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立体交叉式”教学法的实践探索[权威资料]_第1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立体交叉式”教学法的实践探索[权威资料]_第2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立体交叉式”教学法的实践探索[权威资料]_第3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立体交叉式”教学法的实践探索[权威资料]_第4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立体交叉式”教学法的实践探索[权威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语文教学中 “ 立体交叉式 ” 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 “ 立体化 ” 思想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以 “ 立体式 ” 方法来反映它,于是便产生了 “ 立体交叉式教学法 ” 。经过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本人对这一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实践,发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 “ 立体交叉式教学法 ” 可以很好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 立体交叉式 ” 教学法;学生 G632.0 文献标志码: A 1674-9324( 2014) 25-0217-03 从宏观上讲, “ 立体化 ” 思想要求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横向联系的加强、各学科知识的渗透、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等;从微观上说, “ 立体化 ” 思想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以 “ 立体式 ” 方法来反映它,于是便产生了 “ 立体交叉式教学法 ” ,简称 “ 立交法 ” 。经过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并实践了 “ 立体交叉式教学法 ” 。 一、多角度立体交叉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 地导入新课,就为讲授新课开拓了天地。导入新课的方式切忌单一,要灵活多样地、多角度地导入,求新颖、有吸引力。如讲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个青年教师首先板书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然后说: “ 治病之药一定要苦口吗? ” 接着让三名学生做课前一分钟的讲演,根据学生的不同观点,作简要评析,引出课题,确定了中心。再如讲内蒙访古,我先朗诵自己写的一首诗: “ 大漠长城即史册,秋风铁马共嘶呜,和亲胡汉遗情远,万古昭君落雁名。 ” 再由学生吟诵北朝诗人斛律金的敕勒歌,从而引出正文,烘托了气氛。此外,从复习旧知导入、从有 意造成悬念导入、从展开对比导入、从激发感情导入、从启发联想导入、从出示挂图导入,等等。这样,采用 “ 立体交叉式 ” 的教学导入方法就取得了良好的开始。 二、多样性立体交叉地解析课题 文章的题目往往体现了内容的主旨,有的意味深长,寓意深刻,它无疑是一把开启文章之门的钥匙。此外,还有其他作用。因此有效地解题是很有必要的。同样,解题的方法也需要灵活多样,而且要独到别致。如讲后序,或讲标题揭示的中心,从 “ 指南 ” 上敲响;或讲标题所示的文体,将 “ 序 ” 、 “ 跋 ” 和这里的 “ 后序 ” 进行比较讲解。再如讲鲁迅的 为了忘却的纪念,结合文章的首尾两段文字,着重点出 “ 忘却 ” 和 “ 纪念 ” 这两个关键词语之间对立的关系,并由此明确 “ 忘却 ” 的内容。而讲鲁迅的之学和出汗,则要学生明白 “ 文学 ” 和 “ 出汗 ” 之间的关系,讲析 “ 出汗 ” 的深刻寓意。讲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让学生知道文章的题目体现了内容的主旨就行了。此外可以讲时代背景、讲标题揭示的问题、讲标题的象征意义、讲标题的修辞手段,等等。 三、多元化立体交叉地开讲新课 讲课初,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在本课需要解决的要点的限定下,巧妙地寻找一个合适的突破口,从 此切入,从而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其研讨的兴趣,这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由于内容、体裁、风格、特色等的各异,对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引读方法。讲说明文,多采用特性列举法和图表示意法。如讲南州六月荔枝丹,结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让学生列举出荔枝的特色,很快把握文章的中心。又如讲杨树,先将图表板书,让学生读后,将杨树的五类名称、各自的形态、特性、适用范围以及在林业生产上的特点填入表内,这样,文章的内容便一目了然了,收到以简驭繁、以少总多的效果。讲议论文,则根据其结构特点,灵活运用有关方法,如举纲张目法、顺藤 摸瓜法、综合摄取法、抽死剥茧法、譬如模仿法、质问解疑法等。比如同样是史论,讲六国论宜用举纲张目法,因其中心论点和分论点都在文章开头提出,下边则从 “ 赂秦 ” 和 “ 不赂秦 ” 两方面分别论述;讲过秦论则用顺藤摸瓜法,因其中心论点是在历数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前者是开门见山,后者是卒章显志。讲散文,或用文眼识灵法、或用各个击破法、或用举纲张目法,等等。如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抓住开头一句 “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 ,由这个 “ 文眼 ” 窥其 “ 文心 ” ,由此及彼,曲径通幽。讲茅盾的风景淡,就要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分析,对六 个风景画予以各个击破;讲冰心的樱花赞,就逐一讲析樱花的特点:多、奇、美,早。讲小说,则常用顺藤摸瓜法、中间突破法、逆推溯源法,就是根据不同的情节结构,选择不同的进 “ 刀 ” 口,好比庖丁那样,达到成功解牛的目的。如讲鲁迅的药,就依照 “ 买药 ” 、 “ 吃药 ” 、 “ 谈药 ” 和 “ 上坟 ” 的情节脉络分析;如讲鲁迅的祝福,则先看中间,即祥林嫂经历的开端,再讲首尾,然后回过头来让学生体会开头的艺术性。讲诗歌,常用表情朗读法、问答质疑法、诗眼识灵法,等等。如讲李瑛的一月的哀思,就以表情朗读为主;讲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 则用问答质疑法,如 “ 看 ” 、“ 忆 ” 二字在词中的作用如何?上下阕怎样关联;讲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提醒学生注意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的诗句。 四、多方位立体交叉地综合训练 训练的综合性,意在让学生在读、说、听、写几方面都得到训练,从而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以提高,这就是立体化的思想。如果说前三部分着重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这部分则是着眼于训练的主线性和学生的立体性。首先,读的方法很多,可以交替使用,避免单调重复。具体做法有:教师范读,指定学生领读,全班同学齐读,分组接力读,男女生分读 ,分角色表演读,讲究抑扬顿挫的美读,在问题启发下的猜读,速度上的急读缓读,有目的性的跳读选读,不出声的默读,眼瞧、口诵、手写、心记的强读,等等。朗读结合背诵,各种方法换着用,学生有兴趣,自然能读进去。因此,读也应该是立体的。其次,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常规训练。在这方面,我的主要做法是让学生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内 “ 说话 ” ,说话的内容可以是朗读诗文、发布新闻、进行演讲、展开辩论等。说话训练分四步走:第一步,先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做充分准备,写出讲稿或提纲,然后开始轮流发言,按表达能力的优、中 、差安排次序,每节课安排三个学生讲演,每次都由教师给以简短的评价。第一轮结束后,教师做总结,并布置第二步的内容及要求。第二步,学生自觉主动地上讲台演讲,不安排次序,不拿讲稿。同学们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的多次登台,并各抒己见,不限制内容和形式。第三步,更加自由灵活地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辩论。如有的提出: “ 这一时期,电视剧多取材于历史事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现象?这是否厚古薄今?难道不能多拍些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关系密切的、和我们中学生的欣赏水平更接近的电视剧吗? ” 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争相发言。第四步是验收。利用演 讲会、故事会、朗诵会、座谈会、新闻发布会、课本剧表演等形式检查训练的结果。第三,要让学生学到和掌握听的技能。就是听讲要抓住要点、领会要点,通过听课解决疑点和难点。让学生精力高度集中,主动积极地 “ 拿来 ” ,让学生学会 “ 猜听 ” ,与教师讲课的思路协调一致。由上句可预测到下句,变被动为主动。就此,教师要给学生传授听讲的技能。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兴趣、个性、愿望、理解能力,等等,适当地补充课外读物,从而提高学生敏锐的辨听能力。第四,在 “ 立体化 ” 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采用立体交叉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如, 同一素材,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文体写作文。比如把华君武的漫画龟兔新传描摹印发给学生,拟三个题目,要求学生分别用说明、记叙、议论的方式写三篇文章。又如,同 篇作文,要求将说明、议论、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比如让学生写一篇书信体作文给校长的一封信,要求就校风、校纪、校貌谈,先描写观状,然后引发议论,分析问题之所在,再拟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措施,而后叙述前景,最后以抒情结尾。学生的写作水平有高低之分,程度参差不齐,为了面向全体同学,让不同的同学各取所需,每次写作训练都尽可能难易结合,使每个学生 都有练习的机会,在不同的基础上各有提高。另外,把范文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把写作文同记观察日记、写诗、办黑板报、办手抄报等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俗话说:熟能生巧。写得多了,就逐渐掌握了写作的技巧,锻炼了遣词造句的功力,提高了表情达意的水平。 综上所述, “ 立体交叉式 ” 教学既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法,也是其他单项教学法的综合运用,总的说来体现了教学“ 立体化 ” 的思想。 ” 立体交叉式 ” 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很好的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丹 .创建立体、动态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J.教育探索, 2006,( 05) . 2张忠华,曲春燕 .构筑作文评改多层次立体体系 J.作文教学研究, 2005,( 04) . 3朱忠敏 .架起作文教学的立交桥 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0,( 09) . 4顾亚琴 .构建语文教学新课堂 J.教育艺术,2005,( 11) . 5靳家彦 .漫谈语文教学的三维立体 J.广西教育,2005,( 34) . 作者简介:王洪霞,女,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中学教师,长期从事中 学语文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 文档资料:中学语文教学中 “ 立体交叉式 ” 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 :幼儿园应注重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应对高考生物实验题型 浅谈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指导 高职高专桥梁工程教材建设有感 合理情绪疗法及其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音乐的时间美与空间美 理顺公安院校学生廉洁教育涉及的几对关系 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活动实效研究 浅析传统文化背景下 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强国背景下的大学生人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