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古代文学教学方案 (自编教材) 锦州师专中文系 2007 年 3 月 2 总 绪论 : 教学目的 通过 讲解各时期的文学创作, 中国古 代文学的演进、发展,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以及我国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 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个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掌握关于各时期代表性作家、风格流派、经典作品、文学思潮等系统知识,并在必要的范围内增进对中国历史和思想文化的认识。通过学习,使学生不断提高文学、语言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阅读、分 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的内部、外部因素。文学俗与雅的区别与融合 ,文和道的关系 。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 辅助教学手段 电子讲稿,辅以适量的讨论。 教学时数 1 课时。 3 时间安排 教 学 内 容 重点、难点 讨论内容 实践或作业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 、四课时 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视角 什么是文学史:文学史时人类文化成果之一的文学的历史。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演进 推动中国 文学演进的因素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 一、 文体不平衡 二、 朝代不平衡 三、 地域不平衡 四、 俗雅的互动 五、 各种文体的渗透与融合 六、 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三古、七段 文学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 上古期 中古期 近古期 1、文学和文学史、史学的区别。 2、各种复杂因素对文学发展的作用。 3、 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1、 中国文学的人文精神 4 第一编 先秦文学史绪论 :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 先秦 时期的文学代表作品, 先秦 是中国文化发生和初创的时期,是中国文 学上古期的第一段。先秦文学尚未从当时混沌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分离出来,先秦文学特征与这时特殊的文化形态有着密切关系。 这一历史时期,包括了原始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和初期封建社会三个阶段,产生了原始 诗歌 、神话传说 、 诗经、楚辞 , 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先秦寓言等, 它们是中国文学的滥觞。 教学重点及难点 先秦文学与历史演变的联系 。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 辅助教学手段 电子讲稿,辅以适量的讨论。 教学时数 1 课时。 5 时间安排 教 学 内 容 重点、难点 讨论内容 实践或作业 第一课时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 传说时期的文学,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诗乐舞紧密结合 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 文史哲不分,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第三节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由巫到史,贵族文学的兴起,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 第四节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楚地文化与楚辞。 1、 文史哲的关联与区别。 2、“士”阶层的兴起 3、 诸子百家 4、 历史发展与文学的关联 1、 为什么当时出现诸子百家? 1、 诸子百家主要有哪 几家 6 第一章 :上古神话 教学目的 讲授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命运。神话在后世仍然具有文学魅力,同时也启发了后世文学创作。 教学重点及难点 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 神话是人类社会幼年时期的产物,是远古时代人民的一种集体口头创作,它以幻想的形式来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 神话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基础。神话发展演变过程,一般最初是关于自然神话,随后是英雄神话和传说。神话有其特定的历史价值和作用,它对后世的影 响是积极的,其极度夸张的艺术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有极大的启发。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 辅助教学手段 电子讲稿,辅以适量的讨论。 教学时数 1 课时。 7 时间安排 教 学 内 容 重点、难点 讨论内容 实践或作业 第一课时 第一节 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出土资料和文献资料,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蕴含的民族精神 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忧患意识、生爱民意识,反抗精神。 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以己观物、以己感物,具体、 形象的思维,情感体验隐喻和象征。 第四节 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神话历史化 神话发展为仙话,神话作为文学的素材,神话原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 中国 神话的产生,发展, 到最后的亡佚。 2、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中华神话与国外神话相比,有什么区别? 2、 和外国神话相比, 它们对后世影响有什么差异? 1、 了解中国神话的产生及发展,衰微的过程。 8 第二章 :诗经 教学目的 讲授诗经的起源、内容、艺术特点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记载 了自西周商朝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 305 篇,是反映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 诗经中“ 风、雅、颂 ” 的区别,诗经的作用和传承,诗经内容分类,诗经中赋比兴的用法。 诗经的思想内容, 反映了社会生产状况和农民劳动生活,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爱憎与反抗,反 映了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反映恋爱、婚姻及家庭生活的情况,反映周民族兴起的史诗和庙堂乐章。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 辅助教学手段 电子讲稿,辅以适量的讨论。 教学时数 3 课时。 9 时间安排 教 学 内 容 重点、难 点 讨论内容 实践或作业 第一课时 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诗经的编定,风、雅、颂,用诗和传诗。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燕飨、怨刺、战争徭役、婚姻爱情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 赋、比、兴的手法,句式和章法,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 第五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抒情诗传统,风雅与文学革新,比兴的垂范 1、 风、雅、颂 区分。诗的用处和传承 。 2、 诗经中不同类别诗 分类。 3、 赋、比、兴用法,联系和区别。 1、诗经对后世 有哪些 影响 ? 2、你如何看 待诗经这本诗集? 1、 读中华书局版本诗经 ,不同 类别诗各选一首 背诵。 10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 文 的不同体 例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散文的成熟。 教学重点及难点 左传、国语、战国策的内容,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左传等散文和当时历史的联系。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大变革促进了散文的发展。士阶层的出现为 散文的勃兴创造了有利条件。思想解放,百家争鸣,学术昌盛的局面,推动了散文的发展。 史官制度的新发展和总结历史经验的需要,促进了历史散文的发展。文学的发展,书写工具的改进,为散文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 辅助教学手段 电子讲稿,辅以适量的讨论。 教学时数 2 课时。 11 时间安排 教 学 内 容 重点、难点 讨论内容 实践或作业 第一课时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记言叙事之祖,尚书、春秋 。 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和 记言 左传的成书,左传的叙事特征,左传的记言文 第三节 国语的文学成就 成书及体制,记言为主记事为辅 。 第四 节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成书过程和纵横家思想,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气势宏伟的语言艺术。 第六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为史传文学开先河,散文创作的楷模,奠定了小说的叙事传统。 1、孔子编订的春秋 。 2、左传、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和对后世的影响 。 1、 结合当时历史条件,讨论左传、战国策的成书。 1、配合古代作品选 ,对 左传、国语 深入 学习 了解 。 12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逐步形成,跟百家争鸣以及诸子散文的出现和发展相一致。论语开创了语录体,在墨子中得到了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对话式便论文。庄子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荀子、韩非子 重点俄专题论文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诸子散文发展分三段,第一是春秋战国初期,代表作论语,简单言行记录,全书没有完整的篇章,多是一种记言,记 事片段。第二是战国中期,代表是孟子、庄子,开始向长篇议论方向发展。第三阶段是战国后期,代表作是荀子、韩非子。此类散文标题明确,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多用寓言和历史故事说明道理,标志理论文章体制上的更加成熟。 论语 是记录孔子及弟子对话的文集,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完整的篇章。老子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孟子长于论辩。庄子 哲学思想精深,想象奇崛。荀子、韩非子严谨详密,议论犀利深刻。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 辅助教学手段 电子讲稿,辅以适量的讨论。 教学时数 3 课时。 13 时间安排 教 学 内 容 重点、难点 讨论内容 实践或作业 第一课时 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对话体和寓言体,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 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孟子和孟子一书,缜密纯熟的论辩技巧,气势浩然的文风 第三节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庄子和庄子一书,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形象诙异的论辩,富有诗意的语言 。 第四节 荀子 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严谨详密的论证,犀利尖刻的议论,植根于现实的寓言 。 第五节 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 回响 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影响后世的创作风格,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语言范式。 1、论语老子等文集 的内容,体例。 2、孟子庄子 散文的内容、特点。 3、荀子、韩非子散文内容、特点。 1、论语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2、庄子的绮丽的想象。 读中华书局版本论语 ,写一篇学习心得。 14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意义。楚辞和诗经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的源头。南方楚国文化特殊的美学特质,和屈原特殊的政治经历和卓异品质,使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教学重点及难点 楚辞的文化背景,屈原的生平和作品。离骚的解析。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 辅助教学手段 电子讲稿,辅以适量的讨论。 教学时数 3 课时。 15 时间安排 教 学 内 容 重点、难点 讨论内容 实践或作业 第一课时 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多种文化的交融,战国晚期楚国的政治形势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屈原的生平和思想,“楚辞”的含义,楚辞的 编撰和屈原作品的真伪 第三节 离骚 离骚解题,写作年代,忠君与爱国,美政理想与身世之感,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香草美人,象征和意境,形式和语言 第四节 屈原其他作品 九歌,巫祭文化,缠绵哀婉的风格,对唱的形式与戏曲的因素,九章,记事、抒情与写景天问和招魂 。 第六节 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 宋玉等楚辞作家,屈原人格力量的垂范,楚辞艺术形式的影响。 1、 楚辞产生的 历史条件。 2、离骚的寓意和文学艺术特点。 1、屈原的忠君爱国思想。 1、屈原作品选一篇背诵 。 16 第二编 秦汉文学绪论 教学目的 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二段,秦汉文学部分。 让学生了解, 秦 朝的 极端文化专制政策, 造成文学创作空前冷落,流传下来的作品仅吕氏春秋、李斯的谏逐客书等屈指可数。 秦 以后的 两汉王朝共四百余年,汉代文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汉代文学作品的 数量和种类、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平都很值得注意, 汉代文学在价值取向、审美风尚、文体样式等诸多方面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教学重点及难点 经学 ,赋,汉代散文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 辅助教学手段 电子讲稿,辅以适量的讨论。 教学时数 1 课时。 17 时间安排 教 学 内 容 重点、难点 讨论内容 实践或作业 第一课时 第一节 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献纳词赋的风气,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游学游宦的兴盛 第二节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囊括 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理想,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概,批判与赞颂的更迭。文人的独立和依附,从浪漫到现实,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 促进。 第三节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作家群体中的经师儒士 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的解经习气 文学的重摹拟和经学的固师法家法 文学和经学的从繁到简 经学与汉代文学思潮。 第四节 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赋的多源性 辞赋的分工与合流 从史记到吴越春秋 五、七言诗的孕育 汉代文学的分期 1、汉代社会为作家群体的持续 生成 提供了土壤。 2、汉代文学的多元化趋势。 1、为何汉代会出现文学兴盛的局面? 1、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状况和文学发展的关系。 18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从秦到西汉是中国古代散文诸体渐趋完备的时期。秦代代表作品为吕氏春秋 和李斯的谏逐客书。秦统一后李斯的刻石为我国最早的碑体。汉兴以 后,古人总结前代历史教训和诸子百家之说,文章铺张扬厉,纵横捭阖,犹有战国遗风。董仲舒的策对 和 刘向的奏议 叙录内容雍容典重,宏博深奥,形成汉代 议 论文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吕氏春秋的内容,李斯的散文,贾谊的政论文。 淮南子实际是以道家思想为主而杂以孔、墨、申、韩之说而成,是汉初黄老思想的继承。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 辅助教学手段 电子讲稿,辅以适量的讨论。 教学时数 1 课时。 19 时间安排 教 学 内 容 重点、难点 讨论内容 实践或作业 第一课时 第一节 吕氏春秋 成书过程及体制 平实畅达的文风 丰富多彩的寓言 第二节 李斯的散文 辞采繁富的谏逐客书 体制独特的刻石文。 第三节 贾谊的政论文 从陆贾到贾谊 过秦论的战国策士遗风 从贾谊到晁错 第四节 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淮南子 董仲舒、刘向的策对叙录 西汉散文的演变 1、吕氏春秋的内容。 2、 贾谊的政 论文 。 3、淮南子的内容。 1、为什么秦代文化成就很少? 2、秦代的文化政策给后世留下了什么教训? 1 、过秦论 独特的历史意义 。 2、 讨论 谏逐客书 艺术特色 。 20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 辞赋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汉代立国,社会稳定,国力增强,文化事业再度繁荣。汉代君臣多为楚地人,所以文学作品多用楚辞的文学样式,从而创造出汉代文坛独具风貌的赋。 教学重点及难点 司马相如时代的赋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 辅助 教学手段 电子讲稿,辅以适量的讨论。 教学时数 2 课时。 21 时间安排 教 学 内 容 重点、难点 讨论内容 实践或作业 第一课时 第一节 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 汉初文谈与贾谊 梁园文学群体 枚乘独步 七发的继承与创新 第二节 司马相如时代的赋家 五帝朝文坛盛况 东方朔和枚皋 卓立一世的司马相如 第三节 子虚赋和上林赋 盛世景象的艺术呈现 奢华生活的生动描绘 讽喻的宗旨 恢宏壮丽之美 汪洋恣肆与法度的和谐 第四节 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宣、成之世 仿汉武故事 赋的 题材的扩大 王褒洞箫赋 扬雄四赋 1、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 1、说说你对西汉词赋的历了解。 1、司马相如的作品选一篇,手写。 22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 西汉王朝到武帝时期达到鼎盛,文学创作也出现空前繁荣,在政论散文和辞赋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里程碑式的杰作 史记。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其风格兼有前期的气势磅礴、感情激切和后期的深广宏富、醇厚典雅的特点;其内容既有前期历史反思的余绪,又有后期沟 通天地人的尝试。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 教学重点及难点 史记的内容,叙事艺术,任务刻画,文学风格和对后世的历史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 辅助教学手段 电子讲稿,辅以适量的讨论。 教学时数 2 课时。 23 时间安排 教 学 内 容 重点、难点 讨论内容 实践或作业 第一课时 第一节 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 家乡景观与童年生活 家学渊源与转益多师 博览群书与漫游交往 从立言不朽到发愤著书 第二节 史记的叙事艺术 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 历史和逻 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 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 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 第三节 史记 的人物刻画 闾巷之人的入传 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 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 和旁侧出笔法 第四节 史记的风格特征 宏廓画面和深邃意蕴 浓郁的悲剧气氛 强烈的传奇色彩 第五节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传记文学的开端 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汇 人文精神的弘扬 后代散文、小说、戏剧与史记的渊源关系。 1、当时的历史背景、司马迁家学渊源。 2、史记的内容、叙事艺术、风格特征。 3、史记的历史影响 。 1、司马迁对历史文学的贡献? 1、史记中选 任 一名篇,要求写一篇鉴赏文章 。 24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两汉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壮丽的景观,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两汉乐府诗以其匠心独运的立题命意,高超熟练的叙事技巧,以及灵活多样的体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范本。 教学重点及难点 乐府与太乐,乐府的兴废,乐府诗的搜集和分类,乐府诗的内容,叙事手法和诗体演变。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 辅助 教学手段 电子讲稿,辅以适量的讨论。 教学时数 2 课时。 25 时间安排 教 学 内 容 重点、难点 讨论内容 实践或作业 第一课时 第一节 乐府和乐府诗 乐府与太乐 乐府的兴趣 乐府的搜集和分类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苦与乐的深刻揭示 爱与恨的坦率表白 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现 第三节 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 生活镜头的选取 故事情节完整曲折 人物形象各具特色 叙事详略得当 寓言诗的创作 第四节 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 楚声与三言、七言体 北狄、西域乐与杂言体 从四言到五言 1、 乐府诗与太乐,内容和诗体演变。 1、 你对两汉乐府诗了解有哪些? 1、选择乐府诗三首,要求 背诵 。 26 第五章 :东汉辞赋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 东汉的文坛和西汉相比,东汉文人失去了作为文学侍从参与上层统治集团重大活动的条件,于是作家们更广泛地接触社会。到了东汉, 社会的黑暗现实使士人普遍受到压抑,他们越来越多地运用赋来抒发不平,这就出了一批感情激切的抒情赋。赋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方面也与以前有很多差异。昔日以铺张扬厉、汪洋恣肆为主调的风格和豪放昂扬的气势,已被深邃 冷峻、平正典雅的风格所扬弃;散句单行的语言,演变为骈俪对偶的句式,赋的风 貌 经历了较大变化。 教学重点及难点 新旧时代的交替,京都赋得崛起,新文学热点的形成,以赋抒情 ,是汉代作家对屈原艺术的直接继承。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 辅助教学手段 电子讲稿,辅以适量的讨论。 教学时数 2 课时。 27 时间安排 教 学 内 容 重点、难点 讨论内容 实践或作业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节 京都赋的崛起 新旧时代交替 审美情趣转变 新文学热点形成 两都赋的创新 第二节 抒 情赋的勃兴 以赋抒情的传统 纪行赋 述志赋 对人生的理解态度 1、时代交替导致文化思想的变化。 2、抒情赋的内容:纪行赋、述志赋。 1、说说你对东汉词赋的了解。 1 、两都赋手写。 28 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东汉散文在西汉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史传散文的代表班固的汉书和赵晔的吴越春秋;政论散文代表为王充的论衡、王符的潜夫论。游记、碑文等新的散文样式也展露头角。总的趋势看,东汉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园林企业苗木种植与收购合同
- 2024年度高速铁路电缆桥架施工合同2篇
- 2024年度旅游景点开发及运营合同
- 健身房转让合同模板
- 二零二四年度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合同
- 供材料合同范本
- 04版个人住宅拆除重建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特许经营权授予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设备租赁及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采石厂合同纠纷解决及转让协议
-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I-L18
- 汽车行走的艺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吉林大学
- 幼儿园反恐防暴培训教育
- 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G70)
- 设备的选型完整版本
- 下肢静脉曲张个案查房
- Ceph之RADOS设计原理与实现
- 外国新闻传播史 课件 第18-20章 埃及的新闻传播事业、非洲其他代表性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澳大利亚的新闻传播事业
- 工程项目复盘分析报告
- 职工思想动态调查表
- 数控车削编程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