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文化久是当下西方文化理论和批评界的一股新的学术潮流 文化研究的兴起 可从文学理论的发展 后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以及知识分子的身份变化等几个方 面来理解文化研究的发展经历了文化批评文化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等几个阶段它是对文学研究的继承和发展后结构主义为文化研究提供许多理 论前提和论证方法 西方马克思主义则在更深层意义上保证了文化研究的精神品 质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性注重实践坚持文本细读和文化分析的双重阅读等 特点 市场经济促动下的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各种新的西方理论的引进为文化研究 在中国的出现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中国的文化研究存在搬用西方理论忽视 中国语境等问因此中国的文化研究应立足于我们的文化现实并对西方理论持 批判态度在中国有必要坚持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的区别文化研究给中国的文 学批评很大启发并为中西的文化对话提供了可能 abstract culture studies is a new academic trend in the field of the present western culture theory and criticism. we can understand the rising of culture studies from a few poin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of literature, the culture changes of post-modern society and the change of the intellectuals social position. cultural studies goesthrough four stages: cultural critics,culturalism, structural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it has a connecting link with literary studies, but surpasses it. post-structuralism provides cultural studies with many theories and methods. and western marxism, in a deeper sense, assures the spiritual qualities of cultural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 is characterized by inter-discipline, emphasis on practic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lose reading and cultural analysis. the mass cultures rise as a result of market economy, legalizes the cultural studies in china, and the usher of various new western theories into china forms a theatrical base for it. chinese cultural studies usually applies indiscriminately western theories and neglects chinese context. so chinese cultural studies should keep a foothold in chinese cultural reality and take a attitude towards western theories.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tell and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iterary studies and culture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 makes it possible of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 1 文化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语境 一文化研究兴起的原因及发展 本文所谈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是一个专门术语与传统意义上的人类学 或文化学涵盖下的文化研究并不是一回事它特指自 20 世纪 5060 年代首先在西方的文 学研究领域出现后来又扩展到整个人文和社会学科的一种新的理论话语文化研究要求 放弃经典文学研究的精英主义立场超越文学研究的内部/外部的界限划分主张将文学/ 文化文本放到其产生的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并揭示文本的社会生产机制和意识形态内容 可以说文化研究首先是针对文学研究的弊病审美主义立场文学自足观等而提出的 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但我们又不宜仅把它理解为文学研究或文学批评领域的一场内部运 动从目前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来看它的课题已从文学伸延到大众文化媒体研究 女性主义殖民地历史地缘政治全球化等等显示出不可遏制的跨越学科界限的学术 野心所以很难用传统的学科标准来界定文化研究换一句话说文化研究的出现是对 传统学科规范的反抗它的形成过程征示着后现代主义语境中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发展 趋势正如文化理论家詹姆逊对它的评价它的崛起是出于对其他学科的不满针对的 不仅是这些学科的内容也是这些学科的局限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研究成了后学 科 1 文化研究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研究领域 拒绝建立普遍适用的元理论而是根据 特定的语境不断地改变课题和研究方法探询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可能文化研究的 这种理论特征与它身处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不无关系但这并不意味者文化研究无所不包 象后现代主义那样提倡简单的多元主义文化研究有自己的认知前提和价值取向并在长 期批评实践中形成了注重现实问题强调政治参与坚持批判立场等特点所以即使我们 不能为文化研究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也从它的发展历史总结它的学术特征要言之文化 研究具有实践性品格政治学旨趣批判性立场和开放性特点 2 目前文化研究在西方的发展方兴未艾成为欧美文化理论和批评界的主导话语其 风头之盛大有取代文学研究的趋势影响波及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90 年代以后 文化研究开始进入中国的批评视野少数批评家尝试用这种理论阐释中国的文学文化现象 但从目前来看它还没有引起理论界的足够重视本文试图对这一理论做一下基础性的探 讨以引起更多批评家对它的关注但对文化研究做总体性的考察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学 术工程恐非论者笔力所能本文将选择几个具体问题文化研究出现的原因文化研 究的理论资源和方法特点以及它在中国发展的境遇等做初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化 研究与文学研究的关系文化研究与后现代主义以及文化研究和中国语境的关系等问题作 进一步讨论 一兴起的原因文学研究的危机 尽管直到目前有关文化研究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定论如它是不是一门学科它的研 究对象是什么它在方法上有何特点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代意义上的文化研究首 先出现于文学批评领域在文化研究史上最早出现的是文学批评 3 在早期文化研究 者那儿它是作为一种与文学研究相对的研究思路被提出来的所以对于文化研究 出现的原因最好结合文学研究的历史并放在文学批评发展史的视野中加以考察 文学研究是一个历史概念伊格尔顿认为它首先出现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它 的前身是比较语文学致力于在语言中寻找种族或民族精神的演化规律 4 文学研究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高等教育机构迅速发展作为一门独立科目从指导思想看它承袭了人 文主义思想家马修阿诺德的文学价值观文学可以代替宗教以及好的文学可以陶 冶人的道德情操指导人们的生活在实践上也以经验主义的道德批评和审美批评为 2 主要批评方法后来随着新批评的兴起经验主义的方法逐渐被形式主义的文本批 评所代替但其精英主义立场和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一直延续下来 以新批评为代表的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是 20 世纪文学理论发展的最大成就之一从 1910 年代俄国形式派批评的兴起历经 3040 年代英美新批评一直到 60 年代的法 国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文论实际上在文学批评发展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占据主导位置形 式主义者秉奉科学主义态度不仅严格地将研究对象限定于文学文本还力求研究方法的 客观性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文学观念这种文学观念的特征主要表 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文学作品从与它联系的各种外在因素中独立出来强调文学的 本体性存在与之相对应的还建立了以文学性为主项的文学批评的客观标准和 理论话语可以说它在强调文学自主性的同时也为文学研究自身赢得了独立地位 形式批评在完成研究重心由作者到作品的转移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并在很大 程度上成为文学研究的主导范式但以形式主义为主体范式的文学研究在 20 世纪 60 年代 开始出现合法性危机 文学研究的危机的说法首先出现于欧洲的高等教育机构里受当时各种社会新思 潮特别是 1968 年学生运动的影响大学教师及学生开始对传统的英语文学这门课程 的认知前提和公认标准提出质疑 例如何为 经典作品作品的 文学价值 由谁判定 到底什么是文学性这些问题的提出造成了文学研究的典范和成规的合法性危机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文学研究的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当时各种新的文学理论的发展自 20 世纪 5060 年代以来欧洲大陆出现了各种新理论如分析美学现象学阐释学接 受美学与读者反应理论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等这些理论从各个角度对以新批 评为代表的形式主义文论进行批评和反驳动摇了传统文学研究的知识根基比如接受美 学和读者反应理论重视读者的作用和作品的接受过程而把未经阅读的作品当作未完成的 作品这不啻是对形式主义的本体性文学观念的挑战取消了作品意义的客观性它 强调读者参与对作品意义的决定作用就用读者中心论取代了形式主义的文本中心 论解构主义文论更是对文本意义的确定性大肆攻击总之这些新理论的出现使文 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性前提如文学与语言社会与文学作者与作品的关系等受到质疑 文学研究必须检讨自身的认识基础运用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为批评的合法性寻找新的 依据 新历史主义在这一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尝试新历史主义研究者综合了后结构主义 新马克思主义和文化人类学等理论 从分析历史和文本的关系入手 提倡一种 文化诗学 他们反对形式批评把文学孤立于历史和社会的观点强调文学的文化政治内容新历史主 义尝试打通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历史之间的话语界限将文本与生产它的社会惯例和非话 语实践结合起来并注重考察文本中的权力斗争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文化差异等等 以此证明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互文关系 它无意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 而是坚持 对话意识 强调批评阐释的开放性新历史主义扩展了传统文学批评的研究范围从它身上可以看出 一种跨学科的宏观批评视野正在形成 但造成文学研究转向文化研究的更深层的原因恐怕还是社会现实的变化文学研究赖 以安身和发展的一个前提是以文学艺术为主体的文化与生产它的社会始终保持着一段距 离这种距离使文化成为一个相对自主的领域它不仅有助于将一些艺术作品与日常 生活隔开成为非历史的经典而且在文化中设置等级秩序造成高雅文化和通俗文 化的对立但是西方社会自二战后逐渐进入后工业社会时期商业的发展导致文化工业 的出现和大众文化的流行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使文化难以保持往日的半自律 性既与社会实践相关又与社会实践保持一段距离而在整个社会领域内全面扩张 一直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事情从经济价值国家政权到实践以至到精神结 3 构从某种创新但尚未理论化的意义来说都算是文化了 5 这不仅使传统文化上的雅 俗的对立关系消失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也被打破文化扩散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现代 文化工业发展造成的文化扩张极大地改变了当代人的现实和精神生活例如这种后现 代文化逻辑主张削平深度反对解释倡导多元宽容的相对主义甚至鼓吹意识形 态的终结大量的文化现象需要来自批评界的解释而文学研究仍固守其精英趣味和批 评传统对正在发生的社会变化缺乏关注和反应 而当时教育机构中一些相对较新的交叉学科的却显示出对当代文化的兴趣并在人文 和社会科学领域掀起一股文化热或文化转向这些交叉学科从课题上来说关注 焦点由经典作品移向日常生活中的流行文化和媒体传播在理论方法上放弃对宏大理论 的论述而专注于为传统研究所忽视的边缘性课题在方法上也不受制于某一学科可在 相关领域间自由转换它们采用的方法论和研究方式给传统的文学研究带来极大的冲击 彼威德逊在谈到这种交叉学科对文学研究的影响时说可转换的相临的研究领域诸 如文化或传播学研究的发展与其他流行的传播方式通俗小说电影电视密切相 关在供严肃的研究是小写的文化而不是大写的文化所用的资料范畴理论和方法模 式上都动摇了权威的有优越地位的文学和批评观念 6 威德逊所描绘的正是兴起中的 文化研究 最后从研究主体来看文化研究的出现和英国的新左派政治运动有密切联系 西方早期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威廉姆斯汤普森霍尔等人都是新左派的核心成员这使 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英国新左派运动与文化研究的关系表达出 当下知识分子通过学术介入现实的政治愿望西方知识分子一向对资本主义社会持批判立 场有着介入现实的强烈愿望以启蒙和引导公众为己任经过 60 年代的激进运动虽然 有一部分知识分子退回书斋但他们参与现实的热情却从未削减即便在德里达等解构主 义者那儿也表现出用颠覆语言秩序来达到颠覆社会秩序的意识形态意图对大 多数知识分子来说文化研究对当代文化现象的关注为他们介入社会现实提供了话语场 所在这层意义上文化研究也可被看作一场由知识分子发起的意在参与社会的群体运 动文化研究是一种愿望探讨这种愿望也许最好从政治和社会角度入手把它看作是 一项促成历史大联合的事业而不是理论化地将它视为某种新学科的规划图这项事 业所包含的政治无疑属于学术政治即大学里的政治此外也指广义上的智性生活 或知识分子空间里的政治 7 由以上可以看出作为一种研究思路或研究范式文化研究兴起的直接原因是对以形 式主义批评为主导范式的文学研究的超越传统文学研究有两大特征一是以形式主义为 代表的审美主义文学观二是它的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研究范式审美主义文学观强调文 学是独立存在的意义载体极易陷入文学自足论割断文学与社会其他方面的联系 因而缺乏对文学生产机制和过程的考察而经验主义的研究范式则将文学当作某些更为本 质的社会现实或主体观念的反映并以考证作品社会作者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宗旨 这些都使文学研究成为一种缺乏反省能力的循环论证 此外基于现代主义和精英主义立场上的传统的文学研究对进入后工业社会时期的西 方的社会景象和文化变迁以大众文化的兴起为标志缺乏阐释能力使它在面对现实问 题时捉襟见肘难以为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研究应运而生它用各种文化 文本取代文学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把触角广泛地伸向与文学相关的其他众多领域社会 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等它不仅关注文学自身而且考察文学的生产机制和传 播过程揭示文学的文化意义和意识形态内容它以介入的姿态积极参与当下社会生活中 最具活力的话语讨论越来越显示出其接近现实回应现实的努力总之文化研究是西 方理论界在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陷入危机时及时提出的一种应对策略它的出现显示出这 4 样一种意图在将文学理论转化成文化诗学的同时为批评的合法性寻找新的依据 二文化研究的发展轨迹 文化研究从来就不是一回事英国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斯图亚特霍尔的这句话 到目前来说仍然有效形象地说明了文化研究自身的复杂性虽然不少文化研究者从未放 弃过把它建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努力但在另一些研究者和大多数批评家那儿它却因缺乏 界限清晰的研究范围和方法论而不被承认为一门学科充其量是一个针对人文社会领域中 众多传统学科而言的后学科post-discipline文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的 r威廉姆斯就曾 说所谓文化研究最好被理解为一种探讨普遍社会问题的特殊途径而不是什么属于 少数人的或专业化的领域 8 这无疑增添了对它的发展过程进行描述的难度 下面本文将 按时间和地域对文化研究的历史作大致粗览为方便起见可分为文化批评文化主义 范式结构主义范式等几个阶段 1文化批评阶段 西方理论界一般认为文化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思路首先出现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 的英国r威廉姆斯的文化与社会1958和霍加特的读书识字的用途1958 等理论著作的出版和 1964 年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它作为一个学术机 构的正式出现但作为一项严肃的批判性的学术工作文化研究肯定有其历史渊源 威廉姆斯等人的著作和思想中渗透着在英国文学批评中由来已久的社会关怀和文化 批评 传统 这种关注文化和社会的传统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后期的近代批评家 m 阿诺德 阿诺德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尽管采用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经验主义的批评方法却使文 化批评声名鹊起当然这儿他所说的文化指的是已经规范化经典化了的文学艺术 即所谓高雅文化阿诺德坚信一种道德中心论的文学价值观提出文学是对生活的批判 的思想将文学提高到可以代替宗教的地位他认为好的文学能陶冶人的情操造就有机 和谐的社会群体而文学批评则要承担起连接文化与社会的职责 这种渗透着人文关怀和实用主义的文化观念和批评思想为后来的文学研究的代表人 物 ts艾略特和 f利维斯等精英知识分子所继承他们认为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 有不可通约的对立关系强调高雅文化尤其是文学对人的陶冶教育作用但他们在文化 观念和批评方法上已有所进步例如在对文化的理解上艾略特虽然坚持精英主义立场 但他对文化的界定并没有完全忽视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他认为文化应包括大赛马亨 利赛艇会考克斯海上快艇赛猎鸡日足球决赛赛狗弹子球桌飞镖盘温斯利戴 尔干酪煮熟的卷心菜块醋腌甜菜跟19 世纪哥特式建筑以及埃尔加音乐 9 可以说 他对文化的理解已涉及到运动娱乐饮食建筑以及音乐等诸多内容将文化的含义扩 大到文学和艺术之外这就向流行文化迈出了一大步 与艾略特相比利维斯对后来的文化研究的影响更为直接利维斯坚持精英主义立场 企望用伟大传统为标志的经典文学来提高大众的鉴赏水平他对大众文化给予了 更多的关注尽管这种关注是为了使经典文学和低级的大众文化形成对比在大 众的文明和少数人的文化和文化与环境等著作中他用细读式的文本分析方法分析 了当时的流行小说广告电影流行音乐等大众文化现象并对产生这些文化现象的社 会和历史作出道德上的评价和批判尽管利维斯对流行文化采取排斥和敌对态度但却首 次对大众文化作系统研究扩大了专门化了的文学研究的狭隘视野以致于被称为最早的 文化研究现在看来尽管利维斯对大众文化的贬低态度已被后来的当代文化研究者 放弃但他的文本分析方法和介入性的批评态度却被以后的文化研究者秉承下来 早期的文化批评中成绩最大的当属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 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阿多诺和马尔库塞就写过剖析当时的通俗文化的文章40 年代法兰克福学派迁往 美国后开始研究美国的大众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从他们的社会批判理论出发 对所谓的 大 5 众文化持否定性态度他们认为大众文化并不是大众需要的文化而是一种出于资本主 义生产需要因而渗透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文化工业其实质是对大众进行操纵和欺骗 因此他们关注对大众文化的传播与接受的研究以及对大众文化中意识形态功能的揭示主 要成果有洛文塔尔的 文学 通俗文化和社会 以及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著的 启蒙辩证法 应当承认法兰克福是把大众文化当作一个与现代艺术对立的领域来研究的也就是说他 们在文化立场上仍显出明显的精英主义色彩但是与利维斯等人根本不同的是他们对大 众文化的批判并不是高级文化对通俗文化的低视相反他们把大众文化看成是资产阶级 意识形态用来欺骗大众削弱人们的主体意识压抑人们的本能和感性欲望的工具法兰 克福学派的文化批评对后来的大众文化研究影响广泛他们一贯坚持对文化现实的批判性 立场也成为文化研究的一种精神品质 2文化主义范式阶段 1964 年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文化研究作为一门准学科进入教育机 构因此被公认为现在所谈的意义上的文化研究的正式开始伯明翰研究中心的学者 r威 廉姆斯r霍加特ep汤普森s霍尔等人被称为伯明翰学派其实他们的学术观 点不尽相同换句话说英国文化研究经历了分别由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两种范 式支配的时期 文化主义范式的文化研究以 r威廉姆斯r霍加特ep汤普森为代表他 们都把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认为文化与社会实践密不可分他们还强调人类的能动作用 将人的意识和经验置于文化分析的核心因此他们被称为文化论者其研究方法也被 称为文化主义范式所以这个早期阶段可称之为文化主义研究范式阶段 作为文化研究创始人的威廉姆斯完成了对利维斯文化批评的扬弃他的文化与社会 和漫长的革命这两部文化研究的理论奠基之作体现出将利维斯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相 融合的努力他自己也承认他的早期批评实践曾尝试将激进的左派政治活动与利维斯 式的文学批评结合起来 10 他继承了利维斯的整体文化观念以及文化批评的社会关怀等 思想但反对利维斯的精英主义文化立场尤其是将文化与日常生活分离的观点他从马 克思主义的立场来阐释文化但他的文化理论又同庸俗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 有很大区别他反对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种割裂文化与社会和经济的二分法把文化定义 为总体的生活方式依这个定义文化不仅是精英主义津津乐道的文学艺术也包括 整个社会生产机制和日常生活这个定义不仅扩大了文化的内涵还强调了文化和社会的 密不可分威廉姆斯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经验在文化中的作用将一个特定群体阶级 的人群的共同经验称之为情感结构他认为研究一个时期的文化必须考察其情感结构 所以文化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分析经典文学作品而是解释特定的生活方式的价值和意义 威廉姆斯不仅对文化重新定义还规定了文化研究的任务为早期的文化研究奠定了理论 基础 霍加特是首届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主任也是英国早期文化研究的重要代表 他的读书识字的用途一书是早期文化研究的典范作品该书前半部分以民族志的 形式追述了 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工人阶级的文化生活后半部分以细读的方式分析了 50 年 代大众文化对工人阶级文化的冲击他在文化观念上也深受利维斯主义的影响比如对当 时的大众文化表示不满并将教育和提高大众的感受力作为抵制的手段在研究方法上他 也采用了利维斯的细读式的文本分析但他的文化立场却与利维斯截然不同他不是站在 精英立场上而是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努力证明工人阶级文化的合法性以及对大众文化 的能动性如果说威廉姆斯对文化研究的贡献在理论建构上霍加特则在方法上为文化研 究提供了范例他提出的双重阅读模式品质阅读与价值阅读影响甚大他的民族志 研究方法也为以后的众多文化研究者纷纷效仿 6 此外ep汤普森凭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等著作也对文化研究做出了贡献他 论述了工业革命初期英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文化的形成过程在这部著作中他没有 沿袭传统马克思主义仅从生产关系来认识工人阶级的观点也不赞成结构主义者将工人阶 级当作社会结构的客体化做法而是从文化角度来认识英国工人阶级意识的形成强 调工人阶级的自身经验和能动作用的重要性 3结构主义范式阶段 随着阿尔都塞等人的结构主义传入英国使文化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发生了重大改 变从此结构主义逐渐代替 文化主义成为文化研究的主要范式结构主义者 认为文化主义者过于强调文化经验和意识在文化分析中的作用而没有看到文化作为 一种无意识结构的产物只能在范畴中存在如果说文化主义范式侧重文化经 验反对抽象的理论坚持将各种文化作为整体在具体的语境中考察文化形式和物 质生活的一致性那么结构主义范式则强调文化主体的建构性主张将文化文本化 通过对文本形式和话语分析揭示其社会生产机制和意识形态内容 霍尔是结构主义研究范式的代表人物他的艰难的复兴之路撒切尔主义与左 派的危机着重分析了撒切尔主义的意识形态策略撒切尔主义之所以成功是利用了传 统工人阶级文化意识形态中的重要因素而得到工人的支持在这本著作里他运用葛兰西 的文化霸权理论批评了阶级决定论的意识形态观点即不同阶级意识形态并不是总 处于传统认为的对立状态统治阶级的支配权的取得是与被统治阶级的文化观价值观进 行谈判的结果此外霍尔的编码解码一文开创了大众传媒研究的先河他通过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编码和大众的解码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西方国家的大众传媒的运作机 制在霍尔的文化研究中可以看出后结构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努力 伯明翰学派对后来的大众文化研究的影响甚大他们走出了精英主义文化立场和文学 研究的狭隘视野关注工人阶级和低层大众的生活现实和文化意识使文化研究直接进入 日常生活与当代现实联系起来他们还特别注重研究者的立场问题要求对研究的问 题采取介入和批判的态度可以说他们的文化观点和研究思路始终贯穿于后来的各种文化 研究中 4后现代主义阶段 文化研究于 20 世纪 80 年代左右传入美国后马上与美国学术界的左翼和各种新理论 如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迅速结合成为一个极具开 放性的研究领域 它不仅得到原先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界的一些著名学者 如弗 詹姆逊 爱德华赛伊德加斯皮瓦克等的关注更受到来自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类 学和传播学等学科和领域的研究者的青睐当代美国文化研究者的对象极为广泛除了文 学作品还包括广告艺术建筑市井故事电影时装大众文学文类惊险小说 罗曼司传奇西部片科幻小说照相术音乐杂志青年亚文化学生文本批评 理论戏剧无线电妇女文学电视以及工人阶级的文学 11 可以说文化研究发展到此 显示出极大的开放性成为一个汇集最新的理论和学术的知识领域从广义上讲它不仅 包括与伯明翰学派有传承关系的当代大众文化研究还容纳了当下最有影响的一些批评理 论象詹姆逊的文化政治阐释学赛伊德的后殖民主义格林布雷等人的新历史主义斯 皮瓦克等人的女性主义研究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研究进入美国后研究重心由阶 级转向了性别和种族这与美国的文化现实密切相关一方面由于种族和性别歧视等突 出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支持此外由于美国媒体业的 格外发达也使媒体和受众研究成为美国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美国文化研究的 对象多为后现代文化现象理论上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例如美国的大众文化与传 媒研究便深受后现代理论家鲍德里亚等人的理论的影响所以可把美国的文化研究称为 7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研究 此外文化研究在英美原来的殖民地国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展得也较为深入加 拿大有悠久的文化批评传统原型批评理论家诺弗赖就是一位文化批评家他在后期著 作中主张将文学置于更加广阔的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在当代由于历史和文化上的原因 这些国家的文化研究者尤为关注后殖民全球化种族文化身份等问题并在这些课题 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澳大利亚的西蒙杜林最近提出参与性文化研究的说法就应 当引起理论界的注意 从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从文化研究的发展轨迹特别从它的早期阶段来看文化批评和伯明翰学 派时期确实与文学研究或者文学批评有一种传承关系文化研究最早的立足于文学领 域它的研究主体也大多是文学系和比较文学系的教研人员所以我们有理由将它看成是 文学批评的一种新范式它主张将文学看成一个充满历史内容和文化含义的开放性符号系 统不仅扩大了研究对象的范围而且将研究视野由文学自身延伸到整个文学的生产消费 过程它针对传统文学研究的精英主义立场以及本质主义的文学观念等理论缺陷提出了 新的研究思路国内外不少学者将这种研究范式的转变理解为文学内部研究向外部 研究的回归例如著名的美国文学批评家 j希利斯米勒在文学理论在今天的功能 一文说 事实上自 1 9 7 9 年以来文学研究的兴趣中心已发生大规模转移从对文学作修辞 式的内部研究转为研究文学的外部联系确定它在心理学历史或社会学背景 中的位置换言之文学研究的兴趣已由解读即集中主义研究语言本身及其性质和能力 转移到各种形式的阐释学解释上通过其中的一种兴趣的转移大大增强了象拉康的女权 主义马克思主义富科主义等心理学和社会学文学理论的号召力随之而起的是一次 普遍的回归回归到新批评派以前的旧时的传记主题和文学史的方法上 12 无疑米勒的所描绘的转移正是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转向他看到了文化研究 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或者说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质但他显然没有把文化研究当成一 种新的研究范式而是将它归入与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和文化/心理批评类似的外部研 究模式笔者认为这种用内部/外部的说法来界定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之间区别 的观点值得商榷 因为这种内部/外部的说法 容易将文化研究混同于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或者文化/心理 批评尽管从表面上看文化研究同以前的社会/历史批评等一样关注文学与其他社会领域 的关系但两者显然在认识前提上存在着根本性差别如前面所说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 坚持本质主义的文学观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文学只不过是社会形态和历史观念的简单 印证而文化研究则以解构主义等各种新文学观念为基础反对本质主义的文学和社 会观念它消解了内部/外部之分要求在文学与社会历史之间建立一种相互 阐释的互文关系此外这种外部/内部二分法会给人们一种误解似乎文化研究专事 于文本之外的相关因素而对文本自身缺乏关注这显然与文化研究的批评实践不符 始于威廉姆斯的文化研究一向注重文本细读对文化研究者来说对文本形式的分析 是文化分析的前提或者说他们的文化研究一直建立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霍加特在谈 到品质阅读和价值阅读的关系时曾说价值阅读应当建立在单个作品严格 的品质阅读基础之上我们必须从外在于它的单个文本和作品入手而且他认为 作为一种态度文学文化批评家决不站在利用文学的立场上因为如果他不首 先把目光集中在自在自为的艺术作品上那么他要更好地界定某种文学以对人们理解 社会作出贡献的愿望将会落空 13 大量文化研究的批评实践证明 文化研究相当重视文 本分析 8 总之文化研究通过超越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之分完成了对文学研究的扬弃 所以不宜将它的兴起看作是文学研究的外部研究的回归或者将它与文学研究的关 系看作是传统的内部研究/外部研究之间对立关系的延续而应当将它作为超越了传统研究 范式的一种后设研究 2文化研究的发展历史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它的语境取向性从文化现实出发 注重研究的实践性是文化研究的一大特点文化研究没有建立统一的总体性的文化理论 而是根据特定语境不断地改变课题和方法以灵活实用的态度探寻解决实际问题的可 能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的文化主义范式到结构主义范式再到美国的后 现代文化研究一直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殖民地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经历了理论 上和课题的不断变化拿研究课题来说在伯明翰学派早期阶段它关注的是工人阶级文 化到了美国之后种族和性别等差异政治成为重点而到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身份认 同全球化和殖民统治等问题则受到重视可以说这些问题都来自不同民族国家社会 文化语境之中的内容各异的现实而且即便是对同一课题的研究比如说对大众传媒的 研究在不同的国家中可能采取不同的形式得出不同的结论这说明文化研究的课题和 方法不是固定的而是从特定的文化现实出发寻求对现实的解答文化研究的这种语 境取向特征提醒我们不要把它当成某种确定的理论体系而要看到它是开放的面向 实践的 二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特点 当然若想真正把握文化研究的学术特征还需对其认知前提和理论基础作知识谱 系学的考察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文化研究在理论资源和方法的运用上表现出 很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从文化研究自身的历史来看 它经历了文化主义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等理论范式的转换在此过程中文化研究并没有固守某一理论体系而是根 据文本对象和文化语境积极借用各个学科的理论方法尤其是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 文化人类学等相近学科的新的理论方法所以我们常可以看到在文化研究中有文本分析 心理分析社会统计田间考察等各种方法的运用不过结合文化研究的历史与最近发 展总体而言其主导理论可粗略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威廉姆斯等人提出的新的文化观 二是以福科的知识考古学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和拉康的新精神分析学等为代表的后结构主 义理论三是当代各种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中主要包括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 理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以及稍后加入的伊格尔顿的文 化生产理论和詹姆逊的文化政治阐释学这些理论构成了文化研究的认识基础 一阐释学的文化观念 文化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对文化的重新界定这一任务在威廉姆斯那儿得到系统论 述他的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的观点已被文化研究者奉为圭臬威廉姆斯的文 化概念与他的文化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密切关联他既反对庸俗马克思主义者将文化当 作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也不赞成利维斯等人将高级文化与作为总体生活方式的文化相分 离的观点他强调文化的社会性 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习得中的某些价值和 意义而且也表现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从这样一种定义出发文化分析 阐明一种特殊生活方式一种特殊文化隐含或外显的意义和价值 14 在文化分析一文中威廉姆斯从理想的文献式和社会三个层面上 分析了文化的定义据此文化可分别定义为人类完善的状态和过程知性和想象 作品的整体和对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他强调这三种文化的相互指涉关系在我 看来任何充分的文化理论必须包括这些定义所指向的三个事实领域相反排除彼此自 8 总之文化研究通过超越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之分完成了对文学研究的扬弃 所以不宜将它的兴起看作是文学研究的外部研究的回归或者将它与文学研究的关 系看作是传统的内部研究/外部研究之间对立关系的延续而应当将它作为超越了传统研究 范式的一种后设研究 2文化研究的发展历史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它的语境取向性从文化现实出发 注重研究的实践性是文化研究的一大特点文化研究没有建立统一的总体性的文化理论 而是根据特定语境不断地改变课题和方法以灵活实用的态度探寻解决实际问题的可 能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的文化主义范式到结构主义范式再到美国的后 现代文化研究一直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殖民地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经历了理论 上和课题的不断变化拿研究课题来说在伯明翰学派早期阶段它关注的是工人阶级文 化到了美国之后种族和性别等差异政治成为重点而到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身份认 同全球化和殖民统治等问题则受到重视可以说这些问题都来自不同民族国家社会 文化语境之中的内容各异的现实而且即便是对同一课题的研究比如说对大众传媒的 研究在不同的国家中可能采取不同的形式得出不同的结论这说明文化研究的课题和 方法不是固定的而是从特定的文化现实出发寻求对现实的解答文化研究的这种语 境取向特征提醒我们不要把它当成某种确定的理论体系而要看到它是开放的面向 实践的 二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特点 当然若想真正把握文化研究的学术特征还需对其认知前提和理论基础作知识谱 系学的考察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文化研究在理论资源和方法的运用上表现出 很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从文化研究自身的历史来看 它经历了文化主义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等理论范式的转换在此过程中文化研究并没有固守某一理论体系而是根 据文本对象和文化语境积极借用各个学科的理论方法尤其是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 文化人类学等相近学科的新的理论方法所以我们常可以看到在文化研究中有文本分析 心理分析社会统计田间考察等各种方法的运用不过结合文化研究的历史与最近发 展总体而言其主导理论可粗略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威廉姆斯等人提出的新的文化观 二是以福科的知识考古学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和拉康的新精神分析学等为代表的后结构主 义理论三是当代各种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中主要包括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 理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以及稍后加入的伊格尔顿的文 化生产理论和詹姆逊的文化政治阐释学这些理论构成了文化研究的认识基础 一阐释学的文化观念 文化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对文化的重新界定这一任务在威廉姆斯那儿得到系统论 述他的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的观点已被文化研究者奉为圭臬威廉姆斯的文 化概念与他的文化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密切关联他既反对庸俗马克思主义者将文化当 作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也不赞成利维斯等人将高级文化与作为总体生活方式的文化相分 离的观点他强调文化的社会性 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习得中的某些价值和 意义而且也表现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从这样一种定义出发文化分析 阐明一种特殊生活方式一种特殊文化隐含或外显的意义和价值 14 在文化分析一文中威廉姆斯从理想的文献式和社会三个层面上 分析了文化的定义据此文化可分别定义为人类完善的状态和过程知性和想象 作品的整体和对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他强调这三种文化的相互指涉关系在我 看来任何充分的文化理论必须包括这些定义所指向的三个事实领域相反排除彼此自 9 身的任何一种特殊的文化定义都是不完备的 15 由此他认为文化研究应是对整体生活 方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所以文化研究的对象由原来的艺术和知性作品扩展 到包括生产组织家庭结构社会制度和交流行为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笔者看来文化研究的文化观念还受当代文化人类学理论的影响尤其是人类学家 克利福德格尔兹的文化理论给文化研究很大启发克利福德格尔兹反对传统人类学把 文化还原成某种实体或心理结构的做法他吸收了符号学思想结合自己的人类 学考察实践企图重新把握文化的概念他把文化看成一个有待阐释的意义系统 是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 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知识和态度 16 威廉姆斯规定的文化研究的任务阐明一种特殊生活方式一种特殊文化隐含或外 显的意义和价值和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的阐释的文化观如出一辙而他对文 化的界定与前人相比无疑有很大突破它首先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 模式的修正一些庸俗马克思主义者常常根据这种二元对立模式把文化看作上层建筑的 一个分支强调社会生产与文化之间的决定和反映关系威廉姆斯的文化观反对这种将文 化还原为经济的做法不再把文化看作一个受经济条件制约的实体而是从一元论角 度探询文化与社会的共生关系也就是说文化不能从社会生产中分离出来它直接参与 包括经济生产的社会进程其次这种强调整体的生活方式的文化观也是对精英主义 文化观的反驳精英主义文化观把文化狭隘地定义为只能为少数人所掌握的优秀的思想 和艺术经典而威廉姆斯虽然对这种理想的文化观念表示尊重但认为它忽略了文化的 其他表现形式因而限制了人们对文化的整体性理解把文化作为整体要求文化研 究不仅要对某些优秀思想和伟大作品作出阐释而且应阐明与生活经验有关的如生产组 织家庭结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众多文化内容这样文化范围由文献式的文本 文化扩展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由威廉姆斯确立的文化观对理解文化研究具有关键作用首先文化研究扩大了文学研 究的对象和范围它使文学研究不能再局限在语言的囚笼里而要面对整个社会生活 和现实问题文化研究要求对文学艺术的文本分析与对生产它的社会制度和结构的考察结 合起来威廉姆斯谈到文化分析的实质曾说它是对整体生活方式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研 究其目的是去发现作为这些关系的组织的本质 17 由此可见文化研究不仅要分 析文化文本而且更注重对文化产品的生产机制的考察换句话说它将整个社会看作一 个更大的文本借此分析某一特定的文化形态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整个过程 这无疑和以前的文学研究很不相同这样一来就取缔了文学和艺术在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而成为一种和其他的文化行为文化形式地位平等的表达方式文学不再是文化的特殊 表现方式文学只是多种文化象征或产品的一种不仅要与电影录象电视广告 杂志等等一起进行研究而且要与人种史学者在非西方文化研究或我们自己文化中所调查 了解的那些日常生活的种种习惯一起来研究 18 正是在这一点上 文化研究遭到了所谓 平民主义的指责因为对文化研究来说各种文化形态的特性在揭示其文化意义和价 值时并没有多大帮助作为大众娱乐的米老鼠可能不亚于莎士比亚的悲剧这种文本社会 化社会文本化的观点加强了文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系并导致了一种跨学科 研究格局的形成 另一方面文化研究这种重视阐释的文化观表现出对后现代主义的抵制后现代 主义无疑也反对精英主义的文化观它所主张的消除文化上的等级制度填平高雅艺术和 通俗文化之间的鸿沟等与文化研究将文化纳入社会领域和日常生活的努力极为相似然而 在对意义的认识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研究却存在根本性的分歧后现代主义取消现象 与本质的区别主张削平深度模式詹姆逊语鼓吹事物意义的不确定性哈 10 桑语体现在文学批评上后现代主义只关注作品文本层面拒绝对作品的寓意象征 等深层意义的挖掘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的文本是无深度反解释的文化研究显然与 此有别威廉姆斯对文化以及文化分析任务的规定表明了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关注 文化的意义并把各种文化现象看成有待解释的尽管后来的文化研究受到语言学解构 主义等理论的影响主张从文本的语言形式解读意义倡导意义的开放性和对话性但它 始终坚持事物的深度模式强调对文本的意义尤其是意识形态内容进行解释的必要和 可能 二后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的出现与西方当下的文化思想发展密切相关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西方人 文科学界开始出现危机思想crisis thought所谓危机思想指的是二十世纪以 来围绕西方文明灾变现象而产生的各种学术批判理论这种危机思想的始作俑者是尼采 他的上帝已死和重估一切价值的宣告动摇了西方哲学的理性基础后来海格德尔 用他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检讨了西方哲学的柏拉图主义即形而上传统六七十年代在福 科和德里达的带动下法国的结构主义分裂出种种后结构主义文论这儿的后结构主义是 对结构主义以后的众多理论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德里达德曼的解构主义福科 的知识考古学拉康的新精神分析学等等这些理论的共同特点是重视语言对理论的描述 作用反对哲学和知识中的本质主义放弃建立统一的普遍实用的理论体系的努力 对现存的传统知识和方法加以质疑反对学术体系中的等级制度倡导事物发展的差异性 多元性 德里达首先在语言领域里掀起解构主义思潮他的名言文本之外无它物否认 了语言的指称和表意功能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哲学的语言学基础从而使寻找终极根源 的理论范式难以为继他强调语言的不确定性主张文本意义的无始源性互文性和开放 性解构主义虽然历史不长却从根本上动摇了以本体论传统人文学科的理论原则和思维 方式文化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解构主义的理论意识和认知态度比如文化研究拒 绝文化与经济的简单对应关系强调文化现象包括文学艺术与其他社会话语的复杂关 系关注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以及对非经典非正统的文化现象拉康 在心理学领域完成对主体的解构拉康也从语言学入手他认为无意识是语言结构个人 靠此接触文化环境获得意识形成自我因此所谓的主体只能是一些受社会系统控 制的语言象征符号由此他断言任何主体理论都不过是直觉享乐主义的呕吐物福 科则完成了对历史的解构他反对传统历史学的理论前提和研究方法提出用知识考古 学代替历史学他从一些边缘性的课题精神病性解构既定的历史观念揭示被经 典历史所压抑的社会存在和意识形式他将历史理解为关于诸陈述之生产流通分配 循环和运作的一个有序的程序体系认为真理与生产它的权力体系之间存在一种同谋的关 系 由以上可以看出后结构主义者通过对哲学主体和历史等基本概念的 解构和颠覆动摇了传统人文学科的知识前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观 念为西方的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园艺知识面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数学淘气的作息时间公开课教案
- 商务文书写作培训
- 农业基础知识培训
- 创伤救护教学幻灯课件
- 向日葵(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美版(北京)(2013)美术四年级下册
-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6 花儿草儿真美丽教学设计
- 燃气系统法务培训
- 会议室租赁简易合同2025
-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合同2025
- 国企治理三会一层详解
- GB/T 788-1999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
- GB/T 756-2010旋转电机圆柱形轴伸
- GB/T 6172.1-2000六角薄螺母
- GB/T 19189-2011压力容器用调质高强度钢板
- 公司合格供应商清单
- GB/T 13007-2011离心泵效率
- 2022年物流仓储行业REITs研究
- 政治学基础课件全部终稿
- 朱兰质量手册课件
- 小猪佩奇Peppa-Pig第一季1-2集英文台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