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扩建工程
E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XX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XX分公司
XX年1月
xxxx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扩建工程
E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根据“XX兴源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xxxx发电有限公司扩建工程监理部«CD-B04-XYJL-ZH-0038
会议纪要》”修订)
批准:胡立平
审核:郑俊
王永福
编写:
孙远振
王银年
林雨贵
高登宜
陶建坤
吴汉云
目录
第1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1
1.1编制依据........................................................................1
1.2工程概况........................................................................1
第2章施工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17
2.1施工组织机构...................................................................17
2.2人员配置.......................................................................22
第3章施工综合进度................................................................23
3.1里程碑进度计划.................................................................23
3.2施工进度计划...................................................................23
3.3图纸需求计划...................................................................24
第4章施工总平面布置...............................................................29
4.1布置原则.......................................................................29
4.2施工用地.......................................................................29
4.3生活、生产临建布置.............................................................30
4.4力能供应.......................................................................31
4.5大型施工机械的选择和配置.......................................................34
第5章主要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40
5.1建筑专业主要施工方案...........................................................40
5.2锅炉专业主要施工方案...........................................................74
5.3汽机专业主要施工方案..........................................................119
5.4焊接专业主要施工方案..........................................................130
5.5电气专业主要施工方案..........................................................132
5.6热工专业主要施工方案..........................................................138
5.7单体调试及分部试运方案........................................................151
5.8大件设备卸车、运输及就位方案..................................................155
5.9冬、雨季施工方案..............................................................158
5.10吊装机具防干扰方案............................................................160
第6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运用...................................................162
第7章工程质量管理................................................................163
7.1质量目标及指标................................................................163
7.2质量标准......................................................................164
7.3质量管理体系..................................................................165
7.4质量控制措施..................................................................166
7.5达标投产及质量创优规划及措施..................................................173
7.6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177
第8章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管理.......................................................178
8.1安全健康环境目标..............................................................178
8.2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179
8.3文明施工管理网络图............................................................180
8.1安健环管理规划................................................................181
8.2安全文明施工总体策划..........................................................181
8.3安健环管理职责................................................................183
8.4环境管理措施..................................................................192
8.5现场消防安全措施..............................................................196
8.6安全经费、措施投用计划........................................................199
第9章计算机网络应用及信息化管理...................................................200
9.1计算机网络的建设..............................................................200
9.2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管理..........................................................200
9.3基建MIS的建设................................................................201
9.4P6软件的应用..................................................................204
第10章工程综合管理................................................................205
10.1管理制度......................................................................205
第11章计划编制的作业指导书一览表...................................................206
第12章档案管理....................................................................210
12.1遵循的标准和规范..............................................................210
12.2竣工文件的归档................................................................211
第13章附件........................................................................215
13.1附件一:劳动力计划表...........................................................215
13.2附件二:施工网络进度计划.......................................................215
13.3附件三:施工总平面图...........................................................215
xxxx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扩建工程
E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第1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1、国家电力公司国电电源[2002]849号《火力发电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
2、国家及部颁与工程有关的现行的有效版本的技术规范、规程;
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各专业篇);
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各专业篇);
5、《中电投集团公司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8年版);
6、《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
7、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三大主机技术协议;
8、施工合同。
1.2工程概况
1.2.1建设规模和进度
1、本工程为扩建工程,建设容量为2x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并配套建
设脱硝、脱硫装置。计划2009年7月28日正式开工,#5机组投产日期为2011
年12月28日,工期23个月;#6机组顺延7个月。
1.2.2投资来源和建设单位
1、本工程建设投资方为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xx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三方投资建设,出资比例为5096:25%:25%,注册资本金
为动态总投资的20%,资本金以外工程所需资金使用银行贷款。
2、本工程的建设单位为xxxx发电有限公司。
1.2.3建设地点
1、XX省XX市碧溪镇。
1.2.4厂址概述
1、xxxx发电有限公司位于XX市城东北约24公里的长江南岸。扩建工程场地在
xxxx发电有限公司原厂(4X300MW机组,已投产)厂区西南围墙、兴港路、徐
1/215
xxxx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扩建工程
E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六泾河及长江大堤所围成的区域内,自然地面标高为3.1-3.5米(除特殊标注
外,均为1985年黄海高程系,下同),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
可用地面积约41.5公顷。
2、厂址地处长江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的河漫滩地带,地势平坦、开阔,无明显坡
降;厂址除分布有沟、浜、暗塘外,未发现其它不良地质现象。
1.2.5交通运输
1、本工程厂址的交通运输条件良好,公路、内河及港口的交通均较便利。
2、公路:xxxx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运行10年,周围道路交通网基本完善;
厂区南侧为新建兴港路,公路交通极为方便。
3、水路:厂址位于长江南岸,一期工程已建有3.5万吨级卸煤码头一个泊位,一
期卸煤码头上游预留扩建位置已被华润电力xx公司使用,一期施工码头根据不
同的使用要求,分为主码头和副码头。
1.2.6工程地质条件
1、近场区主体位于长江南岸,长江由北西向南东从近场区北部流过,该区属典型
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分布区。地势低平,总体表现为南高北低,西高东
低的特征,湖荡河网交织,形成了流水地貌,主要由沙坝、河漫滩、阶地、湿
地及开阔的水网面组成。堆积物由灰黄色粉砂、粉质粘土、粉土等冲积相地层
组成。在基岩残丘向平原过渡区,常形成岗地地貌,由上更新统冲一坡积物或
坡一洪积物组成,宽数十米至数公里不等。
2、建设场地,地势平坦,分布有沟、浜和暗塘,地面标高(1985国家高程)一般为
2.8〜4.8mo
3、根据勘探孔资料,拟建厂区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物(Q4al+1)和
上更新统冲积物(Q3al)组成,地层分布基本稳定,从上到下描述如下:
1)粉质粘土:黄褐色,软塑〜可塑,黄褐色,土质不均匀,偶含少量铁质结核,
具铁锈斑点,可见水平层理,表层是0.2~0.5cm厚的耕土。层厚一般为2.3m,
锥尖阻力qc一般0.80MPa,侧壁摩阻力fs一般42kPa。
2)淤泥质粉土:灰色,土质不均匀,松散,很湿,夹粉砂和粉质粘土薄层,软
塑。层厚一般为5.8m,锥尖阻力qc一般0.80MPa,侧壁摩阻力fs一般17kPa0
具有较强的触变性。
2/215
xxxx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扩建工程
E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3)粉砂夹粉土:灰〜青灰色,饱和,稍密,以石英为主,长石、云母次之,有
时粉砂和粉土以互层形式出现,场地大部分区域缺失,厚度一般为2.9m。
锥尖阻力qc一般3.OMPa,侧壁摩阻力fs一般31kPa„
4)粉砂夹粉土:灰色,饱和,粉砂,稍密〜中密,以石英为主,长石、云母次
之;粉土层稍密,有时粉砂和粉土以互层形式出现,场地普遍分布,厚度
一般为3.9m。锥尖阻力qc一般4.OMPa,侧壁摩阻力fs一般40kPao
5)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土质较均匀,可见水平层理,顶部偶夹薄层
粉砂,具有较强的触变性能,是场地典型的软土,厚度一般为6.2m。锥尖
阻力qc一般0.60MPa,侧壁摩阻力fs一般14kPa0
6)粉质粘土夹粉砂:灰色,土质不均匀,很湿,可塑,含有腐植质,含泥质结
核,具气孔,粉砂薄层一般稍密,很湿,多以透镜体产出。厚度一般为12.0m,
锥尖阻力qc一般LOMPa,侧壁摩阻力fs一般20kPao
7)粉土:灰色,土质不均匀,中密,饱和,含云母,夹粉砂和薄层粉质粘土。
场地普遍分布,厚度一般为IL0m,锥尖阻力qc一般6.IMPa,侧壁摩阻力
fs一般95kPa。
8)粉质粘土:灰色,可塑,夹粉土和薄层粉砂。粉土、粉砂薄层一般稍密〜中
密,饱和,场地普遍分布不均匀,局部缺失,主要分布在工程地质I区,
层厚2.2〜16.40m不等。土质不均一,属⑥层向⑧层的过渡岩性。厚度平均
为8.5m,锥尖阻力qc一般1.4MPa,侧壁摩阻力fs一般34kPa。
9)粉砂:灰色,不均匀,中密〜密实,很湿〜饱和,局部为中粗砂,夹粉土,
偶含小角砾,偶夹薄层粉质粘土。场地普遍分布但不均匀,厚度一般为
10.3m,局部较薄如#1006孔处最薄只有2.2m厚,#1016孔处却失。锥尖阻
力qc一般8.5MPa,侧壁摩阻力fs一般UOkPa。
10)粉质粘土:灰色,可塑,偶夹薄层粉砂,土质较均匀。本层厚度一般0.8〜
10.9m,分布不均匀,多处分布比较薄,约2m厚,主要分布在工程地质I
区,II区基本缺失,局部分布比较厚如#1015、#1016孔一侧,分布厚度达
10.90m。锥尖阻力qc一般1.5MPa,侧壁摩阻力fs一般47kPa。
11)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灰色,不均匀,密实,很湿〜饱和,粉质粘土为可塑〜
硬塑。上部主要为粉砂层,厚度一般1〜2m,下部主要为粉质粘土层,底部
3/215
xxxx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扩建工程
E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可见厚度约10cm的黑色硬塑粉质粘土。场地普遍分布不均匀,局部缺失,
主要分布在工程地质I区,多处分布比较薄,约3.6m厚,主厂房#1018、
#1020孔处较厚,达5.90m。锥尖阻力qc一般2.80MPa,侧壁摩阻力fs一
般61kPao
12)粉细砂:灰色,岩性均匀,密实,很湿〜饱和,局部为中密的中粗砂,偶含
小角砾颗粒。场地普遍分布,层厚20.0m左右,颗粒级配良好,偶夹硬塑
的粉质粘土薄层(单层厚度0.3~0.50m)o锥尖阻力qc一般14.9MPa,侧壁
摩阻力fs一般166kPa0
13)中粗砂:灰色,均匀,密实,很湿〜饱和,含小角砾颗粒,粒径2-7m,偶
含粒径30mm左右的姜结石,该层标贯试验击数平均达65击。场地普遍分
布,已有钻孔资料显示,100m深度范围未穿透此层。
4、勘察期间测得一般稳定地下水埋深为0.5〜1.9m,一般取0.5m左右。地下水对
混凝土一般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地下水位以下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对钢结构有弱腐蚀。
1.2.7水文气象
一、水文
1、长江厂址段感潮强度较强,潮汐为非正规半日潮,且日潮不等,潮位变化具有
典型的长江河口段特征:年内各月平均高、低潮位值接近,潮位高低与径流的
大小关系不大,高、低潮位年际变化不大,年内月平均高潮位以9月为最高。
2、徐六泾汛期向长江排泄洪水,干旱季节从长江引水,引排水均受到长江潮位的
直接影响,徐六泾入江口建有徐六泾闸,可根据长江潮位和引排水的需要开闭
闸门,徐六泾实际为人工控制河流,徐六泾闸闸上设计水位:2.38m(1956年
黄海高程)。厂址区域百年一遇内涝水位为2.87m(1956年黄海高程)。
3、厂址从河势分析来看,厂址前沿长江河段河势是稳定的,形成了电厂良好的水
域条件。
二、气象
1、xx市气象站距电厂厂址约24km,区间地势平坦,属同一气候区。
2、xx市各气象要素特征值如下:
气温(℃)
4/215
xxxx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扩建工程
E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历年平均气温:15.6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1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1.3(1977.01.31)
历年平均最高气温:19.9
历年平均最低气温:12.0
历年最热月平均气温:28.0
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3.1
相对湿度(%)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历年最小相对湿度:10
绝对湿度(Pa)
历年最大绝对湿度:4240
历年最小绝对湿度:90
降水量(mm)
历年平均降水量:1083.8
历年最大日降水量:298.0
历年最大lh降水量:68.5
冻土(cm)
历年最大冻土深度:18
风速(m/s):
历年平均风速:3.2
三、地震条件
本期工程场地所在地区地震活动强度不大,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
—2001)、本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评价报告、以及已建工程经验和本期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审查会议纪要,可综合判定工程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9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四、地下水
建筑场地浅层地下水以第四系孔隙潜水类型为主,受长江水位变化、大气降水及季
节的影响,本次勘察期间测得一般稳定地下水埋深为0.5〜1.9m,一般取0.5m左右。地
5/215
xxxx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扩建工程
E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下水对混凝土一般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地下水位以下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对钢结构有弱腐蚀。
1.2.8主要设备简况
一、锅炉
1、锅炉为上海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水冷壁
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固态排
渣、全钢悬吊结构塔式、露天布置燃煤锅炉。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引进Alstom
PowerBoilerGmbH公司(以下称ALSTOM-EVT公司)的技术。
2、锅炉主蒸汽、高温再热蒸汽出口温度按605℃/603℃,对应汽机的入口参数为
600/600℃;锅炉出口主蒸汽压力为27.56MPa(a);对应汽机VW0工况的锅炉
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3098t/ho
过热蒸汽:
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3098t/h
额定蒸发量(BRL)2950.7t/h
额定蒸汽压力(过热器出口)27.56MPa(a)
额定蒸汽压力(汽机入口)26.25MPa(a)
额定蒸汽温度(过热器出口)605℃
再热蒸汽:
蒸汽流量(B-MCR/BRL)2585/2470t/h
进口/出口蒸汽压力(B-MCR)6.18/5.98MPa(a)
进口/出口蒸汽压力(BRL)5.90/5.71MPa(a)
进口/出口蒸汽温度(B-MCR)376/603℃
进口/出口蒸汽温度(BRL)369/603℃
给水温度(B-MCR)298℃
给水温度(BRL)295℃
6/215
xxxx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扩建工程
E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3、锅炉热力特性(B-MCR工况和BRL工况)
项目BMCR工况BRL工况
干烟气热损失LG4.56%4.51%
氢燃烧生成水热损失LHm0.16%0.16%
燃料中水份引起的热损失Lmf0.04%0.04%
空气中水份热损失LmA0.12%0.11%
未燃尽碳热损失LUC0.70%0.70%
辐射及对流热损失L0.18%0.21%
未计入热损失LuA=0.3%0.30%0.30%
计算热效率(按ASMEPTC4.1计算)89.69%89.71%
计算热效率(按低位发热量)93.92%93.95%
制造厂裕量Lmm0.35%0.35%
保证热效率(按低位发热量)<93.60%
炉膛容积热负荷73.56kW/m371.18kW/m3
炉膛断面热负荷5.162MW/m24.995MW/m2
燃烧器区壁面热负荷1.148MW/m21.lllMW/m2
空气预热器进口一次风温度27℃27c
空气预热器进口二次风温度24℃24c
一次风温度326℃324℃
二次风温度339℃337℃
省煤器出口空气过剩系数a1.21.2
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a1.21.2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修正前温度131℃130℃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修正后温度126℃124℃
NOx排放浓度(脱硝装置前,02=6%,标态)350mg/Nm3350mg/Nm3
NOx排放浓度(空气预热器出口,02=6%,标态)350mg/Nm3350mg/Nm3
7/215
xxxx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扩建工程
E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4、锅炉大件情况及主要尺寸
序
长X宽X高重量(t)备
厂家运输
号
部件名称数量注
名称方式
包装未包装包装未包装
1主立柱3217000X2500X2500100
2主斜撑3625000X1200X90030
3主梁4030000X2000X900100
4大板梁(上段)231500X3500X100075
5大板梁(下段)220000X2600X100070
6次梁920000X3000X100075
汽轮机
1、主汽轮机主要参数如下:
1)额定功率1000MW
2)最大连续运行功率(TMCR)1060MW
3)主汽门前蒸汽压力(TRL)26.25MPa(a)
4)主汽门前蒸汽温度(TRL)600℃
5)再热汽门前蒸汽压力(TRL)5.388MPa(a)
6)再热汽门前蒸汽温度(TRL)600℃
7)背压(TRL)9.1kPa
8)额定功率时进汽量(TRL)2951t/h
9)阀门全开时进汽量(VWO)3098t/h
10)凝汽量(TRL)1617.61t/h
2、主蒸汽、再热蒸汽
1)主蒸汽及高、低温再热蒸汽系统采用单元制系统。主蒸汽管道和热再热蒸汽
管道分别从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出口联箱的两侧引出(各有4根支管),分别
在炉侧合并成两根管道后平行接到汽轮机前,接入高压缸和中压缸左右侧
主汽关断阀和再热关断阀。冷再热蒸汽管道从高压缸的两个排汽口引出,
在机头处汇成一根总管,到锅炉前再分成两根支管分别接入再热器入口联
箱。
8/215
xxxx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扩建工程
E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2)给水泵汽轮机备用汽源采用冷再热蒸汽,在进入高压进汽阀之前,设有电动
隔离阀,在正常运行时处于开启状态,使管道处于热备用。
3)冷再热蒸汽系统除供给#2高压加热器加热用汽之外,还为辅助蒸汽系统提
供汽源。
4)主蒸汽管道上设置了暖管系统。
3、汽机旁路系统
1)高压旁路容量按1OO%BMCR(4X25%)设置,低压旁路容量按65%(2X32.5%)
容量设置。高压旁路每台机组安装四套,高压旁路的减温水取自省煤器入
口前的主给水系统。低压旁路每台机组安装二套,减温水取自凝结水系统。
4、抽汽系统
1)采用八级非调整抽汽(包括高压缸排汽)。一、二、三级抽汽分别向#1、#2、
#3高压加热器供汽;四级抽汽供汽至除氧器、给水泵汽轮机和辅助蒸汽系
统等;五、六、七、八级抽汽分别向#5、#6、#7、#8低加供汽。
2)除氧器还接有从辅助蒸汽系统来的蒸汽,用作启动加热和低负荷稳压。
3)给水泵汽轮机的正常工作汽源从四级抽汽管道上引出,装设有流量测量喷
嘴、电动隔离阀和逆止阀。
4)给水泵汽轮机排汽口垂直向下,排汽管上设置一组水平布置的压力平衡式膨
胀节。排汽管上还设一个电动蝶阀,安装在紧靠凝汽器的接口处,便于给
水泵汽轮机隔离检修。
5、给水系统
1)系统设置两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
2)系统设双列3级50%容量、卧式、双流程高压加热器。
3)给水泵出口设有最小流量再循环管道并配有相应的控制阀门等。每根再循环
管道都单独接至除氧器水箱。
6,凝结水系统
1)凝结水系统采用中压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系统中仅设凝结水泵,不设凝结水
升压泵,系统较简单。凝汽器热井中的凝结水由凝结水泵升压后,经中压
凝结水精处理装置、汽封冷却器、疏水冷却器和四台低压加热器后进入除
氧器。
9/215
xxxx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扩建工程
E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2)系统采用2X100%容量配一套变频装置的凝结水泵。凝泵进口管道上设置电
动隔离阀、滤网及波形膨胀节,出口管道上设置逆止阀和电动隔离阀。
3)系统设置一台部分容量的汽封冷却器、疏水冷却器和四台全容量表面式低压
加热器和一台一体式除氧器。汽封冷却器设有单独的100%容量的电动旁路;
5、6号低压加热器为卧式、双流程型式,两台低加共同采用电动隔离阀的
旁路系统;7、8低压加热器采用独立式单壳体结构,置于凝汽器接颈部位
与凝汽器成为一体,并与疏水冷却器共同采用电动阀旁路系统。
4)每台机组设有一台500m3的储水箱,在正常运行时向凝汽器热井补水和回收
热井高水位时的回水,以及提供化学补充水;机组启动期间向凝结水系统
及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提供启动注水。储水箱水源来自化学水处理室来的
除盐水。
发电机
1、发电机为上海发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氢-氢冷却、静态励磁汽轮发电机,型
号为THDF125/67,发电机主要参数表:
有功功率1022.778MW
最大连续输出有功功率(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额定功率
1060MW
因数0.9(滞后)、额定氢压、氢冷器进水温度35℃)
额定电压27kV
额定功率因数0.9(滞后)
频率50Hz
额定转速3000rpm
绝缘等级F(按B级绝缘温升考核)
短路比20.48
瞬变电抗X,0.28(1000MW时)
超瞬变电抗X;0.16(1000MW时)
定子绕组接线方式YY
漏氢量△VH12Nm724h
噪音(距外壳水平1m,高度1.2m处)不大于85dB(A)
10/215
xxxx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扩建工程
E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1.2.9主厂房布置及结构型式
1、主厂房布置
1)主厂房布置按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电气除尘器、烟囱顺序布置。
两台炉之间设一座集控楼。
2)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纵向柱距为8.600米、10.000米和11.000米三种,检
修档为11.00米,两机设两道变形缝,变形缝间柱距为1.4m。汽机房跨度为34.00
米,设三层,除±0.000米层及运转层17.000米外,还设有8.600米层夹层,
高约43.800m;除氧间跨度为10.5m;煤仓间跨度为14.000m,皮带层标高45.000
米,皮带层屋面标高约51.500m-51.900m。
3)汽机房内夹层标高为8.60米,运转层为17.00米,内设二台桥式起重机,轨顶
标高暂定为30.70米。
4)除氧间在8.60、17.00、26.00米层布置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布置在34.50米
层。
5)煤仓间底层每台炉布置6台磨煤机,17.00米层布置给煤机,45.0米层为输煤
皮带层。
6)塔式锅炉为露天布置,每台炉设电梯一部。锅炉炉架为钢结构。
2、结构型式
1)主厂房的主框架为混凝土结构(A-D柱列及纵横向框架梁、柱)。主厂房横向结
构体系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由汽机房外侧柱、汽机房屋架和除氧煤仓间
双框架组成。主厂房纵向结构体系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支撑体系,由各列柱
与纵梁+支撑组成,两台机组设两道温度伸缩缝。
2)汽动给水泵布置在汽机房17.00m层,基础经弹簧隔振后布置于主厂房梁柱之上。
3)汽机基座为整体框架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座平台、基础与相邻平台、基
础隔开。
4)汽机房吊车梁为8.6米、10米或11米跨度的焊接工字钢梁。
5)每台锅炉配六只钢制双曲线煤斗,内衬不锈钢板。
1.2.10工艺系统
1、热力系统
1)热力系统按锅炉汽机单元制设计。汽轮机采用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
11/215
xxxx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扩建工程
E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四缸四排汽。具有八级回热加热系统,供三组双列高压加热器、一台除氧器、
四台低压加热器使用。设高、低压二级串联旁路,高旁容量为1OO/BMCR。设二
台50%BMCR容量汽动给水泵。每列高加给水采用大旁路,除氧器采用高位布置。
配备二台100%容量凝结水泵。凝汽器为单流程,双背压,采用不锈钢管。汽机
房内设2台235(130)t/25t的行车。
2)锅炉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煤机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系统,烟风系统按平衡通风
双烟道设计。每台锅炉设6台中速磨煤机,配2台50强容量的动叶可调轴流式
一次风机,配2台50%容量的动叶可调轴流送风机和2台50%容量的静叶可调轴
流式引风机。空气预热器采用三分仓回转式预热器。空气预热器的低温防腐蚀
采用热风再循环。每台炉设二台三室四电场电气除尘器。锅炉点火采用轻油点
煤粉的二级点火方式。两台炉合用一座双钢内筒(内衬防腐材料)集束烟囱,单
筒内径为8.9m,烟囱高度为240m。
3)脱硫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一炉一塔。吸收区设备为单元制,公用
系统按二台机组为一个单元设计。脱硝装置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采用选择性
催化还原法(SCR)。
2、制粉系统
1)本系统采用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锅炉配六台钢制双曲线煤斗,
内衬不锈钢板。五台煤斗的储煤量满足锅炉按设计煤种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
负荷9小时的燃煤量。每只煤斗分别对应一台电子称重式给煤机和一台中速磨
煤机。
2)六台中速磨煤机和六台给煤机,其中五台磨煤机的总出力按磨制设计煤种,就
可满足锅炉最大连续出力的需要,并留有10%的裕量。给煤机按磨煤机设计最
大出力的110%选取。本工程的石子煤处理将采用机械铲运方式。
3)采用2台50%容量动叶可调轴流式冷一次风机,直接从大气吸冷风。
3、灰、渣系统
1)本期工程采用灰渣分除方案,每台炉的底渣和飞灰输送系统均采用单元制,灰
库系统为两台炉公用。除渣系统每台炉底设置一台刮板捞渣机,捞出的渣经刮
板捞渣机输送至布置于炉架外侧的渣仓贮存,然后装车外运综合利用或送往渣
场堆放。飞灰采用正压浓相气力输送方式将第二烟道灰斗、电除尘器灰斗收集
12/215
xxxx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扩建工程
E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的飞灰送入灰库,每台炉为一个系统。灰库储存的灰采用汽车外运至综合利用
处或调湿后汽车送至灰场堆放。两台炉共设3座灰库,2座粗灰库,1座细灰库。
2)每台炉炉底设1台刮板捞渣机,正常出力为14〜2Ot/h,最大出力为80t/h。底
渣经锅炉排渣口落入刮板捞渣机水槽,冷却裂化后,由刮板捞渣机连续地从炉
底输送至炉架外侧的渣仓贮存。每台炉设2座渣仓,有效容积约为2X130m3。
渣仓内的渣可装车外运供综合利用或至临时渣场堆放。
3)渣水系统采用闭式循环水系统。底渣系统中溢流水由每台炉设置的一座溢流水
池收集,通过溢流水泵输送到沉淀池(高效浓缩机)进行澄清处理后进入贮水
池,作为底渣系统的水源,由系统中配置的冷渣水泵和冲洗水泵,输送回底渣
系统循环使用。系统中还设有化学加药系统,以调节循环水的酸碱度。系统运
行中蒸发、损失及物料带走部分的水,由水工专业提供的补充水补充。每台炉
设1座直径为615m的高效浓缩机;1座直径为617m的贮水池;2台冷渣水泵
(1台运行,1台备用),提供底渣的冷却水;2台冲洗水泵(1台运行,1台备
用),提供高效浓缩机、贮水池、渣仓的反冲洗水、除渣区域的地坪冲洗水等。
另外高效浓缩机、贮水池底部各设2台排污泵(1台运行,1台备用),将各自
底部的泥浆打入煤泥沉淀池。溢流水泵、冷渣水泵采用变频调速。
4)2台炉共设置3座灰库,2座粗灰库和1座细灰库。灰库直径为15m,每座灰库
有效容积约3500m3。每个灰库下设4个出口:粗灰库分别连接1台干灰散装机
和2台调湿灰装置,预留1个干灰出口;细灰库分别为2个干灰散装机接口及
1台调湿灰装置,预留1个干灰出口。粗灰库下预留的卸灰口可根据干灰综合
利用情况,在投运后选择安装干灰散装机,调湿机或是作为干灰分选系统的接
□o
4、输煤系统
1)贮煤场按2X1000MW机组容量设计,设1座四列式煤场,煤场长度约为330m,
堆高12m,底边宽为36m,总的贮煤量约为30万吨,可满足2X1000MW机组锅
炉20天燃煤量需要,设置2台悬臂贯通式斗轮堆取料机DQL3600/1500.38,2
台煤场设备平行布置。另外还设置3台推煤机和1台装载机,做为煤场整平压
实辅助性作业。设置贮煤量约为7万吨的干煤棚,满足2X1000MW机组约3-4
天的耗煤量要求。
13/215
xxxx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扩建工程
E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2)带式输送机规范为:卸煤及贮煤系统B=1800mm,V=3.5m/s,Q=3600t/h,卸煤系
统单路布置;上煤系统B=1400mm,V=2.5m/s,Q=1500t/h,全部双路布置,一
路运行,一路备用,并具有双路同时运行的条件。除煤场带式输送机露天布置
外,其余全部室内布置。
3)各转运站、碎煤机室、主厂房煤仓间设检修起吊设施;各转运站装设除尘器,
输煤系统中还设置带式输送机各类保护装置,落煤管(斗)上设置堵煤检测信号,
各皮带机落料点应设置缓冲装置。
4)原煤仓上设高中低煤位检测装置,采用犁式卸料器卸料,并采取相应除尘措施。
系统中应相应配置照明、通讯、消防、通风装置并在各转运塔配置检修专用电
源。
5、脱硫系统
1)本工程的烟气脱硫工艺为石灰石一石膏法湿式烟气脱硫工艺,吸收塔型式为喷
淋式吸收塔。脱硫装置采用一炉一塔方案,每套脱硫装置的烟气处理能力为一
台锅炉100%BMCR工况时的烟气量,石膏脱水系统为两套脱硫装置公用,脱硫效
率按不小于95%设计。
2)2台炉设一套公用的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配3台湿式球磨机,每台磨机的出力
按2台炉BMCR工况石灰石的总耗量的50%选取。每台炉设一座石灰石浆液箱,
每座浆液箱能贮存每台炉BMCR工况6-8小时石灰石浆液耗量。每座石灰石浆
液箱设2台石灰石浆液泵(1运1备),可将石灰石浆液输送到2台炉的吸收塔
内。
3)S02吸收系统由吸收塔、吸收塔再循环系统、除雾器、氧化空气系统、石膏排出
泵组成。S02吸收系统的工艺控制包括吸收塔PH控制、浆液浓度控制和液位控
制。烟气由锅炉引风机后的主烟道上引出,经挡板门、脱硫增压风机后进入吸
收塔。吸收塔烟气入口上部为喷雾吸收区,该区域内设4层喷淋装置,每层喷
淋装置上布置适量的浆液喷嘴,喷嘴使浆液雾化并完全覆盖整个吸收塔过流截
面。每一喷淋层对应布置安装1台浆液循环泵,再循环浆泵将石灰石浆液打入
喷咀雾化,烟气由下而上,被喷雾浆液反复洗涤,烟气中的S02与吸收剂发生
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并汇于吸收塔下部的循环浆池,由氧化风机向循环
氧化浆池送入足够的空气,使亚硫酸钙氧化,生成二水硫酸钙(石膏),生成的
14/215
xxxx发电有限公司2X1000MW机组扩建工程
E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石膏再用石膏排出泵将石膏浆液送入脱水系统进行脱水处理,每个吸收塔设置
2台石膏排出泵,1运1备,石膏排出泵连续运行,根据工艺运行要求,石膏回
流至吸收塔、输送至石膏脱水系统或事故浆液池。吸收塔循环浆液在浆池的停
留时间约为5min。
4)经洗涤脱硫后的烟气是带有液滴的湿烟气。在吸收塔的上部装有两级除雾器,
当湿烟气上升通过该除雾器除去烟气中的液雾后,由吸收塔顶部引出后接入烟
囱主烟道,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6,脱硝系统
1)本期工程两台机组同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工纸艺买卖合同
- 客户关系管理技术
- 商学院合同(2篇)
- 格式电影上映协议
- 家居清洗服务保证金协议
- 合同中房屋取暖条款
- 旅游策划劳务协议
- 幼儿园语言教育
- 库存管理的基本内容
- 建筑安全元个人工作总结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23-2024届八年级下册期中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甜菜收获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 DL∕T 1393-2014 火电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技术规程
- 大学生劳动教育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南昌大学
- 历史人物孙中山介绍完整版课件
- 《德意志意识形态》讲解课件
- 机械伤害应急措施(课件)
- CRRT的精细化护理
- 新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影响
- 久其财务管理软件培训手册VA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