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07年-2014年.doc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07年-2014年.doc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07年-2014年.doc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07年-2014年.doc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07年-2014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2007年:一.名词解释(5分*13=65分)1.地理环境 2.五礼 3.九章算术 4.兰亭序 5.五行生克学说 6.离骚 7.徐霞客 8.吴带当风 9.世说新语 10.雕版印刷 11.诗史 12.资治通鉴 13.明四家 14.南洪北孔 15.张遂二.简答题(8分*5=40分)1、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请你用主要的分类方法进行划分(每类至少举三种文化为例)2、简述中国原始文化的成就。3、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有哪些特点?请叙述它的积极内涵。三.论述题(15分*3=45分)注意:凡要求结合实际论述的,此项为判分基本标准。1、 请你就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发表自己的看法。2、“夫世之所谓风俗者,施于朝廷,通于天下,贯于人心,关乎气运,不可一旦而无焉者。”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试以你所熟悉的作品为例,谈谈中国小说的价值在智慧人格、反叛人格、率真人格、精神方面是如何得到表现的。2008年:一.名词解释(5分*13=65分)1.四大文明古国 2.墨家 3.史记 4.僧一行 5.梦溪笔谈 6.徐光启 7.五谷 8. 诗经 9.“三言两拍” 10.京杭大运河 11.清明上河图 12.长短句 13.话本二.简答题(8分*5=40分)1、请讲述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的区别。2、请划分东周的分期(须写明年代)3、中国传统的饮食习俗包括哪些方面。4、方克主编的中国的世界记录*科技卷记载了中国古代科技许多值得自豪的成就请写出除四大发明以外的任意八项。5、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三.论述题(15分*3=45分)注意:凡要求结合实际论述的,此项为判分基本标准。1.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积极内涵包括哪些内容?2. 长生殿和桃花扇是清代最著名的戏曲作品;请你谈谈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的看法。3. 风俗从来就有良、陋之分,请你从陋俗危害性的角度,结合实际谈谈改造、批判和抛弃陋俗的必要性。2009年:1. 名词解释(5*13=65分)1. 五谷 2.法家 3.数理精蕴 4.甲骨文 5.五经 6.郭守敬7. 数学九章 8.本草纲目 9.赋 10.明代“四大奇书”11. 编年体 12.刘知几 13. 元杂剧2. 简答题(8*5=40分)1. 简述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2. 对外域文化,中华民族最终亦能以博大胸怀扬弃吸收,请简述这个问题。3. 谈谈你对儒家学派学说主要内容的了解?4. 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何在?5. 中国文化为什么会有强大的生命力?3. 论述题(15*3=45分)1.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包括哪些基本内容?请结合你的了解与感受谈谈看法。2. 请你结合现在的教育现状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解与感受。3. 中华民族素来颂扬哪些传统美德?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理解感受。2010年:1. 名词解释(5*13=65分)1. 五谷:黍、稷、稻、麦、菽(各1分)2. 阴阳家: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之一(1分);邹衍为代表(1分);运用阴阳消长模式论证社会人事(1分);从时间、空间的流转变化中去把握世界为其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2分)。3. 墨家:创立者为墨翟(1分);强调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1分);提倡“节用”、“兼爱”、“天志”、“尚同”(一点1分,以3分为限)。4. 金文: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1分);用毛笔书写后翻铸(1分);线条肥厚粗壮,圆浑丰满 (1分);字形庄重美观(1分);结构趋于定型(1分)。5. “六经”:诗、书(各0.5分);礼、乐、易、春秋(各1分)。6. 九章算术:公元一世纪成书的数学专著(1分);246个数学问题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数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1分);对面积和体积的各种算法(1分);运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1分);开平方、开立方、负数概念等早于欧洲1500多年(1分)。 7. 四大文明古国: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各1分);古巴比伦(2分)。8.离骚:战国时楚国屈原所著(1分);是一首政治抒情诗(1分);叙述了作者的世系、天赋、修养、抱负、遭遇和追求(2分);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思想(1分)。9. 纪传体:中国历史著作的一种类型,源于司马迁的史记(1分);以人物为中心(1分);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2分);交相补充,互相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1分)。10. “三通”:唐朝杜佑所撰通典(1分);南宋郑樵所著通志(1分);宋末元初马端临所著文献通考(1分)之合称(1分);皆为记录历代典章制度的历史著作(1分)。11. 元杂剧:融合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各0.5分)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0.5分);是中国戏曲的第一种成熟形态(0.5分);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郑光祖等(写对4人即可,各0.5分)。12. 太平道:东汉时期道教的一个教派(1分);张角所创立(1分);基本思想以黄老道(1分)和太平经的学说为中心(1分);主要信仰咒术和内省治病(1分)。13. 一行和尚:唐代天文学家(1分);创制黄道游仪(1分);以观察日、月、五星的位置与移动情况(1分);最早发现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1分);用科学方法首次进行子午线实测(1分)。2. 简答题(8*5=40分)1. 请讲述“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广义文化”: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2分);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2分)。“狭义文化”:排除人类社会一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2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2分)。2. 简述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2分);经济基础稳固(2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2分);对人身控制严密(2分)。3. 简述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西周的宗法制度为周公创立(2分);嫡长子继承制(2分);封邦建国制(2分);宗庙祭祀制度(2分)。4. 结合具体学科,简述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实用性可结合天学、数学、地理学等(4分);整体观可结合历学、农学、中医学等(4分)。5. 请谈谈对中国古代史学优良传统的认识。学兼天人,会通古今(2分);以古为镜,经世致用(2分);求实直书,书法不隐(2分);德识为先,才学并茂(2分)。3. 论述题(15*3=45分)1.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具有哪些重要功能?请结合你的理解与感受谈谈你的看法。民族凝聚功能(2分);精神激励功能(2分);整合创新功能(2分);结合理解与感受自由论述(9分)。2. 请你结合现在的教育现状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教学思想的理解与感受。因材施教,启发诱导(2分);温故知新,学思并重(2分);循序渐进,由博返约(2分);长善救失,教学相长(2分);言传身教,尊师爱生(2分);结合现状自由论述(5分)。3. 在任何社会中,都要以普遍的规范来协调个体与整体之利,这一问题在传统文化中便展开为“义利之辨”,请结合实际谈谈对“义利之辨”的看法。结合实际自由论述(15分)。2011年 :1. 名词解释(5分*13=65分)1. 清明上河图 2.太平道 3.梦溪笔谈 4.编年体 5. 郭守敬 6.“三言两拍” 7.京杭大运河 8. 刘知几9. 史记 10.长短句 11.五经 12.话本 13.“三通”2. 简答题(8分*5=40分)1. 中国传统的饮食习俗包括哪些方面?2. 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 简述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4. 谈谈你对儒家学派学说主要内容的了解。5. 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何在?三、论述题(15分*3=45分)注意:凡要求结合实际论述的,此项为判分基本标准。1. 中华民族素来颂扬哪些传统美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理解与感受。2. 风俗从来就有良、陋之分。请你从陋俗危害性的角度,结合实际谈谈改造、批判和抛弃陋俗的必要性。3. 在任何社会中,都要以普遍的规范来协调个体与整体之利,这一问题在传统文化中便展开为“义利之辨”。请结合今天的社会实际谈谈对“义利之辨”的看法。2012年:1. 名词解释(5*13=65分)1. 家国同构 2.甲骨文 3.分封制 4.活字印刷书 5.太学 6.九品中正制7. 汉赋 8.春秋 9.中医学四大经典 10.游目 11.中体西用 12.慎独13. 儒林外史2. 简答题(8*5=40分)1. 简述汉字发展的规律。2. 简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特色。3. 简述宗法制度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4. 简述中国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主要表现特征。5. 简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 论述题(15*3=45分)1. 结合现实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在活力的认识。2. 结合自身体验谈谈对中国传统美德“诚信知报”的理解。3. 结合个人体验谈谈传统文化对自身思想品格有哪些方面的影响。2013年: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小篆 2.知行合一 3.离骚 4.中体西用 5.严复 6.内圣外王 7.周易 8.四圣谛 9.编年体 10.遗貌取神 11.饕鬄纹 12.文以载道 13.法家学说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90分)1.简述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2.简述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3.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4.简述古代中国与欧洲在政体上的差异。5.简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三.论述题1. 结合现实谈谈对“中体西用”论的看法。2.结合自身体验谈谈对“修己慎独”的理解。3.结合个人体验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精神的理解和认识。2014年:1、 名词解释1. 阴阳家 2.天人合一 3.风骚 4.文化 5.三通 6.宋明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