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qcs003a液压实验台微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1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qcs003a液压实验台微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2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qcs003a液压实验台微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qcs003a液压实验台微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4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qcs003a液压实验台微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蹑南交通人学 | j 究生学他论文 第1 页 摘要 爹。8 s 本文结合课题“q c s 0 0 3 a 液压实验台微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完藏了改造系统静设计与实现。改造磊豹测控系统主要宙匝力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电液比例溢流阀、电液比例节流阀、数据采 集系统和微机系统等缀成。一方面,模拟量经传感器进入数据采集卡, 转化成数字燮,再把这些数字量送入诗箕援,进行数摆熬转羧、显蠢鼍、 绘制成曲线或打印等。另一方面,计算机可发出指令,经数据采集”p , 、 羟裁魄翻溢滚润窥眈弼节流阉靛动 蕈,跌j i 孬羧铡实验工作。、? 本文主要包括对多种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一p 的选型、安装和调试,弗 具体分析了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的工作原理t 重点讨论了有关数据采集 卡的设计阉题:采黑v b 的集成开发环境,缝铡了交互性强,戆灵溪选 择的液压实验控制软件;提出并验证了有关液压操作和控制的新的慰路 霜途经。 关馘词 微机测控实验台改遭数据采集v b 集成开发环境 c h c n g d u 9 7 0 4 6 9 9 1 2 酲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 i 页 a b s t r a c t i nt h i s t h e s i s ,o nt h es u b j e c to ft h eq c s 0 0 3 ah y d r a u l i cp l a t f o r i l l r e f o r m a t i o nb ym e a n so f c o m p u t e rc o n t r o la n dt e s t ,ac o m p u t e r c o n t r o la n d t e s ts y s t e mi sd e s i g n e da n db m u g h ta b o u ts u c c e s s f u l l y 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 s y s t e mc o n s i s t so f t h ep r e s s u r es e n s o r ,f l o ws e n s o r ,d i s p l a c e m e n ts e n s o r s , d a t ag a t h e r i n gs y s t e ma n dc o m p u t e re t c 。o nt h eo n eh a n d ,t h ea n a l o g u e v o l t a g es i g n a l so f t h es e n s o r s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r es e n dt ot h e d a t ap r o c e s s i n gb o a r da n dt r a n s f o r m e di n t od i g i t a ls i g n a l s t h e nt h ed i g i t a l s i g n a l sa r es e n tt oc o m p u t e ri no r d e rt ob es h o w n ,d r a w no rp r i n t e d o nt h e o t h e rh a n d ,t h ec o n t r o lc o m m a n df r o mt h ec o m p u t e rc a nb es e n tt h o u g ht h e d a t ag a t h e r i n gc a r dt oc o n t r o lt h ee l e c t r oh y d r a u l i cp r o p o r t i o n a lo v e r f l o w v a l v e s i nt h i sw a y ,t h ee x p e r i m e n tc a r lb ec a r r i e do u t 1 1 h es e n s o r s e l e c t i n g ,h a r d w a r ef i x a t i o nm a d t h es o f t w a r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a d j u s t m e n t a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i nt h i st h e s i s t h e d e s i g n o ft h ed a t a a c q u i s i t i o n a r e e m p h a t i c a l l y d i s c u s s e d am u t u a lf l e x i b l es o f t w a r ei s d e v e l o p e dt oc o n t r o lt h eh y d r a u l i ce x p e r i m e n tb yu s i n gav bi d e an e w t h o u g h ta n d an e w a p p r o a c hf o rh y d r a u l i ce x p e r i m e n to p e r a t i o no rc o n t r o la l e p r o v i d e d , k e y w o r d :c o m p u t e r c o n t r o la n dt e s t ,h y d r a u l i cp l a t f o r mr e f o r m a t i o n ,ad a t a a c q u i s i t i o n ,t h ev b i d e 西南交通犬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多t 里 第一章绪论 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是自动化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学科。自动检 测、蠢动控制与滚联系统的结合,促进了渡压自动按制系统的产生秘发 展。液压控制系统躐保留了液压系统的固有特性,又将自动控制理论融 入其中,从而使液压控制系统在工业上得以广泛的威用。本研究课题以 q c s 0 0 3 a 实验套为磅究对象,透过改造、调试等方浚,实现其在实羧过 程巾的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 1 - 1 检测技术的发展 测量和检测闷邋广泛邃存在于各彳子各盈,存在予生产、獭活等领域, 而且随着生产力水平与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测量和检测问题提 出了越来越褒靛要求;除了装求能恣确、迅速、可爨地宠戏捡测任务之 外,还要求黥实现自动、智能化的捡测,即如何使用各种先进技术、现 代化的检测工县和手段来组建先进的自动检测系统,因此自动检测融越 来越照示是宅魏重要镶。 检测技术的发展,即仪器仪表的发展大墩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时期: ( 1 ) 手工艺时代 2 0 整纪潋翦,工监生产上应孺酌仪表大多数属予视藏式仅表,砻三产 过程中使用仪表主要作为主机的配套设备。因此,这个时期的仪表功能 较麓攀,用途专一,仪器仪表阕的耍梗联系缀少。 ( 2 ) 仪器工穗时代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由于晶体铃、电予管的放大作用以及光f f i 、 歪毫、热毫等效应憝广泛应瑙,出褒了大量静电溺纹寝翻自动记录仪表, 并且在科研、生产上逐渐形成了一个由测量点到组合成自动检测系统开 始较多地应用予各行器业,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监测、控制等星的。 ( 3 ) 仪器科学l 于代 j 艋年来,因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芯、新理论的不断 出现及擞撬熬广泛应翅,镬仪器纹表及提关瓣糗测技零褥到飞速发麓, 设计和制造仪器仪表已不再怒一门工艺而是门综合技术。正确应用各 种仪器仪表,根据检测对象的特性和检测的具体问题来组建科学的梭测 系统,是获褥蠢关旋灏对象静信怠静基本前强。在仪器仪表的设壬 一、潮 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涉及众多的知识领域和先进技术。而鼠科学技术 的发展又不断地对检测技术的发展提如了更严格的要求。 伶为一门综合柽技术科学的检测技术,有众多的技术问题需要研 濑g d h 9 7 0 4 6 9 9 2 堕壹塞望叁堂婴塞尘兰焦堡塞墨i 墨一 究,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麓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其重要作用和地位 会越来越突出。 1 - 2 微机自动测控 梭测和控制系统中应用微型计算机,带来了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它 不纹缝解决传统豹纹嚣纹表不能或不象解决豹阕题, i 孬置戆麓纯逛鼯、 增加功能、提高精虞和可靠性、降低成本和侮价、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 度,实现人脑的部分功能,使仪器仪表、自动检测系统具有低级智能, 实瑰代替入工豹鑫动稳测强静。随着辩学技术和生产力大发展,各军申检 测系统的组成越来越复杂,对许多参数的检测精度及可靠性要求愈来愈 赢:一方殛要求检测系统具农更裹数速度、精度、霹靠性羁爨动纯承平, 以便尽量减少入力和糖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求检测系统具有更大的 灵活性和适威性,并向多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此夕 还鼹求尽量缩 短疆铡鼹麴耨降甄裁本。皴鏊诗葵梳技术靛绽震及冀巍裣溅中懿应舔, 为实现上述簧求创造了条件。 使用微桃( 包括微处理器、单片桃、个人计算机等) 采实现爨魂测 控静簸术虢怒“微税盘动测控州”。微梳在稔测技术分支领域中的应用 主要有:自动测试仪器及系统、智能仪器仪表、个人仪器等。 一、自渤测试篆统 逶豢撼在久工最少参与瓣谤嚣下,憨鑫动送行溺量、数据鲑淫, 并以适当方式显示或输出测试结果的系统称为自动测试系统( a t s a u t o m a t t ct e s ts y s t e m ) 。在自动测试系统巾,整个测试工 菖通常都是 在颈惫编裁嚣戆潇试糕序绕指挥下稻动完成的,两入桶 睾粥主要凳根 据测试任务组建系统和编制测试软件。 二、智髓便器仪表 黎姥纹器铰表一般是掺内赧装鸯镦处毽器或徽黧计算梳静纹器仪 表,包括个人计算机、单片机、微处理器或g p i b 接口的仪器仪表。智 能仪器仪表的基本组成如图l l 所示。 徽处理器是整个餐麓仪器仅表鹃核心,系统采f j 总线结构,所有外 部设备和存储器都挂在总线上,微处理器按地址对它们进行访问。微处 理器接受来自键盘或g p i b 接鄹蛉命令。解释弗撬行这些鑫令,港翔发 c h o n g d u 9 7 0 4 6 9 9 1 2 谣南变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3 页 被测信号 图卜l 智能仪器仪表的基本组成 崮一个控翻倍号妥巢个电路,或者进行菜种数据处理等等。微机通过接 口发出各种控制信息给检测电路,以规定功能、启动测量、改变工作方 式等。微枧逶过查询成检测瞧路彝微撬提出中薮 毒求,镬微瓤及时了瓣 检测电路的工作状态。当检测电路完成一次测量后,微机读取测量数据, 进行必要的加工、计算、变换等处理,最后以各种方式输出,如送鼹示 器显示、蠢印凝努印,或送绘系统鹳主控裁器等等。 智能仪器仪表在结构上体现了微机、仪器仪表的一体化,硬件和软 件相飘融合,这种综食结构圆硬l 牛减少,仪器仪表的体积秘霪量随之减 少,褥弱是瑟板上麓键盘接触开关代替了大多数的开关和控制调节器, 使面板简明美观,操作方便。 镪能仪器仪表主嚣特征鸯:功能增多,壤耱提懑;具有数据楚瑗功 能;w 靠性漪,设计维8 造相对容易,使用维修简单,价格低廉;集中控 制;绝大多数智能仪器仪表舆有对外接口电路;大多数智能仪器仪表用 键盘采选择功戆、量程翻数豢处理程穿;施蠢璎骖荛备类测辍误差;能 自动切换量獠,以提i 茼测量精度和读数的分辨率;能对信号进行复杂的 运算和处理,扩大仪器的功能和提高其性能;能以多釉形式输出信慰; 能霹仪器纹表本赛逢行螽裣帮敌薅益控,发现故障能及时报警。 智能仪器仪表近年的发展趋势是: ( 1 ) 智仪器仪表中广泛采用毅瓣擞处理器,缝其功能大爰瓒强, 性能驻著提商。 ( 2 ) 用于开发智能仪器仪表的仪器或系统发展迅速,并向组合型 发展,毒助予耱能纹爨仪表黪软、疆传联合开发与调试。 c h c n g d u 9 7 0 4 6 。9 9 1 2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 页 ( 3 ) 进一步加强智能仪器仪表的自检和故障诊断功能。 ( 4 ) 逐步将闻接测量参数变成嶷接测爨参数。 ( 5 ) 数据域测试仪器芷兴起。这类仪器包括集成电路测试仪、逻 辑分析仪、仿真器、字符发生器、特征信号分析仪及微型机开发系统等。 这些仪器戆绞建与设诗技本魄较复杂,旦瓣嚣功能楚增强,使器兼容嚣 使仪器变得羹加复杂。这类仪器大多发展了解幕软件提示,用菜单式对 话程序来密切人机关系。 ( 6 ) 专家系统仪器是一个菝其# i 途静笈震方商。 三、个人仪器 个人仪器( 卡式仪器) 是由个人计算机和与之配合的测试电路插件 ( 模块) 缀戏浆,令人计算砉 l 残走溅试功戆熬重要缀成部分,因溅试毫 路插件( 模块) 和个人计算机合成一体,分工合作才能构成仪器。个人 仪器及个人仪器系统常见结构如图1 2 所示。主要蠢三种结构形式: g p i b 母线 ( a ) ( b ) 母线 c 酗g d u 9 7 0 4 6 ,9 9 。1 2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塑! 戛 圈 卜2 个人仪器与个人仪器系统常见的组成结构 l 、内插式或插入式 将仪器插件板插入计算机内的总线槽或总线扩展槽内,再增加一些 软件,就可以作为某种仪器使用。这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也受到 一些限制。因个人计算机内插槽有限,且为了减少干扰,仪器插件板还 需与其他插件板保持一定距离( 即留空槽) ,因此可以插入的插件板的 数量有限;其次,个人计算机内干扰较大,不宜作某些精度要求高的及 低电平的测量,难于满足重载仪器对散热和电源的要求,解决屏蔽和地 电源引起的噪声也较困难。因此这种结构只能用于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2 、外加式或外插件板箱式 外加装置包括外加仪器插件板、外加插件箱( 机架) 及测试台等, 如图卜2 ( b ) 所示,从个人计算机向外引出扩展地板或扩展箱,然后在 它的上面插上多个个人仪器插件。如果一个扩展箱的插槽不够用,还可 以接入第二个插件箱进一步扩展。扩展箱提供与地隔离的电源和总线驱 动器、接收器,这不但满足了个人仪器部分的电源要求,而且可以使个 人仪器部分避开个人计算机的噪声环境。外部扩展箱上配置了g p i b 接 口,并可用d t a a 方式传递数据,给用户提供了灵活的使用方式,便于个 人仪器系统与带有g p i b 接口的其他仪器相互联合,共同工作。另外, 利用p c 总线的联系方式,使系统内各部分便于进行实时交互作用。 3 、采用p c 仪器母线的个人仪器系统 如图卜2 ( c ) 所示。这个系统采用专门用与个人计算机和个人仪器 连接的专用接口母线,并研制了两种专用接口电路板。每个接口板适用 于几种类型的微型计算机,因而可以接受i b mp c 、p c x t 、p c a t 等多 种个人计算机的控制。一个接口板插入微机总线扩展槽后,可以通过专 用的p c i b ( 个人计算机仪器母线p e r s o n a lc o m p u t e ri n s t r u m e n tb u s ) 与八个p c 仪器插入式组件连接。各插件( 模块) 间相互隔离,仪器部 分又采用单独的电源供电,有利于减少噪声干扰和提高仪器性能。 除了采用p c i b 之外,各人计算机与插件之问还可以采用g p i p ( 即 c h e n g d u 9 7 0 4 69 9 1 2 耍塑銮堡盔堂堕塞生堂堡堡茎一笙l i e e e 一4 8 8 总线) 个 功能和 功能并 人仪器 低廉、 人仪器可 汉字处理 未丧失, 的历史虽 系统以及r s 一2 3 2 串行接口系统等通用总线参与联系。 充分利用个人计算机所固有的功能和资源,如数据处理 功能等。而在增添某种仪器功能后,个人计算机固有的 即使不作仪器使用,照样可作为计算机使用。因此,个 然很短,但已经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其价格 使用方便、研制周期短,以及灵活性和适应性强。 总之,微机自动测控系统的典型结构如图1 3 所示,整个系统山下 列子系统组成: 微机基本予系统( 包括c p u 、r a m 、r o m 或e p r o m 、e 2 p r o m 等) 数据采集子系统及接口 数据通信子系统及接口 数据分配子系统及接口 基本i o 子系统及接口 其他 系统 微 机 基 本 :f 系 统 图卜3 微机自动检测系统的典型结构 被测控对象 被测试组件 测试信号发生器 其他控制对象 显示 记录 打印 键盘输入 其他i l o 设备 微机基本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对整个系统起监督、管理、控 制作用,例如进行复杂的信号处理、控制决策、产生特殊的测试信号和 控制整个检测过程等等。此外,利用微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高速运 算能力,实现命令识别、逻辑判断、非线性误差修正,系统动态特性的 自矫正、自学习、自适应、自诊断和自组织等功能。 数据采集子系统及接口用于和传感器、检测元件、变送器联接,实 现参数采集、选路控制、零点校正、量程自动切换等功能。在各式各样 的微机自动检测系统中,数据采集是必不可少的,被测对象的有关参数 由数据采集子系统收集和整理后,经它的接口传送到微机子系统处理。 基本i 0 子系统及接口,用于实现人一机对话、输入或改变系统工 c h e n g d u 9 7 0 4 6 9 9 1 2 堕塑窒望查堂婴窒尘堂堡堡兰翌二二l 作状态,输出检测结果、动态显示测控过程,实现以多种形式输出、显 示、记录或报警等功能。 通信予系统及接口,用于实现本系统与其他仪器仪表或系统的通信 与互联,依靠通信子系统可根据实际问题需求灵活构造不同规模、不同 用途的微机测控系统,如分布式测控系统、集散型测控系统等。通信接 口的结构及设计方法,与采用的总线技术、总线规范有关。例如有g p 1 b 总线、r s 一2 3 2 c 总线、s t d 总线、v x i 总线、现场总线等,总线技术及规 范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软硬件接口实现方法,不同的技术平台支持。 数据分配子系统及接口,实现对被测控对象、被测试组件、测试信 号发生器,甚至于系统本身和检测操作过程的自动控制。 接口( i n t e r f a c e ) 根据实际需要以各种形式大量存在于系统中, 接口的作用是完成与它所联接的设备之间的信号转换( 如进行信号功率 匹配、阻抗匹配、电平转换和匹配) 、信号( 如控制命令、状态数据信 号、寻址信号等) 传输、信号拾取,对信息进行必要的缓冲或锁存,增 强微机自动检测系统的功能。 被检测的各种参数( 例如温度、流量、压力、位移、速度等等) 吐i 传感器变换成易于后续处理的电信号。如果传感器输出信号太弱小或信 号质量不高,则应经过前端预处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然后经 过数据采集子系统转换成数字量通过接口送入微机子系统,经过微机运 算、变换处理后,由数据分配子系统和接口输出到执行机构,以实现要 求的自动控制;或由基本w o 予系统输出用于显示、记录、打印或绘制 成各种图表、曲线等。由基本i 0 子系统完成状态、参数的设黄和人一 机联系。此外,其他仪器仪表或系统通过通信子系统及接口完成相互之 间的信息交换和互连。 卜3 本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以q c s 0 0 3 a 液压实验台为研究对象。由于原来在利用q c s 0 0 3 a 实验台做实验时是用量杯测量小流量、用压力表测量压强、压力偏移和 压力振摆值等。由于用仪表测量或手动测量的手段落后,不利于学生掌 握现代测控技术。而且在测试先导式溢流阀的动态特性时需用到示波 器,特殊打印纸等,给实验带来很大的不便,该课题就是针对原实验台 的不足进行改进。 本课题的目的就是把q c s 0 0 3 a 液压实验台改设计成由微机自动检 测;另外,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比例溢流阀和比例节流阀的动作,从而控 制实验的进程。 通过对该实验台的改进,不仅便于做动态特性实验,而且,改进后 c h c n g d u9 7 0 4 69 91 2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第8 页 的整个系统就是一个集机、电、液于一体的微机测控系统,适应了现代 技术发展对教学实验的要求,能在本实验台上开出综合性的实验,使学 生能实地接受微机测控技术的训练。这就使学生做实验时不仅能达到以 前要求的实验目的,更能使学生了解新技术,了解液压控制的新的发展 方向。 塑塑奎望叁堂婴壅尘堂垡堡茎里2 立l 第二章q c 。呲躯实验台微机自动测控系统设计 2 - 1 微机自动测控系统设计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设计微机自动测控系统面临一大堆 难题,其中有三个突出的问题。 ( 1 ) 产品更新换代太快 由于l s i 和v l s i 技术以空前的速度发展,集成块的单片集成度大 约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且微型计算机的性能价格比大幅度提高, 这就使产品更新换代更快。所以,设计系统时,应能提供不断容纳新技 术的可能性,尽量避免很快过时,即立足现代又面向未来。 ( 2 )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除产品性能和质量外,还有 成本,设计周期这两个因素影响着产品的成功和市场。 ( 3 ) 如何满足用户不同层次和不断变化的要求 测控系统对各具体用户其配置千变万化,很少完全相同。而且市场 需求结构中客观上要求高、中、低三个层次。另外经常遇到用户中途改 变要求的情况,因此,如何满足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覆盖各具体用户 的配置要求,是设计中的一种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国外近年在电子工业和计算机工业中推行一种不同 于传统设计思想的所谓“开放系统”的设计思想。 开放系统是指:向未来的v l s i 开放,在技术上兼顾今天和明天, 既从当前实际可能出发,又留下容纳未来新技术机会的余地;向系统的 不同配套档次开放,在经营上兼顾设计周期和产品设计,并着眼于社会 的公共参与,为发挥各方面厂商的积极性创造条件,向用户不断变化的 特殊要求开放,在服务上兼顾通用的基本设计和用户的专用要求等等。 推行开放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是向未来的v l s i 开放;向不同的用 户层次开放:向用户的特殊要求开放。 开放式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法是:基于国际上流行的工业标准微机总 线结构,针对不同的用户系统要求,选用相应的有关功能模块组合成最 终用户的应用系统。系统的设计者主要将精力重点用于分析设计目标, 确定总体结构,选择系统配件,而不是部件模块设计;以及用于解决专 用软件的开发设计。 开放式体系结构和总线系统技术发展,导致工业测控系统采用组合 化设计方法的流行,即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要求,选用成熟的现代硬件 模板和软件进行组合。组合化设计的基础是模块化( 又称积木化) ,硬、 c h e n g d u 9 7 0 4 6 9 9 1 2 西南嶷通大学研究生学能论文 笔1 0 页 软件产品的模块化是实现最佳系统设计的关键。其优点是: 姆系统划分戏装干硬、软传功模块,出专 0 的疆究规捣擐撼积 累的经验尽w 能完善缝设计,并制定其规格系列,用这些现成的功能模 块可以迅速配套成各种用途的应用系统,简化设计并缩短设计周期。 绩誊每灵活,倭予扩充穰更毅,健系统瓣逶应戆强,在使霞中露羧 据需露通过更换一些模板或j 拄行局部结构改装以满慰不断变化的特殊要 求。 维骖方便诀捷。模板大量采鲻l s i 帮v s l i 芯片,在敬漳i i 现对, 只需更换i c 芯片或功能模板,停机修理时间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 功能模板可以组织批撼生产,使质量穗定共降低成本。 缀合纯设计方法中应强调层次他阍题。通常分为三层: 基础层 这一瑟撰系统设计嚣缝会应用系统蹲毒软选震戆系统慧线硬磐攘扳 和有关软件。最终系统的先进性应以基础层入手。 系统层 这一层瘦考虑被逸震静疆箨积较稃是否滚容,怒否完整,霾| i 是否能 构成究善的系统。质鼹认证和系统可靠性应煎点考虑。 应用鼷 这一层次解决溆控系统与工韭对象的接鞠关系,如何与工业对蒙的 工艺过程相结合等问题,重点是应用软件问题。 2 2 c s 0 0 3 a 液腔垂验台微机测控系统设计 本课题以q c s 0 0 3 a 液压实验台为实验对象,把原本用量杯测量流艇、 压力装测量压强等由仪表测量的方法改设计成由微枫自动检测。另外, 峦诗簿撬自动控截电液跑镶瓣静动佟,获丽控铡实验的进程。 一、系统分橱 q c s 0 0 3 a 液压实验台主要用于测试油泵性能、节流调速性能与溢流 阕静凌态性g 等实验,其滚辍传动滏如圈2 1 蕻示。簌实验过程为: 在油泵性能实验中,需先打开安全阀l l 扁动液压泵1 8 使电磁阀1 7 处于中位,电磁阀1 3 处于常态,关闭节流阀l o ,将滋流阀l1 的压力调 至泵静额定嚣力7 m p a ,然器调节蒂流润l o 静开度,疆筮力袭溺量堪力 p ( 1 2 1 ) ,用秒表测壤椭圆齿轮流量计每分钟所走过的格数从而测出流 量q 。用手持式转速仪测量转速n ,用电力测功枧加毅测量撼矩m ,兹 楚溺褥数缮记录成表,最后撩据记录绘苇9 特绺秘线。 c h e r t g d u 9 7 0 4 6 。9 9 1 2 西南交通人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第l ! 戛 在先导式溢流阀性能实验中n ”,先使节流阀1 0 处于关闭状态,三 位四通阀1 7 处于中位。当测试调压范围及压力稳定性时,二位三通阀1 3 处于常态,将溢流阀1 l 调至7 m p a ,然后使阀1 3 通电,将被试阀调至 6 3 m p a 测出此时过阀的流量,作为额定流量;调节被试阀1 4 ,使其在 调压范围内取6 个压力值,用压力表p 。分别测出压力振摆值和偏移值 并记录入表。当测试卸荷压力及曲线时,将被试阀调至6 3m p a ,将电 磁阀1 6 通电,被试阀远程口通油箱,用压力表p 。分别测出不同卸荷 压力时的流量并记录入表。当测试启闭特性时,关闭溢流阀l l 调节被 试阀1 4 至6 3m p a ,并锁紧其调节手柄,调节节流阀1 0 使系统逐渐升 压,测出不同压力下的溢流量,根据所得数据,绘制被试阀的启闭特性 曲线。 在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中1 2 1 ) 节流阀1 0 全闭,启动油泵1 8 ,调 节溢流阀11 的调压手柄,使系统压力为1 5m p a 。将调速阀6 旁路节流 阀9 和进油路节流阀7 全闭,回油路节流阀8 全开,启动油泵1 ,调节 溢流阀2 ,使系统压力达到4l d p a 。将电磁换向阀3 的p 、a 口连通调节 节流阀7 的开口度,使工作缸活塞杆运动适中。反复切换电磁阀3 使油 缸活塞往复运动,检验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当测试进口节流时按给定压 力值调节溢流阀1 1 ,切换电磁阀1 7 使加载油缸活塞向前伸出,两者顶 靠在一起,分别测出油缸1 9 活塞杆的l ,t 值;当测试出口节流时, 将电磁阀3 处于中位,进油路节流阀7 ,其它同进口节流;当测试旁路 节流时,将电磁阀3 处于中位,节流阀8 全开,调节节流阀9 的开口度, 使油缸的活塞杆运动速度适中,其它同进口节流:当测试电磁阀进口节 流时,将电磁阀3 处于中位,节流阀9 全闭,调速阀6 打开,使油缸的 活塞杆运动速度适中,其它同进口节流。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速度一负 c h e n g d u 9 7 0 4 6 9 91 2 魏南交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2 疆 载特性曲线,负载变化时的功率特性曲线,负载不变化时油缸的输出功 率与进漓漓缸静流蓬q 。的特性秘线。 改装鼷躲实验念,要文压力、滚量和遮度用微摊测量并进行处理。 系统压力地调定,应通过微机实现,即把原系统改为微机测控系统a 为 了实现上述要求,在淼实验台安装压力表的位置上安装一个匝力传感 器,裂餍琢位饕转换开关,分瓣转换测量不同位饕处静压力;在安装流 量计处,代替流量计安装一个溅量传感嚣;共安装一个位移传感爨,测 量缸杆的位移,从而计算出缸杆的速度。改造后实验台原理图如图2 2 。 图2 2 q c s 0 0 3 a 实骏台改造厢原理图 = 、q c s 0 0 3 a 渡愿宴验台擞捉测羧系统靛攀统浚计 在微机测控系统中,被检测的各种参数由传感器变换成易于后续处 理豹电信号。如采传感器输裔信号太弱或信号质量太弱,剃应经过前端 预处理瞧路进纷放大、滤波等处理,然后经过数据采繁予系统转按残数 字量,通过接口送入微机予系统,经过微机运算后在屏纂上显示、通录、 绘制成各种曲线、图表等,由基本的i 0 予系统完成状态、参数的设簧 和入辊交互。在该自动检测系统中需测量的是滴液的聪强、流量以及缸 抒的移魂速度,检测到数数据要绘铡戒图表或熬线,另一方禹,出微极 发出指令控制调速阀的动作。 根据开放性系统设计思想,为了加快设计速度,缩短研制周期,尽 可散采蹋熬悉的梳种戢誊j 嗣现有系统避行改进和移植,利南现有可利用 灼磺 孛秘软l 牛,根撰系绞的要求增加鼹霭要懿功能,确定该系统的总体 结构如图2 - 3 所示( 即设计成卡式仪器) 。 c h e n g d u 9 7 0 4 6 。9 9 1 2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3 页 压力传感器j 压力传感器2 压力传感器3 位移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 比例溢流阀 比例节流阀 图2 - 3q c s 0 0 3 a 液压实验台微机测控系统的整体结构 其中各传感器和电液比例阀的位置如图2 - 2 所示,该系统所需要的元器 件有:传感器、数据采集卡和个人计算机。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4 里 第三章q c s 3 a 液压实验台微机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传感器的选择 传感器是系统对环境和被测对象的感知部件,它的分辨率和精度对 整个系统的工作影响很大,它是将被测非电量信号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 应关系的电量。 液压实验台系统最大工作压力6 3 m p a ( 6 3 k g f c m 2 ) ,最大流量为 0 5 4 m 。h ( 9 l m i n ) 。原工作台上采用三个压力表和一个椭圆齿轮流量 计,测量工作点稳定后系统的静态压力和流量值。通过位置转换开关, 每个压力表分别可测量三个不同点的压力。改造时,考虑经济和安装维 护等因素,保留原来的位置转换开关,选择压力传感器来代替压力表。 原实验台采用公称通径为1 5 r m 的椭圆齿轮流量计,在小流量时,齿轮 的转速太低,泄漏量较大,致使测量误差很大,改造时,选择一流量传 感器。获得与流量有一定比例关系的电信号,再对电信号进行转换处理, 得到流量值。在实验中还需测量缸体活塞杆的移动速度,改造时,选用 一位移传感器测出位移,通过微机记时后算出速度。所以本系统所需的 传感器有三种类型: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3 - 1 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测量压力的传感器按工作原理区分主要有电容式传感器、应变式电 阻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等1 1 | o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流体或气体压 力作用于弹性膜片( 动极片) ,使弹性膜片产生位移,位移导致电容量 的变化,从而引起由该电容组成的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变化,频率信号经 计数、编码、传输到显示部分,即可指示压力变化。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具有一系列优点:如结构简单,体积小,分辨率高,可非接触测量。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把被测物理量如位移、压力、流量等 转换成线圈的自感系数l 和互感系数m 的变化,再由测量电路转换为电 压或电流的变化量输出,实现非电量到电量的转换。电感式传感器结构 简单、灵敏度和分辨率高,能测出0 o l “m 的位移变化;线性度和重复 性都比较好;能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记录、显示和控制,但它的频 率响应低,不宜快速动态测控。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是利用应变效应制造的一种测量微小变化量的理 想传感器,灵敏度高,其相应的价位低于电容式传感器和电感式传感器, 是目前用于测量力、压力、力矩和加速度等参数最广泛的传感器之一。 由于本系统需要测量的是油的压力,其最大压力为6 3 m p a ,要求的 c h e n g d u9 7 0 4 6 9 9 ,1 2 两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第塑 精度为0 3 ,考虑到性价比,选用a k l 系列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一、a k _ 1 系列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应变效应把压力转换成电阻值的变化来进 行测量的。所谓应变效应是指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受到外界力( 拉力或 压力) 作用时,产生机械变形,机械变形导致其阻值变化,通过测量阻 值的大小,就可以反映外界作用力的大小。 二、a k - l 系列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 图3 一la k 一1 系列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 a k l 系列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如图3 一l 。在图3 一l 中,应变 筒2 的上端与外壳1 固定在一起,下端与密封膜片4 紧密接触,康铜丝 ( 镍铜合金) 应变片3 ( r 1 ) 用特殊胶合剂沿应变筒的轴向粘贴,作为 测量片。由于应变片材料对铜有热电势,另外电阻值随温度有变化,因 此传感器特性受温度影响较大,为了减弱这种影响,用同样材料的应变 片5 ( r 2 ) 沿应变筒的径向粘贴,作为温度补偿片。当被测压力i ,作用 于膜片而使应变简作轴向受压变形时,沿轴向贴放的应变片r 1 也将产 生轴向压缩应变,于是r 1 的阻值变小,而沿径向贴放的应变片r 2 由于 受到横向压缩,将引起纵向拉伸应变,于是r 2 的阻值变大。应变片r l 、 r 2 与另外两个固定电阻r 3 、r 4 组成桥式电路( 见图3 2 ) ,由于r l 和 r 2 的阻值变化使桥路失去平衡,从而获得不平衡电压作为传感器的输出 信号。 三、a k _ l 系列应变式压力传硌器的测量桥路分析 由于机械应变一般都比较小,要把微小的应变引起的电阻值的变化 测量出来,同时,要把电阻相对的变化a r r 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因此,需要设计专用的测量桥路。用于测量应变变化而引起的电阻变化 的电桥电路通常有直流和交流电桥两利。电桥电路的主要指标是桥路的 c h e n g d u9 7 0 4 69 91 2 i囱删 广, 一 僧 一 一 三r龇n,一=0i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6 夏 灵敏度、非线性和负载特性。a k 1 系列应交式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桥路, 采用四等臂半桥差动直流电桥,如图3 - 2 所示。( r l = r f r 3 _ k = r ,r l , 凡接入电桥相邻臂上。) 使用该电桥,使输出灵敏度最高,非线性误差 最小“。 根据被测试件的受力情况,若使一个应变片受拉,一个受压,则应 变符号相反;测试时,将两个应交片接入电桥的相邻臂上,如图3 - 2 所 示,称为半桥差动电路。该电桥输出电压u 。为 吣可而一击 ( 3 - - 1 ) r 图3 - 2a k 1 系列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桥路 若a r i = r 2 ,r l = r 2 ,r 3 = r 4 则得: u 。:三e 坐 ( 3 1 ) 。 2r 由上式可知,u 0 与a r r 成线性关系,又设应变片的长度为l , 横截面积为s ,电阻率为p ,那么应变片的电阻r 为: r :卫三 ( 3 3 ) a 应变片在压力p 作用下,p 、l 、a 的变化( d p 、d l 、d a ) 将日 起电阻d r 的变化,则d r 可通过式( 3 3 ) 的全微分求得 d r :旦以+ 兰如一乓l d a aa 。a 2 ( 3 4 ) 若电阻丝是圆形的,则肛nr 2 ,r 为电阻丝的半径,对r 微分得: d a = 2 r d r ,则 塑:2 n r r d r :2 立( 3 - - 5 ) a , ? t r r 。r 令d l l = e 。一金属丝的轴向应变; d r r = ,一金属丝的径向应变: c h e n g d u 9 7 0 4 6 9 9 1 2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第堂 由材料力学得知,在弹性范围内,金属丝受拉力时,沿轴向仲 长,沿径向缩短,那么轴向应变和径向应变的关系可表示为 ,= 一u , ( 3 6 ) 式中u 为金属材料的泊松系数。 将式( 3 - 5 ) 和( 3 - 6 ) 带入( 3 - 4 ) 得 d r :r l + 2 a ) s + 塑 或 r 3 p d r r :( 1 + 2 们+ 一d p 一p ( 3 7 令 x x jj k 。:d r ,、z :( 1 + 2 ) + 业 ( 3 8 ) 6 r p k 。称为金属的灵敏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单位应变所引起的电阻相对 变化。灵敏系数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受力后材料几何尺寸的变化, 即( 1 + 2i t ) ;另个是受力后材料的电阻率发生的变化。对于确定的利 料,( 1 + 2 u ) 项是常数,其数值大约在l 2 之间。实验证明dp ( p ,) 也是一个常数,因此得到 d r rr 百“s 6 x 搬r 或 k s5 1 一( 3 - - 9 ) 式( 3 - 9 ) 表示金属丝的电阻相对变化与轴向应变成正比关系。 u 。与a r r ,成线性关系,r r 与占,成线性关系,即电桥的输 出电压与应变成正比,而应变的大小与被测压力成正比,所以传感器的 理想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为直线,从测量原理上保证了传感器的线性输 出。因此差动电桥无非线性误差,而且,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变电阻变 化构成相邻桥臂的共模变化,输出电压为零,温度的影响可以完全消除, 而由压力变化引起的应变电阻变化构成相邻桥臂的差模输入,使输出信 号提高了接近一倍,信噪比得到改善,电压灵敏度为s 。= e 2 ,比使用一 只应变片提高了倍。a k 】系列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桥路,采用 的就是差动电桥,所以a k l 系列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桥路的输出 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简单,灵敏度高,非 线性误差小,使用方便。而且,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价格比较低,故在 本系统中压力传感器选用a k 1 系列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四、a k - 1 系列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选择分析 1 量程:1 0 m p 。 原压力表量程为1 0 m p 。,能保证i f 常工作。因此,选择压力传感器 c h e n g d u9 7 0 4 69 91 2 西南交通人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 8 页 量程为1 0 m p 。 2 输出灵敏度: ( o 5 - 0 8 ) m v v 输出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额定载荷作用下,测量电桥供电电压e 为1v 时的输出电压。考虑和后级a d 转换电路的接1 :1 适配,选择供桥 电源电压为e = 1 2 v d c ,即a k 1 压力传感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输出 电压在0 m v 1 0 m v 之间。 3 零点漂移:0 5 f s 4 h热零点偏移:0 3 f s i o * c 传感器在零输入时,输出的变化称为零漂,它有温度和时间两利t 漂 移。温度漂移是指传感器在外界温度变化时,零点输出或灵敏度的变化 值:时间漂移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标准电源条件下零输出的变化情况。 a k 1 型压力传感器的零漂很小,工作稳定,能够满足较高精度的测量 要求。 五、a k - 1 型压力传寤器在实验中的标定 由于在使用过程中,现场的温度、流过的液体均与该传感器出厂 时标定条件不同( 出厂标定时是按水标定的,实验中是采用液压油) , 因此不能直接采用原标定值,要重新标定。采用压力传感器专用标定仪 标定该传感器,标定结果为表3 一l 所示: 、输出电压传感器毛 泳m p a ) k 4 9 9k 5 6 4 压力( o0 70 9 l1 92 1 23 13 3 34 34 5 45 55 7 56 76 9 67 98 1 79 19 3 线性度( m v m p a ) 1 21 2 六、a k 1 型压力传感器的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 1 、零点漂移处理 由于a k 1 型压力传感器存在零点漂移,因此在实验中必须对零点 漂移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软件法和硬件法。软件法就 c h e n g d u 9 7 0 4 69 9 1 2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塑 是在编制软件过程中,在对数据处理时,减去零点漂移值即可。硬件法 如图3 - 3 所示:就是在传感器的接电源端先接两电阻,再接电源,其中 r ,为1 0 0 k q 可采用1 8 瓦精密电阻:氏为i o k q 调零点电位器,采用 线绕式电位器”。在本系统中,采用软件法。 图3 - 3a k 一1 型压力传感器消除零点漂移硬件图 2 、出于a k 一1 型压力传感器是整体型式的,在安装拧紧螺纹时,可 能会引起应变片的微小变形,该变形值在标定时已进行处理。但是,由 于拧紧程度不同,造成应变片变形程度就不同,所以不要随意拆装压力 传感器。若重新拆装,就必须重新标定。 3 2 流量传感器的选择 测量流量的传感器主要有孔板式、喷嘴式和标准文丘利管、玻璃管 或金属管转子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等。孔板、喷嘴和文 丘利管等节流( 差压式) 流量传感器虽然结构简单,经济可靠,却不适 用于管径小于5 0 r a m 的小流量测量。电磁流量计只能测试导电性流体的 流量。涡轮流量计具有精度高,量程宽,惯性小,耐高压,温度范围宽 等特点。通过反复比较,选择常用的速度式流量传感器一l w g y 型涡轮流 量计替代椭圆齿轮流量计。涡轮流量计适用于管道直径为5 5 0 0 m m 的 流体测量系统,它比较精巧,测量时输出的电脉冲频率在被测流体一定 的流量和粘度范围内与被测流体的体积流量成正比,但工作时油液中的 杂质颗粒可能会造成涡轮叶片和轴承等的磨损,影响测量精度,故应保 证油路巾油液的清洁。 c h e n g d u 9 7 0 4 6 9 9 1 2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2 0 页 一、l w y g 型涡轮流量传感器的结构 l w g y 型涡轮流量传感器的结构如图3 4 ,主要由壳体、前导向架、 叶轮、后导向架、压紧圈和带放大器的磁电感应转换器等组成。 壹生 图3 4l w g y 型涡轮流量传感器的结构 = 、l w g y 型涡轮流量传矗的原理 当液体流经传感器时,推动安装在管道中心的叶轮旋转。叶轮的叶 片由铁磁材料制成,每个叶片同安装在流量计中的永久磁铁及感应线圈 组成一磁路,当叶片旋转通过固定在壳体上的永久磁铁时,磁路中的磁 阻将明显下降。叶片连续旋转,从而周期性地改变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