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阅读指导策略一认清形势:高三语文阅读教学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不弘毅1.高三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纵观这几年高考,我校学生语文成绩达到130分以上的可谓凤毛麟角。究其原因,大家常常把它归结到学生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学习语文,或者说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上。因而,在学生、家长、老师、领导、甚至语文老师心中都形成了这么一个偏见:语文是很难在高三的较短时间里提高的学科。对此,我们真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都很清楚,学生语文成绩不能突破高分,主要是学生语文素养不深,文化底气不足,知识和素材积累得少。在今年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的高考阅卷现场,休息时和阅卷小组的组长周梅然老师交流,他提到了张曙光老师的一段话,幽默地指出了“应试作文”的特征:“开篇一排比,气势压倒你。写来写去就是几个好男人加上几个好女人的故事。”这里的“好男人、好女人”指的是屈原、李白、史铁生、爱因斯坦、李清照、居里夫人、海伦凯勒等学生喜欢引用的名人。他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知识面、思想的维度太有限了。 先前,我们高三阶段的语文复习,大多是按照考试大纲的知识点,按部就班的分块复习。教师讲知识,分析考点,归纳解题方法,学生做大量的练习。一年下来,学生老师都疲惫不堪,效果却不见佳。我们把高三语文教学局限在高考知识点上,使我们的学生成了“井底之蛙”,使大多数学生患了“贫血症”,也使语文课变得面目可憎,没了趣味。学生成绩一下来,老师们都感叹自己这一年又成了“杨白劳”。 根据几年来对高考答题情况的分析,考生得分率较低的是古诗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作文也是非常薄弱的环节。究其原因,纵然有很多因素,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高三阶段忽略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训练。2、对于这种现象,9月3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刊登了温儒敏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温儒敏先生提到了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倾向,和阅读教学有关的就有两种:(1)其中一种偏向,是课堂教学“两多两少”,即教师讲得多,讨论对话多;默读少,涵泳少。温先生指出教师备课程式化,课堂上留给学生读的机会不多,讲得多,加上练习、做题和讨论又多,“读”就被挤压了。还有,就是讲课太琐碎,诗歌和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技巧应对。本来语文阅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现在却变成了苦差事,借用韩主任的一句话说:就是用拙劣的语言解读优美的篇章。当然就扼杀了学生的兴趣。(2)温儒敏先生指出的另一种偏向,是不让学生读“闲书”。新课改在阅读教学方面有明确的指示,就是让学生有选择,有自由度,扩大阅读空间。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光靠做题是不行的,单纯的搞题海战术只会败坏学生学习的胃口。 “英雄所见略同”, 9月3号刚看了温儒敏的这篇文章,就接到了韩主任的通知,要求我们认真思索一下高三语文阅读教学指导方法。可见有见地的语文研究者是极力主张认真的开展课外阅读的。说实在的,我们也认识到了阅读对语文的重要性,高三一开学,第一次集体备课我们就专门抽出了孙瑞平、程月等五位骨干老师负责阅读这一块。但基于我校南校区的条件不允许(图书馆在老校),我们总觉得搞好课外阅读底气不足,韩老师的指示,使我们增加了士气。我们高三语文组的一班人静下心来,竭尽心智,认真思索,立足我校现有的简陋条件,形成了一些粗浅的想法。二 理顺关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认为要想真正把阅读融入高三的语文复习,必须首先理顺这几种关系:1、 正确对待高三复习和课外阅读的关系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三,在大多数人眼里,意味着浩如烟海的习题,堆积如山的试卷,呵欠连天的倦容,食堂、教室与宿舍“三点一线”之间的匆匆背影高三难道意味着考生只需做题背书吗,难道意味着我们语文教师也急功近利地要求考生只读“高考书”,只做“高考题”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腾出时间让学生读书,更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一个人人文素养的提高和文化建构的积累主要来源于阅读,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所以要处理好课外阅读与考点复习的关系。对高三学生来说,这二者都很重要,不可偏废。既不要光读书,不做题,也不要光做题不读书,而是要把二者结合起来。阅读可以提高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功底,做题可以练答题技巧和步骤,使学生更好地把语文素养和功力用到试卷上,从而变成他们想要的分数。另外,从题海里钻出来,适量的课外阅读,静坐窗前,一卷在手,可以暂时得到一种“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闲适,得到一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心灵滋养适量的阅读能够慰藉学生饥渴的心灵,能够放松学生疲惫的身心,能够调剂高三枯燥的生活。宋代尤袤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有人指出:在学校开一个图书馆要远比开一个心理咨询室的意义大得多。1、 正确对待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关系举一隅而三隅反;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是例子”,可见课内阅读就是一个个教学案例,要想促进课内阅读效果就要通过多个课外案例来反馈,这就是所谓的“举一隅而三隅反”。尤其在现有的教学制度下,要有效的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就要充分把握好二者的关系,: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案例和导读,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拓展,用有限的课内阅读引导无限的课外阅读,这样既可以促进课内阅读技能的掌握,又有助于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2、 正确对待上网和读书的关系“e网情深”的时代仍需“以读为快”现在很多学生热衷于上网,把课余的一点时间都用在了上网上,并且振振有词:我在网上阅读。其实上网不能完全的代替读书。书所传承的知识是经过了人类沉思、积淀和深度加工的,在文化传承上有其不可替代的厚重与理性。书籍有其本身的艺术品位和价值,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恒久的魅力。一卷在手,潜心会意的阅读会带给人心灵的的愉悦。而网络则是一种虚拟的形象,它所涵容的大多是非系统知识型的信息,如果说读书享受的是一顿色香味俱全的满汉全席,而上网不过是靠色相来引诱人的西式快餐。相比之下,“读书”是深入的,“上网”是表层的;“读书”是厚重的,“上网”是肤浅的;“读书”是理性的,“上网”是感性的;“读书”是道德境界,“上网”是功利境界。网上购物代替不了逛超市,上网也代替不了读书。一句话,就传播文化和积累文化的思想含金量而言,书才是24k的。三、注重方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认清了现状,理顺了关系,工作就好做了,我们高三语文组的老师们集思广益,下决心把课外阅读工作搞实,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想法:1、 完成“四个一”工程万丈高楼平地起,只为蓝图在心中我们借鉴兄弟学校的做法,把尝试探究课外阅读的方法具体化为“四个一工程”。(1)、喜爱一本杂志。推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人文性较强,国内知名度和发行量较大的杂志如散文语文世界读写月报读者青年文摘视野中国青年等。放在案头,床边。课余可以随手翻看。(2)、研究透一位作家或名人。买或借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或名人的传记,潜心阅读,了解透彻作家或名人的生平经历,感人事迹,伟大的人格和精神特质。加深对作家或名人的感情,并写出自己的体会。(2012山东高考满分作文汀州梅花香)小作者肯定对瞿秋白作了研读。)(3)、读透一本中外名著。经典的力量是无穷的,楚辞的风骚,汉赋的酣畅,唐诗的典丽,宋词的俊逸,聊斋的睿智,红楼的绝唱观沧海,望星空,时而明月清风、江南春雨,时而金戈铁马、塞北秋风;时而疏梅横斜、暗香浮动,时而残荷冷雨、幽雅淡远;时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斗室之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浸润其中,宁静淡泊,韵味悠悠。读透一本经典能获得无穷的素材,能够涵养自己的心性,提升文学素养,提高语言运用水平。(大家熟知的2001高考满分作文蒋昕捷的赤兔之死,据说蒋昕捷酷爱三国,很多章节都会背诵。)受制于时间,这一工作可让学生放到十一假期或寒假去做。(4)建立整理一个系统的素材库;重视个性,关注社会。这仍将是2013年高考写作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要表达真情实感。题材的选取上,要从自己熟悉的或亲身感受的生活中选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情感的表达上,要融入一种诚实、守信、宽容的心理,体现人间的真爱。通过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注意积累如下几个方面的素材:铺叙美好的亲情和友情的;描写美丽的景物和感人的场面的;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的;省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的;历练人生观念、思想方法的等,可以具体分类如:(1)“此情可待成追忆”情感篇;(2)“苟利国家生死以”爱国篇;(3)“我以我血荐轩辕”奉献篇;(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篇;(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篇(6)有花堪折直须折;惜时篇(7)“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篇。(8)“千磨万击还坚劲”恒心篇(9)“梅花香自苦寒来”坚强篇(10)“万物静观皆自得”感悟篇2、 精选材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由于我校图书馆在北校区,高三同学阅读不便,再者,高三时间紧张,阅读量也受限;另外,如果放任自流的让学生阅读,学生选择的阅读内容也很散乱。所以我们专门抽调了几位老师精心的选择阅读材料,打算借鉴语文学习杂志上的“阅读新空间”栏目,共分如下10个专题,指导学生进行专题阅读。:(1)科技前沿(关于科学) (2)家国情怀(关于爱国)(3)感悟自然(关于自然和人生) (4)文化雕塑(关于历史名人与名胜古迹)(5)传统盛宴(关于古诗文) (6)最后的家园(关于环保)(7)感受奥运(关于奥运会与体育文化) (8)亲情友情(关于情感)(9)时政热点(关于新闻热点) (10)敬畏生命(关于生命)选好后,配上思考题,每周适地量下发,让学生静心阅读。3、 灵活的使用材料东风夜放花千树(多样的使用和检查形式)为了让课外阅读不流于形式,把它切实落实到高三总复习中,对下发的材料的阅读要有指导,有关注,有检查,有督促。我们打算采取多种形式来检查督促学生的阅读,提高阅读实效,比如:(1)点评,(2)摘抄,(3)读后感,(4)仿写等。这样做想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虽然在高三复习中不容轻视。然而高三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家长、领导又逼着我们要成绩,到底怎么做才能使课外阅读真正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有实效呢?我们认为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还真要有一点服务高考的功利意识。 (1)利用课外阅读积累语文基础知识;高考四个考点字音,字形,词语(成语),病句。在课外阅读中要注意落实。(2)利用课外阅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高考语言运用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 山东卷占12分。从高考语言运用的考查情况来看,利用课外阅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是切实可行的。比如,阅读消息或通讯时,留意材料开头的导语,对压缩语段有帮助。比如高考常考标题的拟写,阅读有关材料时。注意标题与内容的关系,不难掌握拟写标题的方法。再比如,阅读时留心材料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排比、拟人、对偶、对比等常见的修辞手法,对提高仿写水平大有帮助。(3) 高考考查古诗鉴赏,就可以找一些与古诗鉴赏联系比较紧密的材料来读-读。读这些专题文章,可以熟知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可以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等,这对提高古诗鉴赏水平很有帮助。(4)利用课外阅读提高写作水平。培根在培根随想选中说到:“我们不能像蚂蚁,单只收集,也不可像蜘蛛,只从自己肚中吐丝;而应该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来。”阅读也是这样。我们让负责阅读的老师和负责写作的老师结合,把阅读和写作切实挂起钩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充分利用好阅读材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捷径。一是利用阅读材料积累作文素材。还有,可以利用阅读材料提高语言表达技巧,特别是布局谋篇技巧。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用诗一般的语言道出了书籍的重要性。高三是-个特殊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里,如果能够照顾到了高考的功利性,又顺利的搞好了课外阅读,那高三的生活也就有了阳光,语文高考也就有了腾飞的翅膀。阅读教学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培养高尚的读书习惯,一个人成年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贫穷富贵,如果没有读书的习惯,甚至基本上不怎么读书,就很难实现终身教育,也很难提升素养。培养阅读习惯更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对于高三的语文课外阅读,我们原来重视程度不够,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谈,以上只是一点粗浅的想法,希望在坐的各位行家里手多提宝贵意见。 “世界图书日”主旨宣言说 :希望在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无论是繁忙还是闲暇,无论是不幸还是幸福,都能够享受到读书所带来的巨大乐趣。同样的,我们希望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给我们高三学生枯燥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使我们的学生度过快乐充实的一年,衷心的希望阅读之花依然在高三盛开,迎来语文阅读教学的春天!谢谢大家!附录曹县一中专题阅读之十敬畏生命 小引 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 敬畏生命 张全民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角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着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在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卑劣,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对我来说,就是那个时候起,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分量。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里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其实,只有当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比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潭中;老羚羊为了使小羚羊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从而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只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 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这样做不仅仅因为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原载散文) 品评 本文内容非常丰富,既引用了生动的故事,又叙述了亲身经历,而且不乏精当的议论,使读者在饶有意趣的阅读中获得深刻的启迪和心灵上的净化。 结尾的语句“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如巨大的红色惊叹号,特别具有警策力量。 1、既然“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我为何对自己用开水烫伤大老鼠的行为感到自责?野性的生命 田雷 曾经,被电视上的动物世界深深地吸引着,虽然并不那么喜欢看电视(而它至今仍是经久不衰的热门节目)。喜欢它,并不是因为难得见到这些凶猛的大型野生动物的新鲜感,而是那在莽原旷野中,驰骋天地间的自由与彪悍,是那捍卫生命的勇猛搏斗和艰辛觅食的生命意志,是那份生命在我的独立、自尊和自信。 曾经见过一幅照片,并深深地为之而振奋。那是雪地里一双狼的眼睛,凝神注视着我,坚定、深邃、英气逼人、摄人心魄。它积聚着强悍的力量,蓄势待发,随时攻击觅食或者反应攻击,捍卫自己生命的存在和尊严。 还见过一幅荒漠上奔腾的两匹斑马的照片,地面上扬起的尘土更突出了它们高昂着头仰天嘶鸣的奔放向上的气势;其雄浑壮阔与豪迈,在铅灰色的沉沉乌云的映衬下,越发地激荡人心,如同风尘古道上一首回肠荡气的战歌。 而这里是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寒缺氧地带,任何动物都可能因缺氧衰竭而亡,生命的存在极其艰难,但是它们依然凭借着对生存的强烈渴望和不屈的生命意志,大范围地迁徒,艰苦地寻找水源和草场,在充满危险的静谧中顽强地生活着,构成茫茫草原上跳动的生命旋律,成为美丽草原上的生命风景线。 欣赏,是有的。毕竟在城市中,生活在钢筋水泥构筑成的空间里,需要面临和应付工作中的压力以及人和人之间的竞争,是极其难得有机会见到野生动物的。尤其是大型野生动物;更不要说亲眼目睹并亲临感受那山林间、草原上、旷野中自由地纵横驰聘的英豪气度。 但更多的是,常常地被这种野性的激情感染着;渴望如它们一样的盎然的生机勃勃,激扬奔放;聆听着它们强劲的生命节拍和旋律,在心灵深处荡起强烈的回应和信念,那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时期与生俱来的对生命的真诚信仰,而终于领悟了生命。 正是由于自然界其他万物生灵(尤其是野生动物)的存在,才使人类在这个世界中不再孤独。野生动物不仅仅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更是世界中与人类一样的平等的生命,有个性,有灵魂,更有张扬的激情为自己生命的尊严和追求奋斗拼搏的激情。 自由、自信、奔放、激昂,生命本该如此。如果没有了野生动物,已经被文明越来越远的隔绝了自然的我们,又该从何、如何去欣赏生命的激扬,领悟生命的真谛呢? 对于自然而言,每一个生灵都是平等的、自由的,生命是充满激情的。自然界充满了残酷的竞争:有骄傲的胜利,有惨烈的失败,更有无情的死亡;有甘甜,更有艰辛和苦难;但是无论如何,不能也不会没有生命的激情。 自然竞争是残酷的、野性的,然而整个自然界是和谐的、完善的。人类来到世界,也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分子,向往野性,回归自然是人类内心深处埋藏着的本性。 约束自己,善待生灵,敬重生命,保护自然。地球上不能只剩下人类自己,地球也不只为人类而存在。 品评 文章描写与议论有机结合,先以形象的笔墨展示野生动物激扬奔放的“野性的激情”,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在此基础上阐发精到的见解“野生动物不仅仅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更是世界中与人类一样的平等的生命”“地球上不能只剩下人类自己,地球也不只为人类而存在”。观点新颖而有见地,行文凝练而有气势。1、认真阅读本文,结合自己的感悟对其中的经典语段进行点评。狼行成双(之二)夜黑风高,强劲的北风呼啸而过,鹅毛般的雪片在空中全无方向地乱撞。这样风雪交加的夜晚正是偷袭的好时机。 两只小狼擅自采取了行动,一旁的公狼突然发出一声惊悚的嗥叫,因为就在小狼扑向羊羔的一刹那,他看到了那只羊被捆绑着的四肢。与此同时,两只小狼就在他的嗥叫声中从半空中擦着羊羔颈项上的皮毛猛然向下坠去,接着,紧跟其后的母狼,几乎同时在他视线里消失了。吓破了胆的羊惊恐地嘶叫着,公狼从另一个方向冲了上去,他果断地一口咬住了羊的脖子。羊绝望的叫声骤然间被卡断在喉咙里,公狼强有力的下颚奋力一拧,羊的脖子无声地断裂在狼的利齿之间。公狼警觉地扫视着四周,他担心刚才羊撕破了嗓子的叫声会将村子里的人引来。四周静悄悄的,除了面前黑洞洞的坑里传来的呻吟声,并无其他动静。他朝着那个黑黢黢的坑口往下张望,一双痛苦的充满哀伤的绿眼睛闪了几下,妻子正用自己的目光和低嗥告诉丈夫她和小狼都受了伤,让丈夫放弃救出她们的念头,趁着天还没亮赶快回到山林里去。公狼用充满关切和焦虑的叫声坚定地告诉妻子,他是决不会离开的,他要从那黑洞洞的坑里把她们救出来,因为她们是自己惟一的亲人。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浓浓的晨雾弥漫开来。借着微弱的晨光,公狼终于看清了坑里的情况。两只尖锐的镖尖从一只小狼的胸膛和腹部穿透出来,上面染满的血已经冻成了冰,小狼的头一动不动地垂在一边,显然他已经死去了。另一只小狼的后胯处被一只竹镖深深地刺透,他奄奄一息地靠在也受了伤的母狼身边。母狼银灰色的皮毛染满血迹,她用舌头吃力地舔着小狼的身体,那伸出的舌头上没有一丝热气。公狼的心如刀割般撕痛着。他大声地呼唤着自己的妻子,一双痛苦的绿眼睛几乎撑裂了眼眶。他疯狂地用前爪刨挖着井边被冻得如石头一样坚硬的土。就在这时,他的身后传来了人的声音,公狼头也不回地继续用力刨挖着。举着木棍铁锹的人们围拢过来,他们大声叫喊着,试图吓走井边上的公狼。公狼转过身体,撑直前腿,竖起背毛,呲出利齿,瞪着一双闪着寒光的绿眼睛,他怒目圆睁地瞪视着离他只有十几步远的人,用从喉咙深处发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吼叫声警告着企图靠近井边的人。人,不敢轻举妄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