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现代化、大众化、产业化 势趋凸显,多元化格局渐次形成。其中,民办高等教育以其独辟蹊径、拓荒探索的姿 态挤身于教育改革潮头,成为引人关注的社会现象,也构成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 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从高 等教育学的学科领域,系统地分析、研究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若干问题。论文对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概念、性质作了界定,阐述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基本形式、特 征和作用,梳理和评述了理论界一些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通过考察我国民办高等教 育的历时进程及其态势,总结、概括了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 影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因素作了分析。论文还从比较研究的角度,讨论了 美、日等国私立大学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论文就我国民高等教育发展对策进行了探 讨,指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律原则,加速民办高等教育法制化进程,加强政府宏观 调控政策引导及其监管力度;创造有利于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机制;营造民 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良性机制;要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前提下,促进普通高校与 民办高校改革的协同互动,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 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现状对策 a b s t r a o t s i n c et h eo p e n i n g u pp o l i c y , h i 曲e re d u c a t i o ni nc h i n ah a sd e v e l o p e dt r e m e n d o u s l y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t e n d st ob ei n c r e a s i n g l ym o d e r n i z e d ,p o p u l a r i z e d ,i n d u s t r i a l i z e d ,w h i c h l e a d st o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d i v e r s i t yo fc o n t e m p o r a r yc h i n e s e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a m o n gt h e m t h ep r i v a t e l y - r u n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d e v e l o p sn e ws t y l e sa n dm e t h o d so fi t so w n ,t a k i n gt h e l e a di nt h er e f o r m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c h i n e s ee d u c a t i o n ,w h i c hh a sc a u g h tt h ea t t e n t i o no f s o c i e t y a n da l s oc o n s t i t u t e da ni m p o r t a n te d u c a t i o nt h e o r ya n ds o m er e a l i s t i cp r o b l e m s d u r i n g t h ec o u r s eo f e d u c a t i o nr e f o r m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g u i d e db yt h em a r x i s tt h e o r yo fe d u c a t i o n ,t h i st h e s i s c l o s e l yc o m b i n e sw i t h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a c t i c eo fc h i n e s e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a n a l y z e s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a n dl o o k si n t o s o m eo ft h ei s s u e so f p r i v a t e l y o w n e d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i s t h e s i sd e f m e st h e c o n c e p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p r i v a t e l y - o w n e d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e x p o u n d si t sb a s i cm o d u l e , p a t t e r n ,f u n c t i o na n dm a k e ss o m ec o m m e n t so ns o m ev i e w p o i n t sa n ds o m es c h o o l s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t h e o r i e s b yr e v i e w i n gt h ep r o c e s s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t r e n do fp r i v a t e l y o w n e d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t h et h e s i ss u m su pa n ds u m m a r i z e si t sa c h i e v e m e n t sa n de x p e r i e n c ea n d a l s op o i n t so u tt h ed e f e c tf a c t o r sa t t r i b u t i n gt oi t sf u t u r e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t h e s i sa l s om a k e s 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o u r sa n dt h ep r i v a t e l y r u n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o f t h eu n i t e ds t a t e sa n d j a p a n t h et h e s i sp r o b e si n t o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o l i c yo fp r i v a t e l y r n n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 a d v o c a t i n ga d h e r i n gt os o c i a l i s tl a wa n dp r i n c i p l e s ,a c c e l e r a t i n gt h en o r m a l i z a t i o n o fl a wi n p e r f o r m i n ge d u c a t i o n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t h es u p e r v i s i o n a n dc o n t r o lo f g o v e r n m e n t o v e rt h ei t s m a n a g e m e n t f r o m m a c r o s c o p i cs c o p e ,s e t t i n gu p f a v o r a b l ee d u c a t i o n a ls y s t e m s ,b u i l d i n gu p p r e f e r a b l ei n t e r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s y s t e mo f p r i v a t e l y o w n e d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o nt h ep r e m i s e o f d e e p e n i n g e d u c a t i o nr e f o r m ,s t a t e - o w n e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n dc o l l e g e sa n dc o l l e g e sr u nb yt h e l o c a lp e o p l ec o o p e r a t e sa n dr e a c t st oe a c ho t h e r , p u s h i n go u r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f o r w a r db o t h t h e o r e t i c a l l ya n dp r a c t i c a l l y k e yw o r d s :h i 曲e r e d u c a t i o n 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 p r i v a t e l y - r u n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c o u n t e r - m e a s u r e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0 导论 0 1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十四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和与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方式的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体制已经确立。这就为以公办教育为主体的多种办学形式并存,即为民办教育的大 发展开辟了道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从无 到有,从小到大,不仅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而且在质量上也逐渐取得了 社会的认可。近年来,在“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十六字方 针指导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推进教育改革、培养人才、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注到了发展教育, 提高全民素质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采取种种措施,改革公 立学校教育体制僵化、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的弊端;另一方面推动私立教育的发展, 以回应“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呼唤着大 批建设人才,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政府 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民办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呈现出 蓬勃发展的景观。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民办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在发展中 也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看待和评价当代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 和发展态势,进而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其社会意义和价值:如何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 政策和法规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如何形成对民办高等教育有效的政府规制和市场规制 机制;如何以配套改革解决诸如办学自主权、产权界定、经费筹集、公办和民办高校 公平竞争等问题;如何提高办学质量,形成中国特色的、多元互动的国民教育体系等。 这些问题都迫切地需要结合实践,在理论上加以研究和探索。 从理论形态上说,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具有一系列的主题 创新,并涉及我国以往教育发展中未曾涉及或知之甚少的新范畴。如民办高等教育立 法、高等教育现代化、社会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的规制、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与大 众化、产业化教育的契合、多元教育市场与多样化教育格局的内在关联、“公有民营” 与“双轨并行”及其“多元互动”,民办高等教育的评价标准和体系等,需要予以理论 上诠释和说明;它将形成一种广泛而综合的知识框架,需要高等教育学、经济学、社 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系统的探究,进而总结、概括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系统要素、 特征及其基本理论框架,揭示其生成、发展、演进的般态势和规律;尤为重要的是 要从“大教育观”这一崭新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定位以往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系列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关键问题,诸如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合理化形态与发展模式、民办高等 教育之于国民教育体系改革创新价值、民办高等教育与我国人力资源的储备、运用与 开发、民办高等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等,并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做出新 概括”。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从现实形态上说,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在我国的蓬勃又是一个领域广阔的实践范畴。 它前无经验可借鉴,具有前瞻性、拓荒性探索意义,因而实践创新的价值更为重要。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民办高等教育正是在这种主体实践性影 响下而展开的,并以实践创造、实践创新为根本动力而发展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 我国教育事业建设中的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意义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实 现我国经济社会战略转型重构的一个教育实践方略。它始终关注于如何将民办高等教 育的目标体系、操作性措施融汇于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的总体目标之中,统摄于经济社 会跨越式发展的方式和策略之中,且形成人才资本的一种持续性支持资源和动力保障; 它必须致力于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开放互动、社会共助的全方位系统化工作格 局;必须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政策创新、载体创新,盘活优化教育资源,构筑社会化 多元学习平台,实现教育学习资源的社会深度挖掘和开发,促进“三个文明”的协调 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需要不断回答我国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尊 重民办高等教育创业者、管理者和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探索,努力塑造具有独特风 格魅力的新型高等教育形态,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产业化、大众化的新发展, 因而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0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对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国内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 做出了深刻、独到的研究分析。同时,对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些研究机构 和高等学校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并举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全国性的研讨会。 应该说,这些工作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许多颇有学术价值的理论和见解。 这其中有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宏观研究和分析,诸如对其进行立法保障、以及对未 来发展走向的前景展望等;又有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微观研究和分析,比如产权问 题、投入与产出问题及发展机制和运行方式等。出版的著述有陈桂生的中国民办教 育问题,胡卫的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黄博的民办教育发展报告,发表的研 究论文有藩懋元撰写的立法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保障,成有信我国民办教育 的性质和办学领域,王名民办大学营利性的公共政策分析,杨德广高等教育大 众化、多样化和质量保证等等。国家教育科学“九五”和“十五”规划课题曾支持 过关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等课题。综述 国内在此方向的研究,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七个方面:( 1 ) 有关发展中国民办高等教育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的必要性和规律性的研究:( 2 ) 上海、北京、广州、厦门等沿海开放城市民办高等教 育发展的现状、态势的实证研究;( 3 ) 民办高等教育与我国教育大众化、产业化的问 题研究;( 4 ) 民办高等教育的政府扶助与社会支持问题研究;( 5 ) 不同区域特色的民 办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研究;( 6 ) 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绩效的综合分析研究;( 7 ) 民办 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研究等。2 0 0 0 年以来,围绕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 等教育理论界对此讨论的相关问题是:教育资源的全球化给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带来的 机遇和挑战;体制创新与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策略和政策导向研 究:民办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等。上述表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在不断深 化和拓展,但仍缺乏整体通贯式的系统而深入研究和探索。 9 0 年代以来,国外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态势颇为关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被 视为“中国教育市场化趋向的一个显要特征”而加以探讨,发表了诸如美国学者克特 斯私立大学:中国教育的多元化趋向、日本学者马越彻亚洲高等教育的扩大与私 立学校等文章,值得关注的是,有研究者从比较教育学的视角,考察分析国外私立 大学状况,以期从更广博的视角观照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如:林小英译:私立高等 教育:比较视角下的主体与变化;黄建如:新加坡高等教育大众化评析;谷贤林: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成因探析;胡劲松:初论德国的非国立高等教育。它 们分别探讨了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发展私立高等教育的历 史、类型结构、政策法规及现存问题,提出了对我国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一些有益借 鉴。尤其是在西方相关高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私立高校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中 的作用,对亚洲高等教育及私立高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亚洲高校有三种类型: 一是私立边缘型,即国家与地方公共个体和部门是几乎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公立高 等教育机构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核心部分,如中国、越南、马来西亚:二是私立补 充型,即私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扩大的主力迅速发展,从量上可与公立部门相匹敌甚 至超过公立部门,如泰国、印度尼西亚;三是私立主导型,即领导高等教育发展的是 私立部门,公立大学尽管也曾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出现,如日本、韩国、菲律宾。关 注这方面研究的学者认为,私立高等教育是2 1 世纪中学后教育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 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学费和其他费用的增长,公私院校变得越来越相似。以前,因 迅速满足社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私立学校,在真正的意义上也未必能回答社会提出的 需要,现在,私立高校和社会需求的相关性开始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其说私立高 校发展面临许多问题,还不如说是对该高等教育大众化提出的问题更为合适。 0 3 研究的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增加了社会各方面办 教育的投入,扩大了教育的规模,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国有资产的利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用率,增加了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选择性,部分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受教育的需要, 推动了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日益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分。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理论界已做过许多相关探索,如前所述。但核心问题 在于,如何在不断发展着的实践创新基础上,探索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层问题。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机制、新形势下民办高等教育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角度出发,分析阐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受制约的因素和矛盾症结, 对实践中显现出来的重大问题予以理论说明和前瞻性的探索,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和模式,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措施,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和民办高等教育 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工程。 本文将从高等教育学的角度,以历史逻辑的方法、比较研究与分析为主要方法,以中 国经济、社会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改革为主线,以民办高等教育的成长与发展为中心进 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随着私立高等教育走向全球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心,尤其是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的 转型及加入w t c l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因此需要对一些重要的问题与趋势进行讨 论和分析。概括起来,本课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研究:教育资源的全球化给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和性质,主要研究政府在 民办高等教育中的恰当的角色是什么;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的收益问题 什么才 是高等教育中民办院校的责任与自主权的平衡? 如何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和办学水 平? 民办高等教育的评价机制和体制创新等等。 通过研究试图对以下问题作一些探讨: ( 1 ) 科学界定民办高等教育的内涵、体制特征和办学模式; ( 2 ) 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的核心观点进行系统梳理和综述; ( 3 ) 阐述教育资源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背景下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挑 战和生存价值; ( 4 )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时态轨迹、现状分析; ( 5 ) 制约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多重因素的系统分析: ( 6 ) 民办高等教育与多种教育形式互动共生的良性循环机制研究; ( 7 ) 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对策和思路,重点是如何通过体制创新提高办学质 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形成中国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模式。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1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理论概述 1 1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界定 自1 9 4 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 所有的私立教育都进行了公有制的改造,使私立教育发展逐渐萎缩、消解,到1 9 6 3 年 私立学校几乎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发展的是纯粹的公立教育。随着我 国在政治、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与调整,办学者也出现了非公有化,人 们称他们举办的高等学校为民办高校。由于人们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称谓和理解不尽相 同,至今尚未形成共识,因此学术界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界定也是众说纷纭。 当前划分民办高等教育和公办高等教育主要有三种标准: 第一种是按办学主体为区分标准,将政府以外的其他一切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学 校都统称为民办高校。然而我国除了有政府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外,还有许多非政府 举办的学校,其办学资金性又属“公”。譬如,由全民和集体企事业组织筹建的学校, 虽然政府不是办学主体,但它是否就是民办高校呢? 第二种是根据学校经费来源渠道的标准,将政府投资举办的高校,称为公办高校, 其它高校则称为民办高校。然而随着公办高校筹资渠道的多样化,民办高校和公办高 校在筹资方式上的差异正在缩小。目前许多政府投资举办的高校,其经费来源渠道极 其复杂,政府的经费投入只占其中的一部分,有些甚至占有极其微弱的比例;此外, 把所有其他学校都归为民办高校,模糊了其内部不同学校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所以 按照经费来源界定民办高校的观点是无法反映多变的现实的。 第三种是以民办高校的产权为标准。“公办高校的产权归属于( 或基本归属于) 政 府,而民办高校的产权既可以归属于某一个个体或团体,也可以归属于若干个个体。” 然而,这一区分标准实际上并未解决“公办”还是“民办”的问题。譬如,我国许多 “国有民办学校”,其产权归属于政府,但它们是否就是公办学校? 还有一些公办高校 的国有民营( 或公有民办、公办民助) 二级学院,其产权归属本身要么不清楚。要么 归属两方,那它们应是公办还是民办? 上述三种界定民办高等教育的视角各有其合理因素,事实上彼此之间也有些相关 联系,可以进行综合界定。从民办高等教育的核心概念上说,实质上应该界定民办高 校的性质和品格。因为民办高校是实施民办高等教育的基地和场所,其含义恰好反映 了民办高教的性质。据2 0 0 3 年9 月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有关精神可知,民办教育即社会力量办学。于是,可将民办高校界定为:由企事业组 。胡卫主编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0 年版,p 4 3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 等学校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如此定义显然是源自办学主体与经费的二元角度,亦相 应关照了产权归属问题。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的“三非”非常明显。一是 办学主体为“社会力量”,或日“民”,即非政府性:二是办学经费为非国家财政性经 费( 财政性经费指财政拨款、依法取得并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财政性资金) 。 三是产权归属关系明晰,即产权归有私营行为的举办者所有而非国家所有。需要指出 的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除了办学主体、办学体制与经费来源不同外,它们与普通高 校一样,依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法规、政策,实施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基地,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目前出现的公立高校国有民营( 或公有民办、公办民助) 二级学院,虽然从其 经费渠道和运行机制来看,民办的倾向性较重,但能否简单归入民办高校,尚有争论。 笔者以为,二级学院依附于公立高校,从办学体制上讲,它仍属公办,不宜归入民办 高校。它是个新生事物,是公立高校与民办高校联合、合作的有效形式,是公立高 校实行“一校两制”,以产业化为前提实现市场化的积极探索,它兼具公办与民办高校 的优点,融借势发展与寻势发展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也有学者认为,“它是民 办高校在新时期的现实性选择和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所论民办高校不包括公立高校 国有民营二级学院。正是由于民办高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与复杂性,到目前为止,理 论界对民办高校的性质尚无统一的说法,见仁见智。这说明民办高等教育是“一种发 展进程而不是最终结果;是一种动态教育而不是静态教育。”但可以肯定,民办高校的 涵义将会随着我国民办高教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为了进步辨析民办高等教育这一复杂概念的深刻内涵,综合上述观点,我们选 取民办高校为例,把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例分为二类,以察详情。 我们可以依照产权、运营性质、办学层次及其产品属性等要素把民办大学划分为 i 类和i i 类= 种类别。一般说来,第一种类型( 我们称之为民办大学i ) 的产权特点是: 学校乃独立的产权主体,并据之与各种出资者发生关系;从本质上既,学校的资产既 不是国家的,也不是出资者的,而是社会公共资产。出资者对学校的投入,可以是无 偿捐助,也可以是有偿借贷。但出资者不能作为学校资产的所有者进入学校产权结构,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坚持出资者并非学校的“老板”,才能避免出资者过多地把 个人意志带入办学实践中。大学理事会及其属下( 或与之平行) 的基金会应是这笔社会 公共资产的受托管理者,理事会同时又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校长作为最高行政首 脑则是被理事会聘用的其决策执行人。基金会任务是为学校筹措资金,并监督这笔资 产的使用。 至于民办大学i i ( 民办大学第二种类型) ,则是更多考虑到中国现实社会经济状况 。何万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特点与质量保障高教探索,2 0 0 2 ( 2 ) ,p 3 0 3 3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和办学者的认知及动员水平而设计的,它更接近今天中国社会生活“市场化”的现实。 首先它在产权方面,不同于民办大学i ,民办大学i i 的产权主体可以是投资者本身, 不论投资者是企业还是个人,是独立投资还是联合投资。这就是说,民办大学i i 的资 产属于投资者的自有资产,其产权性质决定了学校可以建构自己的股权结构,不但出 资者享有股权,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为学校做出贡献的人都可以根据相关规则享有 一定股权。以投资者为主体组成的学校董事会是学校最高决策机构,校长则是董事会 聘用的最高行政首脑。 就运营性质而言,既然民办大学i 类的资产属性是社会公共资产,其运营性质只 能是公益的、非营利性的;换言之,这类学校确实不能以赚钱营利为目的,它存在的 全部理由就是推进科学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当然,另一方 面也要看到,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等于不能营利,“非营利性”仅是就民办大学的运营性 质而言:但它既然要“运营”,就要计算成本,计划收支。为了把学校办好、办“火”、 办大,当然是“盈余”强于“亏损”,因为只有“盈余”,才能更好地改善办学条件, 增加办学投入,也才能给希望得到回报的投资者以更优厚的补偿,从而吸引更多资金。 至于民办大学i i ,其产权既然属于私有,那么它的运营性质就是营利性的。当然,学 校也要为社会提供“服务”,学校培养的学生也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但这并不否认办学 者的主观动机首先是为了通过学校赚钱,使其投入的资金获得尽可能多的回报。在此 限度内,这类民办大学可与私营企业划等号,因为“企业”的天职就是谋取利润的最 大化。但不同之处在于,私营企业可能经营的是工业、商业、房地产业,而民办大学 i i 经营的却是教育产业。 就办学层次和产品属性而言,民办大学i 办学层次至少应在普通专科、本科以上, 而更接近目前普通高校的办学。因为从制度哲学、而非经济学意义上讲,民办大学i 提供的服务产品是“公共产品”而不是“私人产品”,因为它是公民社会建构中一部分。 而民办大学1 】的办学层次应以大学专科或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因为这是一个与市场直 接“对接”的领域,存在无数的市场机会与相关办学“伸张点”,易于吸引民间资本的 投入,并把它作为一项有益于社会,同时又有利可图的实业去开发。至于民办大学 的教育服务产品属性,是否可以说具有两重性:从经济学意义讲,它属于“私人产品”, 因为它具有明显的排他性、竞争性;从制度哲学意义讲,也不能说它全无“公共产品” 的内涵,只是与民办大学i 相比,其“产品”的公共性相对较弱、私人性相对较强罢 了。这样讲或许更清楚、连贯些:就民办大学的产品属性言,民办大学i 以公共性为 主,私人性为辅;民办大学i i 以私人性为主,公共性为辅。换言之,在教育服务方面, 民办大学i 更强调自身使命与公民社会职能的一致性,而民办大学i i 更注重自身的行 为与市场经济规则的一致性。 我们可以把两类民办大学的界定归纳、列表如下: 我国民办高等救育若干问题研究 表1 两类民办大学的界定 对应社会 义 产权界定决镱机构及其属性运营性质办学层次产品属性 领域 民办大学社会公共大学理事会( 基金会)非营利性普通专、本公共产品公民社会 资产公共财产受托管理机构科教育为主 民办大学自有资产大学董事会投资者的直营利性专科教育私人产品市场经济 i i接管理机构高职教育为主 做出上述区分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目前的社会条件尚不足以使民办大学的办学者 们都去按照民办大学i 的模式设计、要求、改造自己,但它是一种标准,一个目标, 全社会应该为此而奋斗。另一方面,民办大学i i 的存在虽然有其现实根据,在中国市 场化大潮中,它还会存在相当一段时间,但大学毕竟是大学,不是企业,民办大学i i 应该随着自身的成熟,日益增加办学的公益性因素,淡化办学的营利性因素,以致最 终转变为与民办大学i 一样的教育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分析只是为了明晰概念、深入探究民办高等教育内在复杂结 构及其属性而做的一些学理性质上的判断,实际上二类民办学校界线渐次模糊且在不 断融合转变之中。本文以后的分析还是合二而一,统括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基本形 式而加以论述。 1 2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基本形式、特征和作用 现代的高等教育模式正向着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人们提供 更多、更方便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方向发展。因此,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全日制 学校、业余大学、广播大学、函授、夜大学、自学考试等各种不同的办学模式共同发 展起来,凸显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1 2 1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式主要有 1 自考助学形式 2 0 世纪8 0 年代初,我国创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由于自考是国家面向社会 的认定高等教育学历资格的考试,具有权威性、公正性,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吸引力, 从而也带动了一批以自学考试辅导为初衷的民办高中后教育培训机构的迅速发展。这 类学校多为省、市、区审批,统称为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目前该类学校占全国民办 高校总数的2 3 。由于上述学校的学员入学不受国家招生计划的限制,宽进严出,培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养与考试相分离,所以形式灵活,也能推动民办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使高等教育学历 体系扩展到社会。但其考试的方法、内容、形式等仍需在实践中加强研究改进,不断 完善。 2 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形式 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由国家承认其学历文凭有三种途径:其一是国家批准的 有权颁发学历文凭的民办高校;其二是民办高校助学,通过学生参加国家高等教育自 学考试认定;其三是正在民办高校试点的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1 9 9 3 年我国教育 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对于那些不具备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等学校和教育机 构,可由国家组织学历文凭考试。从1 9 9 3 年在北京试点以来,已经逐步在全国一半以 上的省份推行,正在成为我国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形式。这试点工作,是对我国学 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探索,是进行以学校办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宽进严出,教考分离 为特点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国家考试制度结合起来综合改革的探索,也是对民办学校实 施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省份的数量上看,已经有1 8 个省市开展学历文凭考试工作,占全部省市的5 8 , 可见省的面是比较大的。从学校的数量上看,据1 5 个省市的统计,占学校数的1 4 s 。 从专业看,有专业数1 2 4 个( 记重复的) 。根据国家考试中心1 9 9 7 年1 月和7 月对八 个省市文凭考试及格率的调查,七门及格率达到将近一半。学历文凭考试是在探索一 种非传统学校教育和非自学考试的、学校办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是 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3 传统普通办学模式 1 9 9 3 年8 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明确规定: “国家鼓励设置专科层次的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本科层次的民办高等学校其标准需参 照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的规定执行。”并指出:“民办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和 学生享有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法律地位。民办高等学校招收接 受学历教育的学生,纳入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学生毕业后自主择业,国家承认学历。” 1 9 9 4 年2 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了民办黄河科技学院。这是民办高等学校设置 暂行规定发布后,审批的第一所民办高校。1 9 9 9 年依法审批的国家承认具有颁发学 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达3 7 所。到2 0 0 2 年9 月1 日,全国共有民办普通高校1 2 2 所, 民办成人高校3 所,共计1 2 5 所。其中,本科院校五所,其余都是专科层次和高职性 质的民办学校。 4 其他办学形式 这包括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还有国有大学体制内附属的民办二级学院。随着近 年来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部分省市公立高等学校引入市场机制,进行体制改革的试 点,设置独立办学、独立核算、独立招生的民办二级学院,属于学历教育范围的招生 我园民办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计划分别来自普通高校或成人高校的年度招生计划,最后发放写实性的毕业文凭。 总之,民办高教利用公办高校的条件共生、互利地发展,有利于探索高等教育发 展形式的多样化。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有利于建立不同类型学校模式共 同发展、共同办学的体制。在探索发展民办教育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1 2 2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 l ,市场化特征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原有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正在发生裂变,民办高等教 育正在凭借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营造一个教育的服务市场。中国出现的高质量的义 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卖方市场”现象,为中国教育资源重新配置提供了最 好的发展空间,民办高等教育正是在市场化的运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和运 行机制。 2 初级阶段特征 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属于上层建 筑范畴的教育总是受经济基础的制约,民办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可能超越当 时当地教育发展的平均水平,但最终还应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初级阶段的经济决定 了民办高等教育处于初级阶段。 3 区域化特征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主要集中在两类地区:一是经济发达地区,二是人口基数 大的地区,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区域化特征。经过近2 0 年的发展,逐渐形成“广东模式”、 “深圳模式”、“西安模式”、“郑州模式”等,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水平、教 育状况、文化传统紧密相关,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4 多样化特征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办学主体多样化; 二是发展模式多样化:三是办学理念多样化。这种民办高等教育多样化特征的形成, 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在需要和层次、规模、质量上的不同,又反映了民办高等 教育在办学和管理上的灵活机制和多样化选择,与我国教育现代化、大众化、产业化 的发展真挚相一致,因而具有积极的意义。 1 2 3 民办高等教育的主要作用 1 促进了多元办学体制和多元办学主体的形成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逐步建立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特别是面向2 1 世纪教育振 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 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这表明国家对改革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办学体制的决心 和对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视。民办高等教育的实践表明,其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 高等教育多元办学体制和多元办学主体的形成。事实上,已打破了政府包揽办高等教 育的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 同发展的多元办学体制。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正在由封闭性的“国家模式”向开 放性的“社会模式”转变。同时,还打破了单一的政府投资、单一的办学主体,出现 了多渠道投资、多元办学主体的繁荣景象,有效地弥补了政府教育投入之不足,缓解 了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多元办学体制和多元办学主体的形成,是高等教育可持 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变“独木桥”为“立交 桥”,变高等教育“卖方”市场为“买方”市场,有利于形成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 的竞争互促机制,促进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2 缓解了尖锐的高等教育供需矛盾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受教育,尤其是高质 量教育、优质教育的需求与受制于国家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带来的教育供给十分有限的 矛盾。有调查表明:全国六成以上的家庭把教育消费排在第一、二位。有的地方9 2 9 6 的家庭希望子女接受大学以上的教育。可见,投资教育已经成为多数家庭的首选。1 9 9 9 年我国高等教育( 1 8 2 2 岁) 入学率为1 0 5 ,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受过各类 高等教育的人仅占总人口的1 4 。而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 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 势,关系2 l 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可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人和社 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明显增加,而发展高等教育财力却严重不足。据统计,1 9 9 7 年我 国用于高等教育的经费为4 2 0 亿元人民币,用了占世界高等教育经费的l 支撑了世界 2 0 人口的高等教育。据估算,按行动计划,2 0 1 0 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1 5 , 跨入大众化门槛,年招生将达2 5 0 万人,在校学生数将达1 0 0 0 万人,据目前每个大学 生每年运行经费约需l 1 3 万元,则国家每年要投入1 0 0 0 一1 3 0 0 亿元人民币的事业 费。另外,至少还要投放2 5 0 0 亿元人民币的建设费,总计3 5 0 0 - - 3 8 0 0 亿元人民币。 如此巨大的教育投资,无论如何是国力所不能承受的。更何况我国政府对现有公办大 学事业费的保证能力只有6 0 7 0 ,更无力再建新校。基于国家财力的限制,政府对教 育的投入己不可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而民办高等学校的经费主要靠自 己筹集,因而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经费投入的负担。正是民办高教的发展,扩大了 o 中国教育改车和发展文献汇编,第1 2 4 页,中国教育出版社,2 0 0 1 年3 月版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文献汇编,第1 6 2 页,中罾教育出版社,2 0 0 i 年3 月版 。资料来源:袁振国,周彬中周民办教育政策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2 0 0 3 ( 5 ) :p 1 1 4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多类型、多层次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圆了广大有志青年的大学梦,缓解了十分尖锐的高等教育供需矛盾。 3 有利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世界各国都将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开发和储备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视为民族 与国家兴衰存亡的根本大计。高等教育“大众化”己成世界潮流。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 罗在1 9 7 3 年就提出了著名的高等教育发展三个阶段的著名学说,即高等教育适龄人口 ( 1 8 岁一2 1 岁) 入学率在1 5 以内为猜英型高等教育阶段:入学率在1 5 4 - 5 0 为大众型 高等教育阶段;入学率在5 0 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目前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为8 2 ,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 0 以上,韩国、菲律宾、印度等国也在3 0 以上,而我国目前的毛入学率均低于这些国家。,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 适应2 l 世纪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2 l 世纪的最大特点就是竞争,各国在经济、国防、 科技等方面的竞争,最终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知识与人才已 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走大众化之路。 但公办大学亦无法独立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因为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从某种意义上 说,都是精英教育的场所。可以说,民办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有着天然的联系, 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就世界范围内而言,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之日, 就是民办高等教育崛起之时。当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时,民 办高等教育自然就成为世界潮流。民营化,即走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之路,可以说 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务实性、现实性的选择,也是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 般规律。民办高等教育的勃兴,势必加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4 满足了广大群众多样化和选择性的教育需求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高等教育多样化是实现大众化的必经 之路。多样化的必然性在于:第一,社会上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规格、层次的需求是多 样化的,同一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可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第二,人的个性、 智力、需求、追求目标以及愿意付出的代价是不尽相同的,只有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才 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第三,国家的财力有限,只有多渠道的资金才能实现高等教 育的大众化。只有实现了教育的多样性,才能满足人民多样化和选择性的教育需求, 而学校的多样性是教育多样性的核心,也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 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垄断,实现了教 育权力的分散,确保了教育的多样性,因而不仅解决了广大社会青年要求接受公办高 校不能满足的高等教育需求的矛盾,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下半年湖南湘西自治州公开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下半年湖南张家界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下半年湖北黄冈市浠水县乡镇综合执法中心专项招聘工作人员2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下半年湖北孝感双峰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招考7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下半年温州市鹿城区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事业单位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下半年深圳市龙岗街道办事处招考辅助类雇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下半年深圳市松岗中英文实验学校高中部教师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下半年深圳市光明新区社会建设局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下半年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人民政府招聘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下半年海南省临高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中心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学生会培训课件
- 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 肿瘤科工作计划与总结报告
- 图像数据预处理详述
- 室颤的抢救与护理课件
-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 说课稿
- 2023人民音乐出版社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第19课《小站》课件(共18张)(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3年幼儿照护及养育初级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高中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主题班会课件
- 智慧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