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数学期末复习题2.doc_第1页
八下数学期末复习题2.doc_第2页
八下数学期末复习题2.doc_第3页
八下数学期末复习题2.doc_第4页
八下数学期末复习题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数学检测题(二)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要使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x-2 C、x2 D、x2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3、数据2,4,3,4,5,3,4的众数是( ) A、5 B、4 C、3 D、24、一次函数y=3x-2的图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某种商品共10件,第一天以50元/件卖出3件,第二天以45元/件卖出2件,第三天以40元/件卖出5件,则这种商品的平均售价为每件( ) A、42元 B、44元 C、45元 D、46元6、在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3,5,9 B、4,6,8 C、1,2 D、,7、在RtABC中,C=90,AC=6,AB=10,则BC的值为( ) A、6 B、8 C、10 D、8、在菱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6,BD=8,则此菱形的周长为( ) A、5 B、10 C、20 D、409、已知点(-4,),(2,)都在直线上,则,大小关系是( )A、 B、= C、 D、不能比较10、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 ) A、平行四边形 B、正方形 C、菱形 D、矩形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计算:27-13=.12.(2013恩施州中考)函数y=3-xx+2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3.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关系式c2-a2-b2+|a-b|=0,则ABC的形状为.第14题图14如图,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点A(0,4),的图象与轴交于点B(1,0)那么使成立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15.(2013资阳中考)在一次函数y=(2-k)x+1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取值范围为.1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AD上,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只填一个即可).17.(2013泉州中考)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85,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CBD=12,则AOBO=,菱形ABCD的面积S=.18.(上海中考)李老师开车从甲地到相距240km的乙地,如果油箱剩余油量y(L)与行驶里程x(km)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到达乙地时油箱剩余油量是L.三、解答题(共66分) 19.(8分)计算:(1)93+712-548+213. (2)(23-1)(23+1)-(1-23)2.20.(6分)(荆门中考)化简求值:9-a2a2+4a+43-aa+21a+3,其中a=5-2.21( 6分)某学校八年级数学学习小组将某城市四月份(30天)的日最高气温统计如下(如图):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第21题图(1)将统计图补充完整;(2)这30天的日最高气温的中位数是_,众数是_;(3)计算这个城市的日最高气温的平均数第23题图22(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菱形中,相交于点,为的中点,(1)求的度数;(2)如果,求的长 23、(12分)E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EFBC,EGCD,垂足分别是F、G.ADCBEGF求证:.24(本题满分10分)甲乙两人同时登山,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米)与登山时间(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登山的速度是每分钟_米,乙在A地提速时距地面的高度为_米(2)若乙提速后,乙的速度是甲登山速度的3倍,请分别求出甲、乙二人登山全过程中,登山时距地面的高度(米)与登山时间(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登山多长时间时,乙追上了甲,此时乙距A地的高度为多少米?第25题图25(本题满分10分)如图,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P是线段AD上一动点(不与点D重合),PO的延长线交BC于点Q(1)求证:四边形PBQD为平行四边形第26题图(2)若AB=3cm,AD=4cm,P从点A出发以1cm/秒的速度向点D匀速运动设点P运动时间为 秒,问四边形PBQ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26.(8分)(2013昭通中考)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DAB=60,点E是AD边的中点,点M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重合),延长ME交CD的延长线于点N,连接MD,AN.(1)求证:四边形AMDN是平行四边形.(2)当AM为何值时,四边形AMDN是矩形?请说明理由.27.(8分)(2013鄂州中考)小明、小华在一栋电梯楼前感慨楼房真高.小明说:“这楼起码20层!”小华却不以为然:“20层?我看没有,数数就知道了!”小明说:“有本事,你不用数也能明白!”小华想了想说:“没问题!让我们来量一量吧!”小明、小华在楼体两侧各选A,B两点,测量数据如图,其中矩形CDEF表示楼体,AB=150m,CD=10m,A=30,B=45(A,C,D,B四点在同一直线上),问:(1)楼高多少米?(2)若每层楼按3m计算,你支持小明还是小华的观点呢?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31.73,21.41,52.24)28.(10分)(2013株洲中考)某生物小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