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挫折教育的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挫折教育的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挫折教育的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挫折教育的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挫折教育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挫折教育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3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暨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所取得成果的总结,内容真实。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论文不包含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本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道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吉林体育学院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著作权的管理规 定。 特授权吉林体育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 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4 中文摘要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正处在人生中 情感最丰富、最强烈、最微妙、最动荡的时期,同时也处于个体心理疾病产生的 高峰期和危险期,一旦遭受挫折,便易陷入长期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拔,因 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耐挫力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帮助 他们顺利渡过大学生活,走向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长春师范学院 3 所高校体育 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的抗挫折力现状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现 状为研究对象,阐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探讨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 1 通过对长春市体育院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挫折教育现状进行调查, 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这一群体的在教学中受挫情况比较严重,随着年级的增 加,遭遇挫折强度有降低趋势,女生遭遇挫折强度频度高于男生,城市学生遇挫 程度高于农村学生。 2 体育教育专业绝大多数学生还不能正确认识体育与挫折教育之间的内涵 和联系,这些不利于他们在课程学习中激发自我效能感。 3 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意识不够,实施力度不够,体育教学中的 挫折教育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没有把体育教学内容 与挫折教育很好结合起来。 最后作者建议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 首要的是发挥体育教师 的重要作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高分析原因的能力;要求创设一个良 好的学习情境; 运用恰当的体育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并且通过课余训 练与竞赛发展挫折教育;在实施挫折教育中,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注意给予鼓 励和疏导,并且多为学生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关键词关键词:挫折;挫折教育;体育教育;教学;高校 5 abstract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at a critical period in life, such a special group of emotional life is in the richest, most intense, most delicate, the most turbulent period, but also mental illness resulting in the individual peaks and dangerous period, once setbacks, it will be plunged into long-term adverse emotional disturbance and unable to extricate themselves,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the force of psychological frustration and research, help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help them successfully through the college life, to society, has a very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3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force of the anti-frustration situation, and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tatu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tbacks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described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the frustration and the urgency of the need for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methods setback education, an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angchun city by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frustration and found this group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in the teaching situation is more serious setback, with the grade increased setbacks strength tended to decrease, the frequency of female strength setbacks than boys, urban students than rural students in the degree setback. 2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can not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vast majority of sports and setbacks content and links between education,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ir learning in the curriculum inspire self-efficacy. 3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ense of frustration students is not enough, inadequate implementation,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setback not receive due attention. setbacks in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not to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content and frustration very well together. finally, the author recommen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setback education, first and foremost is to play the important ro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 should make an effort to guid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the reasons; requires the creation of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use of appropriat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reasonable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after-school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setbacks education; setback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must pay attention to proper and appropriate, encourage and divert attention, and for students to creat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interaction with peers. key words: frustration;frustration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teaching; college 6 目 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前言前言1 1 1 1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3 3 1.11.1 挫折概述挫折概述3 3 1.1.11.1.1 挫折的概念挫折的概念3 3 1.1.21.1.2 挫折的来源挫折的来源3 3 1.1.31.1.3 受挫的反应受挫的反应4 4 1.21.2 挫折教育挫折教育5 5 1.31.3 国内外挫折教育研究的现状国内外挫折教育研究的现状5 5 1.3.11.3.1 国外的挫折教育理论和实践国外的挫折教育理论和实践5 5 1.3.21.3.2 国内的挫折教育研究现状国内的挫折教育研究现状6 6 2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与方法9 9 2.1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9 9 2.22.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9 9 2.2.12.2.1 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9 9 2.2.22.2.2 专家访谈法专家访谈法9 9 2.2.32.2.3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9 9 2.2.42.2.4 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1010 2.32.3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1010 3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1111 3 3. .1 1 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受挫和挫折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受挫和挫折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 析析1 11 1 3.3.1 1.1.1 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受挫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受挫情况情况分析分析1 11 1 3.3.1 1.2.2 长春市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受挫因素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受挫因素分析 1 16 6 3.3.1 1.3.3 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挫折教育的认识分析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挫折教育的认识分析1717 3.3.1 1. .4 4 长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学生对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实施情况的认识实施情况的认识分析分析 1818 3.3.2 2 体育教师实施挫折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体育教师实施挫折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2020 3.3.2 2.1.1 体育体育师资师资对挫折教育对挫折教育实施的影响实施的影响分析分析2020 7 3.3.2 2. .2 2 体育教师对挫折教育的认知状况分析体育教师对挫折教育的认知状况分析2121 3.3.2 2. .3 3 体育教师在体育专业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情况分析体育教师在体育专业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情况分析2 22 2 3.3.2 2. .4 4 体育教师对实施挫折教育的途径分析体育教师对实施挫折教育的途径分析2 22 2 3.3.2 2.5.5 体育体育教师实施教师实施挫折教育具体挫折教育具体体现体现情况分析情况分析 2 23 3 3.3.3 3 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策略研究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策略研究2 23 3 3.3.13.3.1 提高挫折教育认识提高挫折教育认识 2323 3.3.3 3. .2 2 发挥发挥体育体育教师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主导作用 2 24 4 3.3.3 3. .3 3 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遭遇挫折原因的能力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遭遇挫折原因的能力2 25 5 3.3.3 3. .4 4 减少学生挫折经验,提供成功机会减少学生挫折经验,提供成功机会2 26 6 3.3.3 3. .5 5 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的创设2 27 7 3.3.3 3. .6 6 运用恰当的体育教学方法运用恰当的体育教学方法 2929 3.3.3 3. .7 7 运用合理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运用合理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3030 3.3.3 3. .8 8 通过通过课外教学课外教学与竞赛发展挫折教育与竞赛发展挫折教育3 31 1 3.3.4 4 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3232 3.3.4 4.1.1 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3 32 2 3.3.4 4.2.2 目标设置合理目标设置合理3 32 2 3.3.4 4.3.3 教师及时鼓励教师及时鼓励3 32 2 3.3.4 4.4.4 注意心理疏导注意心理疏导3 33 3 3.3.4 4.5.5 创设交流机会创设交流机会3 33 3 4 4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3 34 4 4.14.1 结论结论3 34 4 4.24.2 建议建议3 34 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3 35 5 附附 录录3 37 7 后后 记记4040 8 前 言 一个人的生命历程,除了经历生、老、病、死之外,也有快乐、悲伤、挫折、 成功等感受。 每个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达到所期望的目标。 可是, 事情往往事不如愿,难免也会遭受失败与挫折。而有些人遭受挫折便一蹶不振。 古人云:屡战屡败而屡败屡战,也就是说,遭受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敢于 从失败中走出来,通过所遭受的挫折能给人们带来反省与成长的机会,是开启下 一次成功的契机。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 竞争越来越加剧,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给人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 人们所经受挫折的能力有所下降。患忧郁症以及有自伤行为的人群越来越多。心 理学者发现,当脑部在遭逢挫折等负面事件时,反应会比对正面事件更加强烈, 脑部对逆境反应激烈的目的是为了让体内所有系统都提高警觉,以准备迎战,而 难以承受困难的人,则常会有免疫系统受损、疲劳、退缩、绝望、沮丧等身心状 况 1。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也是人生中情感最丰富、最强烈、 最微妙、最动荡的时期,同时也处于个体心理疾病产生的高峰期和危险期。他们 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当面对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同环境及学习、生 活遭遇种种问题时,难免产生意想不到的心理问题。若一旦遭受挫折,便易陷入 长期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拔,甚至个别人走入极端,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严重 后果。这种现象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出现时,不仅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还降 低了高等学校教育的质量,更关系到高等教育对跨世纪人才的培养,进而影响了 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耐挫力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 心理素质,从而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大学生活,走向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自上世纪 80 年代, “挫折教育”理念提出以来,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尤 其是有关大学生的挫折教育问题,得到了许多学者的重视。由于现代社会是一个 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国力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人 才的竞争,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以适应未 来竞争激烈的社会,越来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体育 领域,抗挫折教育已经成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练习,能够极大 地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但是,目前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运用挫折教育 的研究仍旧是空白,造成培养出的未来体育教师掌握抗挫折能力知识匮乏,在今 后的教学岗位中不能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 通过对 cnki 即 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中的查找, 输入规范语言 “挫 9 折教育” ,检索结果为 573 篇;继续输入规范语言“体育挫折教育”进行检索, 匹配结果仅为 23 篇,且都为期刊论文,占前者检索比例的 4%。其中 4 篇发表在 核心期刊,占文章总数的 17.4%;关于高校体育的为 8 篇,占总数的 34.8%。由 此可见,在我国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研究中,挫折教育研究尚未重视,本文重点对 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挫折教育进行研究, 阐述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挫折 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将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挫折教育教学作为研究对 象,寻求一个更完善的教育理论方法,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10 1 1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1.11.1 挫折概述挫折概述 1.1.11.1.1 挫折的概念挫折的概念 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因此对挫折一词的理解心理学家、教育专家、和相关 学者有着不同看法,在对其概念解释和描述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心理学 界对挫折的定义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认为挫折是一种情绪状态,是个体在从 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 生的负性情绪。车文博研究认为,挫折情绪至少包括了痛苦、失望或焦虑等几种 负性情绪,而非单一性 2;另一种认为挫折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个体有目的的活 动造成障碍或干扰,进而引起个体产生负性情绪的刺激情境;二是由挫折情境而 导致的负性情绪,即挫折感,将两种含义合在一起看,可以得出,前者是刺激, 后者是反应。心理学家们所要研究的也就是在挫折情境之下,分析个体因情境对 其行为阻碍作用而产生的挫折感 3。 从以上对挫折的定义可以看出, 目前针对挫折概念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如下两 个方面:挫折情境与挫折感。前者即客观上引起挫折的原因,后者则是主观上个 体体验到挫折后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二者之间关系密切 4。通常情况下,挫 折情境导致挫折感,挫折情境越严重,所引起的挫折感越强烈。但是,二者之间 并不总是呈正比,因为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s-r”(挫折情境-挫折感)过程,而 是受到个体的生理、心理状态等实际情况制约,其核心要素是个体的认知水平和 挫折承受力水平, 即挫折认知。 所以挫折情境与挫折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s-o-r” (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感),中介变量“o”正是指个体的认知水平和挫折承 受力。因此,不同的挫折情境,对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那些认知水平高、 挫折承受力较好的个体,即使是较大的挫折,也能坦然面对,不会产生太强烈的 挫折感。相反,那些认知水平低、挫折承受力较差的个体,即使是正常的事件, 也可能使其产生较强的挫折感。 1.1.21.1.2 挫折的来源挫折的来源 引起挫折的原因很多, 日本大桥正夫把挫折分成外部挫折和内部挫折就有很 强的代表性。他认为个体面临的外部挫折包括缺乏、损失以及障碍,而内部挫折 包括缺陷、损伤和抑制等方面。美国学者索里和吉尔福特根据引起挫折的原因将 挫折分为由延迟引起的挫折、由阻挠引起的挫折、由冲突引起的挫折 5,还有一 11 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6。综合众多学者的看法,可将挫折的来源归纳成两部 分,一为外在因素,即环境的因素;另一内在人为因素,即个人自身的因素。 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或自以 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活动的兴趣、需要得不到满足,所造成的紧张 状态或消极的情绪。这包括以下一些方面的环境:(一)自然环境:如时间、空 间的限制或天然灾害, 但此类挫折影响层面较少, 常会随时间流逝而降低挫折感。 (二)物质环境:当无法被满足一些物质的需求,或者物质的供给有所缺乏时, 也会引起挫折感受。(三)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性的挫折来自于人为的因素,影 响的范围极广,包括政治、经济、种族、宗教、风俗习惯、道德、学校、家庭等 因素。 在个人自身内部方面构成的挫折主要是需要的满足和目标不能实现所造成 的。其主要因素来源于以下方面:(一)个人目标与能力的适配性:若订定的目 标与自己的能力、条件不符,就会因未达目标而失望、沮丧以及挫败。(二)个 人对环境的了解: 对环境了解越多, 所造成的困难越小; 反之, 对环境缺乏了解, 就容引易起适应不良和挫折。(三)个人的价值观:个人保持的价值观有时与大 环境冲突时,就会产生挫折。(四)个人心理上的冲突:在同一时间的多种需求 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冲突,可区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和趋避冲突。(五)个 人生理上的缺陷:由于身上的限制而让个体无法如常人般随心所欲的自由,这样 所产生的挫折往往会内化成为人格的一部份,影响了日后的生涯发展。除非个体 愿意接受自身无法摆脱的限制性,并积极往其他生理限制较小的方面努力,否则 难以脱离挫折所带来的困境。另外,主体的挫折承受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主 体的心理准备状态、对挫折的认知、思想基础、个性特征、社会支持以及防卫机 制等方面都是影响它的主要因素 7。 1.1.31.1.3 受挫的反应受挫的反应 面对挫折,个体往往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根据研究发现,挫折 会使人产生强烈的情绪紧张,而显现出茫无头绪的冲动,且过多的挫折经验甚至 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这种反应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 8。比如个体在受到挫折 之后,自信心丧失、意志力消沉、自尊心受损,甚至会引发学习上的障碍 9;还 有的人思想变得麻木,对人和事变得无动于衷、漠不关心;有的受挫者,变得孤 僻离群、沉默寡言;有的个体做事没有主见,盲目信任别人,缺乏责任心,轻信 谣言; 一些运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发现, 个体因面临目标难以达成而产生挫折时, 会情绪失控,因此产生攻击行为 10。 不过,因失败引起的挫折对个人的影响不全然都是负面的。另外一种是把受 挫的压力转化为行动的动力,最终取得成功,使得以实现自身价值,满足个人愿 12 望。这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个体在面临失败时,若能将失败视为成功的垫脚 石,善用失败的经验,则失败将变得有建设性。clifford 11在其提出的建设性 失败理论中也认为,目标的达成与失败经验并非不可并存,但是,大多数人对 失败的过度反应变成一味的逃避,因而丧失了冒险性,以及面对失败的有效方法 与正确态度。许多研究更进一步地证实,挫折不再只是负面的影响,无须将之视 为洪水猛兽,挫折仍具有正面的作用 1213;一些人会产生强化行为、调整目标、 补偿替代、 升华目标、 自慰缓解等方式, 这种方式多数是有益的 14。 诚如 clifford 的研究,若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对挫折有着正确的认知,使之在遭遇挫折时, 能产生积极而正向的反应,则挫折反而有助于个体的成就动机,进而增进行为的 表现。因此,教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的态度,是教育者所须加强努力的方向。 1.21.2 挫折教育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它与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景教育等一样,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 而产生的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方法。目前学者对于挫折教育的定义有许多, 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将其定义为教育者通过有目的地一定教育方法和手段,来 指引受教育者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挫折,防范挫折给受教育者带来的负 面效应,教育受教育者面对挫折时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能乐观、坦然地面对各种挫折遭遇,并固化为良好的心理素质,以达到使受教育 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 15。在挫折教育研究的内容上,也有一定的区别,国际心 理学联合会编辑的心理学百科全书中认为挫折教育的内容应是研究个人在制 定总目标、计划以及扮演社会角色方面的个性差异,强调教育个体利用环境以及 必要时改变环境,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情景和环境的因素 16。 而美国 哲 学百科全书则认为挫折教育应重点强调个人的力量和价值,强调认知因素,尤 其是理性在选择和决定中的作用 17。因此,在高等学校教育中,挫折教育应该是 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利用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对学生在学习中所可能遭遇的各 种挫折感加以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其心理承受负荷水平,让学生在各 种帮助下通过自我能力克服挫折 18。 1.31.3 国内外挫折教育研究的现状国内外挫折教育研究的现状 1.3.11.3.1 国外的挫折教育理论和实践国外的挫折教育理论和实践 从 20 世纪 30 年代,西方学者就对挫折问题开始了研究,并相继提出了一些 与挫折相应的理论。精神分析学派提出了挫折本能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认为, 一切精神疾病的根源主要是由于本我的心理性欲受到压抑或阻碍:即挫折,神经 症的驱动力量的根本性质是本能,目标在于获得满足和避免挫折。后来他的学生 13 阿德勒和荣格又给予修正,认为合理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有利于降低挫折感的强 度,保持心理平衡 19。策动心理学派代表英国心理学家 mcdougall则认为,人类 和动物的行为是由内在的目的所策动的, 而这一内在目的来自于本能。 包括认知、 情绪、意向三个方面,但其核心是情绪 20。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沙利文和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等人提出社会文化理论。 该理论强调社会条 件和文化对于个体产生挫折及形成挫折反应的影响,认为挫折是由于个体“向上 意向” 、 “自我实现”受到阻碍的原因。因此,新精神分析学派主张个体自我的调 节和整和,强调个体的自尊与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的重要性 21。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艾里斯提出了关于情绪障碍的 abc 理论,他认为,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 念以及他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的不同。即事情的前因(antecedent) ,透过 当事者对该事情的评价与解释,以及对该事情的信念(belief)这个桥梁,最终 才决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onsequence) ,人们通常以为是事情的前因最终引起 了结果 22。 可见,国外对挫折的相关理论研究已达到一定的水平,这些理论大多以挫折 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重点,实证研究也相当深入。而在挫折教育方面,国外也进 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早已应用到对青少年教学实践中。美国着重培养青少年的国 家意识和自立精神,让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他们认为让孩子较早地自我独立,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通过一些艰苦的社会活动使其体味人生成长道路的艰 辛, 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酬劳;加拿大在教育中要求从小培养孩子在未来社会中 独立生存的本领,即使是送报纸这种小事也需要长久坚持的信念和艰苦的努力; 英国则将挫折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在他们的家庭观念中,父母要让孩子学会 独立生活的本领,让孩子们感受金钱的来之不易,远比让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家 长的给予来得重要;德国法律规定,孩子到了 14 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 在教育中首先就是让孩子懂得, 一个人走向社会, 最终要靠自己, 靠自立和自强, 要对自己负责。 日本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把挫折教育列入学校教育内容,并成为 日本学生的必修课。他们的家长和老师都很重视挫折训练,让孩子经风雨,见世 面,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让孩子在自然界的竞争中求得生存 和发展 23。 1.3.21.3.2 国内的挫折教育研究现状国内的挫折教育研究现状 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对于挫折教育的相关研究。心理耐挫力的研究, 周易.乾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君子应效仿天体积极、坚 忍不拔的运行,自信自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意思为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 14 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使他资财 缺乏,使他做事不顺, (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 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24。近代教育家梁启超先生说过: “假如遇到挫折 而不退缩, 那么度过了小的逆境之后, 必然会有小的顺利; 度过了大的逆境之后, 必然会有大的顺利。 ”这说明从古到今,挫折教育一直受到人们关注 25。 到了近代,特别是上世纪 80 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 争形势的日益激烈,对于人们心理尤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使得 有关挫折教育及抗挫折能力的研究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 归纳起来国内已有的研 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概念的研究,如挫折、挫折承受力、挫折教育、抗挫折能力等。这 些概念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且多数学者观点一致。如朱智贤对 挫折的定义是“在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 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26;李海洲等将挫折承受力定义为“个 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无摆脱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 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 25;吴金林则认为挫折是“主体在通向目标 的道路上受到的阻抑” 27。 对于挫折教育的理解,学者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为挫折教育定义。狭义定义 认为“挫折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多种途径、方法、科学地提高受教 育者的认知水平与能力以及预防挫折、承受挫折、战胜挫折及挫折自我修复的素 质与能力的教育活动” 28;而广义定义则是凡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挫折 的素质与能力的教育都是挫折教育 29。 蒋重清等则将抗挫折能力定义为个体遭遇 挫折情境时,能摆脱困扰而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 30。 第二、对挫折成因的研究。许多论文都对挫折的成因做了详细的探讨 3132。 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原因 (即主观原因), 主要包括非智力因 素、智力因素、生理因素、品行因素、心理因素等;另外一方面是外部原因(即 客观原因) ,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 33。郑永廷 主要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感、家庭经济状况、人际关系、学习等角度,分析 探讨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所在,以及如何应对挫折教育 34。黄咸强认为35, 造成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原因, 既有关素质教育的大环境还未真正形成和家庭教 育的偏颇等学校外部因素, 也有高校自身的不足、对挫折教育的重视不够和大学 生自身缺乏主体参与意识等学校内部因素。 第三、挫折教育的途径、策略和方法研究。很对学者都对挫折教育的途径和 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 363738,主要观点如下:教育学生辩证地对待挫折;教 育学生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念;创设、预演一定的挫折情境;进一步改革教育 教学方法,加大挫折教育力度;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5 重视家庭教育对提高学生抗挫折力的作用;提供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有针 对性地对受挫学生进行心理咨询;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提高 其心理承受水平等。杨帆 39验证了影响挫折承受力的主要原因,提出运用与不合 理信念辩论的方法纠正认知;运用疏泄法调节情绪;运用角色扮演法来提高意志 水平等方式增强中学生挫折承受力。 作者还提出提高中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实施原 则,包括微观原则、差异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李兵宽等 40 分析了大学生挫折 心理的成因,并提出通过提高认识、正确对待挫折,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及时宣泄消极情绪等措施来改善大学生 挫折承受力。 当然,在各种网络、期刊、杂志上,也有很多关于挫折教育的研究。在这些 研究中很多专家学者都是将挫折教育放在心理健康的范围内探讨的, 这些研究为 我们更好的进行挫折教育提供了方法和借鉴,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思考的。 国内对挫折教育的研究正慢慢走向成熟。 16 2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与方法 2.1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本文以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长春师范学院 3 所高校体育 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的抗挫折力现状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现 状为研究对象。 2.22.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2.2.12.2.1 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 查寻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 全国中文 体育期刊篇名录有关本课题的论文,以及大量有关体育教学与挫折的书籍、报 纸以及相关资料,为本文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同时,通过对参考文献的归纳 整理概括,了解当前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2.2.22.2.2 专家访谈法专家访谈法 走访吉林大学体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长春师范 学院等院校,向专家、教授、学者对当前挫折教育实施现状、问卷的设计等相关 问题进行咨询,并且征求其对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建议,并且在论文的撰 写过程中实践。 2.2.32.2.3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2.2.3.1 问卷的设计 根据本课题研究目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社会学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初 步从影响因素方面制定了专家调查问卷(见附件1) 。经对专家、学者进行了咨询后, 听取修改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后进行第二轮的专家问卷,回收后进行数理统计,所 列内容均得到专家的认同,形成了正式问卷(见附件2) 。问卷全部采用封闭式问题, 对影响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挫折教育的实施因素进行调查。 2.2.3.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表表 1 1 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的统计结果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的统计结果 问卷发放问卷发放 问卷回收问卷回收 有有效问卷效问卷 回收率回收率 有效率有效率 学生问卷学生问卷 320 309 291 96.5% 94.1% 教师问卷教师问卷 50 50 50 100% 100% 对长春市 3 所具有体育教育专业院校学生和体育教师进行随机抽样, 当面发 放与回收问卷。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如下表所示,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达到问 卷调查的要求。 17 2.2.3.3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采用逻辑分析检验法,检验问卷的有效性。通过对专家意见的咨询,对问卷有 效性进行分析,采用“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五级程度的定性评价(评 定结果见表 2) ,共计 10 名专家参与评价,全部具有高级职称。从专家评价的结果 看,调查问卷所列各题能反映所需要的内容,具备进行本研究调查的有效性。 表表 2 2 专家对问卷效度总体评价结果(专家对问卷效度总体评价结果(n=10n=10) 很高很高 较高较高 一般一般 较低较低 很低很低 频次频次 2 7 1 百分比百分比 20% 70% 10% 采用重测法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检验, 以保证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材料事实的 真实可靠,在实施调查一周后,对同一调查对象的一部分采用二次问卷调查法进 行重测,计算两次测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 0.82(见表 3),可见调查问卷结果具有 较高信度。 表表 3 3 对问卷信度检验结果(对问卷信度检验结果(n=60n=60) 重测人数重测人数 重重测时间测时间 相关系数相关系数 p 教师问卷教师问卷 10 8 0.86 0.01 学生问卷学生问卷 50 8 0.83 0.01 2 2.2.4.2.4 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 运用 spss 12.0 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探索 规律性并进行分析和研究。 2 2.3.3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 检索文献 导师指导 确定论文题目 确定研究范围 文献整理分类 确定研究方法 撰写论文 论文成稿 确定研究方向 18 3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 3 3. .1 1 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受挫和挫折教育现状的调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受挫和挫折教育现状的调 查结果与分析查结果与分析 3 3. .1 1.1.1 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受挫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受挫情况情况分析分析 3.1.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调查学生问卷调查对象为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长春师 范学院等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采用目的取样和随机取样的方法,从 3 所学 校中共抽取 320 名被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其从年级、性别、来源地、挫折水 平、抗挫折能力、对挫折教育的认识等多项维度进行调查研究,以分析长春市高 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受挫情况。 调查共计收回问卷 309 份, 回收率 96.5%, 剔除明显不认真回答问卷或答题不全等无效问卷后,共计有效问卷 291 份。统计 被试大学生性别、年级、来源地等自然情况如表 4。 表表 4 4 被被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然情况(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然情况(n=291n=291) 性别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