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卷.doc_第1页
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卷.doc_第2页
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卷.doc_第3页
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卷.doc_第4页
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 一 历 史 必 修 二 月 考5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1. 在我国古代,祈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是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3.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它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经济形式是( )A小农经济 B集体经济 C商品经济 D游牧经济4.中国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B铁农具、牛耕的出现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 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解放5.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 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6.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C.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 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7.“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从国语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8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欧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风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 ( )A魏晋 B隋唐 C宋元 D明清9. 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得为官。这反映了汉初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A海禁 B抑商 C奖励农耕 D整顿吏治10.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11.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这说明( )A.明朝废除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12.乾隆时期,苏州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这种情况说明了(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13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耕经济 B.限制工商业发展C.维护封建统治 D.防范“外夷”入侵14.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航路B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C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D欧洲贸易中心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地区 15.“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主要是由于()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联系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1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D达尔文进化论提出后17.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B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C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18.“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C.中西交流的加强 D.工业革命的需求 19“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阴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这段记载突出反映了( )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压迫B.中国资本主义对外国资本主义存在着依赖关系C.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夹缝中艰难、缓慢地发展D.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沿海地区且集中于轻工业20.鸦片战争后,有英国商人在考察中国市场后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商品需求量极大,遂运大量钢琴、吃饭用的刀叉至上海等商埠,结果却是产品滞销,着实做了一次赔本买卖。对此事件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国商人利用了不平等条约,企图倾销商品B.英国商人缺少对中国国情的全面了解C.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D.中国民族工业对外国商品的强劲冲击21洋务运动展开了一系列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活动,中国第一个近代纺纱厂和织布厂、第一个近代煤矿、第一个近代钢铁厂矿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这说明洋务运动 ()A.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B.“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正确C.洋务运动是列强的经济附庸D.洋务企业是在中国出现得最早的近代企业22.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这一举措使得中国 ()A.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B.取得了抗战的胜利C.解决了人民的生活保障问题 D.官僚资本迅速膨胀23.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解析正确的是()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24.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A.长袍马褂 B.咖啡店 C.中山装 D.西服25.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下列诗句中,能恰当形容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二、材料分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 有人说,如果不懂得小农经济,那么就不可能深刻理解中国历史。小农经济在古代诗画中有充分的反映。例如: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材料二:据天工开物记载,十四五世纪前后的湖广地区已成为天下的谷仓,故有“湖广熟,天下足”这一谚语的出现。除粮食生产以外,也有为满足衣着生产的棉、麻等,还有染料蓝靛、红花等以及其他手工业的生产原料。材料三: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明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之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材料一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诗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哪些特点?(2)从材料二看,明清时期农业经济高度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发展直接引发了哪些变化?(3)材料三中暑袜店主与制袜“合郡男妇”之间是什么关系?表明该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4)材料四表明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逐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材料二: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明清两朝对海外贸易的相似政策。(2分)(2)依据材料概括明清实行上述政策各出自于何种目的(4分)(4)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明清的对外政策。(4分)28、阅读下列材料:(13分)读下面几段文字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欧国家开始完成了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推动了世界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两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实现环球航行的是谁?我们可以从航海家的身上学习到什么?(2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4分)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3分) 工业革命促使哪两个时代的到来?(2分)(5)世界市场是通过哪些方式建立起来的?(2分)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20世纪初,在部分地区出现了租地农场主和以集资组成公司的名义来经营的农业牧垦企业据北洋政府农商部的统计,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至1912年共有农牧垦殖公司59家,资本总额286万元;1919年已发展到100家,资本总额1245万元。到20世纪20年代之后,许多农垦殖公司相继破产,而且相当普遍。中国通史近代前编材料2: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造纸企业之一。1937年11月禾丰造纸厂被日本侵华部队占领,而后又被日本“三岛制纸株式会社”强占,抗战胜利后,禾丰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过来,但一直奄奄一息;1948年,禾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请回答:(1)根据材料1概括20世纪中国农牧垦殖公司的发展状况,简要分析其原因。(7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禾丰造纸厂“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的原因有哪些?(3分)(3)从中国农牧垦殖公司和禾丰造纸厂的相似命运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涉及了民族工业迅速发展、“一战”后的萧条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四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和原因,通过民族工业的发展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