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学习目标1通过视频图像及文字资料,了解全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说出根据不同时间尺度划分的三个气候阶段及相应特点。2运用图表和资料,分析并阐述古代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古代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难点:运用相关图片和资料,简要分析气候变迁对古代文明和经济的兴衰的影响。三、教学方式: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四、教学流程:课标要求讲授内容及提出问题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展示一段视频录像(全球气候变化),提问:从这段录像中能得出什么结论?观看录像获取有效信息得出结论明确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过渡:录像中反映的是近代全球的气候变化,那么古代气候有没有变化呢?请学生阅读教材“全球气候变化”部分思考: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并尝试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总结归纳通过文字资料,说出按时间尺度不同划分的三个气候阶段及相应特点,并列表概括总结(附件一表)课件演示1. 什么叫雪线?其分布高度受哪些因素影响?2雪线与气温有什么关系 ?观察课件思考问题;通过分析示意图明确雪线的概念,理解雪线与气温的关系了解雪线的概念:理解雪线分布高度主要受气温影响明确:气候变暖,雪线升高,气候变冷,雪线下降 。 为下一步学习埋下伏笔用课件展示“古气候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图(p85 4-2-3)将学生分成二大组:组一:研究气温上升时段资料。组二:研究气温下降时段的资料分组讨论:1从图片中能总结出什么古代气候变化特点?2判断这种变化特点的依据是什么?3这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哪些活动产生了影响?4.阅读课本中楼兰古城的资料,结合、利用“古气候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图和你已有的历史及地理知识,尝试分析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观察图片: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小组代表汇报谈就结果1分组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温暖时期或寒冷时期2运用地图:依据气温曲线的趋势判断属温暖或寒冷时期;3分析归纳并比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温暖时期,发展农业条件优越,利于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气候寒冷时期,农业环境恶劣,易遭受饥荒、灾难等,文明发展缓慢。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古代文明和经济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结论:气温的波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农业活动有直接的影响。资料1:阅读地图册32页“中国亚热带北界的南移”图片及文字资料。资料2:展示中国熊猫分布地区图(不同时期)提问:分析所给资料,可以推断当时的气候可能发生了什么变化?读图思考问题理解气候变迁会引起动植物分布带的迁移,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结论: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古代文明和经济活动以及生态环境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课下拓展探究:如果你是一名研究古代气候变化的科学家,你会从哪些方面寻找研究依据?阅读教材选择一个方面搜集资料,擦找证据运用已有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尝试提出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案,逐渐养成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五、板书设计全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古代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古代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社会经济进而对人类文明产生影响古代气候变化影响动植物分布带及生态环境附件一气候变化的尺度 时间范围 变化特点 地质时期的气候1万年以前气温波动变化,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出现过三次大冰期历史时期的气候近1万年以来气温波动变化,气温波动4-6c近代气候近100年-200年气温波动上升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运用图表资料,了解近代全球增温变暖的趋势,关注全球增温变暖对人类生存的环境的影响及环境的变化,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根据资料及案例,举例说明全球变暖对农业、工业、人体健康、海平面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方面带来的潜在的深刻影响。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近现代气候变化(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难点:学生根据有关资料进行合理的预测和推理,分析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教学方式以启发式为主辅以其它方式四、教学流程课标要求老师讲授内容及提出问题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展示“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候变化”图、“近2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和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图,结合课本86页第三、第四自然段,提出问题:1. 1861年以来,全球的气温变化趋势如何?原因是什么?2. 找出20世纪气温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 3.近代气候是如何变化的? 读图并阅读资料,获取相关信息得出结论。通过读图及阅读资料,了解近代全球增温变暖的趋势。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字、图表(及教师补充的资料),分析、归纳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对那些方面产生影响。阅读教材中的文字、图表(及教师补充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结论。提高提取信息、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得出“全球变暖将对生态系统和工农业生产更过方面产生巨大影响”的结论。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完成下列学习内容“举例说明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还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尝试用因果关系图简单概括分组合作学习,选择某一内容,尝试用因果关系图简单概括,并完成学案内容(附件一)小组协作,充分交流组织发言,归纳总结小组发言,全班交流表述、归纳能力的培养;明确全球变暖将对人类活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果评价师生互动-教师点评自评-互评学习正确评价方法课下探究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具体措施?附件一:学案 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对xxxx的影响 探究方向例: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岸带生产的影响姓名同伴名单独立完成初稿合作完成初稿修改后定稿修改理由对其他组探究成果评价五、板书设计: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近代全球气候变暖工业生产人类健康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农业生产生态系统海平面及海岸带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具体措施?巩固练习夯基达标1.造成楼兰古城衰亡的根本原因是( )a.孔雀河干涸 b.罗布泊水面萎缩c.气候变干 d.土壤盐碱化解析:气候变干导致孔雀河干涸并改道,最终引起罗布泊湖面萎缩,楼兰古国消亡,可见根本原因是气候变干。答案:c2.下列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质时期地球上曾经出现了三次大冰期,还发生过延续时间约为10万年的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人类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不明显有气象观测时期的气温呈波动上升全球气温变化特点是冷暖干湿交替a. b. c. d.解析:地质时期温暖期与寒冷期交替,时间尺度为10万年。1万年以来历史时期的气候经历了510 的波动。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明显波动上升。答案:c3.下列条件不能确定地球气温变化的是( )a.树木年轮的厚薄 b.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c.花粉记录的气候条件 d.沉积物的沉积环境解析:分析气候变化的方法有树木年轮分析、花粉记录分析、氧同位素分析、海洋沉积物分析,其他方法还包括河流活动调查、历史记录以及化石分析等。答案:b4.近年来,暖冬趋势明显,气候变化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下列关于气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高于全球平均值b.我国南方地区的气温增高比较明显c.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气温呈下降趋势d.从季节来看,我国冬季增温最明显解析: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0.40.5 ,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我国北方地区增温明显,尤其是西北地区;人类历史时期的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故a、b、c三项错。答案:d下图是“10 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粗线)与5 000年来中国温度(细线)变迁”,读图完成56题。5.中国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近500年中,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时段是( )a.14701520年 b.16201720年c.18401890年 d.19101950年6.中国与挪威相比( )a.气候的冷暖变化呈正相关b.气候冷暖变化呈负相关c.公元1000年前是正相关,之后是负相关d.两地气候变化有关联,但不同步解析:第5题,可从统计图上直接读出。公元1500年以后, 中国温度在0 以上的是19101950年。第6题,从总体上两地气温趋高与趋低的趋势有关联,但气候变化并不同步。图上两条曲线有交叉情形。答案:5.d6.d7.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可能有( )a.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 b.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c.从全球看,利大于弊 d.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解析:总的来说,全球变暖的影响应该是弊大于利的。首先是海平面上升,沿海的低地会被淹;温度升高后,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为变暖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高纬度地区会因为变暖而降水增加,会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答案:d8.关于二氧化碳长期过度排放产生的严重后果,不正确的说法是( )a.温带一些耕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b.南极洲平均海拔高度将增加c.加拿大农牧业区将扩大d.上海、加尔各答等沿海城市将面临灾难解析:全球变暖,极冰融化,会使南极洲平均海拔高度降低。故b项错误。答案:b9.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生态系统的调整 b.海平面的上升c.导致干旱、洪涝、暴雨频发 d.导致地震、火山多发解析:地震、火山爆发是地球内能的释放,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答案:d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 。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读图,完成1013题。10.上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b.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c.近百年来的全球平均气温仍低于地质时期各阶段气温d.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全球将继续变暖11.该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大面积植树造林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a. b. c. d.12.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出现减少和退缩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的人们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动13.全球变暖对工业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增加高纬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导致各地电力需求减少节水节能技术将获得广阔市场a. b. c. d.解析:第10题,近百年来气温波动上升,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地质时期有三次大冰期,因此近些年来的全球平均气温不可能低于地质时期各阶段气温。第11题,大气中co2增多与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和毁林有关。发展清洁燃烧技术,开发新能源可以减少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减缓变暖趋势。第12题,气温升高,物种将易于患病和遭受害虫侵袭,生物多样性有可能减少;气温升高,高山冰川融化,出现减少和退缩。第13题,全球变暖增加低纬制冷能源消耗。答案:10.c11.d12.b13.b14.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 )a.生物种类大量增加b.各地海洋渔场都扩大c.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d.各地生态环境将向好的方面转化解析:全球变暖会使自然生态系统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使物种受损,海洋渔场有的扩大,有的可能会消失。答案:c15.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是( )全球地表径流增多海洋蒸发量减弱,降水量增加海水温度升高,海水膨胀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a. b. c. d.解析: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使海洋水量增加。海洋水体巨大,全球气温升高,必然引起海洋表面水温的变化,海水升温导致海水膨胀;全球气温升高,极地升温更加明显,极地冰川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的上升。答案:b16.下列事实能证明地球气候变化的是( )青藏高原隆起非洲赤道附近有古冰川分布痕迹银杏、水杉被称为“活化石”北美五大湖湖盆由冰蚀作用形成a. b. c. d.解析:青藏高原隆起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与气候变化无关;非洲赤道附近有古冰川说明曾经寒冷;银杏、水杉曾经广泛分布,是由于第四纪冰期的影响,现在分布较少,说明第四纪曾经出现过气温较低的大冰期;北美五大湖湖盆由冰川侵蚀形成,说明北美第四纪冰期时,冰川面积较大。答案:b17.读下面三幅图,完成下列问题。a.全球大气co2体积分数变化曲线b.全球气温变化曲线c.我国近5000年气温曲线(1)20世纪60年代后( )a.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呈波动上升b.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c.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d.我国气温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2)与三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结论是( )a.我国目前正处于寒冷期b.我国目前正处于温暖期,与二氧化碳含量多少无关c.近5 000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 以内d.近3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近(3)近年来,与a、b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a.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 b.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减轻c.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d.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小解析:本题以气候变化为取材背景,考查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上升,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近3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近。全球变暖会使华北地区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春季旱情加重;由于全球变暖,极冰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导致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小;由于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黄河三角洲后退。答案:(1)c(2)d(3)d18.读“全球变暖有可能带来的某些影响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_。(2)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方面,主要有农业、_、_、海平面和海岸带、_等。(3)据图分析全球变暖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产生的影响。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_。中纬度“谷物带” _。高纬度地区_。(4)目前,西非严重缺粮的原因是_;全球变暖是否会进一步加剧那里的缺粮问题?_,理由是_。解析:在全球变暖的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反映。全球变暖对作物生长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因作物种类和地区条件而异。答案:(1)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2)工业人类健康生态系统(3)更加干旱作物水分亏损,使粮食生产潜力降低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4)气候干旱会西部非洲处在热带半干旱区,全球变暖会增加这个地区的干旱程度走进高考19.(经典回放)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_;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_和_。(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解析:本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方法。第(1)题是计算题,解题的基础是认真读取图中的数据,然后计算每种预案从2000年到2100年期间上升的度数,由此算出每10年上升的度数,便可做出正确答案。第(2)题是在计算、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推知每一种预案相应的能源消费状况,如果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等,则排放的温室气体最少;如果维持能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YS系列环氧乙烷银催化剂项目合作计划书
- 劳务装修包工合同样本
- 加工协作合同样本
- 出口退税运输合同标准文本
- 丰田买车销售合同标准文本
- 劳务派遣 正式合同标准文本
- 出国担保合同样本
- 劳动协议合同标准文本样式
- 劳务合同样本不包含社保
- 产品拍摄合同标准文本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8
- 药用氧化镁项目营销计划书
- 任务1 混合动力汽车转向系统典型构造与检修
-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一核二融三层四维”命题理论探析
- 三维地籍解决方案白皮书
- 住院患者VTE相关评估量表课件
- 高中物理选修二第一章《安培力与洛伦兹力》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专题13 统计与概率-【好题汇编】五年(2020-2024)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
- 国家开放大学本科(非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样题
- GB/T 44273-2024水力发电工程运行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