dna的磷酸部位2、第二个图表示多肽,其中表示r基团,表示肽键(nhco)s是蛋白质的特征性元素,位于氨基酸的r基团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蛋白质和dna的基本单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2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是成对存在的 b 细胞中形态、大小相似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c 单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 同源染色体可发生交叉互换考点: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分析: 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据此答题解答: 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成对存在,a错误b、形态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错误;c、单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如含有多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同源色体的概念,解答本题除了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还需理解特殊的同源染色体性染色体,含有非同源区段,这一区段的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13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a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c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d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考点: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分析: 本题是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极体的基因型判断,先回忆减数分裂的具体过程,然后结合选项分析判断解答: 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是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a错误;b、减数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所以基因型应为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b错误;c、减数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所以基因型应为为ttmm,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包括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等,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记忆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a 和相间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 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当dna复制时,的形成需要dna连接酶 d 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考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 本题是dna分子的结构和结构特点的考查,dna分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形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形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2条链的碱基之间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解答: 解:a、分析题图可知,是磷酸,脱氧核糖,是碱基,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形成的,a错误;b、分析题图可知,分析题图可知,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上的磷酸,不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因此不能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b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是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氢键的形成不需要dna连接酶,dna连接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错误;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的结构和结构特点,dna分子中遗传信息的储存方式,正确分析题图是解题的突破口,熟练掌握dna分子的结构和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b选项往往因对dna分子的2条链的反向平行的特点理解不透导致审图不清而错选,也是该图的难点15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酶能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 b 图中可体现出边解螺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c 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d 若该dna分子复制前有1000个碱基对,a200个,则图示过程完成共需c原料300个考点: dna分子的复制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过程为dna分子复制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 解:a、酶作用于dna的两条母链之间,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为dna解旋酶;酶作用于dna的母链和新合成子链之间,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形成,a正确;b、新形成的甲、乙两条dna分子中均含有一条亲代dna母链,符合半保留复制以及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b正确;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甲乙两条dna所携带信息相同,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因此甲乙的分离即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d、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复制前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a200个,则c=g=800个,复制一次所需游戏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为(21)800=800个,d错误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6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人类探索遗传物质过程中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r型菌与s型菌的dna混合培养,r型菌都能转化为s型菌 b 噬菌体吸收和利用培养基中含有35s的氨基酸从而被标记 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思路相同考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解答: 解:a、r型菌与s型菌的dna混合培养,只有部分r型菌能转化为s型菌,a错误;b、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b错误;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思路相同,都是将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具体过程、采用的方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7假说演绎法包括“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六个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b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d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解释有性生殖生物所有相关性状的遗传现象考点: 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孟德尔实验的有关知识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解答: 解:a、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a错误;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生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b错误;c、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c正确;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如连锁互换定律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及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明确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提出“基因”一词;掌握遗传规律的使用范围,明确遗传定律只适用于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细胞质基因的遗传遵循母系遗传的特点18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1866年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 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 b 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类比推理 c 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假说演绎法 d 类比推理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考点: 孟德尔遗传实验;伴性遗传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历程:萨顿通过类比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解答: 解:1866年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1903年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1910年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故选:c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采用的方法;识记“基因在染色体”的探索历程,明确萨顿采用的是类比推理法,摩尔根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19下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 b c d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 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解答: 解: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若发生交叉互换,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大体相同,只有很小部分颜色有区别所以,图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故选:b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精子的形成过程,重点考查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征,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征,明确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细胞含有相同的染色体组成(不考虑交叉互换),再结合题图选出正确的答案20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的肤色都是一样的若双方均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数目分别有() a 27,7 b 16,9 c 27,9 d 16,7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人类的肤色由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且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又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即数量遗传,所以子代表现型由显性基因的数目决定解答: 解:根据一对杂合体aaaa的子代基因型为aa、aa和aa三种,所以双方均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电子工业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3单元3.1活动1《走进“互联网+”》教学设计
- 奖惩及改进工作记录表
- 过程质量检查表
- 九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5 Museums Unit 2 If you ever go to London make sure you visit the Science Museum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新版)外研版
- 人教版(三起)(2001)三年级上册 第7课 玩打字游戏 教学设计
- 2024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白城分公司劳务派遣项目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考作文专题训练:《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 2024北京首旅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化选聘总经理助理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新目标 (Go for it) 版八年级上册Section B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
- 猪场转让合同范本
- (二模)石家庄市202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生物试卷(含标准答案)
- 南开一模试题及答案物理
- 2025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有关电除颤的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2024)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B卷(含解析)
- (二模)温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北京外国语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考点总结与练习题(含答案)
- DeepSeek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的新机遇
- 2025年邮政社招笔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