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论学习提要.doc_第1页
新课程理论学习提要.doc_第2页
新课程理论学习提要.doc_第3页
新课程理论学习提要.doc_第4页
新课程理论学习提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理论学习提要1、青少年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等。2、未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3、未来国民素质的培养目标。(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的“八个具有”,即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4、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恰恰是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新观念。5、(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高度负责)。6、最有价值的知识是那些(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是(基础)的、必须的、(恰当)的。7、“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这一理念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第一,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教育的最大效益,面对每一个学生,这是教育的最高追求。面对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通过保证每个人的利益,来保证民族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这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如果我们只抓少数尖子生,忽视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违背了教育的原则和国家的利益。第二,教师要正确把握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没有全面发展就没有教育方向,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创新能力。所谓个性发展,就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以适应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8、新课程要求我们建立怎样的学习方式?第一、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第二、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发现为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课题。第三、人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潜能,绝不是课堂上讲出来的,新课程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写作能力搭建舞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让学生通过参与式的交流,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实践中学会学习。9、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10、如何理解“读书是学习,实践更是重要的学习”。1)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那种把课堂看作是唯一的受教育场所,把书本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生活中工作中和实践中的学习。2)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只是才变得丰满、深刻。一项研究任务、一次汇报演出、一个主题绘画、一套摄影作品等等,都是锻炼学生设计、分析、思考、行等诸方面能力的好机会。实践证明:酸甜苦辣咸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受益无穷的财富。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1、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什么?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3、(1)按照新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占总课时比例的6%8%(2)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3)适应学生的需要,不是让学生去被动适应预先规定的课程。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4)按照课程计划,地方、学校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12%。14、新课程新在哪里?一是确立了新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 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二是着力精选学生终身发展所要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是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新课程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体现了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的素质教育观念。四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五是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六是调整了现行的课程管理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人生机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七是强调合作与对话。15、为什么说新课程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新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加强了课程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富有时代感;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了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的素质教育观念。16、新课程倡导的重要观念有哪些?(1)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这是解决是谁学习的问题)(2)探究性学习的观念(这是解决怎样学习即学习方式的问题)。(3)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的观念。(这是解决学习途径的问题)(4)注重情感教育的观念(这是解决学习动力的问题)(5)教学目标观念(这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6)遵循教学规律的观念(这是解决教的措施与途径问题)(7)终生学习观念(这是解决学习目的的问题)(8)扬长教育的观念(这是教育策略的重要调整)17、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有哪些?以增进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认知过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严谨性、流畅性,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探究性学习围绕问题展开教与学的活动,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申,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8、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第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第二、新课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适应学生的需要,不是让学生去被动适应预先规定的课程。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和谐民主、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充分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作用,运用热爱和尊重的行为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不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尊,促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调控,培养学生学的能力。19、新课程强调教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总目标,为实现这个总目标,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立足人的(本性教育),着眼于学生(自身的潜能开发),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现代人的思想,掌握现代人的本领,使学生的(知识)、(人格)、(智力)、(能力)、(个性)等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20、针对学生的培养,新课程认为:“是铁矿可以炼成钢,是金子就应当放出光彩”,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第一、扬长教育是成功的教育,包括扬长避短教育、扬长补短教育。人的智力结构通常有很大差异,学生不可能什么学科都学得很好;或长于文史,或长于数理,或长于制作,或长于艺术,这是正常的情况。第二、每个人的创造潜能只能蕴藏在他的特长之中,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和充分挖掘、发挥教育对象的优势,并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因势利导,发展并张扬这种优势,是泥土可以烧威砖瓦,是铁矿可以百炼成钢,是金子就应当放出光彩,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扬长可以激活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可似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张扬个性,发挥潜在的智能。为学生将来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求全责备会导致平庸,如果只限于忙于补短,则必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扬长,就会压制那些奇才、怪才、偏才。第三、承认差异,承认智力结构多维性和多元性,以及学生作为生命体的多样性。扬长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教育,是对整齐划一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必须从教育观念、体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育管理、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系列改革。20、面向全体学生的内涵是什么?一是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便所有的学生享受公平、乎等的教育;二是课程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学生的需要;四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21、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制度。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校长和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2、校本教研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个体)、(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23、如何开展校本教研?(1)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省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报告册,自定个人教研学习、专业提高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把日常教学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新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2)同伴互助。以学科组和学习型办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的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各抒己现。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人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要引导教师正确处理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的关系,要注意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形成目标一致、相互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优秀教师群体。(3)专业引领。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名刊和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另一方面要形成自己学校优势专家群体,聘请特级教师作为校本教研顾问。同时,将国家及本省市的教研专家请进学校,引进他们的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将随堂听课、课后评课、评后叙课作为新的教研常规,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立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建立学校之间,学校和教科研机构以及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发挥教研机构对校本教研的管理、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构建新课程实施的合作教研氛围,逐步形成教学、教研和科研三位一体的支持网络。24、新课程课堂教学应如何改革?一、在教学任务上突出目标意识二、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主体意识三、在教学活动氛围上突出情感意识25、评价一堂课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真正发挥了学生主体性,标准是什么?教学过程应该符合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生成发展过程,应该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1)教学评价关注点应该放在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与自觉程度上。要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要看教师重点讨论、重点讲解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学生的需要,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难点,还要看学生与教师在提问、讨论、作业等活动中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2)要关注现代教学理念是否停留在宣言层面上,能否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之中,能否转化成为师生具体的活动方式、活动特点与活动氛围。(3)关注教学过程的组织程序与活动节奏,从整体上看是否有合理的顺序与秩序,是否能随时因人因事而灵活调整既定安排。(4)关注活动的方式、方法的合理性与教育资源利用的适宜程度,要依据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的要求来评价活动程序和活动节奏的科学性、合理性。(5)关注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情绪体验,要从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实际效果和长远影响去评价教学过程。26、积极的教学环境应该是怎样的?和谐(感到安全、温暖、亲切、相互接纳、有归属感);活跃(精力集中,思维活跃,提问、讨论、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民主(尊重学生,不搞一言堂,不让学生感到为难,);平等(朋友式的关系,不是哄着学生去学习,而是让学生看到教师在关心他们每一个人)。27、课堂教学的主要要素有教学内容的要素(量)、课堂教学形式的要素(度、序、法、情、时)以及课堂教学效率要素(率)。28、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的理解,我市提出了“十个不等式”是什么?第一、满堂问答不等于主动参与第二、小组讨论不等于合作学习第三、开展活动不等于探究学习第四、重视能力培养不等于淡化双基第五、课堂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第六、提倡教学民主不等于不要教学秩序第七、提倡鼓励不等于表扬越多越好第八、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不等于每节课都用课件第九、教学评价不等于只评价教师的教第十、用教材教不等于教教材29、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讨论、探究、教师总结,只要是学生参与了,至于学生学得好不好就不重要了。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第一、新课程不是不重视双基,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双基。双基的内涵在不断修正和发展,而人们的观念却停滞不前,对双基的理解过于狭窄。第二、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界定应在于它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将基础扎实简化为仅仅是知识数量的堆积,而且这种狭窄的理解在实际操作中还在不断升级、强化,变成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的训练。第三、我们既要纠正以往过于偏重双基的做法,又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真正抓好基础,将学科中最基本的、最有用的内容讲深讲透,并且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应当打好的基础。第四、既要重过程,又不能忽视结论。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它是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活动中获得的。30、有人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在课堂上多做实验、搞搞小制作,多让学生动手,这就是探究学习。试分析一下这种观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开展活动不等于探究学习。第一、探究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学生将从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要实现教学方式“中心”的三个“迁移”。要有“教”向“学”迁移,有“学”向 “悟”迁移。第二、不是每节课都必须进行探究学习。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第三、教师追求的的应当是本质的东西,不应该是形式,更不应该做表面文章。新课程在强调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也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探究是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但是探究式教学方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它比接受学习方式要花很多的时间,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不可能都采用探究式,而且有些内容也不适合于探究的方式。31、如何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教师先分块备课,然后是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课后要有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有条件的学校,教案要采用电脑输入,实现网上备课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备课实效。32、如何实现专业引领?没有专业引领的研究活动,教师的研究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第一、校内:成立学校学科指导组织,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实行“推门听课制”,形成大家都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第二、校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让他们在一些大型研讨会上展露风采等。邀请省内外的各级专家。特级教师搞讲座、现场指导。33、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这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的教学应从以知识积累为价值取向转到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价值取向,教师的教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着眼(诱导),着力(引导),着重(疏导) 和(指导),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的、互助的、合作)的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愉悦、丰富多彩而充满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培养起良好的思维品质,丰富情感体验、锻炼坚强意志并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34、教学与教研有什么关系?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师的中心工作也是教学,然而,自古以来没有一位优秀教师是只抓教学不搞教研的,实际上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研,没有成熟教育理论指导的教学是不成熟的或者说是盲目的教学。教研搞不好,教学难有大的突破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搞教研也是在搞教学,它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的高级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