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教育心理学课本浓缩小抄_第1页
完整教育心理学课本浓缩小抄_第2页
完整教育心理学课本浓缩小抄_第3页
完整教育心理学课本浓缩小抄_第4页
完整教育心理学课本浓缩小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学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 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 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的产生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 ,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 ,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 ,为 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 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为统治阶级所垄断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 ,有明显的保守性 . 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 ,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 ,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 . 5、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教育终身化 ,社会化 ,生产化 ,民主化 ,国际化 ,现代化 ,多元化 6.现 代教育的特点 :具有鲜明生产 .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内容日益科学 化 .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 第二章 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普通教育学任务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 . 2.古代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孔子主张: “ 有教无类 ” 、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 “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 .战国后期 ,礼记中的 学记 ,是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 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以 问答法来启迪 他人思想 .分三步: 称苏格拉底讽刺 ; 叫定义 ; 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 ,自己得出结论 .教师在过程中起助产作用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 .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 . 3.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 大教学论 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 “ 泛智教育 ” 康德 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卢梭 爱弥尔 .洛克提出了 “ 白板说 ” ,提出 “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 ,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 ;他主张绅士教育 .裴斯泰洛齐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开师范教育先河 . 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德国 教育家赫尔巴 特被称为普通教育学 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 ,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 三中心 “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 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 . 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民本主义 与教育 .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 . 5.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凯洛夫 主编出版 的教育学 是一本试图以马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 6.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 .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 .研究方法的多 元互补 . 教育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 . 第 三 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 政治经济制度 的关系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政治决定着教育的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政经制度制约教育制度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经制度 . 2.教育对政经制度的影响 :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 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人力与时间和才力与物力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 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的作用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人力资本理论 . 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 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还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科技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技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 2 新 . 6.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教育推进 科学的体制化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 7.信息技术与教育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 8.文化对教育的作用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 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 9.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村金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 10.学校文化的特征 :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郑和性较强的文化 .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 11.学生文化的成因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同伴群体的影响 .师生的交互作用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社区的影响 . 12.学生文化的特征 .学生文化具有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 生成性 . 1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指教育经验有自身的规律 ,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表现为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 性 .具有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 四 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 :作为复杂整体的 个体 在 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 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 3.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 内发论 代表人物 :中国的孟子 ;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美国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外铄论 代表人物 :中国的荀子 ;美国的华生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 “ 白板说 ”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不平衡性 .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 . 顺序性 .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 阶段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 个别差异性 .因材施教 互补性 .注重培养 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 5.遗传或称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 . 6.遗传的意义 . 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 不能忽视的 ,但也 不能夸大 . 7.成熟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 ,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 8.环境 :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 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 .也不是消极的、 被动的 . 9.个体主观能动性 :是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 ,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 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 .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个体的心理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 10.教育 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 对人 的价值的发现 .不仅教给知识和技能 ,还要教会人们驾驽怀疑知识技能 .对人潜力的发掘 .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 ,尽可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 .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协调 ,尽可能获得真正全面的发展 .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 ,进行个性教育的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 11.学校教育 在 个体 身心 发展 中 的特殊功能 : 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 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 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 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 12.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身体状态的剧变 ,内心世界的发现 ,自我意识的觉醒 ,独立精神的加强 . 13.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 ,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 ,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 3 14.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是人生定向时期,个性定型时期 ,个体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时期 . 15.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帮助青年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 关系 ,提高青年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 第 五 章 教育目的 1.狭义的教育目的 :是国家对培养 出 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 2.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 协调作用 、 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 3.教育目的的层次 结构 : 国家的教育目的 .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 教师的教学目标 .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教育的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 .教育的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 教育理想 ;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马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 5.当前教育目的的 基本精神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 . 6.素质教育 :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 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 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 第六 章 教师与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 思想 情感 、 个性特征 . 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学生具有发展的 潜在的 可能性 和 可塑性 ;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 2.学生地位的 传统认识 :在 现实 社会 中 处于从属和依附地位 从整体上没有真正认识到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 . 3.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 ,人类的希望 ;是独立的社会个体 ,权利的主体 ,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他们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 ,还受社会的特别保护 . 4.学生享有的 合法 权利 : 人身权 .身心 健康权 ,人身自由权 ,人格尊严权 ,隐私权 ,名誉权 ,荣誉权 . 受教育权 .受教育的平等权 ,公正评价权 ,物质帮助权等 . 5.学生的义务 :受教育的义务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尊敬师长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努力学习 ,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 6.教师职业性质 : 是一种专门 性 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是教育者 ,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 教师 的神圣使命是 教书育 人 . 7.教师职业的特点 :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示范者的角色 .管理 者角色 .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研究者角色 . 8.教师劳动的特点 :特殊的复杂性 .独特的创造性 .鲜明的示范性 .显效的长期性 . 9.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 学科专业素养 : 精通所教学科的 基础 性知识 与 技能 . 了解 所教 学科相关知识 . 了解该学科发展脉络 . 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 10.教师的 教育专业素养 : 具有先进的 教育 理念 :新的教育观 ;学生观 ;教育活动观 . 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加工教学内容 ,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交往能力 .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学科研究教育研究能力 11.教师 的人格特征 :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 优良的个性品质 .积极乐观的情绪 ,豁达开朗的心胸 ,坚忍不拔的毅力 .积极的创新品质 .创新教育观念教育能力 . 12.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团结协作精神 .良好的道德修养 13.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关系 . 14.师 生关系 的主要表现形式 .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 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 师生 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 促进的关系 . 15.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民主平等 ;爱生尊师 ;教学相长 16 新 .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对教师的要求 :树立新的师生观 ;建立教师威信 ;善于同学生交往 ;发扬教育民主 ,倾听学生的意见 . 第 七 章 课程理论与课程设置 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4 2.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 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 3.课程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 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 分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 .根据课程任务分基 础课程 ,拓展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分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 .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 4.制约课程的 基本 因素 :一定历史时期 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一定时代人类 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 学生的年龄特征 ,知识 ,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 5.课程 目标 : 教育目的 .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 . 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 课程目标 .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 .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叫结果 ,标准 . 6.课程目 标的依据 :对学生的研究 ;对社会的研究 ;对学科的研究 . 7.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合目的性 ;合科学性 ;合发展性 . 8.文件的三个层次 :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教科书 . 9.义务教学计划三个特征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 10.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 ,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 11.课程实施 的结构 :安排课程表 .整体性原则 ;迁移性原则 ;生理适宜原则 .分析教学任务 .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 .组织教学活动 .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 12.影响 课程实施 的因素 :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教师的特征 ;学校的特点 ;校外环境 . 13.课程评价 的目的 :改进课程 ;改进教学 . 14.课程评价的功能 :诊断功能 ;修正功能 ;决策功能 . 15.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 目标评价模式 .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CIPP评价模式 . 16.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 将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搜集信息 ;组织材料 ;分析资料 ;报告结果 . 17 课程评价的方法 :观察法 ;调查与访谈 ;纸笔测试 ;表现评估 . 18.课程改革趋势 :结构日趋合理化 ;内容日趋综合化 ;形式日趋多样化 . 第 八 章 教学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1.教学 :是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 教学包含 以下 方面 :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 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 .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 2.教学的意义 : 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 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 教学是教育工作 的主体 ,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 教学的任务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 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促进学生个性 和谐 发展 . 3.历史上教学过程 : 孔子 .把 教学 过程概括为学 思 行的统一过程 .孟学派 .强调学生主动的学习思考和实践 . 夸美纽斯 :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 ,从对事物的感性知觉出发展开教学 . 赫尔巴特: 提出 教学过程 由明了 ;联合 ;系统 ;方法四阶段构成 . 杜威 :通过做中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凯洛夫 :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 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表现 :间接性 ;引导性 ;简捷性 ;交往性 . 5.教学过程的特点 :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 统 一 .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 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能动性结合 6.教学过程的结构 :激发 学习动机 . 领会知识 . 巩固知识 . 运用知识 . 检查知识 . 7.中学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8.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 教学方法 . 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充分 运用语言直观 . 9.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 让学生动手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发扬教学民主 . 10.巩固性 原则的基本要求 :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 11.循序渐进原则 的基本要求 : 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抓主主要矛盾 ,解决 5 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 12.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 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 采取有效措施 .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 1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引导学生 书本知识的 同时 要注重联系实际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 补充必要的 校本 教材 . 14.教学方 法是 为了完成一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 ,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 15.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师生之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的互动和联系加强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增加 .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 . 16.教学方法改革 :发现教学 ;程序教学 ;范例教学 ;暗示教学 . 第九章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程序 1.教学组织形式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 2.在教学史上 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 ,班级授课制 ,分组教学 ,设计教学 法 ,道饵顿制 . 3.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阐述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 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 :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 . 5.班级授课制优点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 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 作用 .缺点 :不利与照顾 学生 的 个别差异 ,不利于 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 . 6.备好课做好三项工作 .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考虑教法 .制作好三种方案 .学期或学年教学方案 ;课题即单元教学方案 ;课时教学方案 . 7.课的结构 :组织教学 ;检查复习 ;掌握新 知识 ;巩固新知识 ;布置课外作业 . 8.好课的要求 :目标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得当 ;表达清晰 ;气氛热烈 . 9.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指向性 ;综合性 ;操作性 ;灵活性 . 10.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 内容型策略 . 形式型策略 . 方法型策略 . 综合型策略 . 第十章 德育理论和德育活动 1.德育 :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 ,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 . 2.德育 形式上包 括家庭德育 ,学校德育 ,社会德育 ;内容上包括道德教育 ,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心健教育 . 3.德育的意义 : 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 是 中学生 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 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 4.德育目标 :是 指 通过德育活动 使 受教育者 在 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5.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 6.我国中学阶段具体德育目标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热爱生命 ,自尊自信 ,乐观向上 ,意志坚强 .亲近自然 ,爱护环境 ,勤俭节约 ,珍惜资源 .孝顺父母 ,尊重他人 ,乐于助人 ,诚实守信 .热爱劳动 ,注重实践 ,热爱科学 ,勇于创新 .尊重规则 ,尊重权利 ,尊重法律 ,追求公正 .热爱集体 ,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热爱和平 ,具有世界眼光 .能力方面 .培养爱护自然 ,鉴赏自然 ,保护环境的能力 .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 ,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逐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能力 ,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能够初步掌握搜索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能够独立思考提 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 ,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 ,能遵纪守法 ,具有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能力方面 .了解和掌握我与他人 ,我与社会 ,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知道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基本路线 ,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 7.心理辅导的原则 :激励性原则 .预防为主的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愉悦性原则 .支援性原则 . 8.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 9.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 学生的知、情、 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 6 10.知 ,情 ,意 ,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知是基础 ,行是关键 . 11.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 .以马列主义 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方针政策 .正面教育原则 .坚持正面说理 ,疏导思想 ,以理服人 .树立先进典型 ,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 .以表扬鼓励为主 ,批评处罚为辅 .正面教育要与纪律 约束结合起来 .知行统一原则 .联系实际 ,讲清理论 .组织时间活动 ,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和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 .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 ,知行统一 .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 .提出的德育要求要合理明确具体并序列化 .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因材施教原则 .要注意学生的身心特点 ,承认过程性和差异性 .要根据现实有的放矢 ,切忌一般化 .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教育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 .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加强德育的计划性 . 12.中 学德育的主要途径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育 .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 .班主任工作 . 13.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 ;榜样示范法 ;情感陶冶法 ;品德评价法 ;自我教育法 ;实际锻炼法 . 第十 一 章 班级与 班级管理 1.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 ,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19世纪初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这种管理模式 ,班级组织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始 于 1862 年京师同文馆 . 2.班级管理 的作用 : 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 ,提高 学习 效率 .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 ,形成良好班风 .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 ,学会自治自理 . 3.班级管理的 模式 :常规管理 ,平行管理 ,民主管理 ,目标管理 . 4.班集体 的 基本特征 : 明确的共同目标 . 一定的组织结构 . 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 集体成员之间平等 ,心理相容的氛围 . 5.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 6.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过程中班主任的工作 : 确定班集 体的发展目标 .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 7.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 ,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 ,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教低 . 8.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 9.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处理 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 10.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 : 了解学生 ,研究学生 .内容 :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了解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了解学生的方法 :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 ;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了解学生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要在班上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 ;要定期和任课教师互通情况 ;全面调节安排好各科教学负担 ;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力量 :定期家访 ,及 时和家长沟通 ;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 ;积极争取和鼓励社会各种有利因素对学校提供支持 . 第十二章 学校教育管理 1.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科学管理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注重提高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强调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量化管理 .以科层管理为组织基础 . 2.以人本主义为导向的民主的人际关系管理思想的特点 :注重管理中的人际管理研究 .注重人的需要的满足 .注重领导方式的研究 . 3.以道德理想主义为导向的人伦管理理论特点 :强调政教合一 .重视知行合一 .讲求人伦秩序 . 4.行政管理模式 :中央集权制 ;地方分权制 ;中 央与地方共同合作制 . 5.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 :中央集权制国家在逐步加强“民主化” ,给地方以更多的办学权限 ,同时建立各种咨询审议机构 ,鼓励多方面参与的积极性 .地方分权制国家为了有效地推行国家教育计划 ,逐步加强中央的教育行政管理权 .既要加强中央对教育行政管理的领导 ,又要充分发挥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中央办学与地方办学 ,教育部门办学与业务部门办学 ,国家办学与社会集体个人办学相结合的教育行政体系 ,这是总的发展趋势 .政府对学校实行宏观管理 ,扩 7 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提倡教育行政管理与教育科研相 结合 . 6.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 :多元化办学体制 .以地区统筹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 .实行教育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 .多渠道的教育投资体制 .确保国家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 .提高个人教育投资比例 .面向全社会筹集资金 . 7.学校管理的特点 :中介性 ;管理的对象是人 ;相对独立性 ;基础性 . 8.学校管理中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昨天的 ;今天的明天的教育价值观 . 9.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由重视学校功能管理转向到学校的效能管理 .由重视部门优化管理转向到整体优化管理 .由重视教育管理过程的监督检查职能转 向到赋予教职工以强烈的工作动机责任感和成就欲 .由重视教育管理制度规范化制度化为主 ,转向到以权变思想为指导的灵活的管理 .在管理方法上由重视行政管理方式为主 ,转向到行政方式与科学手段相结合 . 10.教师的权利 :自主开展教育活动的权利 ;自主从事学术研究的权利 ;指导评价权 ;获得报酬权 ;参与学校管理权 ;自身发展权 . 11.教师的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 ;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 12.教师资格五要素 :国籍 ;思想品德 ;学历 ;教育教学能力 ;程序 . 13.教师待遇 :工资 ;津贴 ;住房 ;医疗 ;退休等方面的总和 . 14.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方法 :目标 ,动机 ,关心 ,奖罚激励法 .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 : P4) 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 ) 五要素 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教师 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教学内容 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 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 法、教学组织 () 三过程 学习过程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教学 评价反思过程 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 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P6)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一)初创时期(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 事件: 1903 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8 (四)完善时期(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布鲁纳: 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 4 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 ( 1924 年)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 心理发展 、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 二、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少年期( 11、 12 岁 14、 15 岁,初中阶段) 特点: 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 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 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 、青年初期( 14、 15 岁 17、 18 岁,高中阶段) 特点: 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 “ 经验型 ” 向 “ 理论型 ” 转化,出现辩证思维; 社会高级情感有了深刻发展 ; 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学习准备 、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动态 ) (二)关键期 、 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身上存在 “ 印刻 ” ) 、定义: 是 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如 : 2 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 , 4 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 4.5 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等 。 、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 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 、内容: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 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 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0 2 岁) 特点: 感觉和动作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 前运算阶段( 2 7 岁) 特点: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思维特征: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性;不可逆。 具体运算阶段( 7 11 岁) 特点:思维可逆,能进 行逻辑推理;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 11 15 岁) 9 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思维灵活。 二、 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 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关于 最近发展区 提出者:维果斯基(前苏联) 定义: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 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 意义: 、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 定义: 人格 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 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见书 P20-21) 、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 家庭教养模式 ; 学校教育 ; 同辈群体 (二)自我意识的发 展 、 定义: 自我意识是 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 组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 发展阶段: 生理自我( 1 岁末开始, 3 岁左右基本成熟) 社会自我( 3 岁以后 至少年期成熟) 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 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认知过程: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 体现为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个别差异 (一) 认知方式差异: 、定义: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 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认知差异表现: 场独立与场依存;提出者:威特金 场独立性的人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常根据自己的内部参照,独立进行分析判断;场依存性的人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对问题解答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所谓沉思型是指对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所谓冲动型是指对问题解答速度较快但错误较多的一种类型 辐合型与发散型:提出者:吉尔福德 (美国) (二 ) 智力差异 、智力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而且这种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所测定的分数(智商 IQ)来衡量; 、智商呈常态分布,即:全人口中,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者均为少数,多数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 、智力量表: 斯坦福比纳量表(比率智商) 韦克斯勒量表(离差智商) 、差异表现: (见书 P27) 个体差异 群体差异 (三)认知差异的 教育含义(如何因材施教) P27 、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10 、运用适应认知差异 的教学手段。 二、 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定义: 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 差异表现 性格特征差异(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 性格类型差异 (外倾性和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 、 教育含义:性格的个别差异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学校教育应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第 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 、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一) 学习的心理实质 、概念:广义的 学习 是 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 这一定义说明: 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 、 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 : 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 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 的 、积极主动的过程。 我国心理学家对人的学习的定义: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变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 学生的学习: 定义: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 学习的一般分类( P32-33) 、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 信号学习; 刺激反应学习; 连锁学习; 言语联结学习; 辨别学习; 概念学习; 规则或原理学习; 解决问题学习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智力技能; 认知策略; 言语信息; 动作技能; 态度 、我国: 知识的学习 ; 技能的学习 ; 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P34-43) 一、 理论要点: 、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 强化起重要作用; 、 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 、习惯形成后,只要 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二、 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一)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 、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即: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伴随着满意的结果而增强,伴随着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 练习律是指任何联结,练习运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而不练习则会使联结力 11 量减弱 。 准备 律是指当学习者有准备时,联结实现就感到满意,联结不实现则感到烦恼,学习者 不 准备 实现 而 实际 联结实现 时 也会感到烦恼 (二)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P37) 基本规律:(理解) 、获得与消退 、刺激泛化与分化 (三)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P39) 基本规律:(理解) 、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定义理解) 、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消退;惩罚(定义理解) 、 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P40) (四) 加涅的信息加工 学习理论( P41) 、理论要点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信息流 控制结构:期望事项(学习动机) 执行控制(认知策略) 、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一、 理论要点: 、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 、 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 、 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 二、 代表学说: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P43-44) 基本内容: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 实现的 、学习 的 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对完形派学习理论的评价: 、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 对 反对 当时 行为主义学习论的机械性和片面性具有重要意义; 、完形派在肯定顿悟的同时,否定试误的作用,是片面的 。 (二)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认知 发现说) ( P45-47) 、布鲁纳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 包括 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 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掌握学科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理解) 、教师应如何做( P47) (三)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学习分类: 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P48-49) ( 1)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实质性的联系即指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非人为的联 系是指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内在联系而非任意的联想或联系。 ( 2)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和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 12 主观条件: a、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b、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c、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 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 3)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技术( P49-50) ( 1)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 2)接受学习的心理过程:首先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然后找到新知识与起固定点作用的观念的相同点;最后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同点,从而清晰的区别新旧概念,并在思维活动中融会贯通,使知识不断系统化。 ( 3)影响因素: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 关于“先行组织者”技术 定义:先 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目的: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评价: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组织者”技术对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保持很有价值,教师应灵活地运用这一技术。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P51-53)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基本 观点: 知识观 学习观 学生观 第四章 学习动机 第 一 节 学习动机概述( P54-58) 一、动机及其功能 、 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 功能:激活、指向、强化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 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组成:学习需要 、学习期待( P55-56) ()学习需要与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学习期待与诱因 : 、种类: 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按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分)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按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 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按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分) 三 、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惟一条件。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 强化理论 1、 提出者: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 2、 观点: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 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3、 评价:该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 需要层次理论 1、 提出者: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 2、 观点: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 13 需要 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两方面含义: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3、 教育意义: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 三、 成就动机理论 1、 提出者:阿特金森 2、 观点:( P61)成就动机 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分两类:力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3、 教育意义: 四、 成败归因理论 1、 提出者:维纳(美国心理学家) 2、 观点:( P61-62) ( 1) 三维度 :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 2) 六因素 :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3、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 : 五、 自 我效能理论 1、 提出者:班杜拉 2、 观点:( P62-63) 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强化:三种 直接强化 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 期待: 结果期待 、 效能期待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 P63-65)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 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二、 学习动机的激发 、 创设问题情境,时是启发教学 、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 正确指导结果 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的概述 、 定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 种类( P72-74) 正迁移与负迁移;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3、 作用( P74) 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关键环节; 迁移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 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 、早期的迁移理论 、 形式训练说 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 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 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 经验类化说(贾德) 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14 、 关系转化说(格式塔心理学家) 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 二 、现代的迁移理论 、 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 ,主张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成分是决定迁移能否发生的根本条件。 安德森:认为产生式是认知的基本成分,由一个或多个条件 动作配对构成。 加特纳、吉克 :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本质特性是关键。 、 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强调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与合作学习, 可以 促进迁移的产生 。 、迁移的实质( P79) 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整合是新旧经验的一体化现象,即通过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使新旧经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在结构上一体化、系统化,在功能上能稳定调节活动的一个完整的心理系统。整合可以通过同化、顺应与重组来实现。 第三节迁移与教学( P78-83) 一、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 相似性 、 原有认知结构 、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二 、促进迁移的教学 、 精选教材 、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 P84-88) 一 、知识: 、 定义: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 类型: 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反映活动的深度)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反映活动的形式) 、知识学习 类型: 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 、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获得 知识保持 知识提取 、知识学习的 作用: 是 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三点P88)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 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 条件 是 : 必须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 必须对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 。 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 、 知识直观 ()类型: 实物直观 ; 模象直观 ; 言语直观 ( ) 如 何 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 P91-93) 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加强词与形象配合 运用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 知识概括: 15 ()类型: 感性概括、理性概括 ( ) 如 何 有效进行知识概括 ( P94-97) : 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正确运用变式 科学地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 一、 记忆系统 及其特点 贮存时间 容量 信息来源 信息处理 瞬时记忆 0.25-2 秒 大 刺激 注意短记 ; 未注意消失 短时记忆 5 秒 2 分钟 7 2 组块 感觉记忆 (直接记忆) 长时记忆 (工作记忆) 复述长记 ; 不复述消失 解决问题 长时记忆 1 分钟一终生 无限度 短时记忆 ; 瞬时记忆 充分、深度加工,提取 二、 知识 的遗忘及其原因 、遗忘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P99) 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遗忘理论( P100-101) 遗忘原因 痕迹衰退说(最古老 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 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消退 随时间推移自动发生。 干扰说(占统治地位) :前摄抑制、后摄抑制 是由于在学习和加快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同化说(奥苏伯尔) :实质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动机说(弗洛伊德) :遗忘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压抑理论) 、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P101-104) 深度加工材料 有效运用记忆术 进行组块化编码 适当过度学习 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 技能的概述 、 定义: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 则的活动方式 、 特点(三点 P105-106 ) :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不同于本能行为。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 种类:( P106-107 ) 操作技能 :动作技能、运动技能 心智技能 :能力技能、认知技能 、 作用( P108) :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P108-113 ) 一、操作技能 形成 的 阶段 、 操作定向 :含义,定向映象 、 操作模仿 :含义,动作特点(四点) 、 操作整合 :含义,动作特点(四点) 、 操作熟练 :含义,动作特点(四点) 二、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 、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 P113-121) 一 、理论 、 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加理培林 前苏联) 动作的定向阶段 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16 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 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安德森) 认知阶段 联结阶段 自动化阶段 、 我国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 P117-119) 原型定向 : 4 注意点 原型操作: 4 注意点 原型内化: 4 注意点 二、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 注意原型的完备性 、独立性与概括性 ; 、 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 , 正确使用语言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 定义: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 、 特征: 是学习者为了完 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 ,有规则和技能构成 、 分类: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一、 认知策略 (一) 复述策略 、 定义: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 , 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 , 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 、 常用的几种方法: 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排除相互干扰; 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多种感官参与; 复习形式多样化; 画线 。 ( 二) 精细加工策略 、 定义: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 、 常用策略: 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决、谐音联想 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 做笔记; 提问; 生成性学习; 利用背景知识 , 联系实际 . (三) 组织策略 、 定义:使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 、 常用策略: 列提纲; 利用图形 (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 利用表格 (一览表、双向 表)。 二 、 元认知策略 (一) 概念: 、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 , 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 包括: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 元认知知识(知道做什么):对 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包括对人人作为学习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元认知控制(何时、如何做什么) :包括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17 、 常用策略: 计划策略、 监视策略、 调节策略 三 、 资源管理策略 、 学习时间管 理 :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学习环境的设置 :注意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好学习的空间 、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自我激励 、学习工具的利用 、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 一、 原则: 主体性原则、 内化性原则、 特定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 有效的监控、 个人自我效能感 二、 方法: 、 指导教学模式 、 程序化训练模式 、 完形训练模式 、 交互式教学模式 、 合作学习模式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 一、问题解决 的含义 、问题: 定义: 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 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景 分类:有结构问题、无结构问题 、问题解决: 定义: 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特点:目的性; 认知性; 序列性; 二、 问题解决的过程: 、发现问题 问题解决的首要环节 、理解问题 形成问题的表征;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 、提出假设 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算法式、启发式) 、检验假设 确定假设是否 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直接检验、间接检验) 三、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P141-142) 、 问题的表征; 、 已有的知识经验; 、 定 势 与功能固着; 、 个体的个性心理特性。 四、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P142-144)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的知识的概括 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培养思考问 题的习惯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及其特征 、 概念 : 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流畅性、 变通性、 独创性 二、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8 、 环境 ; 、 智力 :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 、个性 :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 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 三、 创造性的培养( P148-151)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保护好奇心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发散思维训练 推测与假设训练 自我设计训练 头脑风暴训练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 、定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 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 、实质: 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 , ,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态度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 , 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 不是天生的 、态度的结构 认知成分、 情 感成分 、 行为成分 (二)品德 、定义: 是 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是 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 、实质: 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 , 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 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 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 、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 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道德情感 直觉的、 想象 的、伦理的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 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技能、习惯)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相同点 :实质相同、 结构 一致 、区别: 范围不同:态度大;品德小 。 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态度有五种水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 品德是价值观念性格化时的稳定态度 . 第 二 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P156-161) (一) 品德发展的阶段 理论 、 道德发 展阶段论 ( 皮亚杰 瑞士) 10 岁以前, 他律道德 10 岁以后, 自律道德 、 道德发展阶段论(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 美国 三水平六阶段 : 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19 习俗水平: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二)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 基本特征 、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 言行一致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自我意识增强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 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 P162-165) (一)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 过程 依从 认同 内化 (二)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 条件 、 外部条件(家庭的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 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个体其他因素)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P165-171) 、 有效的说服 、 树立良好的榜样 、 利用群体约定 、 价值辨析 :选择阶段赞赏阶段行动 、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P172-179) 一、 概念 : 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 心理健康标准(六条) :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三、 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焦虑症、 抑郁症、 强迫症、 恐怖症、 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性偏差、 进食障碍 、 睡眠障碍 四、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第二节 心理评估( P179-182) 一、 定义: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资料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二、 参考架构 : 健康模式、疾病模式 三、心理评估的 意义 1、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2、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四、 常用方法: 、心理测验 、评 估性会谈 技术: 倾听、鼓励、询问、反映、澄清、面质 、其他方法 :观察法、自述法 三 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0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小组辅导 、 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 , 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 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 , 帮助学生 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 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 心理辅导目标 学会 调适,包括调节与 适应 基本目标 寻求发展 高级目标 二、 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强化 法 、代币奖励 法 、行为塑造 法 、示范 法 、惩罚 法 、自我控制 法 2、 行为演练 的基本 方法 : 全身松弛 训练 、系统脱敏 法 、肯定性训练 3、 改善学生认知 的 方法 : 理性情绪辅导 ( 艾里斯 提出)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第 一 节 设置教学目标( P188-194) 一、教学目标及其意 义 、 概念: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 、意义: 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 指引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 1、 认知 目标 (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 情感 目标 (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3、 动作技能 目标 (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三、 教学目标的表述( P193) 1、行为目标 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四、 任务分析:是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第二 节 组织教学过程 基本要素 :教学事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环境 一 、 教学事项: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加涅) 1、 引起学生注意 2、提 示教学目标 3、 唤起先前经验 4、 呈现教学内容 5、 提供学习指导 6、 展现学习行为 7、 适时给 予 反馈 8、 评定学习结果 9、 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二 、 教学方法 1、定义: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 , 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2、基本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 法;实习作业 三 、 教学媒体 使教学遵循:经验的直接动作表征、经验的图像表征、经验的符号表征 四 、 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物理环境 课堂社会环境 第 三 节 选择教学策略 21 一、定义: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 , 包括:教学事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师生相互作用设计 二、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指导教学 三、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一)发现教学 1、定义: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2、教学设计 四原则(布鲁纳): 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 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 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 确保材料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二) 情境教学 含义: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三) 合作学习 1、定义:指学生们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2、设计实施五特征: 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互动、团体历程 四、 个别化教学: 1、基本环节: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 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引入有序的和结构货摊教学材料,随之以操练和练习; 容许学生以自己速度向前学 2、经典模式 程序教学 (创始:普莱西,贡献最大:斯金纳) 、 计算机辅助教学、 掌握学习 (布卢姆)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第 一 节 课堂管理概述 (一)定义: 课堂管理: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 (二)功能:制约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 , 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 。 (三)影响因素: 1、 教师的领导风格 (直接影响) 2、 班级规模 (重要因素) 3、 班级 的性质 (情境因素) 4、 对教师的期望 第 二 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 (一)群体: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1、 正式群体:是有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 , 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 , 指责权利明确 , 组织地位确定 。 2、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二)群体动力 (勒温 最早研究) 1、 群体凝聚力 2、 群体规范 3、 课堂气氛 : 概念: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综合状态 影响因素:教师的领导方 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情绪状态 影响途径:接受、反馈、输入、输出 4、 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第 三 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 P212-216) 一、课堂纪律的性质: 1、 概念: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2、 类型 : 22 教师促成的纪律 集体促成的纪律 任务促成的纪律 自我促成的纪律 二、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1、定义: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这课堂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 2、两部分: 课堂情境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 三、问题 行为 与课堂纪律 (一)问题行为的性质 (二)问题行为的类型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 2、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第 一 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一)教学评价: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 , 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 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做出 决策 。 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的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 做出 决定等步骤 。 (二)教育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 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 , 而教 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 , 是以客观描述为基础;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 , 只有通过教育评价 , 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 , 才有实际价值 。 (三)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 P218-219) 1、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根据 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 ) 2、 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 3、 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根据 教学评价的功能 ) 4、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 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 ) (四)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四点 P219) 第 二 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一)教学评 价 1、内容 包括: 认知 ; 技能 ; 情感 2、常用手段:认知和技能领域: 标准化成就测验 、教师自编测验 情感与道德表现: 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案卷分析、观察、谈话等) (二) 标准化成就测验 1、 定义: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2、 特点:由专门机构或专家学者编制;施测条件、计分手段、分数的解释完全相同 3、 优越性:客观性、计划性、可比性 4、 问题: 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很不协调;测验结果的不当使用,对个体造成不良影响。 (三)教师自编测验 、 定义:由教师根 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 , 自己编制的测验 ,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 、 测验的计划 (略) 、 自编测验的类型(客观题 主观题) 、 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信度 指测验的可靠性 ,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效度 测量的正确性 ,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区分度 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5、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 (四)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1、 案卷分析 2、 观察 3、 情感评价 23 (五)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 1、 评分 2、 合格 与不合格 3、 其他报告方式:个人鉴定、定期的综合评价等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和职业成就的关系 一、教师的特征和职业成就的关系 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二、教师的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第二节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1、课时计划的差异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注意力;教材的呈现 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教学策略的运用 3、课后评价的差异 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一、教 师成长的历程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途径( 4 点)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 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 P46 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 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的动力性特征: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 的个性心理特 24 征。 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相互防碍的斗争。 心理调适: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理过程。 学习:广义上: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狭义上,是人类的学习。 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个体的各种生理组织结构和机能以及本能行为,也即个体的生物学方面的发展。 变式: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事例时,经常变换呈现形式。 知识的巩固:就是采取某些强化措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识记,并持久保持的过程。即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 持在头脑里。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自动化了的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反映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以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并近于自动化了的智力活动方式。 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消极影响,即干扰作用。 思维定势:指过去思维活动的经验使当前思维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 逆向迁移:是指后学 习的知识、技能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影响。 学习策略:学习者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学习方法的采用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过程。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的。 记忆策略:指在元认知的作用下,具体调节记忆方法的策略。 规则的发现学习: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品德: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 稳定特征成倾向。 道行认识:是对关于是非、好坏和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肯定的或否定的内心体验。 道德行为:指一个人表现的有关道德方面的言论、举止和行动。 道德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道德信念:指人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确信,并愿以它作为行动指南的意识倾向。 幼儿期:指儿童从三岁到六、七岁这一年龄阶段。(幼儿园 -幼儿期,入学以前 -学前期) 依恋:指幼儿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 ,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发育性学习障碍: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显露的许多心理和语言功能发展的偏离,包括原始性缺陷和衍生性缺陷。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社会性认知: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 的总观点,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所制约。 心理教育:指依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辅导: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设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给学生以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个别辅导:以个别学生为对象,以学生问题和需要为基础,用 尊重、接纳和理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咨询、活动等途径,予以适当启发和诱导,使学生能够从有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健康。 聆听法:即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方法。 松弛法: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的肌肉从头到脚逐步放松的方法。 系统脱敏法: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逐渐适应某种过敏反应的刺激源。 分题计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经过计论成争辨得出 25 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指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进文化的同时,以潜移默化方式获得渗透性心理教育,促进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快乐学习: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都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积极的情感投入。 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指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认知态度,意志品质,行为特征,情感倾向的综合反映 教育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 1986 年月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 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九年制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6、义务教育法在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 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7、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8、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都是什么?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 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0、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 (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3、义务教 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根据? 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5、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6、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采取什么政策?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 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校。) 17、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对义务教育是怎么保护的? 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必须包括相应的义务教育设施。 18、义务教育法对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收费是怎么规定的?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19、义务教育法规定,谁承担 “ 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 的义务? 26 适龄少年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20、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 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谁申请?由谁批准? 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21 义务教育法对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是如何规定的?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 22、义务教育法对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是如何规定的?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 23、义务教育法对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用于义务教育 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24、义务教育法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有何特殊规定? 国家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予以补助。 25、义务教育法对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 26、义务教育法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有何特殊规定? 国家在师资、财政等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27、义务教育法对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有何要求? ( 1)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 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 ( 2)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须按照规定从事教育工作。 ( 3)国家鼓励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责。 28、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权利是如何保护的?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29、义务教育法对地方各级人民 政府在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是如何要求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30、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31、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 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3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经费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3、义务教育法对保障义务教育教学秩序是如何规定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 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4、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35、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在宗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 36、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由谁制定的?什么时间实施的? 原国家教委制定的,于 1992 年 3 月 14 日实施的。 3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哪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由省级人民 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3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是如何确定? 27 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39、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是如何具体确定的?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 4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承担实施义务教育任务的机构有那些? 地方人民政府设置或者批准设置的全日制小学,全日制普通中 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种形式的简易小学或者教学点(班或者组),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工读学校等。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等单位,应当保证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上述单位自行实施义务教育教学工作,需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41、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实施义务教育,应当具备那些基本条件? ( 1)与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 ( 2)具有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和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师资来源; ( 3)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按照 规定标准逐步配置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办学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实施义务教育的条件。 42、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有困难、需要分两步实施的,应如何办理? 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有困难、需要分两步实施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报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或者依照地方性法规规定办理。 43、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哪个部门最迟在新学年开始前十五天,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由当地基 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 4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谁必须按照通知要求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45、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办理程序上是如何规定的? ( 1)、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 2)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 ( 3)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46、按照义 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如何处理? 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47、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如何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 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借读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以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为准。 48、义 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标志是什么? 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由学校发给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受完当地规定年限义务教育获得的毕业证书或者结业证书,可视为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 49、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学业成绩优异而提前达到与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相应的初等教育或者初级中等教育毕业程度的,可否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可以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50、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什么费用?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 51、按 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费用标准和具体办法,谁提出方案?谁批准?其他单位是否有权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和向学生乱收费用? 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由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他行政机关和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 28 准;不得向学生乱收费用。 52、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不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53、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享受助学金的贫困学生是指那些学生? 初级中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困难地区、边远地区的小学及其他寄宿小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5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哪级人民政府规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55、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是什么?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新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课程以学 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 二、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交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 三、课程改革的具体理念与目标 1.倡导全人的教育 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