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课 陋室铭学案 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背诵并默写全文。(2)抓住文脉,理解文章主旨;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诵读能力;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1、诵读全文,掌握重要实词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一、作品简介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一说为刘禹锡所著,另一说则为早于刘禹锡的崔沔所著。 “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于警戒自己或陈述功德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祭奠祖先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根据古文体的分类, “铭”是应用文。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题意,即对陋室描述,通过陋室对论语进行歌颂。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破迷开悟,引人入胜,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托物言志,以此阐明作者的隐居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这一点与爱莲说(周敦颐)颇为相似。此处陋室是刘禹锡于长庆四年任和州刺史时所建。刘禹锡被贬了。二、作品朗读节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作品注解、词语注释题目:选自全唐文卷608。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韵。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在于。名,动词,出名。灵,动词,使有灵性。 译文: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惟,只。吾,我。德,品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德馨,指品德高尚。 译文: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只是因为我(居室主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上,长到,蔓到。译文: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中。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大儒,博学多问的人,旧指读书人。鸿,通“洪”,大。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往来,偏义复词,词义偏重在“来”上译文:(和我)谈笑的人都是博学的人,(和我)交往的人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调弄,弹奏。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泛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译文:可以弹奏不加装饰(朴素)的古琴,阅览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琴瑟、萧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声音扰乱耳朵,也没有成堆的官府公文使人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南阳,郡名。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在邓县隆中,属于南阳郡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 西蜀,现在的四川。孔子:古代著名文学家,儒家经典的创始人。 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见论语子罕篇) 四、词类活用名:名词作动词,出名。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例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例句:无案牍之劳形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蔓上。例句:苔痕上阶绿 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例句:苔痕上阶绿 8.远:形容词用做动词,远播。例句:香远益清 9.清:形容词用做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古今异义: 在:古义(在乎,动词)今义(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 馨:古义(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调:古义(调弄)今义(调动) 形:古义(身体)今义(形状) 鸿:古义(大,渊博)今义(书信) 丝、竹:古义(管、弦乐器)今义(丝,丝绸;竹,竹子) 第二层(第47句),描写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揭示“德馨”的内涵:幽美清雅的环境,反映室主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学问渊博的来客,表明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恬然自适的生活,则表现主人安贫乐道的情趣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弃,从而点明了“德馨”是“陋室不陋”的原因。第三层(第89句),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的表达了作者以君子自况的高雅情趣,与开头“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六、经典诗句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体现作者活动情趣的句子:a正面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反面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全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义相同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七、共同探讨1、为什么说“陋室”不“陋”,这样说是否前后矛盾? 陋室铭写的是“陋室”,其实“陋室”不陋,这样说并不矛盾。作者先用新颖的,易为人们容易理解的比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引自居。诸葛亮、扬尚的人。诸葛亮身居茅屋而知天下三分;扬子云在简看来,君子连同他们居住过的“陋室”同样名闻于天下。所以,只要德行高尚,虽身居“陋室”,又“何陋之有”呢?这就是“陋室”不“陋”的深刻内涵。 2、陋室铭为什么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主要是因为本文的艺术手法独特,作者的构思巧妙,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方法,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刘郎才气。首先,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主题。“比”,就是用具?画龙点睛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八、主题思想可以说,这篇短文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 九、写作技法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借代类比等手法,而且押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句式从句式看,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但陋室铭中何陋之有又是散句。所以句式上陋室铭是骈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同时,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参差,文章一韵到底。 比兴最突出的艺术手法的比兴。文章开头运用“山”“水”类比,引出陋室具有名和灵的性质,点明主旨,暗示陋室不陋(以山水比陋室,以仙龙比德,以名灵比馨)。 反向立意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富贵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