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共6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含16题,共22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小题: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熔铸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岳飞的满江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陷囹圄,决不屈服,视死如归。聆听这些隽永篇章,华夏儿女从中摄取民族前行的营养。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应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髓,但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的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4分)(1)聆听( ) (2)隽永( ) (3)摄取( ) (4)精髓( )3.第、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4.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1)怅惘 陶冶 鄙夷 食古不化 寸积珠累(2)邂逅 恻隐 浮燥 万恶不赦 百无聊赖(1) 改为 (2) 改为 5.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2分) ( )a.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通过主人公祥子三起三落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b.孟子,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c.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医生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骃国等地的经历。d.莫泊桑,英国著名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课文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一生。6.按要求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2)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3)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中既描写诗人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又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的两句是: , 。(4)对不少普通老百姓来说,“中国梦”就是“安居梦”,就是杜甫曾经喊出过的“ , ”的梦想。(填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5)岳阳楼记中表明范仲淹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6)“君”在我们所学过的诗歌里是君王,是朋友,是夫君,是兄长,是德高望重的人,有时甚至是诗人自己。请你写出古诗词中含有“君”字的连续两句: , 。二、阅读理解。(含722题,共40分)(一)诗词赏析。(第7题,4分)7.品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2分) (2)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画线的句子。(2分)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812题。(13分)【甲】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公叔子巧谏公叔文子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见曰:“严矣。”文子曰:“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家之治哉?”公叔子曰:“严则下喑,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 刘向说苑政理【注释】公叔文子:人名,复姓公叔。令尹: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公叔子:人名,楚大夫。喑(yn):哑,不能说话。上:指朝廷。缕:线。仓廪(ln):仓库。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题1分,共4分)(1)王之蔽甚矣。 ( ) (2)闻寡人之耳者 ( )(3)时时而间进( ) (4)合升斗者实仓廪(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a. 四境之内/盖闻之也 b. 时时而间进/有所受命而不行c. 知之为知之/公叔文子为楚令尹 d. 乃下令/乃重修岳阳楼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1.请你结合【甲】文内容简要评价齐威王。(2分) 12联系【甲】【乙】两文说说邹忌和公叔子在使用的劝谏方法上有何异同?(2分)相同点: 不同点: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2分)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晓辉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选自百科知识201503a,有删改)13.阅读全文,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了哪些改变。(3分) 14.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能体现“深阅读”特点的两个词语是 、 。(2分)15.文章第段画线部分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指出其中一种并分析其作用。(3分) 16.联系上下文,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2分) 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 17.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卡尔说,他在翻阅网页时,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注意力就开始漂移,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把大脑拽回去。b人们阅读微博时,不断扫视、浏览、搜寻,导致阅读内容缺乏内在的逻辑框架,跳跃性阅读就不可避免。c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说明人变得更聪明了。d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就是由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导致的。(四)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822题。(11分)特殊的圣诞礼物美赛珍珠 圣诞节前夜,鲍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第二天要干的事。他家里并不富裕,过圣诞节最使他高兴的,就是吃火鸡和母亲做的馅饼。他姐姐每年都要缝制一些圣诞礼物,而父母总给他买些他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一本书什么的。而他呢,也总是把零用钱攒起来,给他们每个人都买份礼物。 他很爱他的父亲,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这让他感到很失落。他想,这个圣诞节他就十五岁了,该送给父亲一份更好的礼物,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老是到商店里去给他买条普通的领带。他侧身躺在阁楼的床上,眼睛望着窗外,心里琢磨着。 记得小时候父亲告诉过他,耶稣是在牲口棚里诞生的。还说牧师和圣人来到牲口棚,给人们带来了圣诞礼物。想到这,他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对啊,我为什么不能在牲口棚里送给爸爸一件特殊的礼物呢?我可以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爸爸进去挤奶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干完了。这不就是给父亲的最好礼物吗?他凝望着满天的星斗,不觉得意地笑了。 这一夜,他醒了好多次,每次都要擦根火柴,借着火光看他那只旧表。 凌晨两点半他就起了床,悄悄下楼,轻轻拉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向牛棚。牛棚里,一头奶牛睡眼惺忪地望着他,显出惊奇的样子,好像在说:“你好早啊!” 过去,他从来没有独自挤过奶,现在觉得似乎要做一件极不简单的事。他开始干起来:给牛添草加料,挤奶,接着打扫牛棚诸事完成后,他便小心翼翼地关上牛棚的门。 回到房间,他一看表,离四点只差分钟了。他赶紧脱掉衣服,跳上床,像地鼠一样钻进被窝,用被子捂住头,尽力控制自己激动的喘息声,生怕父亲听见。这时,房门开了。 “鲍勃,”父亲的声音,“虽然是圣诞节,但我们也得起来干活啊,孩子。” “好吧”他故意装作还没睡醒的样子。 “那我先去了,我得把事情先干起来。” 门关上了。他仍躺在床上,忍不住笑出了声,想到等一会父亲就会明白一切时,他的心跳得都快蹦出来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终于听到了父亲的脚步声,接着门开了。 “鲍勃!” “嗯,爸爸” “你这小鬼,”父亲激动得话也被哽住了,“你这家伙骗了我,是不是?” “这是给您的圣诞节礼物,爸爸!我爱您!”父亲紧紧地搂住了他,双臂在他的后背上下抚摸着,滚烫的泪水滴到了他的面颊上。 “我也爱你!孩子,我真谢谢你!再没人比这干得更棒了!” 那一瞬间,他心里猛然一暖,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原来爱是需要表达的!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赛珍珠,美国作家,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8.“特殊的圣诞礼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2分) 19.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1)不觉得意地笑了。 (2)父亲紧紧地搂住了他。 20.选文第段中说“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读完文章,请说说父亲是否意识到了他的爱,并简述理由。(2分) 21.请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2分) 22.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简要回答。(3分) 三、综合性学习。(含23题,共8分)23.某中学九年级(1)班正在进行“诺贝尔奖与我们”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一起完成以下任务。(8分)(1)得知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后,学校校报主编向校报指导教师提供了三个出报方案,请你参考方案一,为校报主编补写出方案二的分析,并拟写方案三及其分析。(3分) 方案一:立即出报,转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等媒体上的消息。方案分析:及时、迅速,但时间短促,难以做到深刻全面。方案二:不着急出报,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然后做一期“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方案分析: 方案三: 方案分析: (2)假如你以校园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屠呦呦,请写出一个你设计的采访问题。(2分) (3)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谈谈你的感受。(3分)材料一:自从莫言获奖后,游人纷纷前去参观莫言旧居,参观之余也给旧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这边厢墙角的砖头被挖走一块,那边厢墙皮被抠掉一点。游客称,把土带回去撒在家里可以沾沾“文”气。材料二: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让全国沸腾了。而位于宁波海曙区开明街26号的屠呦呦旧居姚宅也随之走入公众的视野。这座近现代建筑,其主人曾是屠呦呦的舅舅、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的经济学家姚庆三。外地游人、当地市民争相拍照,络绎不绝。 四、写作。(含24题,50分)24.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50分)题一:请以“那一次,我读懂了 ”为题作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人们都渴望自己的人生之歌曲调优美,悦耳动听,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人生之歌唱得完美,甚至有人可能唱得不成曲调。但只要我们是在努力地按照正确的曲调去歌唱,即使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唱得不好,我们也无怨无悔!请以“不成曲调也是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若选择题目一,请先补全题目,再扣题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含16题,共22分)1.(2分)(间架结构不合理酌情扣0.51分,每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2.(4分)(1)lng(2)jun(3)sh(4)su(一空1分)3.(2分)“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成分残缺,改为: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髓,但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关联词使用不当,改为: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髓,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只需要写修改后的句子。)4.(2分)(1)“珠”改为“铢”(2)“燥”改为“躁”(一题1分) 5.(2分)d 解析: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课文我的叔叔于勒选自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一生是长篇小说。6.(每空1分,共10分)答案:(1)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2)长风破浪会有时(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或: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示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二、阅读理解。(含722题,共40分)(一)诗词赏析。(第7题,4分)7.(2分)(1)出猎时英姿潇洒(装束气派);地道猎人打扮:左手牵着猎犬,右肩上停歇着猎鹰;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自信地以周郎自喻等。(一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2分)(2)将拉开的弓箭比作满月,运用“射天狼”的典故隐喻(1分),表达了作者欲驰沙场、杀敌报国(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1分)。(二)阅读【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812题。(13分)8(每题1分,共4分)(1)受蒙蔽(2)使听到(3)间或,偶尔(4)装满,充实9(2分)d解析:a.助词,不译/代词,它;b.表修饰的连词/表转折连词,却;c.是/担任;d.于是,就。10(3分)(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11.(2分)齐威王听邹忌进谏时的态度:“善”,表明他是一个能听进忠臣劝谏的明君。齐威王提出进谏的方式及奖励:面刺、上书、谤讥于市朝的上、中、下赏。这二者表现了齐威王虚心纳谏,勇于听取不同意见,是一个明智而开明的君主。“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表明原来齐威王的毛病还是比较多的。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听取谏言并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纳谏的结果:“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说明齐威王完善自己,并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在各国中树立了威望。(一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12(2分)相同点:不畏强权敢于进谏;用生活和自然现象设喻,把道理阐述得形象生动。(1分)不同点:公叔子是巧谏,善于抓住劝谏机会,在直抒胸臆的同时既不惹恼君主也达到自己进谏的目的。邹忌是讽谏,含蓄委婉地表达,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感动君主,不卑不亢。(1分)课外文言文翻译:公叔文子做楚国的令尹的三年,老百姓没有敢到朝堂的。公叔子进见说:“太严厉了!”文子说:“朝堂上严厉,难道说还妨害国家的治理吗?”公叔子说:“太严厉下面就不敢说话,下面不敢说话上面就听不到意见,上面听不到意见下面不敢说话就不能相互沟通,哪儿还有国家的政治清明呢?我听说过:顺着一针一线缝纫能制成帐幕,累积一升一斗能够充实仓库,合并细小的流水能够成为江海。贤明的君主只有听取意见并不实行的,没有不听取意见的。”(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2分)13.(3分)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不足以锻炼耐心。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道路的方式也改变了。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弱,出现了多动症等现代疾病。(每点1分,答到三点即可)14.(2分)持久地 徜徉(每空1分)15.(3分)示例画线部分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分);把“使用智能触屏手机的人”和“使用普通按键手机的人”进行比较(1分),突出强调了用触屏手机的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这一大脑结构改变特点(1分)。画线部分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举了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的一个实验为例(1分),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被改变,从而会导致大脑结构被改变(1分)。画线句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分);列举了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的实验数据,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被改变,从而会导致大脑结构被改变(1分)。(选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答即可。)16.(2分)“通常”指的是“绝大部分”时候书籍都会有内在的逻辑框架,偶尔会有例外,客观严谨地呈现了这一事实(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意思讲清楚即可)17.(2分)b (解析:a.卡尔说的是翻阅“一本书或一篇长论”而非网页。c.这不是作者的观点。d.原文说“有着密切的关系”,d选项的表述太绝对。)(四)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822题。(11分)18.(2分)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结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19.(2分)(1分)“得意”就是感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