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藤野先生.doc_第1页
第五课:藤野先生.doc_第2页
第五课:藤野先生.doc_第3页
第五课:藤野先生.doc_第4页
第五课:藤野先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郧阳区白浪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袁满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学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二 教学重点、难点1 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2 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3 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 教学过程一 介绍作者 、写作背景,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展示及目的1、 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老师是让人永远难忘的。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都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鲁迅当年在日本留学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位老师藤野先生。那么藤野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鲁迅为什么对他始终不忘?我们还是到文章中寻找答案吧!(展示课题、作者)2作者介绍: 鼓励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展示鲁迅照片。(举手后教师提名介绍作者)3简介写作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求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人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作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4 简介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展示课件)学生依据展示的课件思考后回答。学生迅速浏览课下注释(1),了解文章的出处及藤野先生。然后听老师简介背景。学生做好笔记。展示课件,了解文章的课题及作者。 展示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把握学习内容。 展示鲁迅照片及其出生地,回顾他的有关知识。 展示鲁迅及其作品,进一步明确。展示课件,明确写作背景。展示课件,让学生明确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并展示他当年学医的学校。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展示及目的随着作者的足迹去领略当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2)按照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3)课文是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的? 别人又是怎么说他的? (4)“我”和藤野先生直接交往的事情有哪几件?分别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5)“”我离开仙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明确思考题后,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展示课件,明确朗读要求。三具体深入的分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展示及目的1 叙事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2 课文结构: 依据文章的叙事线索和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第二部分(4-35):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经过。 第三部分(36-38):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这篇文章还有另外一条暗线,那么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我们先按下暂且不表。下面先来看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述藤野先生的。3 研读、分析藤野形象。(一)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 (610自然段)让学生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投影显示如下) 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师讲解: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大家找找看,一共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几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二)学生朗读1123段,要求学生总结出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几件事情,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展示如下:)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投影显示如下: 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叙事应该有详略 上下文注意过渡 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师讲接提示: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播放一段视频材料)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前面我们阅读了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一些文字,文中还有一些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一条线索同学们在前面已经回答过了)。4领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一)、 看电影事件是最终促使作者离开仙台弃医从文的原因,更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A在东京 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所感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 B去 仙 台 日暮里:触发忧国之情 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C弃医从文(上面已经讲过了) D离开仙台,怀念先生 直抒怀念之情 热情赞颂 高度评 价 怀念付诸行动收藏讲义、挂照片、 写文章 (二)作者是怎样并对他热情赞颂与高度评价的?从哪些具体行动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请同学们齐读课文3738自然段,认真体味。 学生背诵后提问。 老师小结: 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这样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就一目了然了。(三)学生读课文1、5、2431、3638自然段,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诵读要求:第1段要读出辛辣嘲讽意味,第5段以轻松亲切语调表现友好之情,2431段则充满愤激,3638段应满溢感激。 ). 5。合作研讨,体验反思:. (一)、理解主题思想。(展示课件) 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二)结合课文及展示的图片,试谈谈你对鲁迅弃医从文、爱国主义思想的认识。学生举手回答。同桌互相讨论交流后举手回答。学生齐读课文610自然段后,同桌两人互找答案。学生回答。学生朗读课文1123自然段后,同桌、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总结答案,举手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会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学生读课文后思考回答。学生思考,研讨交流。学生齐读课文后,背诵课文第37自然段。进行诵读比赛。学生思考,研讨交流。在练习本上总结出文章的主题。学生积极讨论、发言。展示课件,明确文章结构。展示课件,明确藤野先生给我们的初步印象治学严谨、生活俭朴的学者形象。 展示课件,明确所选的四件事例及体现的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播放一段视频材料,结合课文内容,明确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展示课件,明确弃医从文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 分别将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明确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深刻理 解作者强烈的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