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儿女英雄传》中的副词“才”.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儿女英雄传》中的副词“才”.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儿女英雄传》中的副词“才”.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儿女英雄传》中的副词“才”.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儿女英雄传》中的副词“才”.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女英雄传中的副词 “ 才”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专业 研究生 钱毓英指导教师 刘志成教授 “ 才”是一个多功能性的副词,对它语义和功能的多角度研究是现代汉语 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对 儿女英雄传中的副词 “ 才”进行了穷尽性的 描写和分析。主要研究的问题如下: 追溯了 “ 才”类副词的多语义情况及其相互的影响, “ 才” 类副词都有着丰 富的语义,副词 “ 才”的多项语义显然受到了其他 “ 才”类副词的影响。描写 了它们的共同发展演变方向,都是最先作时间副词最后演变为承接副词, “ 才” 类副词出现的年代不同,彼此相承,因而在句法功能和使用上互相替代。总结 了副词 “ 才”的基本义和派生义, 基本义是表达说话人对时间、数量、范围、 动作行为等方面的主观评价的 “ 才”a a 1 , 4 “ 才” a 派生出表示条件、原因、目 的的 “ 才”b ,又从 “ 才”b 派生出表示语气肯定和强调的 “ 才” c o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副词 “ 才”的多种语义和功能,通过对语言材料 儿女 英雄传的检索, 全文共有例句 1 1 7 4 例, 可以分为表示主观评价,表示条 件、原因、目 的,表示语气三个大类。类有表示时间、表示程度、表示数 量范围三个小类,类有表示唯一的条件、表示原因两个小类, 儿女英雄传 中 没有表示明 显目 的关系的“ 才” 。 类有表示辩驳和强调两个小类。 副词“ 才” 在具体例句中 常常既 表示时间关系,又有逻辑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不能明确 分辨。 这一时期是 “ 才” 语义表示 “ 正在”的衰落期,副词 “ 才”可以表示动 作行为正在进行是近代汉语的一个特点,但到 儿女英雄传已 经逐渐走向消 亡了, 逐渐被“ 正在” 代替。 儿女英雄传中更多以 副词“ 正在” 表示动作行 为的进行。 当“ 才” 表示时间、 数量、 程度时, “ 才” 字句中会出 现表量词语, 关于副 词 “ 才”语义指向的分析需要分表量成分是绝对表量成分还是相对表量成分两 方面来看。副词“ 才”常与 “ 是” 、 “ 好” 等词语结合出 现在句末,这种句式中 的 “ 才是” 、 “ 才好”结合程度紧密, 也常与语气词 “ 呢”结合,有表示强调的 功能, “ 才” 不能自由提取, “ 才是” 、 “ 才好”结构趋向凝固, 语义也逐渐融合。 关键词: 儿女英雄传;副词;“ 才”;语义;功能;表量成分;语义指向 t h e ad v e r b c a i o n t h e he r o i c s o n s a n d d a u g h t e r s o f a ma n c h u r i a n f a m i ly .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 q i a n y u y i n g me n t o r : p r o f l i u z h i c h e n g c a i ( 才) i s a m u l t i f u n c t i o n a l a d v e r b , t h e s t u d y o n it s s e m a n t i c s a n d f u n c t i o n i s o n e o f t h e k e y p r o b l e m s t h a t m o d e m c h i n e s e p a y a t t e n t io n t o . t h e p a p e r c a r ry o n d e e p d e s c r i p t i o n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n t h e h e r o i c s o n s a n d d a u g h t e r s o f a ma n c h u r i a n f a m i ly . t h e m a i n r e s e a r c h i s a s f o l l o w i n g : h a s t r a c e d i t s a b u n d a n t s e m a n t i c s a n d mu t u a l i n fl u e n c e o f t h i s k i n d o f a d v e r b s , w e k n o w t h e a d v e r b s a l l h a v e a b u n d a n t s e m a n t i c s , c a i ( 才)w i t h a b u n d a n t s e m a n t i c s h a s o b v i o u s l y i n f l u e n c e d b y 。 山 e r a d v e r b s . h a s d e s c r i b e d t h e i r c o m m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d i r e c t i o n . t h e t i m e w h e n t h e y a p p e a r e d a re d i ff e re n t , b u t t h e i r s e m a n t i c s c a r r i e d o n , t h e re f o re t h e y s u b s t i t u t e d e a c h o t h e r o n f u n c t io n s a n d s t r u c t u res . ha s s u mma r i z e d i t s b a s i c s e ma n t i c s a n d d e r i v a t i v e s e ma n t i c s . b a s i c s e m a n t i c i s c a i ( 才) a w h i c h m e a n s a p p r a i s a l o f t i m e , q u a n t i t y , r a n g e , b e h a v i o r , e t c . c a i ”i s d e r i v e d fr o m c a i ” 才卜w h i c h m e a n s c o n d i t i o n , r e a s o n s a n d p u r p 。 二 c a i ( 才) c i s d e r i v e d fr o m c a i 防) b w h i c h m e a n s fi r m t o n e a n d e m p h a s i s . t h e f o c a l p o i n t t h i s p a p e r re s e a r c h i s a b u n d a n t s e m a n t i c a n d f u n c t i o n o f c a i ( 才) s e a r c h t h r o u g h t h e h e r o i c s o n s a n d d a u g h t e r s o f a m a n c h u r i a n f a m i ly , t h e r e a r e 1 , 1 7 4 e x a m p l e s i n a l l , w h i c h c a n b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r e e c l a s s e s . c l a s s o n e i n c l u d e s t h r e e s u b c l a s s e s w h i c h s h o w t i m e , q u a n t i t y a n d r a n g e . c l a s s t w o in c lu d e s t w o s u b c l a s s e s w h i c h s h o w c o n d i t i o n a n d rea s o n . c l a s s t h r e e i n c l u d e s t w o s u b c l a s s e s w h i c h s h o w d i s p u t e a n d e m p h a s i s . c a i ( 才) o f t e n m e a n s n o t o n l y t i m e re l a t i o n b u t a l s o l o g i c a l r e l a t i o n o r c o n d i t i o n r e l a t i o n i n o n e s e n t e n c e , t h e r e f o r e w e c a n t d i s t i n g u i s h t h e m c l e a r l y . t h e s e m a n t i c o f c a i ( 才) m e a n i n g s o m e m o v e m e n t g o i n g o n b e c o m e s l itt l e d u r i n g t h i s p e r i o d , b u t w h i c h i s a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i n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c h i n e s e . w h e n t h e s e m a n t i c o f c a i ( 才) m e a n s t i m e , q u a n t i ty , d e g r e e , t h e r e w i l l b e q u a n t ity w o r d s i n t h e s e n t e n c e . a n a l y s i n g t h e s e m a n t i c i n d i c a t i o n o f c a i ( 才 ) w e n e e d d i v i d e t h e m c l e a r l y w h i c h i s a b s o l u t e q u a n t i ty e l e m e n t , w h i c h i s r e l a t i v e q u a n t i ty e l e m e n t . c a i ( 才) o ft e n a p p e a r s a t t h e e n d o f o n e s e n t e n c e w it h s h i ( 是) o r h a o ( ff) . i n t h i s s t r u c t u r e c a i c o m b i n e s s h i ” 是) o r h a o ( 0) c l o s e l y . c a i c o m b i n i n g t h e t o n e p h a s e n e ( 呢) h a s t h e f u n c t io n o f e m p h a s i s . c a i c a n t b e d r o w n a w a y fr o m t h e s e n t e n c e f r e e ly ,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c a i h a o ( 才好 ) , c a i s h i ( 才 是 ) t e n d m o r e c l o s e l y a n d t h e s e m a n t i c i s m e r g e d g r a d u a l l y t o o . k e y w o r d s : t h e h e r o i c s o n s a nd d a u g h t e r s o f af a m i ly c a i ( 才) ; i n d i c a t i o n 丘 in c t i o n ; q u a n t i ty e l e m e n t ; 一、引言 汉语就其语法来说是属于分析型为,它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既 没有俄、法、英诸语言里那种形态标志和曲 折变化,也没有日、朝、蒙、_ l 目 - 其诸语言里那种豁附形式。这样, 汉语的虚词就要担负更为繁重的语法任务, 起着更为重要的语法作用。 0 副词 “ 才”的语义具有多功能性,与时j u j 信息、数量范围、土观量和语气 等语义都有着密切的 联系。 儿女 中的“ 刁 一 ” 用法已 经基本完备, 较之 现代 汉语,语法功能仍有一些不同。对近代汉语的 “ 刁 一 ”进行全方面、多角度、多 层次的研究能够促进我们对虚词 “ 才”的演变、发展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本文主要研究 儿女中的副词 “ 才” , 对一些双音节 “ 才” 类副词如“ 才 刚, 、 “ 才就” 、 “ 恰才” 、“ 将才”等一般不作考虑。 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使用的符号为:v表示动词,n 表示名词,v p 表示 动词短语,n p 表示名词短语。 本文引例绝大部分来自 儿女 , 例句后的括号中没有标注文献的均为 儿 子的例子,还有部分引自其他的语料,这些例子的详细引述情况随文注释于 91 1 尾,这些语料的版本情况详见文末的语料参考文献。 1 .1文康及其 (u l 女英雄传 1 .1 ., 儿女英雄传的作者和版本情况 ()匕 女是成书于清代道光末年或咸丰初年的一部长 篇武侠小说,作者为 满洲镶红旗人,大学士勒保之次孙。据马从善的序言可知,作者姓费莫,名文 康, 字铁仙, 号燕北闲 人, 生卒年不详。 此书别名为 正法眼藏五十三参 , 有 五1 一 三 回,后来出版只有四卜 回了。从全书的结构来看,故事到第四十回应该 结束了,马氏也说, 他所看到的后十三回不仅残缺零落,而且文笔很差,不像 是文 康所作, 所以“ 竟从刊削” 。 在版本问 题上, 儿女 有钞本( 仅有3 9 回, 年代不详) 、 光绪四年( 1 8 7 8 ) 3 见陆检明、 马真.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 修订版) .北京: 语文出版社,1 9 9 9 年. z ” 儿女 英 雄传的简称,本文标题用全称,文中叙述用简称.卜 同. ” 参k ; 章f p. 骆 巨 明.咬 中国文学史 .l 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 9 9 7 聚珍堂活字初印本及光绪十四年 ( 1 8 8 8 )l 海蜚英馆的石印木三大版本系 统。 “ 据1 1 本学者太田辰夫,刊木以光绪戊寅年 ( 1 8 7 8 年)北京聚珍堂本为最旱,光 绪六 年 1 8 8 0 年) 附 董询评的次之, 这两 种本子 是较善的。 本文研究采用的 儿女 版木是 1 9 9 6 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吴荻校点的 版本。 1 . 1 .2 儿女英雄传的语言特点 儿女一书通篇采用评书人口气撰写,胡适先生评论 儿女英雄传时 曾说: “ 旗人最会说话; 前有 红楼梦 , 后有 儿女英雄传) , 都是绝好的记录, 都是绝好的 京语教科书。 ” 儿女 的语言是明 清白 话向 现代汉语普通话 过渡 时期的语言,一些从古汉语一直沿承下来的语言现象和中古、近代新兴的语言 现象,其消失或变化情况都能在这个时期找到最后的痕迹。龚千炎曾说: “ 儿 女英雄传作为 红楼梦到现代北京话的中途站,既具有近代汉语的一般特 点, 同时也存在过渡期的痕迹, 有着自 身的一些特点。 ” 儿女 f- f3 比 较突 出的语言特点如下: ( 1 )它是近代汉语的同时资料,口 语性强,能很好反映当时当地的语言面貌。 ( 2 ) 其语言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和近代汉语的语言特点非常一致。 ( 3 ) 书中语汇丰富, 特别是关于婚礼、科举的描写非常细致。 ( 4 ) 成语、 谚语一类也非常丰富。 1 . 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状况 1 . 2 . 1国内外对 儿女的研究状况 历来学者对 儿女的研究在历史学、文学、民族学方面较多,语言学方 面涉足较少。 具体内 容如下 c 泊参叶 i i 内田 道夫 编、 李庆译- .见 日 1 太川 辰 夫 著、 汀 蓝生 、 出参胡i ji . 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中国小说世界 上海: 白维国译. 汉语史 通考 古籍出版社,1 9 9 2 . 2 7 2 页 1 l 女 英雄传) 序 .土海 见蓬干炎 儿女 英雄传虚词例汇 . 北京:语文出 版社, 玄同卜 贞 扬 2 2 0 -2 3 5贞 . 重 庆 重庆出 版社 1 9 9 1 . 2 2 1 页 上海书 店.1 9 8 0 年. 4 7 2 - 4 7 3 页 1 9 9 4 . 2 页_ 己参李 婷. 百 年来对 j l 6c 英 雄传夕 的 研究综述)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 0 0 4 年, 第2 期. 1 1 ,, 一1 2 1 4 ! 1 . 2 . 1 . 1历史学考证方面 最早的考证研究是一些有关 儿女的序跋题识,卞要有止,以光绪四年 马从善的 序最为重要,它是至今所见最早为 儿女所做的 序 , 序 中简要解释了作者的生平以及著书意图,后来的研究者对 儿女作者文康及 作品的简略说明, 资料或根据基本来源于马从善的 序 。 其他两个是雍正年观 鉴我斋 序和乾隆甲寅东海吾了翁 k 题识 。 “ 五四”以后的学者如胡 适、李 亥 伯、蒋瑞藻等等, 他们对 儿女 这部作品作了探讨评论, 对 儿女人物、 场景、事件等进行了 考证。 .2 . 1 . 2文学研究方面 董询 ( 光绪六年还读我书室主人评 ) 是第一部也是唯- 一部 对 儿女进行评点的著作,对 儿女的人物、谋篇、文字、语言 等逐 一 作 了 探讨。弥松颐用了数十年的心血对 儿女作了点校,其点校本成为 中国 小说史料从书 (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 8 3 年刊行) , 是最早的点校本。 他对书的 思想内容、 语言、 社会民俗价值等都作了研究。 鲁迅也对 儿女的作者生平、 著书动机、人物形象等有过精当的评议。 1 . 2 . 1 . 3民族学研究方面 日 本学者太田辰夫7 0 年代起立足作品本身,关注作品的民族性,多方山、 多角度对 儿女进行了研究,涉及作品主题思想、美学价值、民族特色、语 言 等。其论文有 杂考等。太田辰夫较早就对 儿女所反映 的满族文学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此部小说应当说是满族文学的代表作,它充满 满族民族精神。另外国内还有房兆楹的旗人思想研究,滕绍溉的民 族融合与文 化融合关系研究,单彤的民族意识问题研究,荆学义的旗文化研究等等。 1 . 2 . 1 . 4语言学研究方面 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的, 专著、 论文都不多。 龚千炎先生在8 0 年代就着手 研 究 儿女的虚词,为全面研究此书的语法做了 准备, 9 0 年代初终于完 成 儿 女英雄传虚词例汇 , 该书对 儿女中的虚词作了比较穷尽的罗列,并配以大 量的例句,每个例句都标明了章节和页码, 给后来研究 儿女虚词的学者提 供了极大的方便。太田先生的专著 ( 汉语史通考的近代汉语一章设有专节, 对 儿女的语言、 副词等作了 研究。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还有: 赵志忠、 陈卫兰、弥松颐等。 。由 于该书是满族作家的作品,书中反映满洲旗人语言的 地方很多,所以,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作品以关注词汇的研究居多。 1 . 2 . 2 国内外对副词 “ 才”的研究状况 总体来看,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古代汉语、近 代汉语的断代汉语语法研究或专书语法研究中的有关章节有涉及对 “ 才”的研 究, 几乎都是举例性质,分析比较简略,很少有穷尽性的专书研究。现代汉语 专著或单篇论文对“ 才” 的 研究有不少的成果, 学者们能够结合新的语法理论, 运用比 较分析的方法, 往往把 “ 才” 和 “ 就” 、 “ 都” 等词作对比 研究, 对 “ 才” 的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多层次的深入研究。 最早的是5 0 年代的王还, 。她用对比 分析的 方法对“ 就” 和“ 才” 在表示 时间、数量、条件、“ 只”的意义、时态这五方面做了全面的研究,她对 “ 才” 的语义描写做得比较全面。 8 0 年代以 来, 学术界更广泛关注对“ 才” 的研究。 法国学者白 梅丽( 1 9 8 7 ) 是其中的一篇较有影响的 文章。 她探讨了“ 就” 、 “ 才”的句法分布特征和语义 特点, 从不同的语境类型、语法功能分析, 得出“ 就” 、 “ 才” 具有一致的语义 特征。 之后的研究都较多地集中在语义指向、主观量问题的 探讨方面。史金生 ( 1 9 9 3 )从语义角度通过蕴涵和预设两个因素对出现在时间词语后面的 “ 就” “ 再” “ 才” 进行了 全面分析, 然后又从语法的角度对它们出 现的环境和句型搭 配进行解释。 史锡尧 ( 1 9 9 1 ) 没有作全面的考察, 只是对“ 才” 与时间、 数量、 动作行为等结合使用时的语义情况作了分析,通过时间、数量词语在 “ 才” 前 后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语义的对立来揭示这三个时间副词的区别和联系。 陈小荷 ( 1 9 9 4 ) 对副词 “ 才”的主观量的问题有一个比 较全面的分析,对 。赵志忠.( 夫差 友会 诸侯于 黄池, 恐天下闻 之, 即密 之不令泄, 已 盟黄池, 乃 使人请成于越。 (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 ) ( 表示时间, 相当于“ 正在,) ( 1 3 ) 昔有夏之 友衰也, 后弈自 姐迁于穷 石, 因 夏民以 代夏政。 (左传嚷公四 年 )( 表 示时间, 相当 于 “ 刚刚与 ( 1 4 ) 故居 者有积仓, 行者有裹囊也, 然后可以 爱 友启行. ( 孟子 梁惠 王下 ) 表 示动作行为发生得晚或发生在某条件下) ( 1 5 ) 人 众万余, 持兵, 友渡识水, 使者及左将军疑其为 变。 ( 史记 朝鲜列 传 ) ( 表 示 不 久将 要 做 某 事) 。 “ 乃” 亦与时间 有关, 相比 较而言, 副词“ 始、 方” 与时间的关系更紧密, “ 乃”更侧重在表示因果之间的联系,语义也很丰富。 ( 1 6 ) 众 既 寝 盛, 及相 与为 约: “ 杀 人 者 死, 伤 人 者 偿 创。 ” ( 后 汉书 刘 盆子 传 )( 表 示事情在时间上或情理上的承接) 例句引自 张玉金主编. 古今汉语虚词大辞典 . 沈阳: 辽宁 人民出 版社,1 9 9 6 。同上页心 。 同 卜. ( 1 7 ) 楚干将莫 邪为楚 王铸 剑, 三年 及成, 王怒, 欲杀 之。 ( 搜神记卷十 一) 表 示动作行为发生 得晚) 。 “ 乃”其他语义还有表示转折、表示对事情的确认、表示事情出乎意料、 表示范围的限制、表示递进等等。 副词 “ 才”的最初语义亦表示 “ 方始”之义。 v p ,方/ 始/ 乃 v p ”的表达 结构由来已久,在汉语史发展中,这几个 “ 才”类副词由于处于相同的语法结 构中,它们彼此的语义必然会互相影响而产生了一定的类推作用。在后面的分 析中我们可以看到, 近代汉语中的“ 才” 有着丰富的语义, 显然有受到副词“ 方” 的影响, 但是随着“ 才” 类副词的继续语法化发展, “ 才” 的某些语义在现代汉 语又被 “ 刚”所代替。 2 . 2 . 3 “ 才”类副词共同的语法化方向 汉语史上, “ 才” 类副词 “ 始” 、 “ 方” 、 “ 才”最先都是表示时间, 然后表示 承接。 “ 始” 最先出现的是时间副词的用法, 表示承接的用法到汉代才出现, 尚 书) . 毛诗; . 论语 、 孟子无用例,到 庄子才有用例。 “ 方” 作时间 副词见于 左传 ,表示承接的用法到六朝才多见,并且其用例多于 “ 始” 。而 六朝时的 “ 才”只有时间副词,还未见到作承接副词的用例。唐宋时期,“ 才” 才开始用于表示承接。 唐五代时期, “ 才” 类副词主要有 “ 始” 、 “ 方” 、 “ 才” , “ 始” 、 “ 方”主要 用于表示承接, “ 才” 主要用于表示时间, 再发展到宋代, “ 始” 很少出现, “ 方” 和“ 才” 互补使用。 一直到清代, “ 才” 用于承接的用法不断增加, 而其他词却 逐渐消退。宋代新产生了时间副词 “ 刚” ,在现代汉语中, “ 刚”多用于表示时 间, 而 “ 才” 多用于表示承接。 这便是 “ 才” 类副词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即: 先获得时间副词的意义, 然后再有承接副词的 用法, 承接副词显然是时间副词 的进一步语法化。 对此, 有学者推测, “ 刚” 可能也会经历由只作时间副词到兼 作时间副词和承接副词,再到主要作承接副词,最后消失的演变过程。 2 . 3副词 “ 才”的基本义和派生义 同上 对副词“ 才” 的基本义和派生义的研究, 涉及的学者有张谊生、 邵敬敏等。 董志翘先生只是在解释中古 “ 才”的语义时略有说明,未展开研究。 张谊生 和邵敬敏两位学者对这个问题作了 较全面的分析,但结论稍有不同。他们的结 论可以 简单用下表来对比 礼 基本义一- 张谊生强调说话人带有倾向性 减 值 强 调 一 卜 派生义 表示 排 它性 逻 辑联 系州 卜强 调申 辩 性 语气 的主观评价,包括减值 强调和增值强调两方面增值强调 邵敬敏显示说话人对客观 事实是否符合预想 标准的一种主观看法 对 时 间 、 数 量 、 年 龄 的 主 观 看 法十 表 示 时 间“ 刚 刚 ” 对 条 件、 原因 、目 的 的 看 法- 卜 表 示“ 语 气” 2 . 3 . 1 基本义 “ 才” 在晚唐五代 ( 即近代汉语初期) , 用法多在时间上, 定性较容易, 没 有多项功能的夹杂, 到近代汉语后期, “ 才” 逐渐成为一个多功能副词, 在不同 的语境中,可以表示时间、范围、程度、原因、语气等语义,而且,就是在同 一个句子中, “ 才”也可以 表示多种语义。所以, 近现代汉语中,仅仅说 “ 才” 是时间副词、范围副词、语气副词是不确切的。因而,我们认为 “ 才”是 一个表示主观评价的评注性副词。 评注性副词,在句中位置比较灵活,可以 在句中,也可以在句首;主要是 表示说话者对事件、 命题的主观评价和态度.它的基本功用是对相关命题或述 题 进行主观评 注。 副词“ 才” 即 是表达出 说 话人对时间、 数量、范围、 动作 行为等方面的主观评价,这便是它的基本义。我们记号为: “ 才” a o 参萤志翘等著. 中古虚词语法例解 .长 春:吉 林出版社.1 9 9 4 . 参张谊生.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 . 上海:学林出 版社,2 0 0 0 . 9 4 -1 0 7 页. 参邵敬敏 从副词“ 才” 看语义与句法的相互关系 .见刑福义主编的 汉语语法特点面面观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 社,1 9 9 9 . 。见 张谊生.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 . _ l 海: 学林出版社,2 0 0 0 . 1 8 页. 2 . 3 . 2派生义 参照前面的论述,作为副词的 “ 才” , 在魏晋时期出现,最先是表示时间、 数量范围、程度等,所以,对时间、数量、年龄的主观看法是 “ 才” a 的第一 个派生义。 “ 才” 到宋代以后, 陆续在复句中表示承接用法, 据李宗江先生的研 究, 这种用法在 汇编( 唐)中 只有1 例, 全唐诗中无, 汇编( 宋) 中3 例, 汇编 ( 元) 有2 0 例, 儿女 有8 0 例。 很明显, 表示承接的用法 晚于 “ 才” a 的用法。 我们再通过下面几个例子看它们的派生关系: ( 1 8 ) 土小富贵,便豫人家事。(晋书 . 谢瑕传 ) ( 1 9 ) 若火使然, 便不可 遏:泉 士达, 便涓涓流而不 绝。 (朱 子语类 卷五十 三) 这类表示时间不久的“ 才” 往往由于其本身表达的是对时间短的主观评价, 后面容易出 现其他分句,中间用 “ 便”连接,形成表示承接关系的复句,这个 现象在中古己很常见。 另外一类表示事情发生得晚的 “ 才”表达的是前后事件的时间关系,这类 表达事件的时间先后往往又与事件的因果、逻辑等关系相关,如: ( 2 0 ) 他母亲直等 把那洗的 裤子收拾停妥, 送了 过去, 娘儿两个 丈睡。 ( 1 1 , 1 2 4 ) ( 2 1 ) 叶 通又说明 那谈大人的 年貌, 那人丈说道:“ 你问 的 是谈花脸儿啊, 在 那角上堆 草的那间屋子隔壁就是。” ( 3 9 , 5 8 5 ) ( 2 2 ) 及至 走进那书 场儿去, 士见 不是个说书的, 原来是个道士。( 3 8 , 5 7 3 ) 以上例句所反映的这一类 t 才”既有表示时间关系,又有逻辑因果关系, 在具体句子中,两种语义关系并存,往往兼有时间关系和因果关系,不能明 确 分辨。另外还有一类其中的因果、逻辑关系明显强于时间关系,句中明显地表 示了因果、 逻辑关系, 时间 关系已 经退为其次或隐 藏, 有的 前面还加有“ 只有” 、 “ 因此 , 、 “ 为了”等连词更加突出地表示表示条件、原因或目的。这类表示条 件、原因、目 的的副词“ 才” 我们记号为: “ 才” b o 表示语气的 “ 才”是从 “ 才”b 派生出来的,这个观点也是为多数学者所 。 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简 称 汇编 ,下同. 。见李宗江 汉语“ 才” 类副词共同的 语法化方向 . 见 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 济南 山东教育出 版社,1 9 9 9 . 5 0 0 页. 其中,对 儿女一书的调查范围选择了1 6 -1 9 回. 肯定。因为在表示条件的句子中,我们若去掉前面的连词,再把后面分句的某 个词重读,就会很容易使句子带上某种语气。这种表示语气的 “ 才”我们记号 为: “ 才” c o 综上, 我们把“ 才”的基本义、 派生义, 及其它们的发展关系作一个总结: 基 表示说话者 的主观评价 派生义 示时间短, “ 刚刚”一 知 表示承接关系 示事情发生或结束得晚 - 卜表示承接关系卡严 才 ” 几 补 表 示 语 气的 “ 才”c 义咒 “ 才”a数量 范围 程度 三、 儿女英雄传中的副词 “ 才” 儿女中副词 “ 才” 和现代汉语 “ 才”的语法功能基本相似, 但是仍然 有一些具有近代汉语特色的语言现象,即在现代汉语中或者不多见,或者保留 在方言中,或者句法功能、语义、语用等不同。 3 . 1 副词 “ 才”的分类 比 较副词 “ 才”在众多句子的使用情况,再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 “ 才” 从上古发展到近代,各种语义已经相当完备和成熟,到近、现代汉语, 副词 “ 才”己是一个多功能的副词,可以表达丰富的语法意义。如果单纯地以 时间副词、范围副词、程度副词等为其第一层次的分类,非常不容易。在 儿 女书中,常常一些句子中的副词 “ 才” 有兼有多种语义的情况,如: ( 1 )叶 通又说明 那谈 大人的 年貌, 那人 过说道:“ 你问 的 是谈 花脸儿啊, 在 那角上 堆草的 那间 屋子隔 壁就是。” ( 3 9 , 5 8 5 ) 。 ( 2 )及至 走进那书场儿去, 走见不是个说书的, 原来是个道士。( 3 8 , 5 7 3 ) ( 3 ) 你我两个老人家往后再要看着他们夫荣妻贵,子 孝孙 贤, 那 笙是好一段千秋佳话呢丈 ( 3 6 , 5 3 4 ) ( 4 ) 想我半生 苦志 读书, 笙巴 结作个知县, 不上半 截, 便经了 这等意外的 风波.( 1 5 , 1 7 7 ) ( 5 )便是妹子这里也一定要请问姐姐个姓名。 就便是姐姐施恩不望报, 也得给我们这受恩 的留 些地步 才好.( 8 , 8 8 ) ( 6 )我还打算另设张桌儿, 望空 遥拜他一拜,心 里 丈过的去呢。( 1 2 , 1 4 1 ) ( 7 )倘然寻不 着他, 那管芒鞋竹笠, 海角 天涯, 我 一定要 寻着 这个女孩 儿生罢i ”( 1 3 , 1 5 4) ( 1 ) 、 2 ) 两个例句兼表时间 和关联 表示因 果) 。例句 ( 3 ) 兼表语气和 关联 ( 表示唯一性) 。 例句 ( 4 )一方面指前,表示 “ 半生苦读”时间 长,一方 面指后, 表示“ 知县” 官职的小。 ( 5 ) . ( 6 ) 例句既 表示语气的强调, 也表示条 件的唯一。 例句 ( 7 ) 表示条件的唯一性, 也表示事情结束得晚, 又表示强调语 气。 。括号内为 儿女英雄传 例句的出处, “ , ” 前的数字表示回, “ , ” 后的数字表示页码,下同 因此, 我们从更高的角度综观 儿女副词“ 才” 在各种句子的使用情况, 同时参考其他学者的分类观点,又结合自己在上文中基本意义和派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