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王赫连勃勃:五胡乱华时纵横大漠的“战神.doc_第1页
大夏王赫连勃勃:五胡乱华时纵横大漠的“战神.doc_第2页
大夏王赫连勃勃:五胡乱华时纵横大漠的“战神.doc_第3页
大夏王赫连勃勃:五胡乱华时纵横大漠的“战神.doc_第4页
大夏王赫连勃勃:五胡乱华时纵横大漠的“战神.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随着庞大的前秦帝国的解体,中国进入了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凉州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不可避免地成为各路诸侯起家的摇篮,同时也是无数英雄的埋骨之地。有七个国家先后在此成立,它们是乞伏国仁的西秦、姚苌的后秦、吕光的后凉、秃发乌孤的南凉、沮渠蒙逊的北凉、李暠的西凉、赫连勃勃的胡夏,再加上先后染指凉州的北魏、西蜀、仇池、吐谷浑、东晋,共有十二股大小势力在这块巴掌大的地方相互攻伐,争斗不息,演尽了人间无数悲欢,直至一一灭亡。 淝水之战前秦苻坚战败后,陇西鲜卑人乞伏国仁在勇士堡自称大将军,成为凉州地区第一个独立国家。传说鲜卑乞伏部落的祖先也居住在漠北一带(若问漠北到底是哪里,这里可以告诉你,“漠”是指荒漠,就是戈壁滩,对照一下地图就明白了),后来他们向阴山一带迁徙,半路上碰到一条有小山般大的虫子拦住了去路。酋长就祈祷说:“若善神也,便开路;恶神也,遂塞不通。”酋长的祷告刚完,大虫子就变成了一个小娃娃,老酋长便收他为养子。这孩子长到十岁就能拉开五百斤的强弓,被大家选为乞伏部落的可汗,称为乞伏可汗托铎莫何,鲜卑语就是乞伏部落的神。 四世纪初,乞伏部落逐渐迁移到青海西部,后来前秦不断扩张,乞伏部落就向前秦投降,时任酋长乞伏国仁被前秦征召为前将军,参加了淝水之战这一盛事。淝水之战苻坚战败后,乞伏国仁也像慕容垂那样借口陇西鲜卑人不安分请求前去安抚,他到了陇西便就地造反,但不久病死,由弟弟乞伏乾归继任,并正式自称秦王,是为西秦。 西秦建国不久,镇守西域的前秦安西将军吕光带领十万大军挥师凉州,自称凉州刺史,建立后凉。吕光是苻坚的同乡,从小生就异相,因和后赵残部作战时单挑活捉后赵猛将张蚝而名声大噪。 吕光参与了前秦帝国的多次重要战争,深受苻坚的信任。苻坚统一北方后,任命吕光为大都督,带领十万军队征讨西域,先后招降焉耆、鄯善等国。龟兹王帛纯不愿意投降,吕光就把龟兹团团围住,四周插了许多大木棍,披上铠甲充当疑兵,吓得帛纯不敢出来迎战,派使者通知西域周边三十余国前来增援。要说这些国家还真同仇敌忾,竟然纠集了七十多万兵马来助战。援军里面最强大的是狯胡国的军队,有骑兵二十余万,以硬弓长矛为武器,人马都披挂着连锁重甲,前秦军的弓箭都无法射穿,还擅长使用皮索绳套,套人套马都是百发百中。前秦军无不害怕,纷纷向吕光建议据营死守。吕光就教士兵打造钩锁,专钩敌人骑兵的马腿,此招果然奏效,西域兵被打得大败。龟兹王帛纯只好收拾起金银财宝逃亡,其他三十余国尽降。 龟兹国和平日久,市镇又繁荣,民风非常奢侈,又崇尚养生之道,家家都用蒲桃(就是葡萄)酿酒,富有者多至千斛(一百升是一斛,一千斛可就是百多吨啊),数十年前的陈年佳酿多的是。前秦兵初来乍到真是开了眼界,喝醉酒的士兵满大街都是。吕光治理西域恩威并施,很有成效,大家都不想回中原了。 某一天,一位名叫鸠摩罗什的异域高僧突然造访吕光(苻坚推崇佛教,吕光进攻西域的一个目的就是动用军队“请”鸠摩罗什入中原。鸠摩罗什的故事后面还会提到),劝说他回中原会大吉。吕光就带着十万大军和两万头骆驼驮着的财宝浩浩荡荡地回国,赶走盘踞在凉州的前秦官员,建立后凉。 后凉和西秦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再加上东面的羌族姚兴后秦灭掉了前秦,于是凉州被三家瓜分,其中就数后凉控制的地盘最大。不过这种局面没几年就被打破了。由于后凉国主吕逐渐变得昏庸,在几次对外战争中均惨遭败绩,又无力镇压境内的反叛活动,随着国力的衰弱,后凉也一分为三。 鲜卑秃发部和拓跋部是一支(有人认为“秃发”就是“拓跋”的另一译法)。东汉末年,鲜卑秃发部由酋长匹孤带领从塞北迁移到河西走廊居住。匹孤死后,儿子寿阗继位。据说寿阗母亲分娩时正在睡觉,寿阗自己就从被子里钻出来了。鲜卑人把被子叫“秃发”,所以这个部落也就得名秃发部。这是“秃发”的另一来历。寿阗死后,由其孙子秃发树机能继位。秃发树机能继位时正逢邓艾灭蜀,因忌惮邓艾的威名,他宣布向魏国效忠,结果邓艾因内讧被杀,秃发树机能很快又宣布造反,并入侵魏国的秦州边境。秦州刺史胡烈是钟会手下的大将,有着长期对蜀国作战的经验,竟在万斛堆一战就全军覆没。接着秃发树机能攻陷金城,又歼灭了曾是邓艾手下大将、长期担任对姜维作战主力的凉州刺史牵弘。不久他又歼灭了牵弘的搭档,也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继任凉州刺史杨欣,占领了凉州全境。 胡烈、牵弘、杨欣都是长期在西北边境作战的老将(不信翻翻三国演义),竟然都一战败死,秃发树机能遂成为晋国(已经改朝换代了)西部边境的劲敌,把晋武帝司马炎闹腾得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秃发树机能折腾了十几年之后,才被晋国的一个叫做马隆的不出名的武将所发明的秘密武器挂斗战车给灭了。秃发树机能这一闹腾,使得秃发部一直被晋朝当作重点防范对象看管,近百年的时间都藉藉无名。直到前秦帝国垮台,后凉独霸大半个凉州,四处压制其他部落,秃发部才重现于史册。 秃发部酋长秃发乌孤的兄长曾在与后凉的作战中被杀。其时后凉四面起火,不得不对势力较大的秃发部加以安抚。秃发乌孤也趁着后凉向自己示好之机进攻其他部落,逐渐强大起来,不久秃发乌孤就和后凉决裂,宣布:“帝王之起,岂有常哉!无道则灭,有德则昌,吾将顺天人之望,为天下主。”(这几句话说的好有野心,却也道出了诸路枭雄的共同心声,要不是因为秃发乌孤意外身亡,凉州大混战的局面将会更加精彩。) 秃发乌孤继承了自己的祖先的勃勃野心,他率领本族人击败了后凉的讨伐军,不久他在乐都称帝,建立了南凉。不料有一天秃发乌孤骑马时不慎坠马摔成重伤,他知道自己活不久了,便平静地任命弟弟秃发利鹿孤接替自己的位置,然后洒脱地对大家长笑一声道:“几使吕光父子大喜。”言罢而死。 秃发利鹿孤和他哥哥秃发乌孤一样能干,后凉局势愈发不妙。但真正在后凉的版图中彻底挖去一大块的却是北凉的沮渠蒙逊。 沮渠蒙逊所属的卢水胡人是匈奴的一支,祖先曾是匈奴的左沮渠(一种官职),于是子孙都姓沮渠。沮渠蒙逊从小就聪明过人,阴险狡诈,他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五胡录里他就多次依靠天气预报来取胜),吕光对他非常忌惮。沮渠蒙逊的伯父沮渠罗仇和沮渠麹粥都是吕光的部将,结果无故被杀。在他们的追悼会上,沮渠蒙逊乘势站出来鼓动同族的人造反。他联合兄长沮渠男成进攻后凉重镇酒泉,并共同拥立酒泉太守段业为领袖建立了北凉政权。 段业为人非常猥琐,众将都不听他的指挥。不久,北凉的敦煌太守汉人李暠叛变独立,建立了西凉。这样一来,凉州同时出现了六个国家。 李暠是汉将李广的后代。顺便说一句,在晋书中李暠的传记和十六国时期的其他人物都不在一块,而是放在了所谓的忠臣名单里,并被尊称为“凉武昭王”(在晋书列传第五十七,一开始我找了半天没找到)。实际上李暠从头到尾都和晋朝没有一星半点的联系,而且李暠的西凉是五胡十六国里面最最弱小的国家。李暠的西凉国从建国到灭亡都只和北凉打仗,还屡战屡败最后李暠本人也被赶到西域流浪去了。李暠之所以能在晋书中享受如此的待遇,仅仅是由于他是唐高祖李渊的祖宗(据陈寅恪先生考证说李暠只是李渊名义上的祖宗,换句话说就是冒认的,因为北魏经过改革后也开始搞起了门阀世族制度,有个好祖宗就更容易加官晋爵)。晋书的作者们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乌纱帽戴的更高些罢了。 李暠的叛变使段业对朝中重臣都产生了疑心,搞得人人自危,段业的乖张促使沮渠蒙逊准备下手除掉他。沮渠蒙逊先和哥哥沮渠男成通了一下气,发现哥哥不愿造反,沮渠蒙逊干脆跑到段业面前诬告哥哥密谋造反,鼓动段业杀死沮渠男成,段业当真就把沮渠男成杀掉了。沮渠蒙逊见自己的计谋得逞,便对宗族宣布“男成忠于段公,枉见屠害,诸君能为报仇乎?”,捎带手地就把段业除掉了。 在此之前,吕光病死,后凉经过多次激烈的政变,吕光的侄子吕隆被拥立登基,后凉进一步衰落。而与此对应的是东方羌族姚兴的后秦国力的增强。后秦拥有征战多年的精锐部队(想想看,连苻登那样的牛人都被姚兴给活活整死了),相比之下凉州诸国由部落民兵改编而成的军队简直近似原始人。后秦首先对乞伏乾归的西秦下手,乞伏乾归拼凑起了六万骑兵,这看起来是个不小的数目,结果这帮人还没看见后秦军队就逃了个精光。乞伏乾归一看没辙,只好逃亡到了南凉。后来他觉得老这样逃来逃去的也不是办法,就跑到长安向姚兴请罪,姚兴宽恕了他,并将他安排回故都苑川镇守,西秦成为凉州诸国中第一个被灭的国家。 后秦不费吹灰之力就吞并了西秦,内乱不止的昔日大国后凉就成为了后秦的下一个猎物。后凉的吕隆地盘才巴掌大却整天忙着称帝,正好成为后秦讨伐他的理由(姚兴自己也称帝了,此所谓“天无二日、凉无二帝”也)。 凉州的其他三国都看出后秦此次是来者不善,在吕隆的鼓动下,后凉吕隆、西凉李暠、北凉沮渠蒙逊和南凉秃发利鹿孤四方结成联盟来抵抗后秦的进攻(几乎是凉州诸国惟一的一次携手)。但大家都想让别人出头去当炮灰而自己渔利,谁也不愿当冤大头,这个松散的四方联盟很快就在后秦军队兵临城下的时候解体了。 吕隆没见过世面,不知道后秦军队的厉害,他手下那些所谓的精兵强将和后秦军一交手就被打得找不着北,只好据城固守。周围观战的三国也见风使舵,一齐向后秦称臣,然后调转枪口向后凉趁火打劫。长期的围困使后凉的姑臧城里饿死了数十万人,城里的鸟儿在数百里内都找不到吃的东西,也跟着饿死了数万。吕隆只好向后秦投降,后凉灭亡了。后秦先后灭亡了西秦和后凉,并征服了其他割据势力,下一步姚兴便打算向东发展,结果他遭到了新兴的强大帝国北魏的有力挑战。姚兴派出的四万东征先头部队在汾河谷一战全军覆没,姚兴的自信心也被一撸到底,这样一来后秦对凉州的控制就弱化了很多。不知道是因为心情太好还是一时发昏,姚兴竟然把凉州州城姑臧赠送给了南凉,代价是南凉向其进贡三千匹马和三万只羊(比美国人从俄罗斯手里买走阿拉斯加还便宜)。 后凉灭亡前夕,坐镇后方的南凉王秃发利鹿孤病死,由弟弟秃发傉檀继位。秃发傉檀从小聪明过人,能断大事,整个国家都把他当作圣人转世,希望他将来能领导南凉出人头地。秃发傉檀果然不负众望,没费一兵一卒就从姚兴手里得到了姑臧,这是前秦解体后姑臧城的第二次易手。 姚兴的以土地换和平的思想在崇尚强权的五胡十六国简直是痴人说梦,他先后主动割让土地给北魏、东晋和南凉,结果却并没有换来什么好处,倒是招来了个活灾星赫连勃勃。赫连勃勃的崛起促使后秦彻底衰落,同时赫连勃勃建立的胡夏政权也取代后秦成为凉州最强大的国家。 赫连勃勃本姓刘,是刘渊的亲戚(都还记得刘渊是谁吧?),他出身的铁弗族也是匈奴的一支。铁弗是对匈奴父亲与鲜卑母亲所生的混血后代的称呼。匈奴铁弗部与鲜卑拓跋部是世仇,刘勃勃(就是赫连勃勃)的父亲刘卫辰是铁弗大酋长,前秦扩张时刘卫辰受到前秦的支持进攻鲜卑代国取得了胜利,结果前秦一解体,代国的后人十六岁的天才少年拓跋珪又统一了鲜卑拓跋部,进而打击铁弗刘卫辰,在黄河岸边将刘卫辰的宗族数千人全部斩首,然后将尸体推进黄河。刘勃勃只身逃脱,躲在叱干部落。叱干部酋长叱干他斗伏准备把刘勃勃送给北魏,但他的儿子叱干阿利很欣赏刘勃勃,两人一块逃亡到后秦,担任后秦戍边的士兵。 刘勃勃“身长八尺五寸,腰阔十围,性辩慧,美风仪。”后秦边关统帅没奕于很欣赏他,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并将刘勃勃推荐给姚兴。姚兴也很欣赏刘勃勃的才能,经常和他通宵达旦地讨论兵书战策。姚兴的弟弟姚邕对刘勃勃很不以为然,他劝姚兴说:“勃勃不可近也。”姚兴很奇怪,反驳姚邕说:“勃勃有济世之才,吾方与之平天下,奈何逆忌之!”姚邕回答道:“勃勃奉上慢,御众残,贪猾不仁,轻为去就,宠之逾分,恐终为边患(姚邕的分析这是一针见血啊)。”姚兴不但不听他的劝告,反而拨给刘勃勃重兵让他镇守朔方。 刘勃勃原本就一门心思想造反,机会很快就来了。姚兴与北魏拓跋氏签署了停战协定,双方密切开展各项交流活动。北魏和刘勃勃的家族是百年的世仇,姚兴与北魏交好,这就给了刘勃勃一个造反的好借口(虽然刘勃勃以此为由而造反,但终其一生他都不敢进攻其所谓的世仇北魏,而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对付他的大恩人后秦上)。于是他召集部下袭杀自己的岳父没奕于并招降了他的势力(招刘勃勃这样的女婿上门,可谓是引狼入室也),建立胡夏国,公开和后秦叫板。 刘勃勃的战略战术都煞是厉害。当时刘勃勃占领了后秦的多个战略要地,部将建议说:“陛下将欲经营宇内,南取长安,宜先固根本,使人心有所凭系,然后大业可成。高平险固,山川沃饶,可以都也。”他们言下之意是希望刘勃勃早日确定都城。刘勃勃的回答足可以列为战争谋略的经典:“吾大业草创,众旅未多,姚兴亦一时之雄,关中未可图也。且其诸镇用命,我若专固一城,彼必并力于我,众非其敌,亡可立待。吾以云骑风驰,出其不意,救前则击其后,救后则击其前,使彼疲于奔命,我则游食自若,不及十年,岭北、河东尽我有也。待姚兴死后,徐取长安。姚泓凡弱小儿,擒之方略,已在吾计中矣。昔轩辕氏亦迁居无常二十余年,岂独我乎!” 刘勃勃把游击战和运动战都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是典型的战略上的持久战,战术上的速决战。这种以速度的优势来打击敌人的战术是中国本土所没有的(比如孙子兵法所说的“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等等”,与赫连勃勃的战术完全是两回事。慕容恪看起来倒是个典型的“孙子”式的武将)。由于中原军队主力是步兵,习惯用严谨的阵型配合多样的战术和计谋,军事理论讲究的是“稳重”,而北方游牧骑兵则擅长以速度优势突袭敌人,一旦成功就给敌人以“爆发式”的重大打击。即使不成功的话也可以利用速度优势快速逃跑,转瞬即逝。这种打法虽然战术相对单调些,但在中国历史上,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游牧民族的战术几千年不变,但崇尚孙子兵法战术的中原国家与崇尚赫连勃勃战术的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中仍然屡屡吃亏,就很能说明问题。记得小时候看毛泽东选集就觉得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最适合于快速机动部队运用,陕北一带也正是当年胡夏的故国(赫连勃勃的墓地在延安地区),以毛主席对历史研究的透彻程度,这个应该很容易联想到吧。 在先进的战略战术思想指导下,刘勃勃的战果相当卓著。没多久后秦就“岭北诸城门不昼启。”姚兴这才后悔当初没听弟弟姚邕的话,但他醒悟得太晚了,后秦此时已无力对抗胡夏骑兵的袭击,只好采取关门闭户这种消极防御战术。不久,胡夏又出兵进攻南凉,大圣人秃发傉檀瞧不起刘勃勃的战术,认为是“勃勃以死亡之余,率乌合之众,犯顺结祸,幸有大功。”结果一战之下刘勃勃就让南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南凉军队被刘勃勃连续追击八十里,战死大将十余人,还沿途丢了大批的尸体被刘勃勃拿去堆成景观做留念。 胡夏击败南凉,又掉过头来进攻后秦,后秦军也很配合地乖乖惨败,损失三万余人,实力进一步大减,基本丧失了对凉州诸附庸国的控制权。不久,后秦帝国的苑川守将、乞伏乾归的儿子乞伏炽磐叛变,拥立乞伏乾归复国,重建西秦。凉州境内六国争霸,全中国十一国并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时期的顶峰。 胡夏踩着后秦和南凉军民的尸骨变的强大起来,而在西秦复国之后,曾是凉州地区最强大国家的后秦更是衰弱到了极点。为了节省点体力,姚兴就想方设法利用自己仅存的那点威望挑唆其他国家互相争斗,您别说还真有上当的。南凉秃发傉檀接到了姚兴的圣旨后就兴冲冲地进攻北凉沮渠蒙逊,结果三战皆败,被北凉赶出了姑臧。都这时候了秃发傉檀还有闲工夫去攻打吐谷浑,不知他脑子里是怎么想的。结果被等候一旁的西秦捡了个漏,西秦王乞伏乾归被一场未遂政变所杀,敢冒险的乞伏炽磐继位,趁秃发傉檀带兵走在半路上的时候出兵接管了南凉的地盘,南凉也灭亡了。 北凉和西秦瓜分了南凉的土地,实力增强,又开始和胡夏鬼打鬼。而刘勃勃这会儿正忙着迁都统万城,他已经改名换姓叫做赫连勃勃了(坚固无比的统万城一直保存到今天,整理出来的那篇描写统万城的文章挺不错的)。西凉势力本来就弱,后秦则进一步衰弱,无力在凉州和这三位较量。又撑了年把时间后,姚兴病死,他的宝贝儿子们互相攻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后秦帝国被东晋刘裕轻松消灭。 刘裕也没有笑到最后,他的军队很快又在赫连勃勃偷袭之下全军覆没,胡夏成了凉州最有实力的国家。而不声不响闷声发大财的北凉日子过得也不赖,西凉公李暠病死后,儿子李歆刚继位就发重兵进攻北凉的姑臧,结果中了沮渠蒙逊的埋伏兵败被杀,北凉大军一个大反扑,西凉李家也不得不放弃国土去西域流浪了。 赫连勃勃晚年极其残忍好杀(其实他一直就是残忍好杀,只不过到了晚年更甚而已)。经常带着弓箭在城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