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网络环境下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pdf_第1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网络环境下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pdf_第2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网络环境下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pdf_第3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网络环境下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pdf_第4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网络环境下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开放的、共享的、个性化学 习平台。在网络环境下进彳亍自主学习己经成为当前学习型社会中重要学习方式。大学 生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创新型、高 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大 学生更科学有效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是当前教育界受到了越来 越多的关注。网络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不但与学习者本身的个性特征有关,也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调查、分析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较为重要的现 实意义。 本研究从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构成入手,通过问卷调查较为深 入地了解、分析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并探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 因,讨论网络环境下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并在此基础 上提出一个网络环境下面向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弹性教学模式。期望可以探索 有效的培养策略以引导大学生形成网络环境下良好的学习方式,提高其网络学习绩效 与终身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认知弹性理论;大学生;培养 a b s t i a c t c o i n p l i t e rn e t w o r k ,e s p e c i a u ym 6i n t e m e t ,i sp o t e n d a li 1 1p r o v i d i n ga no p c n ,s b a r i n g , 姐d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l e a m i n gp la _ t f o mf 0 rk 锄e r s s d f r e g i l l a t e dl e 锄i n g 也r o u 曲h t e m 武 h 嬲b e e ni n c r e 船i 1 1 9 l yp o p u l a ri i lt h es n m ys o c i e 吼u d e r g r a d u a l t e sa r ei m p o r t a mh u m a n r e s o u r c ef b fac o i l i l 由啊l 曲r 1 1 i i 喀t ol e 锄,p o s s e s s i n gl i f l o n gl e 舭血ga b i l i 劬i sab 船i c l i t e r a c y o fc r e a t i v e ,1 1 i g h q 噍d 时h 啪a ni nc o n t e i n p o r a r ys o d e 吼h o wt 0c i l l t i v a 把 u n d e r g 刚u a t e s s e l f - r e g u l a t e d1 e a n l i i l ga b i l 竹i nt h c 咖r k 即“r o m 哪,t om a k e i m d e r 鲫d l i a t e s 埘l i z eo i l l i n cl c a m i l l gr e s o u r c e sm o r ee 仃b c t i v e l yh a sb e e ng e t t i i l gn l o r e a n d m o r ea t 嘧m o nf 吣me d u c a t o r s l o ws e l f _ r e g l l l a t e dl e a r n i i l ga _ b i l 时i sn o to n l yc a l l s e d b vl e a m e r st l l e m s e l v e s c h a 蒯s t i c s , b u ta l s or c s u l t s 龀i mu 珊u i 协b l el e a n 血g e n v i r o m n e n t s ni sn c c e s s a r yt 0i n v e s t i g a t e 锄da n a l y z ep r e s e n ts 协t i l s ,p r o b l e m s ,a i l d c o u n t e n l l e a s u r e smt e r d l so fc 0 i 岬o m r ym l d e r g r a c h 墒t e s s e l 仁r e g i l l a 士e dl e a r n i n ga b i h t y i nt b en e t w o r ke n v i r o m e n t 1 1 l i st h e s i sf i r s td i s c u s s e st h ec o m p o n e n t so fu n d e r g r a d l 城e s s e l f - r e g i | l a t e d1 e a m i n g a b i l 酊i n 血en 咖o r kc i l v 椭m n e n t t h e i l ,t h r o u 曲aq u e s t i 咖a i r e ,t l l i st | l e s i si n v e 嘶g a t e s p r e s e n tg t 咖s 锄dc x i s t i i 玛p m b l e n l s o f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 s s e l f - r e 鲥a t e dk 锄i i l ga b i l i t y u n d e ri m e m 吐,a n da n a l y z e st l l ep m b l e mc a l l s a t i o na c c o r d i n gt od a 士ao ft h es u r v e y t h i n t l l i s 也e s i sp r o p o st oc o m b i n ec o 鲥t i v en e x i b i l i 够t h e o r y 卸dw e b _ b a s e dc o u r s e sa sa n i i l t e g r a t i v em 眦g y t os o l v ed i s c u s s e dp m b l 锄s f o i l n l l ,t 1 1 i s 廿l e s e s 缸曲e 衄o r cs u g g e s t s a ni i l s 仉i c t i o n a lm o d e lb 嬲e do nt h ec 伽曲i n a t i o no fc o 印i t i v e = f l e ) 【i b i l i 锣也e o r ym d w c b - b 勰e dc o u r s e ,w h i c ha i m sa t 也e 吼l m v a d o no fu n d e 唱r a d u a l e s s e l f - r c g i l l a t e dl e 锄i n g a b i 哆i nt h en 蜘r ke n v i m n m e n t k e yw o r d s : s e m r c g u l a l e dl e 啪i n ga b i l i 够;c o 驴j t j v cf l e x i b i l 时t h e o r y ;船d 锄雪嗡d u a t c c u m v 撕o n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a 趟! & :塑!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 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嘉撬咖p 签器磐 日 期:1 孑小k - 勿口日期:忍受臣二纠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年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专家们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被 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罩程碑的著作中特别强调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个 基本观念,认为:“每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 石”。让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促进终身教育的发展和 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大学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 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当代大学生是时代浪潮与文化浪 潮的双重主体,肩负着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艰巨使命,其中创新精神又是发展与振 兴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由此,现代教育理念的培养目标直指创造性人才,而创新思 想的形成与发展又是以能力为基石,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首要问题。面对生活节奏 的不断加快,生活空间的逐步密集,知识膨胀的不可控制,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是 权威的教学形式,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更使自主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 式。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 本素质。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可以为教育提供一个开放的、共享的、个性化学习 平台。网络通信技术不但使教育教学信息资源极大丰富,为教师提供现代化的教学工 具,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需求,使学习者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 网络教育、促进网络学习不但可以有效地扩大教育规模,为学习者提供终身化学习平 台,也有潜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2 1 世纪的教育带来无限生机。网络学习不但可 以帮助大学生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顺利完成各种学科的学习任务,还能够让学生掌握终 身学习的本领,在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谋 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网己经普遍建立,如何使大学生尽快适应这 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网络化学习新环境?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能力,侵大学生更科学有效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提高嘲络学习效率? 这在当前推进 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大形势下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从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构成入手,通过问卷调查较为深 入地了解、分析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并探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成 因,讨论网络环境下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并在此基础 上提出一个网络环境下面向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弹性教学模式。期望可以探索 有效的培养策略以引导大学生形成网络环境下良好的学习方式,提高其网络学习绩效 与终身学习能力。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概述 一、学习能力 ( 一) 学习能力的含义 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去独立 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是决定一个人 终生发展的最主要的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核心要素。只有会学习的人才 会实践,只有善于学习的人才善于创造。但就“学习能力”的概念、内涵、实质,还 少有专门的论述。北京师范大学刘知新教授曾就学习能力这一概念做出相应的解答。 他认为,学习能力是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能力是学生 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同时又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它即是进行学习活 动所依赖的基础,又是学习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 二) 学习能力的构成 任何学习活动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策略的定向调节和控制下进行的, 如果学生缺少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策略,学习活动就很难进行。由此可见,构成学习 能力的基本要素主要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策略。前阿者在后者的统整、导向 下,内化并结构化、网络化,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即构成了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认 知结构从静态来考察,可以认为是知识在学习者头脑中储存的形式;从学习活动的动 态来考察,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的加工、通话新知识,处理新知识的“先行组织者”, 它在不断同化、激化、加工、提取、储存学习对象提供的诸多信息,使之处于有序的、 组织化和网络化的状态。因此,学习能力的实质就是结构化、网络化、程序化的知识、 技能和策略。也就是说,学习能力不是空洞无物的心理官能,也不是泛泛存在的一般 智力,它的基本要素是知识、技能和策略,但它既不是知识、技能和策略本身也不是 知识、技能、策略之外的特殊之物,而是实实在在的专门化的知识、技能和策略结构 系统,即所谓的认知结构和操作方法系统。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无论是知识的掌握、问 题的解决,还是要学会学习,都得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因此,从学习能力的构成和 实质来看,学习策略比学科知识和技能具有更高的概括性、更强的迁移性和更广泛的 适应性,在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学习策略 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它是由直接对信息进 行加工处理的具体方法和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两部分组成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即学习策略具有方法性和自我调控性两大特性。区别“学会”和“会学”的一个 重要标志,就在于学生是否能够对整个学习情境进行有效的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作 出相应的选择和调整。 从学习能力的心理基础来分析,既然学习能力是一种个性特征,它就必然要受到 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智力因素的函数, 也是非智力因素的函数。智力因素主要是由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心理因 素构成,它直接参与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而非智力因素通常是指那些不直接参 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活动起动力和调节作用的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 志、性格等。可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制约着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速度和质 量,是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心理基础,制约着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水平。 ( 三) 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 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知识、技能和策略的获得及其广泛迁移,从而使它 们得到不断综合和概括而实现的。这一形成过程,从学习者的内因分析依赖于学生对 知识、技能和策略的掌握质量及其结构化、网络化、程序化水平,依赖于学生的一般 智力水平以及以学习动机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的调控”1 。 可见,毹力的形成要以知识技能的掌握未载体,通过知识建构形成自己稳定的认 知结构,再通过有效的方法与策略去解决特定情境中的问题。由此可见,学习能力的 形成和发展是分层递进的。首先,学生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技能和策略, 这是构成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但它不等同于学习能力。其次,学生通过积极地思考 和不断地整合,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要素与原有的知识技能相互作用,内化为结构化、 网络化的知识技能结构,知识与技能结构化、网络化水平是决定学习能力水平高低和 发展程度的关键。再次,在解决特定任务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 以活动任务和问题类型为线索和中心,将不同知识技能进行组块、实现知识、技能和 发放、策略的融会贯通和高度网络化、系统化,形成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程序化的活 动经验结构。 由此,可将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划分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三个阶段,由低到 高依次为: 第一阶段:知识、技能和策略要素的学习与掌握 第二阶段:知识和技能结构的组织与形成 第三阶段:程序化的活动经验结构的构建 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对学习活动的定向和控 制作用不断增强,使学习者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断深入,活动任务的难度不断增加, 知识、技能和策略结构化、网络化、程序化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也在不断生发并达到新的水平。 以上对学习能力的含义,构成及形成过程作了简单的介绍,可以用图1 - 1 表示学 习能力的构成要素、表现形式、形成途径和心理基础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以总结”1 。 1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1 1 学习能力结构图 如图1 1 所示,我们把知识、技能、策略纳入学习能力的构成之中,强调能力的 实质是结构化、网络化、程序化的知识、技能和策略,强调学习活动是学习能力形成 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基本知识、技能的习得则是能力提高的根本基础。那么,什么 样的知识有助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知识的变 化过程。 一 从主客体关系角度来看,知识的变化大概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即,从客体知识 到个体知识的内化过程。由个体知识到公共知识的外化过程,以及由主观知识到问题 解决的实践化、应用化过程”1 。 除了激进建构主义者坚持的知识只存在于个体自身的知识观外,大多数人都接受 外在的客观知识是存在的这一观点。那么以上提到的第一阶段,也就是个体将客观存 在的,公共的知识内化到自身的认知结构当中,形成与自身已有知识相关联、具有个 人特色的知识体系,此即所谓的个体知识:体现在本研究的网络知识中,客体知识包 括有关概念、规则、具体操作方法,甚至有关网络道德方面的内容。只要是已经存在、 并广泛被人们肯定接受以及使用的有关网络的客体知识,都可以将其看作是有关网络 的客观知识。学习者根据个人不同的知识结构,对知识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通过新 旧经验的相互作用建构出富有个人意义的个体知识。 知识的变化,不仅要由外而内,还要由内而外,就是在内化的基础上进行外化。 例如,一个人对某一理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别人知晓,这就是外化的过程。理论上 说,外化就是表达出自己的创造性知识,增加人类的公共知识( 例如科学家的新理论) 和公共经验( 如艺术家的新作品) 。设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不将自己的知识加以外 化,人类的知识就不会进步。对学生而言,其个体知识的外化不一定要具有一般社会 意义上的创造性。 外化,还有一种更经常的形式,就是将个体的主观知识用于解决问题,对知识加 以实践或应用。应用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也为了在用的过程中建构新的知识,即在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做的过程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这也就是能力的落脚之处,即运用掌握的主客体知 识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在知识的不断深化和外化过程中,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不断地 扩充与完善,实际的操作技能不断地加强,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解 决所面临的问题,这也就使得其网络学习能力r 渐提高。 由此可见,教学和学习过程就是要促进公共知识、客观知识内化为个体的、主观 的知识,再促进主观知识的实践和应用,或直接转化为公共知识,即外化。在这一过 程中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不断丰富,学习能力不断加强。 二、自主学习能力 ( 一) 自主学习的定义与特征 自主学习( s e l f 巩g l l l a t e d l e 锄i r 培) 亦称自我调节学习,自我指导学习等。一般是 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0 1 。 从2 0 实际5 0 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维果斯 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认知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都从不同角 度对自主学习做过一些探讨。然而,对于自主学习的性质,不同理论学派的观点可谓 众说纷纭。为澄清这一问题,社会认知学派的z i 瑚m e 咖a n 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自主学 习研究框架,对自主学习的实质做了深入说明。( 见表1 1 ) 表卜1 自主学习的研究框架 科学的问题心理维度任务条件自主的实质自主过程 内在的或自我激发自我目标、自我效能、 1为什么学动机选择参与 的 价值观、归冈等 2如何学方法选择方法有计划或自动化的策略使用、放松等 3何时学 时间控制时限定时而有效的 时间、计划和管理 4 学什么学习结果控制学习结果 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自我监控、自我判断、 意识 行为控制、意志等 对物质环境的敏感 5 在哪里学环境控制物质环境选择、组织学习环境 和随机应变 对社会环境的敏感 6 同谁学社会性控制社会环境选择榜样、寻求帮助 和随机麻变 z i 皿n e 皿趾认为,确定学生的学习是否是自主的,应该依据研究框架中的第三 列,即任务条件。如果学生在该列中的六个方面均能由自己作出选择或控制,则其学 习就是充分自主的;反之,如果学生在这六个方面均不能由自己选择或控制,则其学 习就无所谓自主“1 。从本质上讲,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 5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已达到自动化的,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自主学 习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过程作出自我监控,他们还能够主动营造 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但是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完整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 极端的不自主学习都较少,多数学习介于这两者之间,因此研究自主学习首先应该分 清学生在哪些学习方面上是自主的,在哪些方面上是不自主的,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旌 加教育干预。 自主学习具有以下的一些基本特征: 1 能动性 自主学习有别于各种形式的他主学习,它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 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学习活动,或需要外 界来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 2 独立性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摆脱对教师或他人的 依赖,由自己作出选择和控制,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 3 有效性 由于自主学习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尽量协调好自己学习系统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使 它们发挥出最佳效果,因此自主学习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采取各秘调控措施使自己的 学习达到最优化的过程。 4 相对性 自主学习不是绝对的,就现实的情况来看,绝对自主或绝对不自主的学习都较少, 学生的学习多数是介于这两极之间。也就是说,他们的学习在有些方面可能是自主的, 而在另一些方面可能是不自主的。 ( 二) 自主学习的基本要素 1 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它是一种主动而非被动的学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 积极性和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的效果,而动机是引发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驱力。它可以 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高涨的学习热情、巨大的学习主动性,驱使学生积极采 取一系列学习行为去接收信息,并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 一个完整的动机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动机的内在需求、外在诱因和自我 中介调节作用。动机也就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需求( 如本能、 需要和驱力等) 与行为的外在诱因( 如目标、奖惩等) 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 行为的动力因素。1 。 在这个动机过程模式中,需要是在心理潜能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而产生的。需要通 过自我调节与外在诱因相联系,从而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并调动自身的能量,引起 定的情感反应,形成驱力。同样,驱力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使个体努力去实现目标。 外在诱因通过自我调节作用而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动因。自我调节包括预期、自我效能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信念、意志和反馈等一系列循环过程,它发动、维持和调节行为。对行为结果的成功 与失败归因,则成为有关后继行为的主要动机因素之一。如此引起新的需要,形成一 系列螺旋式循环动机行为。 其中,自我效能感作为动机形成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 基本要素之一。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他能否成功地达成某种特定结果的信念。信念的 作用是引导自我强化自信感,充分展现能力,以完成既定的任务。在设计自主学习的 动机性信念中,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最为突出,因为它影响学习目标的设置,对学习目 标的承诺、学习的坚持性以及在目标达到过程中的若干决策。 2 掌握心向 掌握指学生对其自身所设定的学习目标达到的程度。学生所选择的目标在形成 和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居核心地位。因为学生要根据学习目标来确定学习方向,判 断学习的进展情况,选择和调整学习过程和策略。通常,学生所选择的与学习任务相 关的目标主要有两类:一是掌握目标,二是表现性目标。确定掌握目标的学生寻求对 学习任务的理解和掌握,而确定表现性目标的学生更多地是为了向他人证明自己有能 力0 1 。自主学习中,倡导学生确立掌握目标,令其立足于学习和掌握内容来完成学业 任务。 3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它是 由直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具体方法即认知策略和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节和控 制的元认知策略两部分组成。1 。学习目标确定之后,自主学习的学生就要根据学习目 标选择和运用相应的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精加工、组织等许多具体策略,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 略、自我监控策略、自我评价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是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关键。 o m a l l e y ( 1 9 9 5 ) 等指出:没有掌握元认知策略的学生基本上是一个没有方向和没有 能力评估自己的进步、自己的成绩和确定自己未来学习方向的人。虽然,元认知策略 是使学习者承担自己学习责任的工具“。 4 主人翁感 主人翁感是指学习者调节自我学习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通过有意义的目标、 所期待的变化和自身的学习过程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感。学习者应对自主学 习这种学习方式具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充分认识自身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 作用,克服消极被动或无所作为的观念,使自己真f 成为学习的主人。 综上自主学习,作为时下主流学习方式,它提倡学习者全面参与学习过程,包括 学习内容、过程,策略的选择、目标的确立以及对这一系列活动的反思和修正。强调 学习者个体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习者通过对自身学习活动的不断反思、调整策略 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 不断提高,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三) 自主学习能力的构成 根据以上学习能力及自主学习观点,归纳总结出学习者首先要具备以下的自主学 习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实现学习的目标。 1 自主确定学习目标的能力 学习者应能根据自己或他人的要求,制定近期或远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在制定 目标时,学习者对自己的现有学习水平要有个准确的估计,过高或过低的估计,会使 确定的目标难以实现或极易达到,这都会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 2 自主确定学习内容的能力 学习者应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除教材外,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材料, 并且能够辨别材料的优缺点。 3 自主选用合适的学习方法的能力 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因每个人的认知风格、学习策略、文化背景等差异而不同,因 此,学习者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判别其学习方法是否适用,并加以总结。 4 自主控制学习的时间、地点及进度的能力 学习者应能够选择并识别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环境,有效地确保学习时间,调节 和控制学习的进度。 5 自主评估学习成果的能力 自我评估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者应能够对自己在学习上取 得的进步做出一个正确的自我评判,并能监控进步的过程。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成分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确定学习目标、选择 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能力。我们可以从自主设计学习、自主实 施学习、自主评价学习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学习能力的构成。其中,设计、实施的过程 中又包括自主选择网络学习媒体、自主选择交流( 或交互) 伙伴、自主评价网络学习 资源等。 首先,自主设计学习能力,即学习者自行规划学习的能力主要包括设置具体的学 习目标、制定网络学习汁划。如在上机前制定学习计划、学习完成时做小结,并计划 好针对课程的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及监控策略。 其次,自主实施学习能力。即学习者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采用一定的认知 及元认知策略,独立地将学习活动开展下去,并完成既定的目标。它包括基本的网络 操作技能的掌握,如收发电子邮件、参加学习社区( 论坛) 的讨论、利用搜索引擎查找 资料、阅读网络图书馆中的图书、下载需要的学习软件等;以及网络环境下特定的学 习方法,即我们所谓的认知策略,如背诵网络课程内容、阅读完成后做测试题、上机 前制定学习计划、学习完成时做小结( 后二者也可以归为自主设计学习当中) :另外, 实施学习的过程中,还需学习者掌握一定的元认知策略,如在学习中不断提问自己、 8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学习方法进行反思等。 此外,自主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即学习者自主评价学习的能力。即通过学 习结果的反馈对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过程的实施、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认知调控等 一系列学习活动做出客观地分析评定,以确定自主学习过程各环节是否有问题,查找 出问题成因并作以解决。另外,评价还涉及到学习者对自身学习结果成败归因的判断 上,即我们所说的自我效能感。它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 影响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者,其自主学习倾向性更强。 以上提出的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将在下一节的调查问卷分析中作具体 的详述,并以调查数据为依据,根据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提出相应的提高其网 络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其目的在于了解当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网络的 利用情况,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及网络学习准备状况。问卷共分三部分:前两部分 以学习者自我评价的方式,让学习者对其一般能力及一般学习能力做出宏观的判断。 一般能力中包括表达、组织、评价、创新、自学、适应、预测、思维、问题解决、自 我调控、人际交往、时间管理十二个方面,能力程度分别为强、较强、一般、较弱、 非常弱五个层面;一般学习能力包括观察、思维、记忆、注意、想象、阅读、运算、 动手八种类型,能力程度同一般能力异样,分为强、较强、一般、较弱、非常弱五个 程度。让学习者根据自身的能力状况,从五种程度中作出相应的选择。第三部分为网 络学习相关调查,主要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规划学习的能力、网 络操作技能、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自我监控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初稿设 计完成后,在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后,在东北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 不限年级、不限专 业、不限性别) 中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本研究调查数据来自东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网络 学习能力构成分析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项目号:0 n 2 0 0 7 0 2 ) 。调查对象全部是有网 络学习经历的学习者,样本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各年级各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发放问 卷3 0 4 份,回收2 8 6 份,其中有效问卷2 6 8 份,有效回收率为9 3 7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 网络学习者的一般能力 由于本研究调查对象全部是有网络学习经历的学习者,其必定都具备一定的网络 操作技能。这里所指的网络学习者的一般能力即指学习者网络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网络操作能力是指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进行网络自主 学习的基础条件。调查发现,3 5 1 的学习者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个人主页,6 7 8 的 学习者丌通了自己的博客( b l o g ) ,几乎所有的网络学习者都是经常使用自己的电子 邮箱,8 7 的学习者可以熟练地通过“另存为”命令从网络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7 2 的学习者已经能够熟练地利用网络工具来发布信息。由此可见,除极少数以外, 大多数网络学习者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 ( 二) 网络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环境的评价 想要在网络环境中进行自主化地学习,除了具备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外,还要对 l o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网络环境有一个宏观的了解。调查发现,当调查对象被问到“他人的鼓励、支持、帮 助对您进行网上学习重要吗”,近3 0 的学习者认为非常重要,5 7 的学习者认为比 较重要,“的学习者认为无所谓,只有极个别的学习者认为不太重要或毫无作用; 而随之又被问道在遇到困难时,是否有人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帮助时,3 8 的学习者回 答有时有,3 7 8 的学习者则认为很少得到过帮助,只有2 4 2 的学习者在适时的情 况下得到了相应的帮助。其次,当被问到老师和同学之间面对面的讨论是否重要时, 回答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占7 2 1 ,当被问到网络学习最重要的交流沟通种类时,一半 以上的回答为网上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近2 0 的回答为网上同学之间的交流。然而, 当让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环境作一个总体的评价时,4 8 3 的回答认为网络环境是隔离 的、单调的、刁& 独的,3 2 的学习者认为网络环境的学习资源与书本重复,良莠不齐, 难于评价。另外,当被问到哪些因素可能造成学习者不愿上网进行自主学习时,除了 上述的、无人帮助、孤独感使然外,还有多数学习者认为网络环境不安全,信息不真 实,很有可能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或虚假信息的蒙蔽。 ( 三) 网络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能否有效实现的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学习者只有具备足够 强的内部动机,才能使内在需要转化成较强的内在驱动力,作用于个体本身,直指奋 斗目标。通过几次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进行积极有效的成败归因。或者成功,产生较 强的自我效能感,行为受到强化后,产生更强的内在驱动力,或者失败,进行积极的 失败归因,找出问题所在,重新努力,同样能形成动机回路,使自主学习顺利进行。 然而,调查发现,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中,有超过半数的学习者以外部动机为主,如考 得好成绩,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的倾慕等占到了5 8 5 。另外,大多数学习者的自 我效能感不强,在被问到“是否有信心通过网络完成学业”,表示很有信心的只占到 了3 1 8 。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还体现在对学业成功或失败所做出的因果解释。对于 什么是“决定网络学习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4 9 7 认为是自己学习努力的程度, 6 3 8 的学习者认为是“学习资源的好坏”,2 1 的学习者认为是“老师的指导和同学 的帮助”。可见,还有为数不少的学习者,将自己的学业过分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和同 学的帮助。 ( 四) 网络学习者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 调查发现,学习者能够灵活使用简单的自主学习策略。如,在学习过程中,学习 者并不死记硬背网络课程的内容。只有2 4 7 的学习者经常背诵网络课程的内容。在 学习完成时,有6 3 0 的学习者经常进行在线测试。但多数学习者不能自如地使用一 些高级的网络自主学习策略,如“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提问”、“对学习方法进行 反思”等元认知策略,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学习者经常使用。在高级学习策略应用上, 选择“经常使用”、“偶尔使用”和“基本不用”的比例相差不大,可见网络学习者个 体问的差异也比较大,有的学习者却存在使用学习策略上的困难: 1 1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存问题及成因探析 ( 一) 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产生了严重的心理缺失及无助感 1 疏远了师生之间直接的情感联系 学生是一个被教师的教学行为感知的学习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本应自然建立 起一种联系、一种氛围、一种感情、一种彼此的关注,这使得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 的传授只是的过程,而是人与人情感的交流、交融的过程,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过 程。而在网络环境下,由于师生的准分离,学生面对着的始终是冰冷的计算机,操作 的始终是无生命的键盘、鼠标;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障碍、情感l 的僵化,特别是 对于需要师生情感联系、即时交互、即时鼓励的学习者来说,完全依靠网络学习,无 疑是不全面、不合适和不实际的。 2 网络环境造成了学习者的“心理黑洞” 学习者可能产生远离学校、教师、同学的孤独感、疏远感、空虚感、学习信心的 危机感;当学习遇到困难时,可能有人不知如何求助或当求助未得到及时反馈时,心 理焦虑不安,可能有人会淹没在网络学习资源中,不得要领,茫然不知所措。 3 无生命的网络影响学习者的人生态度 网络使虚拟生存介入了人的现实生存,使人的心理、行为、思维、角色、身份、 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变化,自我表达空间、个性发展宅悯获得了极大的扩展。一方面, 使人的“本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可以冲破现实规则,充分展示。但随之而来 的心理畸形与负面效应也表现出来了。在真真假假的虚拟世界里,学习者很容易迷失 了心智,是非观受到严重的影响,久而久之,其思维和行为将逐渐扭曲,如利用网络 散布虚假信息,进行些欺骗行为,更有甚者借助网络实施人身攻击,污染嗣络环境 及网络高科技犯罪。 ( 二) 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动机不强 1 外部动机较强,内部动机较弱 从学习动机的产生来看,更多的学习者是为了寻找更好的职业、提干、评职称、 为家人争光和迫于单位领导的压力等等外在因素学习,而源于对知识本身感兴趣的内 部动机却相当薄弱,个别学习者甚至没有内部动机。但是,内部动机却是驱使和维持 学习者学习的最稳定、最有效的动机,对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有 巨大作用。 由此,使得许多学习者的学习指向于学习活动的结果,在不了解网络学习环境、 不懂得如何运用网络学习资源的情况下盲目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强烈的功利因素使得 他们在庞杂的网络环境下茫然无措,不懂得学习的循序渐进性,常常想要一蹴而就, 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2 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缺乏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1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 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者,其自 主学习倾向性更强。调查发现,网络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一般。 学习者这种自信心和满足感的缺乏,很难形成动机过程的回路,无法激发虚席这 的内部学习动机,很难使得自主学习顺利进行。同时,如果没有足够强的内部动机, 如,学习者本身对学习内容没有任何兴趣,则很难形成学习这一行为。学习者没有任 何学习结果或结果得不到强化,那么最终会造成自我效能感的缺失。总之,学习者的 内部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相互支撑,互相影响。 ( 三) 网络结构化的知识及网络特殊的程序化、理性化的思维模式影响了学习 者的学习及思维方式 完全结构化的知识组织促使学习者机械掌握知识,而削弱了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和知 识意义建构的程度;过于详尽、客观的细节展示,使学习者逐步雀失了逻辑分析、推 理等思辩能力,成为单纯接受无法创新的知识容器。 网络提供的“程序化”、“逻辑化”、“理性化”的思维模式,与人类复杂多变的、 理性与非理性交融、逻辑与非逻辑共享的思维模式相比,显得更精于信息的获取、加 工、处理、运算,但却拙于创造、迁移、综合运用,缺乏灵感,久而久之,受网络思 维模式的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将变得僵化和萎缩。使人整日面对应接不暇的信息, 接受的多而深加工的少,知道的多而理解的少,浏览的多而选择的少,阅读的多而思 辨的少,浅层思维多而深层思维少。网络中的虚拟现实缩略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 大脑中的相互转化过程,不利于智力的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深层次开拓。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网络环境下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以上研究中,我们对自主学习及学习能力作了简单的介绍,对其含义、构成要素 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探讨了当今大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时存 在的问题。调查结果主要反映出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缺乏较强的主动性、能愿性,或 者是具备了自主学习动机却不知如何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其中主要涉及到认知及元 认知策略的不足。另外,调查结果分析表明部分学习者对于无生命的网络环境产生的 冷漠、甚至排斥的心理。缺乏同伴的帮助、教师的指导,导致了学习者情感上的空白, 心理上的缺失及茫然无措的无助感。由于调查对象涉及到本科生中的不同年级、不同 专业,反映出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作为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者,有必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方案。方 案中主要突出两方面的侧重点;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驱使其积极、主动地投 入到学习中去;另一方面则主要针对学习者网络学习能力不足,提出相关培养策略。 因此,本研究针对这两个主要问题分别提出了两套策略,分别针对自主性的形成及能 力的提高。教学中建议两套方案相互结合,做到双管齐下,有的放矢,针对性地提高 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 本研究目的在于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习者形成学习的自主性。在众多的 自主学习研究中,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核心,从不同程度上支配着学习者的意志、情感。 有效地激发并保持动机,已经成为多年来自主学习研究的着重点。本研究所提出的教 学模式同样以动机的激发与保持为切入点,并贯彻始终。在此期间,着重关注成就动 机的弹性驱力潜质,以此作为激发学习者主动、能愿的自主学习。 一、弹性驱力潜质与自主学习 ( 一) 驱力弹性潜质的涵义 关于驱力弹性潜质,在这里先作以简单的介绍。驱力,是动机理论当中的一个名 词,指个体的内在需求与外在目标相联系时,就由缺失性需要状态转化为唤醒状态, 形成具有一定能量和方向性的驱力“。而驱力是行为的直接动因,驱动着个体不断向 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我们知道,心理需要或成长需要( 包 括认知、审美、自我实现) 的特点足越满足越产生更强的需要,并激发个体强烈的成 长欲望“。因此,当个体在实现了既定目标,成就动机得到满足后,就会想要搞获得 更大的成就,实现自我的价值。如果在此时,即个体的成就动机得到满足,并产生更 强烈的驱力时,撤掉一切可以使个体继续进行自我实现的条件,即使其无法再进一步 1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向前发展,实现目标,那么个体由于长时间的无所事事,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将会 产生焦急、迫切的心理状态。在此心理状态的作用下,实验分析表明不同个体接下来 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行为;其一是由于长久的放松而懈怠,使个体既忘却了已习得的知 识技能以及既定的学习目标,同时也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信心与热情,学习活动就此 终止或者走下势路线;而另外一些个体则会在此期间累积更强的驱动力,告诫自己一 旦机会重来,就要投入百倍、千倍的努力与热情,将自己错过的时间错失的学习能容 弥补回来。这样就会事半功倍,取得的收获将远大于相同时间内在原有心理状态的驱 动下的收获。这就是驱力的弹性。 即个体的成就动机获得满足,驱力进一步增大时,运用各种方式:或分散其精力, 安排其他活动,或设置障碍,取消其行为借以发生的条件,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