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 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叠堑鱼垫磕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i l , j o 范大学可以将 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毒盏盟苤鲔 指导教师签名: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刁荔茗 丝& :笸:o 电话: 邮编: i,。ffi- d,;li-, mk。j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中国诗歌中自古就不乏歌咏长城的作品,其中以唐宋时期数量尤多。在本文的第 一部分中,笔者在准确统计数据的基础之上,按照一定的界定标准,即据诗人在诗中 对于长城的情感态度,首次将唐、宋时期的长城诗分别作以统计、归类及分析。从全 唐诗及全宋诗中查找并统计了与长城有关的4 3 3 首诗,其中唐诗1 1 0 首,宋诗 3 2 3 首。 在第二部分中,本文将唐、宋两代的长城诗大致分为客观类、赋予长城正面情感 和赋予长城负面情感三类作品,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将作品分类细化,大致可分为 比喻类、指称象征类、及咏史咏怀类等等。 在第三部分中,本文在第二部分的分类基础之上,将两朝长城诗进行具体比较。 如通过对唐宋两代以乐府古题饮马长城窟行为题的一类作品、比喻类作品、指称 象征类作品等的比较,可以看出唐长城诗多赋予长城负面情感、宋长城诗多赋予长城 正面情感,唐长城诗比宋长城诗更具批判现实精神及人性观怀,宋长城诗比唐长城诗 更多象征含义及比喻含义等诸多不同之处,最后,得出结论:宋代比唐代更加倚重长 城的防御作用,唐代长城诗比宋代长城诗更具批判现实精神。 本文在第四部分中,追溯造成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主要从唐宋两代的政治环境、 文化环境及国势差异等方面分析。 除此之外,本文对唐宋时期以长城典故入诗的作品也多有涉及,如杞梁妻哭倒长 城之典故、檀道济万里长城之典故、刘长卿五言长城之典故等。 关键词:长城诗;正面情感;负面情感;典故;异同原因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 r ea r ee n o u g hw o r k st h a te u l o g i z et h eg r e a tw a l li n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y , a n da m o n g t h e s et h ep o e t r yo ft a n ga n ds o n gd y n a s t ya x ea tb e s t f o rt h ef i r s tt i m e ,t h eg r e a tw a l lp o e t r yo ft a n ga n ds o n gp e r i o dw a sc l a s s i f i e da n d a n a l y z e di n t h i st h e s i s 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sa n da n a l y s i sa r eb a s e do ne x a c ts t a t i s t i cd a t a t h r o u g hac e r t a i nd e f i n e dc r i t e d o na n dt h ea u t h o r s e m o t i o n sa n da t t i t u d e st o w a r dt h eg r e a t w a l li nt h ep o e m s f r o mc o m p l e t ec o l l e c t i o no f 死增p o e t r ya n dc o m p l e t ec o l l e c t i o no f s o n gp o e t r y ,if o u n da n dc l a s s i f i e d4 3 3p o e m st h a ta r ec o n n e c t e dw i t ht h eg r e a tw a l l a m o n gt h e s e ,t h e r ea r e11 0t a n gp o e m sa n d3 2 3s o n gp o e m s i nt h es e c o n dp a r t ,t h i se s s a yr o u g h l yd i v i d e st h eg r e a tw a l lp o e t r yo ft a n gd y n a s t y a n ds o n gd y n a s t yi n t ot h r e eg e n r e s :p o e t r yo fo b j e c t i v em e a n i n g s ,p o e t r yt h a tg i v et h e g r e a tw a l lp o s i t i v ee m o t i o n sa n dp o e t r yt h a tg i v et h eg r e a tw a l ln e g a t i v ee m o t i o n s o n t h i s ,f u r t h e rd i v i d e st h ew o r k si n t ot h eg r o u p so fm e t a p h o r ,c o m m a n d i n gs y m b o l ,c h a n t h i s t o r ya n dm e l o d ya n de t c i nt h et h i r dp a r t ,t h ee s s a y g i v e sac o m p a r i s o no ft h ep o e m so ft h et w od y n a s t i e sb a s e d o nt h es e c o n dp a r t f o re x a m p l e ,b yt h e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t h et w og r o u p so nt h ew o r k s w h i c ht a k eo l dy u e f ut i t l e - - - b r e e d i n gh o r s e sa tt h eg r e a tw a l lp a s sa st i t l e ,w o r k so f m e t a p h o ra n dw o r k so fc o m m a n d i n gs y m b o l ,w ec a ns e e t h a tf o rt h eg r e a tw a l lp o e m so f t a n gd y n a s t y , t h eg r e a tw a l li sg i v e nn e g a t i v ee m o t i o n sw h i l ei nt h e s ep o e m so fs o n g d y n a s t y , i ti sg i v e np o s i t i v ee m o t i o n s t h ep o e m so ft a n gd y n a s t ya r ew i t hm o r ec r i t i c a l r e a l i s ma n dh u m a n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sw h i l et h el a t t e rh a v em o r es y m b o l i ca n dm e t a p h o r i c m e a n i n g s t h e r ea r em a n y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t h et w og r o u p s a tl a s t ,id r a w ac o n c l u s i o n : s o n gp o e t r ye m p h a s i z e sm o r ea b o u tt h eg r e a tw a l l sd e f e n s ef u n c t i o nw h i l et h eo t h e r g r o u ph a sm o r e c r i t i c a lr e a l i s m t h ef o u r t hp a r ts e a r c h e sf o rt h ed e e pr e a s o nf o rt h i sd i f f e r e n c e i tm a i n l ya n a l y z e st h e r e a s o nb yt h et w od y n a s t i e s p o l i t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c u l t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t h ed i v e r s i t y o fn a t i o n a ls t a t u s i na d d i t i o nt ot h i s ,t h e r ea x em a n yt a n ga n ds o n gw o r k st h a tb e g i nap o e mb yl i t e r a r y q u o t a t i o n so ft h eg r e a tw a l la r em e n t i o n e di nt h i se s s a y s u c ha st h el i t e r a r yq u o t a t i o n s :q i l i a n gw i f e sb i t t e rw e e p i n g ,t a nd a o j ia n dl i uc h a n g q i n g ss t o r yc o n c e r n e dw i t ht h e g r e a tw a l l k e yw o r d s :t h eg r e a tw a l lp o e m s ,p o s i t i v ee m o t i o n s ,n e g a t i v ee m o t i o n s ,l i t e r a r y q u o t a t i o n ,t h e r e a s o n so fd i f f e r e n c e sa n ds i m i l a r i t i e s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 i 目录 弓i言1 一、长城诗的界定能代称举例2 ( 一) 关于长城诗的界定2 ( 二) 唐宋诗中出现的几种主要的长城代称3 二、唐宋时期的长城诗概况8 ( 一) 唐代长城诗概况8 ( 二) 宋代长城诗概况16 三、唐宋长城诗之异同分析25 ( 一) 从诗歌数量方面进行比较2 5 ( 二) 长城作为喻体出现的诗的比较2 5 ( 三) 用长城象征对国防起重要作用的人的作品进行比较2 6 ( 四) 宋代出现以长城象征诗之工整的作品,唐代则无2 8 ( 五) 赋予长城负面情感类作品比较2 9 四、唐宋长城诗相异之原因略析3 3 结语3 7 参考文献3 8 后记3 9 i i i 东j l i j i l i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己l 言 丁li = 1 雄浑悲壮的万里长城,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从人文方面看,长城不 只是一道砖石土垣筑起的军事屏障,而且引导了文学中一个特殊的“边塞”地带 的形成。这一“边塞 地带又与军旅诗、咏史诗、咏怀诗、爱国诗、闺怨诗等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诗歌中自古就不乏歌咏长城的作品,从秦代民歌“生 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起,历代吟诵长城之诗层出 不穷。东汉末建安诗人陈琳在著名的饮马长城窟行一诗中再次唱道:“生男 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此后,不仅是长城诗 文艺术的创作方面有此一脉相承的传统,而且以最为深入人心的、流传了千余年 的孟姜女民间故事为内容的诗歌,也显现了这种人文精神的悲壮。唐宋时期由于 边塞战争的原因,长城诗更是凝结了众多文人的情感。而截止到目前,专门研究 与长城有关的诗作的文章尚不多见。 因此,本文将唐宋时期与长城有关的一类诗作以统计、归类和分析,并联系 唐宋时期的时代背景及文化环境,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学现象来研究,全方位、 多视角地分析两朝长城诗的异同及原因所在。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长城诗的界定及代称举例 ( 一) 关于长城诗的界定 长城,在辞海中的解释为:“战国时燕、赵、秦三国各筑长城于北边以 备胡。秦始阜联缀其首尾,西起临洮,东迄辽东。此计今日所存之长城也。 总计西起嘉峪关,东迄山海关,全长五千余里( 合计两千三百余公里) ,号称万里 长城。” 后人多有以长城入诗者。关于本文中所指的长城诗: 一,是指那些诗中提及长城的诗; 二,是指那些虽未提及“长城”二字,但是以其他称谓代指长城,且这些诗 均全篇围绕长城展开或主旨表达需借助长城的含义的一类诗; 三,是指以长城典故入诗从而表达情感的一类诗; 而还有一些诗,则不包括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具体举例如下: 一、诗中虽出现了“长城 二字,但实际意义却与长城无关的诗。 例如: 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伯鸾。桃叶宜人诚可咏,柳花如雪若为看。 心怜稚齿鸣环去,身愧衰颜对玉难。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无限水漫漫。( 唐 刘长卿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 刘长卿集编年签注注日:长城,湖州属县圆。该长城与本文所研究之长城并 非同一所指,故不在研究范围内。 二、以塞指代长城的诗 若按广义来讲,“长城 与“塞”的含义相同。唐宋诗中用“塞”字来代表 长城周边地区的用法较为常见,诸如:“塞上 、“塞下”、“塞北”、“塞外 、“塞 鸿”、“出塞”等等。但若从狭义来看,这些“塞 并不专指长城,而是指某一特 定的边塞地区。如: 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路长唯算月,书 远每题年。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 唐李约从军行) 昨夜蕃兵报国警,沙州都护破凉州。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 唐薛逢凉州词) 风力萧萧吹短衣,茅檐霜日淡晖晖,天寒塞北雁行落,岁晚大梁书信稀。 湖稻初舂云子白,家鸡正有藁头肥。割鲜炊黍寻前约,公事可来君不违。( 宋 黄庭坚寄张仲谋次韵) 骑曲休歌出塞愁,渥洼名马鹩鹩裘。文章不暇三冬足,骨相由来万户侯。 ( 宋刘践和张赴供备) 。辞海【z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7 、3 0 2 3 。储仲君刘长卿集编年签注【m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9 、4 4 6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因此,这类广义上以“塞 字指代长城及边塞一带的诗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另外,一些采用乐府旧题塞上、塞下为题的诗作虽题目借用了长城的含意, 但全诗主旨与长城并无紧密联系。如: 少年学骑射,勇冠并州儿。直爱出身早,边功沙漠垂。戎鞭腰下插,羌 笛雪中吹。膂力今应尽,将军犹未知。( 唐李颀塞下曲) 因此,此类诗在本文中也不做研究。 三、与长城上各关隘有关的诗 如: 诏书前日下丹霄,头戴儒冠脱皂貂。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 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归去朝端如有问,玉门关外老班超。( 唐 武元衡送张六谏议归朝) 都城三百里,雄险此回环。地势遥尊岳,河流侧让关。秦皇曾虎视,汉 祖昔龙颜。何处枭凶辈,干戈自不闲。( 唐张祜入潼关) 关于长城上各个关隘的诗作,若从广义上来讲虽然都可归入长城诗之范畴,但因 其与本文所研究之整体的长城含义不符,故也不列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如此定义盖因在古代,长城所指的地区实太宽泛,但笔者的本意为从唐宋诗 中找到一个小范围的相似之处来比较唐宋诗在某种同类型作品中的异同之处,若 这样从广义上泛泛来谈则有违本意,使本文失去比较之价值,故在此界定之。 ( 二) 唐宋诗中出现的几种主要的长城代称 除在诗中明确用到“长城”二字之外,在唐宋诗中,诗人可以有多种称谓来 代指“长城”,或表达长城的含义。如:城、万里城、秦城、塞垣、虏障、五言 城等等。这些称谓的出现不但丰富了长城的含义,也使得长城在人们心中更加形 像和具体。下面笔者将分别举例说明这些代称在诗中是如何代指长城的。 1 城: 以城代指长城,在唐宋诗中比较常见。但通常作者在上下文中会加以比较明 确的说明,或以典故入诗,或通过文意即可断定。如: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 唐李白战城南句) 秦始皇筑长城以防御胡人,到了汉代时仍然有烽火高举。所以此处的“城 即指 长城。相似用法还有宋王安石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一一,改用李白的诗句 入诗: 秦家筑城备胡处,扰扰唯有牛羊声。 又如: 回来饮马长城窟,长安道傍多白骨。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 ( 唐王翰饮马长城窟行句) 此诗题为饮马长城窟行,在前一句中又已提到“饮马长城窟,所以,后文的秦 王所筑之城必是指长城无疑。又如此诗的最后两句: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 唐王翰饮马长城窟行句) 宋诗中也存在着相同用法的相似表达: 3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秦人驱丁夫,筑城备强胡。城成有亏日,胡来无已时。( 宋王炎饮马 长城窟句) 百丈筑城身,千步掘城壕。咸阳三月火,始悔此徒劳。( 宋陆游古筑 城曲四首其三句) 以上两处的城也是指秦始皇所筑之长城。诸如此类的还有: 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 唐王建饮马长城窟行句) 秦王筑城三千里,西自临洮东辽水。( 唐王宏从军行句) 城成六国亡,宫阙启千门。( 唐鲍溶长城句) 而“树比公孙大,城如道济长 ( 唐张九龄饯王尚书出边句) 和“城下有寡 妻,哀哀哭枯骨”( 唐常建塞上曲句) 二句则是以长城典故入诗,所用之典 故将在下文加以详细说明。 通过以上举例可以看出,在唐宋诗中以“城”代指长城的时候,多与秦始皇 相连用,以突出秦王所筑之长城的含义。 2 秦城( 万里秦城) 由于长城是秦皇所筑之城,故在唐宋诗中,有一部分诗作用“秦城”代指长 城。长城在这一部分诗作中的含义通常根据上下文可作判断。如: 秦城亘宇宙,汉帝理旌旃。( 唐陶翰出萧关怀古句) 又如: 九重宫殿锁春色,岂如万里秦城长。( 宋李纲次韵湖阴曲句) 千寻楚水横琴望,万里秦城带酒思。( 唐李端山中寄苗员外句) 秦城万里堑山谷,汉女远嫁为阏氏。( 宋李纲题富郑公画像句) 以上三处用“万里”修饰秦城,可知所指乃万里长城。又如: 虏障天骄起,秦城地脉分。( 唐沈俭期塞北二首其一句) 陈贻掀增订注释全唐诗注日t “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始皇命蒙恬筑长城, 恬临终日: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 m 遮虏障,就是汉代所筑的边塞,今俗称汉长城。太平环宇记日:“酒泉有 故长城,在县北,汉书谓之遮虏障。这里“虏障 与“秦城”对举, 可断定此处的“秦城”即长城。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唐宋诗中出现了很多以秦城代指长城的地方,但并不是 所有出现在唐宋诗中的秦城都是指代长城。例如: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唐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句) 依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校注注,这里的秦城指长安 ,而并非长城。 3 虏障( 遮虏障) 虏障,即遮虏障。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云:“( 武帝) 诏 陵:以九月发,出遮虏障。师古注日:障者,塞上险要之处,往往修筑,别置 候望之人,所以自障蔽而伺敌也。遮虏,障名也。由此可见,遮虏障,就是 陈贻掀增订注释全唐诗【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 0 0 1 、7 0 8 圆转引自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m c 0 1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甘肃通志,卷二十三2 0 0 9 3 1 2 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1 、3 4 2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 m i 北京:中华书局,1 9 6 2 、2 4 5 1 - - 2 4 5 2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汉代所筑的边塞,今俗称汉长城。由于遮虏障与长城在某种程度上所起的作用相 同或相似,所以在唐宋诗中,虏障通常与“秦城 或“塞垣”对举,也是一种常 见的长城代称。如: 塞垣通碣石,虏障抵祁连。( 唐卢照邻关山月句) 陈贻掀增订注释全唐诗注日“虏障:即遮虏障,汉代所筑要塞。 又如: 候火朝连夕,筹帷决纵擒。一江遮虏障,千古杀胡林。( 宋范成大太 师陈文恭公挽词其二) 绝域不须遮虏障,今年自有杀胡林。( 宋韩驹某已被旨移蔡贼起旁郡 未果进发今日上城部分民兵阅视战舰口号五首其四句)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唐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句) 笔者认为,这里的虏障均可看作是以汉代所筑之防御工事指代长城。 4 塞垣 塞垣在词典中的解释为:( 1 ) 本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长城: 边关城墙。( 2 ) 指北方边境地带圆。后汉书云:“天设山河,秦筑长城,汉起 塞垣,所以别内外,异殊俗也。”固可见,长城与塞垣在某种程度上所起作用相同, 只是时代不同而已。因此,秦汉以后的诗人多以“长城塞垣 对举,或以塞 垣指代长城者。如:“时议者以敬达尝事数帝,亟立军功,及领藩郡,不闻其滥, 继屯守塞垣,复能抚下,而临难固执,不求苟免,乃近代之忠臣也。 固诗中也多 出现此例,如:南朝宋鲍照代东武吟句:後逐李轻车,追虏出塞垣 。唐 宋诗中,这种以“塞垣 指代长城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以至于塞垣在唐宋诗中 成为一种较常见的长城代称。如: 御跸下都门,军麾出塞垣。( 唐郑情奉和幸望善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 直句)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唐高适蓟中作句) 夙驾逾人境,长驱出塞垣。( 唐武元衡出塞作句) 独美众所嫉,终弃出塞垣。( 唐白居易过昭君村句) 谁疑忠谏郭饮言,不逐戎夷出塞垣。( 唐周昙郭钦句) 汉设重关斥塞垣,诏移飞将护秋屯。胡人无复窥南牧,燕客时应祭北门。 ( 宋刘敝寄刘景烈句) 身到赢秦古塞垣,茫茫禹迹故皆存。( 宋汪梦斗羁燕四十余日归兴殊 切口占赋归其五句) 问寝东朝宫殿晓,来庭北使塞垣长。( 宋韩驹c i :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五句) 万里塞垣从簿领,五年驿使绝音尘。( 宋许景衡焚香蓝帐中酷似梅花 句) 由此可见,以“塞垣 指代长城时,多突出的是长城“所以别内外,异殊俗 的 含义;也就是说,它着重表明的是抽象的长城,或长城内外的边塞地带。在这里, 。陈贻掀增订注释全唐诗【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 0 0 1 、2 4 1 圆 中华在线词典【d b o l 】h t t p :a v w w o u r d i c t c n ,2 0 0 9 - 0 4 1 【宋】范晔【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 9 6 5 、2 9 9 2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m 】| 匕京:中华书局,1 9 7 6 、9 3 4 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8 、2 4 2 5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长城仅仅是一条区分胡汉的边界,很难具体看出它所指的是哪一段或哪一地区的 长城。此外,塞垣由此种代指长城的含义再一步引申扩大,发展到词典中解释的 第二种含义:泛指北方的边境地带。那么这种泛指北方边境的诗,本文将不作为 长城诗而列入研究的范畴。 5 万里城 以“万里城”指称长城,通常是以其突出长城之长;并由城长引申出防守牢 固。坚不可破之意。在唐宋诗、尤其是宋诗中,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长城代称。 如: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 唐胡曾长城) 只应已入东风笑,愁思长于万里城。( 宋吕南公再和奉酬范十七见赠 二首其二旬) 泾原非远略,韩范各名卿。地尽三秦国,身当万里城。( 宋刘敞闻韩 范移军泾原兼督关中四路句) 一贤可作万里城,一人可当百万兵。( 宋戴复古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 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学士院真德秀上殿直前奏边事不顾忌讳一疏万言援引古 今铺陈方略忠谊感激辞章浩瀚诚有补于国家天台戴复古获见此疏伏读再三 窃有所感敬效白乐天体以纪其事录于野史句) 君不见虚筑防胡万里城,不知祸起萧墙里。( 宋释师远颂古三首句) 无人试请一长缨,贤似防胡万里城。( 宋周紫芝次韵道卿喜贼平句) 6 五言城 五言城,乃是“五言长城 之简称。此种以“五言城”指称长城的用法仅见 于宋代。唐刘长卿曾自许为“五言长城 ,宋人多以此典故入诗,喻五言极佳, 或诗之工整、坚固如长城。此种代称用法在宋朝来讲比较普遍。如: 台榭迥穷千里目,诗章突过五言城。( 宋洪适次韵景卢野处解嘲之什 句) 一客词流三峡水,百篇诗压五言城。( 宋王十朋阎普州赵果州舟中唱 和以巨轴见寄酬以二首其一句) 笔扛百斛鼎,诗当五言城。( 宋王庭硅和介甫少狂喜文章旬) 吾友吕居仁,句法入三昧。向者五言城,精密逼前辈。( 宋赵扩括苍 官舍夏日杂书五首其五句)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此种代称用法是由刘长卿“五言长城 的典故引申而来,故 在宋诗中,这种以“五言城”代指长城的用法仅限于用在与诗文相关之处,且均 为比喻句法工整精密,与长城之实体无关。 7 其他 除上述常见的长城代称外,在唐宋诗中,还有一些称呼也被用来代指长城。 如以下诗: 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万里陵城在,三边虏气衰。沙填孤嶂角,烧断故关碑。马色经寒惨,雕 声带晚悲。将军正闲暇,留客换歌辞。( 唐殷遥塞上) 陈贻掀增订注释全唐诗注:陵城,倒塌之城。此处以“万里陵城 指称长 城,是为突出后文对于边塞萧索之景色的描写。 远戎兵压境,迁客泪横襟。烽堠惊秦塞,囚居困越吟。自怜牛马走,未 识犬羊心。一月无消息,西看日又沈。( 唐李宣远近无西耗) 这里以秦塞指称长城。 带月饭行侣,西游关塞长。晨鸡鸣远戍,宿雁起寒塘。( 唐许浑晨装 旬) 这里的“关塞 也当为长城之代称。 综上所述,长城在唐宋诗中的代称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作者常 因写作意图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长城代称入诗。这些代称的出现,丰富了作品的 主题,也使得作者的情感得到了更为准确的表述和抒发。 。陈贻掀增订注释全唐诗【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 0 0 1 、7 9 4 7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一) 唐代长城诗概况 1 有关唐代长城诗的统计 唐宋时期的长城诗概况 据朱明伦在唐诗中的“长城 一文中的统计,“长城 在全唐诗的诗 句中共出现了八十三次,但该作者并未明确指出其界定和统计标准。所以,笔 者认为该数据存在争议。笔者根据本文对于长城诗的界定作以大致统计,唐代共 有1 1 0 首长城诗,其中,以长城为题的诗共有8 首,此外,长城下l 首; 北使长城1 首,饮马长城窟行6 首,饮马长城窟1 首。纵观唐代的长 城诗,主题可谓是多种多样,有的控诉秦始皇暴虐无道,有的反对战争歌颂和平, 有的描绘长城边关荒凉冷漠,有的借长城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愫。下面就这些长 城诗的内容作以大致分类。 2 有关唐代长城诗的分类 笔者经过对唐代长城诗的初步统计和研究,认为根据作者在诗中对于“长城” 态度的不同,唐代长城诗可以分为“客观类”、“赋予长城正面情感 和“赋予长 城负面情感 三大类。而每大类中根据诗句中长城所代表的含义的不同,又可分 为若干小类,笔者将在下文详细说明。 ( 1 ) 客观类: 在此类诗中,作者对于长城多为客观描写说明,而较少溶入自身的主观情感。 笔者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表达其本身含义 首先,长城本就是一道用来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城墙,长万余里,并广筑关 口要隘。在一些诗中亦有这样的表达,如:在李端的诗中提到的“危竿缘广漠, 古窦傍长城。 ( 李端度关山) 之“长城 ,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本义。诸如此 类的诗还有: 玉塞抵长城,金徽映高阙。( 徐九皋关山月句) 长城人过少,沙碛马难前。( 马戴送和北虏使句) 表达临近长城之地的含义 在另外的一些诗中,长城的含义由一道城墙而扩大化,表达临近长城之地的 含义。如: 我乡安在长城窟,闻君肤奏心飘忽。何时窄袖短貂裘,胭脂山下弯明月。 ( 无名氏姜宣弹小胡笳引歌句) 长城窟,“广题日:长城南有溪,上有土窟,窟中泉流。汉时将士征塞北, 。见朱明伦唐诗中的长城傅璇琮唐代文学研究( 第九辑卜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 讨会论文集【q 桂林:广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 0 0 2 年、9 5 8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皆饮马此水也。这里以“长城窟 来代指长城,其实表达的就是家在长城 附近的意思。同样用法的还有元稹缚戎人: 中有一人能汉语,自言家本长城窟。少年随父戍安西,河渭瓜沙眼看没。 表达分界线含义 另外,长城还有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别内外,异殊俗”,把北方的游牧民族 和中原的农耕民族通过一道长垣人为地分割开来。因此,长城自古就是人们心中 的一道分界线。 据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载:“孝文帝后二年,先帝制: 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又载:“单 于既约和亲,于是制诏御史日:匈奴大单于遗朕书,言和亲已定,亡人不足以 益众广地,匈奴无入塞,汉无出塞,犯令者杀之,。” 汉书亦载:“元寿二年,单于日:孝宣、孝元皇帝哀怜父呼韩邪单于, 从长城以北匈奴有之。m 由此可见,自秦汉以来,已逐渐形成以“长城 作为 胡汉的分界线。因此,在唐诗中,长城表达了“分界线”的含义。如: 雁行蔽虏甸,鱼贯出长城。交河方饮马,瀚海盛扬旌。( 陈子良赞德 上越国公杨素句) 谁疑忠谏郭饮言,不逐戎夷出塞垣。晋室既无明圣主,果为胡虏乱中原。 ( 周昙郭钦) 夙驾逾入境,长驱出塞垣。边风引去骑,胡沙拂征辕。( 武元衡出塞 作句) 以上诗中的“长城”和“塞垣 着重表达的都是分界线的含义,由此可见,在唐 人心中,他们把长城外的胡人和长城内的汉人分得很清楚。 景色描写 长城除了上述提到的含义外,有的作者在诗中则直接对长城的景色作以描 写,或是将长城作为景色直接写入诗中。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 ( 王昌龄从军行其三) 遥嶂侵归日,长城带晚霞。断蓬飞古戍,连雁聚寒沙。( 郑情塞外三 首其一句) 衔杯吹急管,满眼起风砂。大漠山沈雪,长城草发花。( 卢纶送刘判 官赴丰州旬)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 武元衡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可见,在唐代的长城诗中,并不乏诸如此类对于长城的描写和歌颂的作品。 还有一些诗,更是直接地对长城的雄伟气魄进行了赞美。如:袁朗就在饮 马长城窟行中称赞长城“规模惟圣作,荷负晓成功。”但是对于整个唐代的长 城诗来说,这些描写长城景色或仅仅表达长城本身含义或赞颂长城的诗并不是主 要趋势。 ( 2 ) 赋予长城正面情感类: 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载:“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 转引自【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7 、5 5 5 【汉】司马迁撰,【宋】裴驷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5 巳i g m 1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 、2 2 2 1 - - 2 2 2 2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 9 6 2 、3 8 1 0 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 而牧马,士亦不敢贯弓而报怨。 由此可见,秦始皇筑万里长城的本意即是北防 匈奴,使中原不受外族侵扰。因此可以说,万里长城这个浩大的工程最主要的、 也是最大的军事意义,就在于它的防御作用。在此类诗中,作者对长城的这种防 御作用持肯定态度,认为长城对于国家所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并由这种至 关重要的作用引申出其它的用法或含义,且从这些用法或含义中均可见作者对于 长城是持正面情感的。具体可分为:肯定长城的防御作用;用长城比喻对国 防起重要作用的人。下面将分别作以说明。 肯定长城的防御作用 在此类诗中,袁朗的饮马长城窟行“长城连不穷,所以隔华戎。首肯了 长城“隔华戎”的积极作用,认为正是由于万里长城的连绵不穷,才有“四时徭 役尽,千载干戈戢。”的太平景象。而皎然的“国难倚长城,庙谋资大贤。”( 奉 送袁高使君诏征赴行在,效曹刘体) 则是从另一方面说明的长城对于国家防御 的重要意义国难需要倚靠长城就像是治国之道需要向贤者问询那样。另外, 还有一些诗也从不同的方面赋予了长城正面的情感,肯定了长城的积极作用。如: 广德者强朝万国,用贤无敌是长城。君王若悟治安论,安史何人敢弄兵。 ( 杜牧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句) 在这里,作者认为能够任用贤者才是得到了真正的长城。换言之,即肯定了长城 在安邦定国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贤者一样都是国之依靠。还有一些作者,正是因 为肯定了长城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更是直接将对国防起重要作用的人比喻成国之 长城,从侧面肯定了长城对于国家所起到的至关重要作用,因此也应视为赋予长 城正面情感。 用长城比喻对国防起重要作用的人 a 用长城比喻为国征战的将领 说到用长城比喻为国征战的将领,则不能不提到檀道济“万里长城”之典故。 南朝刘宋的大将檀道济一生征战,所率军队常使敌军闻风丧胆。因终因功勋 显赫,遭疑被杀。据资治通鉴记载:“司空、江州刺史、永修公檀道济,立 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帝久疾不 愈,刘湛说司徒义康,以为:宫车一日晏驾,道济不复可制。会帝疾笃,义康 言于帝,召道济入朝。三月,己未,下诏称:道济潜散金货,招诱剽猾, 因朕寝疾,规肆祸心。收付廷尉,并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等十一人诛之,唯宥 其孙孺。又杀司空参军薛彤、高进之。二人皆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人比之关、 张。道济见收,愤怒,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日:乃坏汝万里长城! 魏人闻之, 喜日:道济死,吴子辈不足复惮! 固在唐诗人中,也有以此典故入诗者。如: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刘禹锡经檀 道济故垒) 树比公孙大,城如道济长。( 张九龄饯王尚书出边旬) 在刘禹锡的诗中,作者流露出对名将的无辜被害的深切同情和对于是非不辩的帝 王的愤慨;而在张九龄的诗中,则是将冯异、檀道济两位历史上的名将并列举出, 从而寄希望于即将出边的人也如他们一样成为“国之长城”。 b 用长城对贤良之臣寄予厚望 除用檀道济“万里长城”的典故外,唐代诗人更多的则是在诗中直接把酬赠、 囝【汉】司马迁撰,【宋】裴驷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 、1 5 7 7 【宋】司马光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m 】北京:古籍出版社,1 9 5 6 、3 8 6 0 - - 3 8 6 1 1 0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送行的将军比做长城,或者说期望他们也能如长城一般,成为捍卫国家的屏障。 如: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贺知章送人之军句) 将家难立是威声,不见多传卫霍名。一自元和平蜀后,马头行处即长城。 ( 李涉邻州词献高尚书三首其二) 帝命诗书将,登坛礼乐卿。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 杜甫夏州崔 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句) 还有一些作者,在诗中表达了用贤臣比筑长城更加重要的思想。 据旧唐书载:“太宗谓侍臣日: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 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世勃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 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 从唐太宗的话中可以看出,在边防上 他重视名将胜于长城。而身处唐代,诗人们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 崔浞大漠行“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 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而 李白送张遥之寿阳幕府“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问。”也是表达了用贤胜于筑 长城的意思。 c 用长城比喻军队 除了以上这些将边防将官和酬赠的对象比喻为长城外,在王贞白拟塞外征 行中,作者也将为国出征的士兵们比作长城: 旌旗挂龙虎,壮士募鹰鹳。长城威十万,高岭奋三千。行行向马邑, 去去指祁连。鼓声遥赤塞,兵气远冲天。 作者在诗中描绘了一幅豪气冲天的出征图,寄希望于这些奔赴北方前线的士兵也 能像长城一样成为国之屏障。 尽管在唐诗中,这种赋予长城正面情感的诗作有很多,但笔者认为,无论是 在数量上还是作品艺术成就方面,这些诗在唐代长城诗中仍然只是少数作品。与 赋予长城正面情感的作品相比,唐诗中赋予长城负面情感的作品占大多数,且内 涵丰富,表达主题多样。因此,笔者认为,这些赋予长城负面情感的作品乃是能 够代表唐代长城诗主要趋势的作品,并将在下文详论之。 ( 3 ) 赋予长城负面情感类 在此类诗中,作者认为长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防御作用,因而对长城的防御 作用持否定或批判的态度,对长城所赋予的情感则是贬斥的、批判的。据史记 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载:“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 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秦始皇迫使大批 劳动人民背井离乡修筑万里长城,在军事史上完成了一个奇迹的同时,也留给后 人以无限遐思。在唐代长城诗中,赋予长城负面情感的作品可因此分为两类:一 类是与秦皇筑城有关的作品,批判他兴暴政,筑民怨,并由此呼唤仁政;另一类 则是借长城更广义地批判战争,控诉战争徭役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不幸。下面将分 别举例说明。 批判秦皇类 自唐帝国开国以来,边伐连年,征战不断。中唐以后,统治者好大喜功,开 边之意未己,更是致使战争烽火日益蔓延开来。残酷的战争,给战争双方都带来 。【后晋】刘晌等旧唐书i m l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2 4 6 8 。【汉】司马迁撰,【宋】裴驷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6 、1 9 9 5 1 1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了巨大的损失,给无数个家庭造成了深重的悲剧。唐代的长城诗中,有些作品以 一种理性的视角和富有远见的忧患情怀,对唐代无休无止的边境战争的本质予以 剖析,对因战争而遭遇深重苦难的人民予以深切的同情。 但是出于远祸全身的思想,诗歌创作中对朝政的直接批判毕竟为数甚少,更 多地则表现出一种侧面着笔的方式,以秦阜指代唐皇。但是由于作者在诗中并未 直指现实,而表现出的是咏怀古人古事之咏史诗,因此,笔者将其统一归为批判 秦皇类,而不另作别类。 a 兴暴政 据史记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载:“( 秦始皇) 遣蒙恬筑 长城,东西数千里,暴兵露师常数十万,死者不可胜数,僵尸千里,流血顷亩, 百姓力竭,欲为乱者十家而五。 唐人也多有诗作指斥暴政、批判秦皇残暴。王 翰饮马长城窟行当为此类诗之代表: 回来饮马长城窟,长安道傍多白骨。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 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又如: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征人饮 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 王建饮马长城窟行句) 秦世筑长城,长城无极已。暴兵四十万,兴工九千里。死人如乱麻,白 骨相撑委。( 王无竞北使长城句) 在此类作品中,作者多突出秦皇筑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死人如麻,白骨成堆。 所以,迫使大批劳动人民背井离乡远筑长城就更加显出了秦王的残暴和不仁。 b 筑民怨 提到秦始皇浩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则不能不提到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 说。这个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得颇为广泛。而关于这个故事的起源及嬗变,说法 也颇为多样。笔者参考顾颉刚孟姜女故事之研究,又综合各家之说法,得出 故事情节大致的变化过程: 起源: 孟姜女故事的原初形态,一般上溯到左传中的一个故事。左传襄公 二十三载:“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 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明日,先遇莒子于蒲侯 氏。莒子重赂之,使无死,日:请有盟。华周对日:贪货弃命,亦君所恶也。 昏而受命,日未中而弃之,何以事君? 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 行成。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日:殖之有罪,何辱命焉? 若免 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这里记叙了杞梁 战死、其妻迎丧、齐侯欲吊唁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建设塔吊租赁合同样本
- 劳务规范制度宣传板
- 汽车承销协议书范本
- 医院建筑施工图设计合同
- 电子产品公司总经理任职合同
- 会展活动招标文件撰写技巧
- 电信运营商出纳劳动合同
- 学校建设模板施工合同
- 游乐园专用停车场出租协议
- 停车场车位租赁合同
- 【道法】认识生命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走近湖湘红色人物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湖南工商大学
- 业务流程绘制方法IDEF和IDEFPPT课件
- (完整版)垃圾自动分拣机构PLC控制毕业设计.doc
- 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程标准
- 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 双向细目表和单元测试卷及组卷说明
- 工业厂房中英文对照施工组织设计(土建、水电安装)范本
- PCR仪使用手册
- 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
- 水蒸汽热力性质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