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与开办农作物收益保险的经济学分析.doc_第1页
信息不对称与开办农作物收益保险的经济学分析.doc_第2页
信息不对称与开办农作物收益保险的经济学分析.doc_第3页
信息不对称与开办农作物收益保险的经济学分析.doc_第4页
信息不对称与开办农作物收益保险的经济学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不对称与开办农作物收益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马志恒,王传玉(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摘要农作物收益保险是农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发展方向。对由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进行经济学分析,可以有效的解决农业保险发展中产生的风险问题。当有关风险种类的研究有意义时,便有可能在农业保险市场中存在分离的均衡,此时应用差别费率制订合同菜单的方法来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风险。保险人应充分掌握农产品及其他与农业保险有关的原始信息,以利于科学的制订合同菜单;同时,政府应该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促进保险产品合理定价。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农业保险;农作物收益保险;差别费率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综述农作物收益保险是农作物收入保险的一种。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开办农作物收益保险势在必行。该险种提供种植农作物的毛收入(价格产量)保障。保险金额是根据农民所选择的保障水平,个人历史平均产量和基本市场价格或收获市场价格来确定。基本市场价格是指播种前一个月平均收获价格。收获市场价格是指同一农作物在收获前一个月的平均价格。当农民的实际收益(收获市场价格实际产量)低于保险金额时,保险人负责赔偿其差额部分。然而,由于农作物收益保险的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研究解决由此而产生的逆向选择便成为开办此险种的理论前提。 Akerlof(1970)在他的关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开拓性论文中,证明了在健康保险市场中当申请人对他的健康拥有完全的信息而保险人不拥有完全信息时出现的问题。他以如下情形为例,当保险人无法区分高风险和低风险的投保人并对投保人以平均费率估价确定保费。此时,只有风险高过平均水平的个人才有可能购买保险,这将导致保险人的损失。因此,保险人为避免亏损而把保费进一步提高,最终只有极高风险的个人会在非常高的保费水平上购买保险,并且导致整个保险市场的崩溃。 Rothschild和Stiglitz(1976)解释了在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保险市场中市场均衡的存在。由于不存在完全信息,这个市场中会存在两种均衡:集中的均衡和分离的均衡。在集中的均衡中,高风险和低风险的投保人不会被保险人区分,因此,合同费率被定价在平均的保费水平上,合同以相同的保费水平提供给不同风险的投保人,这种情形产生了在以上的Akerlof模型中所描述的市场类型。而在分离的均衡中,不同风险特征的投保人会选择由保险人按不同风险水平成比例确定费率的差别保险合同。 Wilson(1977)和Miyazaki(1977)发展了Rothschild和Stiglitz模型,说明了在集中的和分离的均衡中,收入从低风险投保人向高风险投保人转移。在Miyazaki模型中,高风险投保人和低风险投保人签订不同的保险合同,高风险投保人购买的保险对保险人产生损失,而低风险投保人购买的保险却为保险人创造了利润。二、两种信息条件下市场均衡的分析 1首先描述在完全信息状态下的市场均衡。图a表示在同质的个体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农业保险市场的均衡,横轴(M1)和纵轴(M2)分别表示收入的两种状态:没有损失和损失,U是表示个人偏好的无差异曲线,45线表示在两种状况下的均等收入,EF线为消费可能线。假定m为收入,d为减少的收入或损失总量。a1代表保费成本,a2为保险金,P与1-P分别表示损失与没有损失的概率。则消费可能线的斜率为(1-P)/P,而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由两种状况下收入的边际替代率决定,即U(m1)/ U(m2),当处于均衡状态时,三者的斜率相等。如图所示,投保人从最初的E点开始投保,在这一点上,如果没有发生损失,收入等于m,如果发生损失,收入等于m-d。由于要减少未得到保险保障的预期收入所遭受损失的风险,投保人的投保点会沿EF线移动,当达到K点即均衡投保点时,投保人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即两种状况下的收入相等。此时,由于K点正好在消费可能线上,保险人处在没有利润的盈亏平衡点上。2在完全信息状态下投保人面临不同风险水平时,如图b。假设市场结构同以上讨论的相类似,而投保人存在高风险和低风险两种类型的损失可能。分别以PH和PL表示高风险和低风险下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低风险的保险合同由EF线表示,其斜率为(1-PL)/PL,高风险的 保险合同则由EH线表示,其斜率为(1-PH)/PH,令UL和UH分别表示投保人在高风险 和低风险下的无差异曲线。当个人遭受风险的可能性已知时,保险人会按不同的风险或按比例提供不同的保险合同。均衡状态下,两种风险类型在精算的公平费率的A点和B点被完全承保。在这两点上,沿45线的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正好等于无损失可能与有损失可能之间的比率(消费可能线的斜率)。 3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集中市场均衡。图C表示了在信息不对称下集中均衡的例子。和前面的例子一样,我们假定市场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个体:由他们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而区分的高风险和低风险投保者。令PH和PL分别表示高风险个体和低风险个体发生损失的可能性,EF线和EH线的斜率同样分别为(1-PL )/PL和(1-PH )/PH。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投保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未知的,两种风险水平下最理想的投保点即完全信息下的均衡点(A,B)是无法达到的,这是由于保险人无法防止高风险个体购买处于A点的合同。信息不对称的本质显示了保险人无法区分不同风险的投保人,因而只能提供平均保费水平的保险合同(由EG线表示),其结果是,高风险个体会购买处于B点的合同,而低风险个体会购买处于A点的合同。在这种情况下,高风险个体被超额保险了,而低风险个体却保障不足。 4信息不对称下的分散市场均衡。如图d表示,假设市场结构同图C所描述的相类似,PH和PL分别表示高风险个体和低风险个体发生损失的可能性,EF线和EH线斜率同样分别为(1-PL )/PL和(1-PH )/PH,令UL和UH分别表示低风险个体和高风险个体的无差异曲线。如前所述,当投保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未知时,完全信息下的均衡点(A,B)是无法达到的。在趋于均衡的过程中,高风险个体将购买合同B,低风险个体则购买合同A*,这样,存在一种分离的均衡,而低风险合同在高风险无差异曲线UH上方或下方,这就得到一个新合同组合(A*,B),从而形成市场上低风险和高风险投保者的均衡。在这种均衡中,高风险个体购买全部保险合同B(高风险消费可能线与高风险无差异曲线相切点),而低风险个体将购买部分保险合同A*(低风险消费可能线与高风险无差异曲线相切点)。三、农作物收益保险的费率研究假定一个农民最初收入为m,他面临的风险将产生的损失为d,损失发生的概率为P,则1-P为损失不发生的概率,交付给保险人的保费为,如果损失发生,他将得到I的赔偿,农民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的合同,即(1)U()=(1-P)U(m-)+PU(m-d+I)其中,U()表示货币收入的效用,U()不断增长并凹向原点(反映风险厌恶程度),当实际产量低于保证产量时,保险公司支付给农民的赔偿金额取决于保险合同,即(2)I=I()此保险合同即是一种有一定保险金额保证农作物收益的保险合同。为达到均衡条件,我们假定a是不确定的,假设无交易费用,保费由和其他由风险类型表明的因素Z表示的函数:(3)=(,Z)区别于(1)。我们得到保险合同的最佳选择,满足以下条件:(4)其中U()U()0是收入的边际效用,P/(1-P)是用来衡量保险合同中的风险,I()和(,Z)分别代表赔偿金和保费,等式(4)表明保险的供求相等。如果保险价格精算公平,个体将购买全额保险。这时,无论损失是否发生,投保人的收入相等,且效用是无差异的,如下所示:(5)U(m-)=Um-d+I()预期收入的边际效率解释了为什么风险厌恶者乐意购买保险,将(5)代入(4)中得出保险供给的最佳条件:(6)(1-P)(,Z)=PI()-(,Z)它表明保险人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是相等的,移动等式(6)中的保费率,得(7)(,Z)=PI()这意味着保费等于预期的赔偿金额。应用等式(4)中蕴含的原理得出简化式,即的选择用风险种类()、赔付意愿()和保险成本或保费()表示为(8)=(,)其中,当有关风险种类的研究有意义(a0)时,赞成在农业保险市场中存在分离的均衡。相反,若风险种类的研究无意义(a=0)时,则存在集中的均衡。四、对开办农作物收益保险的启示1.厘定可供选择的差别费率。由于投保人没有理由透露有关他们风险水平的信息,保险人最好提供一份合同菜单,使得投保人可以根据他们的风险水平购买不同的保险合同。因为一旦保险人不能根据费率区分不同风险种类的投保人,保费的支付便会以保险产品的平均风险为基础。根据Rothschild和Stiglitz的论述,平均费率虽然对高风险个体更具吸引力,但极易导致保险市场中的逆向选择。2.重视原始保险信息的调查和搜集。一直以来,由于我国农业和农业保险的发展并不稳定,导致有关农业保险的原始数据完整性和代表性不足。而不完全甚至不准确的原始资料将影响合同菜单的科学制订。因此,应高度重视原始保险信息的调查和搜集工作,充分掌握有利于保险产品合理定价的信息。3.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农作物收益保险的保险金额确立过程中,基本市场价格与收获市场价格的确定需要有一个保险双方都认可的标准价格。农产品期货价格在帮助农民进行风险管理与确定预期收入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而目前我国农产品期货品种只有玉米、小麦、豆类、棉花等四种。因此,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推动农产品的市场化进程,有利于农作物收益保险定价的合理性。 总之,农业的发展需要长效机制的保障,而农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将从制度上保障农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在研究农业保险的问题上,除了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探索外,还应从农业保险的需求与供给两个角度加以综合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农作物收益保险业务,促进农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参考文献1. S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