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王勃文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王勃文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王勃文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王勃文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王勃文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王勃是初唐文坛位非常重要的作家,今存辞赋1 2 篇,骈文1 0 7 篇( 其中 有罗振玉自日本抄录佚文2 4 篇) 。当代学界对王勃文章研究的力度远不如其诗 歌,故而本文以王勃的辞赋、骈文为研究对象。王勃骈文中写作最有声色的当推 序文,因此本文专章论之。正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从王勃辞赋创作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探讨王勃辞赋的特点。长 期漫游生活丰富了其辞赋内容,宫廷宴乐、歌舞升平、闲情咏物等题材和内容, 在王勃的辞赋中是很少见到的。王赋中更多的是个人身处逆境的感受、体验,是 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思索和对理想的追求,比贞观赋坛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和扩大。 从艺术上看,王勃的辞赋抒发了“近风骚 的幽怨情思,同时由于个体的才性气 力,时代的感召,使其辞赋在抒发幽怨情思的同时,在气势上也不失高昂壮大。 第二章主要论述王勃各类应用文。书、启、颂等献给皇帝和位高者,意图得 到引荐;另有一部分大多是受人所托,代人所作的碑文、墓志等等。从总体而言, 这些文章写作基本上符合文体创作的要求,但是也受到文体的限制,多数不能自 由发挥,展示内心世界。好的篇什如上刘右相书、上吏部裴侍郎启等,以 骈文为主,骈散结合,文笔酣畅,内容明晰扼要。净惠寺碑等结构严谨,对 寺庙环境描写清幽别致,亦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 第三章主要讨论王勃序文创作情况。王勃序文分为两类,一类是写作于正文 之前的文章,即“序典籍之所作”,另一类是单篇序文,主要是记宴饮和记游。 王勃的序文集中显示了其骈文的成就,首先表现在情景交融上,个人情感体验与 环境气氛交织,构成激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其次,在骈文的审美形态上,以阳 刚壮大为主,于六朝阴柔婉媚之外,别开生面。 本文旨在从文体角度出发,以文本研究为基础,结合王勃辞赋、应用文、序 文创作的时代、社会背景,以六朝和贞观朝辞赋、骈文创作发展变化为参照,对 王勃文章创作情况做比较全面地考查和论述,对于进一步认识王勃的辞赋、骈文 创作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王勃 辞赋应用文序文 a b s t r ac t w a n gb ow a sap r o m i n e n tw r i t e ri nt h el i t e r a r ya r e n ao ft h ee a r l yt a n gd y n a s t y , b o a s t i n go f12o d e sa n d10 7p a r a l l e lp r o s e ( 2 4o fw h i c hw a sc o p i e df r o mj a p a nb y l u oz h e n y u ) e x c e e d i n gc o n t e m p o r a r ys t u d i e so nh i sp o e t r yn e c e s s i t a t et h i sp a p e r s c o n c e n u a t i o no nh i sp r e f a c e s t h i sp a p e rc o n s i s t so ft h e f o l l o w i n gt h r e ep a r t s : c h a p t e r1 f o c u s e so nt h ec o n t e n ta n da r t i s t i cf e a t u r e so fh i so d e l o n gy e a r so f t r a v e l i n ge x p e r i e n c e se n r i c ht h ec o n t e n to fh i so d ew i t hd e s c r i p t i o n so fr o y a lb a n q u e t , e n t e r t a i n m e n t sa n dc a s u a ls e n t i m e n t sa b s e n t f e e l i n gi na d v e r s i t y , t h o u g h t so v e r p e r s o n a ll i v i n gs t a t u sa n dp u r s u i to fi d e a l sa r et h ep r e o c c u p a t i o n si nh i so d e ,w h i c h w a st r u l yag r e a tb r e a k t h r o u g hi nt h ez h e n g u a np e r i o d a r t i s t i c a l l ys p e a k i n g ,w a n g b o so d em a i n l yd i s p l a y ss o m eo fh i sp e r s o n a ls e n t i m e n t s ,y e tw i t hp o w e ra n df o r c e t h a n k st oh i sg r e a tt a l e n ta n d u n i q u ep e r s o n a l i t y c h a p t e r2i sm a i n l yp r e o c c u p i e dw i t hw a n gb o sv a r i o u sp r a c t i c a lw r i t i n g sw i t ho d e s f o re m p e r o r sa n ds u p e r i o r sa n de p i t a p h sa tt h er e q u e s to fo t h e rp e o p l e ,a l lo fw h i c h a r eg e n e r a l l ys t y l i s t i c a l l yc o n s i s t e n tb u tr e s t r i c t e di nt h ee x p r e s s i o n so fi n n e rm i n d t y p i c a la r t i c l e si n c l u d e “l e u e rt ot h ep r i m em i n i s t e rs u r n a m e dl i u ”a n d “l e t t e rt o h i g ho f f i c i a ls u r n a m e dp e i ”,b o t ho fw h i c hw e r ew r i t t e ni np a r a l l e lp r o s ei nb r e v i t y a n dv a r i e t y g r a v e s t o n eo fj i n g h u it e m p l e ”a l s oh a sh u g el i t e r a r yv a l u ew i t hs t r i c t s t r u c t u r ea n dd e l i c a t ed e s c r i p t i o no ft h et e m p l ee n v i r o n m e n t c h a p t e r3c o n c e n t r a t e so nw a n gb o sp r e f a c e sw h i c ha r ec l a s s i f i e di n t ot w og r o u p s : o n ei sw r i t t e nb e f o r et h eb o d yw h i l et h eo t h e ri s s i m p l yas i n g l ep r e f a c em a i n l y t a l k i n ga b o u td r i n k i n go rat r i p h i sc o l l e c t i o no fp r e f a c ei sag o o dr e f l e c t i o no fh i s a c h i e v e m e n ti np a r a l l e lp r o s e f i r s to fa l l ,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f e e l i n g sa r es e a m l e s s l y c o m p a t i b l ea n da r t i s t i c a l l yi n s p i r i n g s e c o n d l y , c o n t r a r yt ot h eo v e r - f a n c ys t y l eo ft h e s i xd y n a s t i e s ,w a n gb o sp a r a l l e lp r o s ei sa e s t h e t i c a l l yf o r c e f u la n df a n t a s t i c s t a r t i n gf r o ms t y l i s t i ca s p e c t sa n dt a k i n gi n t oa c c o u n ts o c i a lb a c k g r o u n d ,t h i sp a p e r u n d e r t a k e saa l l - a r o u n ds t u d yo nw a n gb o so d e s ,p a r a l l e lp r o s e ,p r e f a c ea n do t h e r p r a c t i c a lw r i t i n g sb a s e do nt e x ta n a l y s i sa n dc o m p a r i s o n sw i t ht h ec r e a t i o n so fo d e s a n dp a r a l l e lp r o s ei ns i xd y n a s t i e sa n dz h e n g u a np e r i o d ,w h i c hw i l lb eh o p e f u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f o r t h ea p p r e c i a t i o no fw a n gb o sw o r k s k e yw o r d :w a n gb o o d e p r a c t i c a lw r i t i n gp r e f a c e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宝缳b 澎或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雠文储始晰 签字魄叩 哪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圣待钛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孚锄媾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秭 签字日期:砷年f ,月雩。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电话: 邮编: p 岁 月瓦钳 矽7 陶油 引言 引言 王勃是初唐一位重要的作家,居“四杰 之首,在当时和后世均受到很多 推崇。杨炯赞王勃“君之生也,含章是托”,“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杜甫更赞 及“不废江河万古流 ( 戏为六绝句) :李梦阳、王世贞也称其“高华 ;旧唐 书文苑王勃传记:“( 勃) 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文章迈捷, 下笔则成 ;唐才子传又云:“( 勃) 属文绮丽,请者甚多,金帛盈积,心织而 衣,笔耕而食。 以上褒扬或针对王勃诗歌、文章等文学创作而发,或就其著述 而言,然王勃究竟有何著作或文学作品流世呢? 据闻一多先生统计,王勃“一个 人在短短二十八年的生命里,已经完成了这样多方面的一大堆著述:舟中纂序 五卷,周易发挥五卷,玄经传若干卷,文集三十卷。 考王勃的 文学作品,从汪贤度在王子安集注前言中所记:“两唐书艺文志著录 为三十卷,而文苑英华所收杨炯为王勃集所作序言却说分为二十卷同、 光年间,吴县蒋清翊注王子安集,仍分为二十卷。 查蒋氏收录王勃之作品, 不难发现其中,王勃存赋二卷,诗一卷,其余十七卷均为各种体裁的骈文,包括 书、表、启、论、碑、颂等等。从数量上来看,蒋氏录王勃诗歌9 0 余首,文章 ( 含辞赋在内) 计9 5 篇,其中辞赋1 2 篇,骈文8 3 篇。在八十余篇的骈文中, 极具文学价值的序文有4 4 篇,其余各类以骈体写作的应用类文章共计3 9 篇。另 外,蒋氏王子安集注中收录了罗中玉自日本抄录的佚文二十多篇,均为骈文, 故王勃骈文共计1 0 7 篇。王勃一生短暂,学界对其生卒年虽有不同的考证结果, 但年寿充其量也不过二十七、八,著述如此丰富,文学作品质量姑且不论,仅数 量而言,如此之多,实令人哑然,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然在现、当代学者研究视野内,王勃9 0 余首诗歌和9 5 篇文章,是否得到同 样重视了呢? 笔者检索并翻阅了相关的文学史著作、“四杰”研究专论以及王勃 研究方面的单篇论文,发现在目前王勃研究领域,从研究角度上看,主要是把“四 杰作为一个文学集团来作整体关照,也有个别学者把四人分为“王杨 和“卢 关于“四杰”的排次,存在不同的看法。从为文情况来看,王勃为“四杰”之冠,当之无愧。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 第一册) ,中华书局,1 9 9 5 年,第2 页 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年,第2 2 页。 清 蒋清翊注王子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5 年,前言第5 页。 王勃文研究 骆 两个文学集团来分别考查: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四杰 诗歌创作方面,单 独论及王勃个体的文章很少,论及“四杰”和王勃文章创作的专著和论文为数也 不多。骆祥发先生的初唐四杰研究,虽针对“四杰 ,但也有两章专述王勃生 平行踪和创作,研究重点在王勃诗歌,而不是王勃的辞赋和骈文;沈惠乐、钱伟 康两位先生合编的初唐四杰和陈子昂,虽也论及王勃,但仅就诗歌创作而言, 骈文研究仅涉及滕王阁序一篇。在仅有的王勃骈文研究成果中,王勃的滕 王阁序得到了重视,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分别围绕王勃写作滕王阁序时 的年龄、写作时间、隶事用典等问题展开,取得一定成果。王勃骈文中的些应 用文,仅有上刘右相书、上吏部裴侍郎启等少数几篇,得到学界的注意, 作为有益的补充论据,偶尔闪现在王勃骈文研究论文中。辞赋同骈文一样没有得 到广泛的重视,实际上,王勃不仅仅是高宗朝存赋最多的,同时也是初唐这一文 学发展阶段中,存赋最多的一位作家,然研究成果中仅有韩国学者白承锡的两篇 论文值得关注。故而无论是把王勃放之“四杰”中作整体考查,还是作个体研究, 学界对王勃文章的重视程度明显逊于诗歌,除滕王阁序以外,其他的辞赋、 序文,以及包括颂、碑、记、启在内的各类骈文研究则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学者鲜有涉足。 据骆祥发先生在初唐四杰研究所录郗云卿骆宾王文集序所载:“ ( 骆宾王) 与卢照邻、杨炯、王勃文词齐名,海内称焉 太平广记卷 二四九王福畴条载“( 王福畴) 子动、励、勃,俱以文笔著天下。福畴与韩琬父 有旧,福峙及婚崔氏,生子勃。尝致书韩父日:动、勃、勃文章并清俊,近小 者欲似不恶。韩复书日:王武子有马癖,明公有誉儿癖。王氏之癖,无乃多乎! 要当见文章,方可定耳。福畴乃致诸子文章,韩与名人阅之,日:生子若是, 信亦可夸。一 可见,王勃正是以其文而为人所称道,然当代学界更为关注王勃 诗歌创作,其诗集整理、诗歌鉴赏、研究性的专著和论文成果丰赡;王勃文章特 别是骈文创作,长期以来遭到学界否定,本文以王勃文为考察对象,分辞赋,颂、 启、碑等应用性文章,以及序文三类分别研究,企图摆脱仅凭滕王阁序单 骆祥发:初唐四杰研究,东方出版社,1 9 9 3 年,第1 4 5 页。 宋 李叻等:太平广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0 年,1 0 4 4 - - 6 0 5 。 王勃文中,以序文的数量最多,写作最有情思,最具文学价值,故而本文将序文从应用文中抽出,单章 分析。另外,本文虽力图更广泛、全面地考察王勃文,但凼学力所限,释迦佛赋等篇章此次也未能涉及, 留待日后补充完善。 2 引言 篇来确定王勃骈文大家地位的孤证弊端,力争对王勃文章的创作进行较为全面的 客观评价。限于笔者学识浅薄,才学鄙陋,实难有所创新,但求抛砖,促使更多 才学之士关注王勃辞赋、骈文创作。 王勃文研究 第一章浓郁的风骚情怨 论王勃辞赋创作 王勃现存辞赋十二篇( 具体篇目如表所示) ,这十余篇赋作看似数量不多, 但考察全唐文所录高宗朝( 6 5 0 - 6 8 3 ) 赋作后发现,王勃不仅是“四杰”中 存赋最多的,同时也是这一时期辞赋创作数量最多的个体。可见,王勃是高宗朝 赋坛的一位重要作家,探讨初唐辞赋的发展演变,离不开对王勃十二篇辞赋的考 查;同样,考查王勃辞赋创作的情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宗朝辞赋创作较 之初唐武德、贞观年间的新变。另外,据韩国学者自承锡的统计,“初唐存赋大 约有一百多篇,而其中王勃为存赋最多,约占十分之一,可称为代表大家。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王勃的赋作品,可窥知初唐赋之梗概 可见,王勃辞赋研究 是唐赋研究,至少是初唐辞赋研究的重要一环。 现存唐高宗朝辞赋: 作者作品时间出处 荡子从军赋咸亨间全唐文卷1 9 7 骆宾王 萤火赋 仪凤四年( 6 7 9 ) 同崔少监作双槿树赋咸亨四年( 6 7 3 ) 驯鸢赋 卢照邻穷刍赋全唐文卷1 6 6 病梨树赋 咸亨四年( 6 7 3 ) 秋霖赋 九成宫东台山池赋总章二年( 6 6 9 ) 春思赋咸亨二年( 6 7 1 ) 释迦佛赋 寒梧栖风赋约麟德初 七夕赋 王勃 游庙山赋 全唐文卷1 6 7 驯鸢赋 采莲赋上元二年( 6 7 5 ) 江曲孤凫赋 涧底寒松赋约总章二年( 6 6 9 ) 青苔赋 慈竹赋 学界对“初唐”的时间界定不一,本文从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 罗宗强) 之观点,为庸高祖武德初至睿宗景云中。由于王勃生活、创作在初唐,本文为叙述方便,将唐 代武德初至王勃登上文坛之前,称之为唐初、唐朝初年等等。 韩国 白承锡:王勃赋之探讨,江苏社会科学,1 9 9 5 年0 2 期,第1 1 3 页。 4 第一章浓郁的风骚情怨一论王勃辞赋创作 浑天赋 仪凤二年( 6 7 7 ) 浮沤赋 卧读书架赋 杨炯 盂兰盆赋如意元年( 6 9 2 0 ) 全唐文卷1 9 0 幽兰赋 青苔赋 庭菊赋永淳元年( 6 8 2 ) 老人星赋天授二年( 6 9 1 ) 王动百合花赋全唐文卷1 7 6 韦展日月如合璧赋上元二年( 6 7 5 )全唐文卷1 8 9 灵台赋约仪凤二年( 6 7 7 )全唐文卷1 8 0 韦承庆 枯井赋 李恽五色卿云赋全唐文卷9 9 另外,王勃存赋十二篇,占其全部文章总数近百分之十三,这些辞赋是否如 某些研究者所说,扬南朝文坛余波,是词采华艳之作呢? 王勃辞赋又有哪些创新 之处呢? 今人又该如何评价王勃的辞赋创作? 本章拟对王勃十余篇辞赋具体分 析,从微观入手,以期论证王勃辞赋之进步和不足。 第一节辞赋的主要内容 明张逊业校正王勃集序论日:“王子才富丽径捷,称罕一时,赋与七言 古诗,可谓独步”,对王勃辞赋创作赞誉至极。今人评其:“春思赋、采莲赋 都颇华艳,而铺张过之。似以穷极声色之美为主旨,企图在这一方面超 过前人。”由是观之,王勃辞赋得到了不尽相同的评价。本节细屡勃之辞赋,以 期更客观、更精准地看待、评价王勃辞赋。 辞赋是两汉代表性文学,在王勃之前,名家辈出,名作纷呈,辞赋已经发展 到一个高峰,辞赋创作理论已经有所总结,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论述到: 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 必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 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年,第2 6 4 页。 5 王勃文研究 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然逐末之俦,蔑弃其本,虽读千赋, 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贵风轨,莫益劝戒,此扬子所以追 悔于雕虫,贻诮于雾觳者也。 可见,辞赋的文体特征决定了“丽词雅义,符采相胜 的创作要求,同时在实际 创作的过程中出现了“繁华损枝,膏腴害骨 的常见弊病。唐初,上官仪、许敬 宗、李义府等人,喜爱华藻,特别是“绮错婉媚 的上官体诗风对辞赋创作不无 影响,赋文创作也染上了夸耀、华艳有余的缺点。那么,王勃辞赋创作实践中是 否也同样存在“繁华损枝”、以辞害义、华艳有余、内容单薄的弊端呢? 笔者统计了王勃现存十二篇辞赋正文和赋前小序字数,超过1 5 0 0 字以上的 赋作仅有一篇:采莲赋;1 0 0 0 字至1 5 0 0 字之间的有:七夕赋、春思赋 两篇;3 0 0 字至1 0 0 0 字的有释迦佛赋、慈竹赋两篇:余下七篇字数均在 3 0 0 字以内。 篇目时间序文字数正文字数备注 九成宫东台山池总章二年( 6 6 9 ) 1 0 52 9 8 赋 春思赋咸亨二年( 6 7 1 ) 2 1 51 2 5 9 释加佛赋l 3 6 0 寒梧栖风赋约麟德初|2 3 5 全唐文 七夕赋 |1 0 0 1 卷1 7 7 游庙山赋 1 2 92 1 5 驯鸢赋| 2 1 7 采莲赋 上元二年( 6 7 5 )6 21 7 1 6 青苔赋 7 01 8 0 慈竹赋 约总章二年 8 9 3 1 6 江曲孤凫赋 ( 6 6 9 ) 7 61 6 8 涧底寒松赋 7 91 3 2 故而,王勃辞赋是否存在过度铺排,以辞害义,为文造情等弊病的争议,主 要是就采莲赋、春思赋、七夕赋三篇而言。 采莲赋是王勃辞赋中最长的一篇,旧唐书本传云:“其辞甚美 ,马 积高先生也认为采莲赋颇为华艳。采莲赋前有序,可以帮助理解赋文以 及王勃作此赋的动机。 昔之赋芙蓉者多矣,虽复曹、王、潘、陆之逸曲,孙、鲍、江、萧之妙 韵,莫不权陈丽美,粗兴条掇,岂所谓究厥丽态、穷其风谣哉! 顷乘暇景, 梁 刘勰著祖保泉解说:文心雕龙解说,安徽教育出版社,1 9 9 3 年,第1 4 9 页。 6 第一章浓郁的风骚情怨论王勃辞赋创作 历睹众制,伏玩累日,有不满焉,遂作赋日。田 由赋前小序观之,王勃似乎对之前赋家同题所作之赋不甚满意,才写下这篇采 莲赋,似乎是想籍此超越前人。乐府诗集把采莲曲列为清商曲辞江 南弄的一种,历来以“莲”、“荷 、“芙蕖 等为创作对象的诗文就很多,曹植、 鲍照有芙蓉赋,潘岳、孙楚有莲花赋,而萧绎有采莲赋。从创作目的 来看,王勃故意以逞辞为能事,借以炫耀笔力。文中对采莲场面的描绘十分精彩, 莲花种种性气,入木三分,女子争相采掇场面跃然纸上: 尔其珍族广茂,淑类传鲜,藻河、渭之空曲,被沮,漳之沦连。烛澄湾 而烂烂,亘修涨之田田。岂直水区泽国,江湄海埂。是以吴娃越艳,郑婉秦 妍,感灵翘于上节,悦瑞色于中年。锦帆映浦,罗衣塞川,飞木兰之画楫, 驾芙蓉之绮船。问子何去,幽潭采莲。 采莲赋中,人物描写十分出色,如描写泽宫少年、期门公子: 复有泽宫年少,期门公子,翠发蛾眉,颓唇皓齿;傅粉兰台之上,偷香 椒房之里。亦复衔恩激誓,佩宠缄愁。承好赐之珍席,奉嬉宴之彩旃 对娼姬的描绘亦具艳态: 又若倡姬荡媵,命侣招群,淇上洛表,湘皋汝坟。望洲草兮翡翠色,动 浦水兮骊龙文愿解佩以邀子,思褰裳而从君。悲时暮,愁日曛。鸣环锄i 兮 响窈窕,艳珠翠兮光缤纷 北史魏收传“会须能作赋,始成大才士。 可见,辞赋在魏晋以来文人 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从诗赋理论发展来看,继曹丕提出“诗赋欲丽”的原则 之后,皇甫谧更认为辞赋是“美丽之文”,自始辞赋被归结为美文一类。陆机文 赋也说“赋体物而浏亮 ,挚虞文章流别论“赋者,敷陈之称,古诗之流。 从魏晋至唐初辞赋创作的理论要求来看,王勃采莲赋铺张扬厉,词采华艳, 人物多有媚态,充分展示了王勃的才华,这无疑是一篇富丽之作,这种富丽之文 正是符合并体现着辞赋创作理论要求的,或者说,这是重铺张扬厉的辞赋理论指 导下的产物。加之赋前小序表明,王勃借此篇故意显示才干,因而采莲赋可 以说是实现其创作目的的一篇逞辞大作。今人论述王勃此赋,多从批判角度出发, 认为这是对南朝辞赋的沿袭,忽视了王勃作此赋的目的,因而略显公允。 本文所引王勃辞赋、骈文,除特别标识外,均出自 清 蒋清翊u f 子安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5 年) 。 7 王勃文研究 王勃春思赋、七夕赋也是两篇较长的赋作,历来也受到学界的批评, 如:结构散漫,内容芜杂,语言雕琢,用典晦涩等等。但是细观王勃二文,观察 细致,赋物入微,在王勃笔下,柳叶、梅花:“霜前柳叶衔霜翠,雪里梅花共犯 妍;霜前雪里知春早,看柳看梅觉春好 色彩把握也很有分寸:“于时玉绳 湛色,金汉馀光。烟凄碧树,露湿银塘。视莲潭之变彩,睨松院之生凉从 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作者能细致把握事物特征,物工细密、描摹刻划入微,同 样不失为文学上的一种进步。九成宫东台山池赋也是词采华美,铺张扬厉, 但情境幽邃,韵致清远,把东台山池的景物描写得淋漓尽致。 王勃辞赋刻画景物细致入微,人物描画裱丽婉媚,仍具陈、隋以来的宫体韵 味,加上王勃一心求仕,在沛王府任职一段时间,其赋中必然带有某种御用色彩, 沾染歌功颂德的创作风气。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王勃辞赋创作上的突破,这种突 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王勃辞赋中较多地展示了自己生活、仕进的感受和体验,辞赋内容比 贞观赋坛有所突破。如上文所举采莲赋虽极声色之美,“然其篇终写到自己, 却感慨万端,并转而归结为:感芳草之及时,惧修名之不立,则又与萧纲、萧 绎等人的立意不同了。及至涧底寒松、游庙山、江曲孤凫、慈竹诸小 赋,其中尤多磊落不平之气,文风亦较挺拔九成宫东台山池赋是王 勃在政治上敏感和急于干谒之作,赋中竭力描绘东台山池的雄伟秀奇景象: 采拳石于瑶滨,搴纤珠于绮薄。萍徙楚江之带,花转昆墟之萼。岫蕴玉 而虹惊,浦涵珠而星落。美仁智而同归,信高溪之纵托。 对东台山池的铺排,引来赋评家的微词,但王勃毕竟在文赋的最后,归结出“嗣 南商之逸兴,有东海之遐宾。保林泉而肆赏,混簪绂而同尘。何濯缨之有地,如 攀桂之无因 的用世之心。据聂文郁先生的考证,王勃写此赋时,正是在沛王府 任上,年轻又颇具才名,对前途充满了信心,理想风帆此时正是高悬之际,所以 “何濯缨之有地,如攀桂之无因 ,正是借文笔登仕途。及至王勃被斥出王府, 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年,第2 6 4 页。 8 第一章浓郁的风骚情怨论王勃辞赋创作 作游庙山赋,文章中遂又增添了“志远而心屈,才高而位下 的感慨。整体 而言,王勃的赋作内容还是较为丰富的,前期由于急于入仕,赋中不免借文辞以 显示文笔,宦海失利后,在自然山水中排解心中块垒,赋中更添了一份磊落之气, “雅厌城阙,酷嗜江海 ,仕进的态度转向消极。 初唐贞观年间的赋坛,主要是以太宗李世民为中心展开的辞赋创作活动,因 而产生了大量描写宫廷生活的辞赋,如杨师道听歌管赋、许敬宗掖庭赋、 李百药鹦鹉赋等。王勃由于仕宦生活的曲折复杂,离开都城长安,远离宫廷 生活,长期的地方游历生活和内容,也因此走迸了王勃的辞赋创作中,与贞观辞 赋相比,王赋内容更加丰富,宫廷宴乐、歌舞升平、闲情咏物等题材和内容,在 王勃的辞赋中是很少见到的。王赋中更多的是个人身处逆境的感受、体验,是对 自身生存状态的思索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比贞观赋坛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和扩 大。 第二,王勃辞赋中引入了大量的游览内容,辞赋记游的作用有所增强。离开 沛王府之后,王勃由长安进入四川,饱览了蜀地的山山水水,赋作中引入了大量 的游览题材。以赋记游在初唐之前,并不多见。王勃由于政治生涯的漂泊多辛, 辗转蜀中,赋作中记游的成分遂增多。“王勃于总章二年( 6 6 9 ) 五月从长安出发,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到达山奇水险,物华文茂的蜀中。 据骆祥发先生的考 证,王勃先后游历了梓州、成都、彭州、梓潼、绵竹、德阳等地,“在蜀前后三 年,这段漫游生活的特征,一是尽情邀游,二是尽情咏歌。一些名胜古迹、奇山 异水他都去了。而且所到之处,必定留文题诗,抒情咏志,大声歌唱。游玄武山 而联诗酬唱,登葛愦山而思诸葛之功。借青苔以抒志,假寒松而明节。江曲孤 凫,寒梧栖风,山庙道院,溪水明月,皆成文章 留蜀山蜀水化作王勃笔下 跃动的精灵,如游庙山赋“泉石移景,秋阴方积 ,“绿岩分径,苍岑对室, “菌轩丹纠,芝场翠密 等等。据聂文郁先生所考,“勃和友人济阴鹿弘胤安阳 邵令远相与游玄武山,撰有游庙山序、游庙山赋、出境游仙等诗文。序 有叙述自己爱憎的话 ,游庙山赋中不仅有对庙山景致的描写,同时也有心 志的抒发。涧底寒松赋、青苔赋等篇目虽也重咏物,亦特别留意于山林溪 骆祥发:初唐四杰研究,东方出版社,1 9 9 3 年,第9 3 页 骆祥发:初唐四杰研究,东方出版社,1 9 9 3 年,第1 0 0 页。 聂文郁:王勃诗解,青海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第4 4 ,4 5 页。 9 王勃文研究 流等自然景观的描绘,景的清雅细致与情的真实自然相契相切,自然融和,对后 世的记游散文不无影响。 第二节辞赋的主要艺术特色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戏为六绝句) ,大诗人杜甫认 为王勃等人的作品中,有一股风骚怨愤的情思。王勃能够把辞赋的创作和个人的 生活机遇结合起来,赋作中表现了他积极干预政治,渴望有所作为的内心世界; 同时,伴随着政治理想不得实现,仕进愿望落空而产生的痛苦、愤慨,企图化解 这种痛苦,内心苦苦挣扎,以及矛盾心情暂时排解后的达观自适,这些都在辞赋 中有鲜明体现,表现出浓郁的风骚情思,这也就是杜甫所论述的“近风骚”。王 勃有哪些体现风骚精神的辞赋呢? 这些辞赋又是如何表现风骚精神的呢? 第一,王勃辞赋中有浓郁的“骚怨”情思。王勃辞赋前多有序文,参详这些 序文对于理解辞赋正文多有帮助。春思赋序文说: 成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旅居巴蜀,浮游岁序,殷忧明时,坎凛圣 代。高谈胸怀,颇泄愤懑。于时春也,风光依然。古人曰:风景不殊, 举目有山河之异,不其悲乎! 仆不才,耿介之士也。窃禀宇宙独用之心,受 天地不平之气,虽弱植一介,穷途千里,未尝下情于公侯,屈色于流俗;凛 然金石自匹,犹不能忘情于春;则知春之所及远矣,春之所感深矣! 此仆所 以抚穷贱而惜光阴,怀功名而悲岁月也 据聂文郁先生的考证,此时王勃“居彭州九陇县,与县令河东柳太易相从游。撰 有春思赋并序。”此时王勃的思想距“雅厌城阙”又有了新的变化,在山水 游赏中,在春光的感召下,历经时间的冲淡,他重新产生了虬怀功名”的冲动, 也产生了“惜光阴 、“悲岁月 的时不我待的萌动。王勃一生既简单又坎坷,在 短短的二十余个春秋中,前期读书、求仕、出仕,入沛王府,也参加了高宗朝的 某些政治活动、宫廷游宴。公元6 6 9 年之后,王勃远离都城长安,只做了参军之 类的小官,又因擅杀官奴曹达,引入诟议,直至渡南海死,被逐出沛王府是其人 聂文郁:王勃诗解,青海人民出版社,1 9 8 0 年,第4 6 页。 l o 第一章浓郁的风骚情怨论王勃辞赋创作 生泾渭分明的分界线。王勃和屈原一样是“耿介之士 ,同样是遭遇挫折,九死 而不悔,屈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珍惜年华,建立功业,又常 恐时光流逝,无所建树,可见,屈原的伟大人格精神对王勃有深刻地影响。赋作 正文从“怀书去洛,抱剑辞秦 的自我形象,到“蛾眉画来应几样,蝉鬓梳时半 欲斜”的女子思念夫君,再荡开一笔,描绘皇帝幸洛阳的盛况,文中流露的讽刺 不满意味十分明显,骚怨的情思更加绵长,更加幽深。 第二,以“松”、“凤”等托物见意,比兴手法运用自如。屈原运用比兴手法 创造了香草美人的象征形象,香花、香草、美人等在屈原篇篇作品中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生成了系统性意象,屈原作品“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 远。”王勃辞赋继承了比兴的传统手法,受六朝咏物抒情赋的影响,很多辞赋短 小精悍,侧重托物见意,但是作品中的比兴意象并没有形成广博的横向联系,单 篇作品主要取喻于单个事物。王勃在辞赋中寻找到松、竹、苔、凤、凫、鸢等物 象,无一不具有孤傲高标的特点,用以显示自己清高不群,卓而不凡的个性,特 别是“风 、“凫 、“鸢”等物体的选择,使辞赋染上了奇异色彩,光怪陆离。 寒梧栖凤赋、驯鸢赋、江曲孤凫赋写禽鸟以自喻,涧底寒松赋、青 苔赋、慈竹赋以草木而自况,各有特色。其中,最为精彩的是涧底寒松赋。 松柏的气节备受作家推崇,从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 庄子“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知松柏之茂”( 庄子杂篇) ,到左思“郁郁 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 咏史) ,几乎历朝都有吟咏之作,对王勃作此赋也多有 启发。这篇赋借助寒松的形象“磊落殊状,森梢峻节,紫叶迎风,苍条振雪 , 以及悲凉的处境“攀翠屿而形疲,指丹霄而绝望 ,抒发“徒志远而心屈,遂才 高而位下”的感慨。全篇用涧底寒松“托非其所 ,比喻才德之士不能施展其才; “榱桷 比喻庸才得势,文风挺拔,多磊落不平之气。涧底寒松赋是一篇充 满风骚怨恨的之作,自我形境遇与自然物“松 相类比,正所谓“比者,比方于 物也,兴者,托物于事 ,在整体的比兴结构中,通过“松所蕴含的节气,暗 含了自我形象,在成功刻画了“寒松 高风亮节的同时,也成功地展现了作者自 己的高尚人格。王勃这种坚持高洁的人生志趣,不屈己,不媚俗,与屈原“滋兰、 “树蕙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 九章涉江) 的骚人创作 西汉 司马迁:史记,引自赵瞻:中国古典名著之史记屈原贾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远方 出版社,2 0 0 2 年,第6 6 4 页。 l l 王勃文研究 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傅璇琮、蒋寅在中国古代文学通论中也论到:“王勃在 上吏部裴侍郎启中曾经竭力否定屈宋以来悲怨的创作风尚,但他在春 思赋中高谈胸怀、破泄愤懑时,则将屈原引为同调。涧底寒松赋 对唐代李绅创作寒松赋有很大的影响,用“贞枝、直干来突出寒松 的坚贞与刚直,又用捎云蔽景、蓄雾藏烟来形容寒松的虚怀有容、深 广莫测。如此德高学富的罕见之才,却因位卑而不遇,徒观两字写出了作者 ( 李绅) 内心的不平和愤慨。” 二赋从选取的物象“寒松”,对“寒松特征地 把握,以及抒发的风骚怨恨都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可见王勃涧底寒松赋对后 世的影响。 青苔赋与慈竹赋同样也是借自然之物,来抒发心志,但两赋略有不 同。青苔赋序云: 嗟乎! 苔之生于林塘也,为幽客之赏;苔之生于轩庭也,为居人之怨。 斯择地而处,无累于物也,爱憎从而生。 这正是作者在诉说自己在沛王府时为人所怨,而流浪江湖时却为人所赏。紧接着 又抓住青苔的特性: 宜其背阳就阴,违喧处静,不根不蒂,无华无影。耻桃李之暂芳,笑兰 桂之不永。故顺时而不竞,每乘幽而自整。 作者在精细描绘青苔的同时,似乎也在青苔的身上获得了精神寄托和慰藉,从而 把自己因政治上受到的挫折,“雅厌城阙,酷嗜江海 的心志清晰而明确地表达 出来,这也是王勃试图寻找生存位置所付出努力的成果。 慈竹赋和涧底寒松赋、青苔赋不同,它创作于王勃寓居蜀地的后 期,所咏“慈竹 ,并不是作者的化身,而是用来比喻自己的家庭,赋作本身的 思想感情更为丰富复杂:一方面“抚高节而兴叹”,“至若白藏载谢,无英肇切, 塞北河坚,关南地裂。观众茂之咸悴,验贞辉之独洁”,这是对“慈竹 的歌颂; 另一方面,“若乃宗生族茂,天长地久,万柢争盘,千株竟纠。如同母子之钩带, 似闺门之悌友。俄蓬转于岷徼,遂萍流于江汜。分兄弟于两乡,隔晨昏于万 里。抚贞容而骨愧,伏嘉号而心疚。庶因感而长怀,将策情而励己 ,这是借助 傅璇琮、蒋寅: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隋唐五代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第3 2 页。 俞纪东:汉唐赋浅说,东方出版社,1 9 9 9 年,第2 5 5 页。 1 2 第一章浓郁的风骚情怨论王勃辞赋创作 丛竹而发思乡之情,同时也是自己历经磨难也不愿随波逐流心志的宣言。在“举 世皆浊我独清 的环境中,在恶势力的压抑之下,屈原高冠长佩,食菊饮露,决 不同流合污,王勃受此影响,抚竹兴叹,望丛竹而自惭,闪耀着光辉峻洁的人格, 既是对屈原精神的继承,也对后世有深深地影响。 寒梧栖凤赋大约写作于王勃入蜀之前,作者那时希望报效朝廷、建功立 业,以风自喻才干超群。凤为传说中的神鸟,历来是高洁之士的象徵。赋作开宗 明义就揭示了这一主题:“凤兮,风兮,来何所图,出应明主,言栖高梧。梧则 峄阳之珍木,凤则丹冗之灵雏。 接着在具体描写了一番寒梧夜栖的情景之后, 又进一步阐明了这一主旨: 故当披拂寒梧,翻然一发。自此西序,言投北阙。若用之衔诏,冀宣命 于轩阶;若使之游池,庶承恩于岁月。可谓择木而俟,处卜居而后歇。岂徒 比迹于四灵,常栖栖而没没。 此赋所表达出的“出应明主”、“游必有方 、“择木而俟处 的题旨,反映了王勃 积极干预功名,渴望有所作为的意向。 江曲孤凫赋吟咏的对象是江曲的孤凫,在这篇赋的序文中提到:“梓州 东南,可能是王勃于蜀地之作。当然此时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心态都发生了 相应的变化:“嗟乎! 宇宙之容我多矣,造化之资我厚矣,何必处华池之内,而 求稻粱之恩哉! ”最后,作者借孤凫以抒志,收结全篇: 尔乃忘机绝虑,怀声弄影,乘骇浪而神惊,漾澄澜而趣静。耻园鸡之恋 足,悲塞鸿之赴永。知动息而多方,屡沿洄而自省。故其独泛单宿,全真致 远,反复幽溪,淹留胜地。伤云雁之婴缴,惧泉鱼之受饵。甘辞稻粱之惠焉, 而全饮啄之志也 王勃的驯鸢赋,描写了“驯鸢 ,“终衔石矢,坐触金笼,声酸夕露,影 怨秋风 ,同时王勃还歌颂了这只“驯鸢”:“惭丹邱之丽质,谢青田之逸响,与 道浮沈,因时俯仰”,从而引申出“似达人之用晦,混尘蒙而自托,类君子之含 道,处蓬蒿而不作 的人生哲学。这种态度,与王勃写作寒梧栖风赋的心态 是大不同的了,与写作“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少了许多的气魄。从寒梧栖凤赋到江曲孤凫赋再到驯鸢赋,我们不 难看到王勃心绪的变化,从干进功名到顺应天命,出世入世种种矛盾复杂心理在 王勃文研究 作品中都留下了深深的轨迹。 第三,幽怨情思与壮大气势的结合。王勃的辞赋抒发了“近风骚”的幽怨情 思,同时由于个体的才性气力,使得幽怨的情思同时在气势上也很壮大。马积高 先生的赋史、罗宗强先生主编的隋唐五代文学史等都有所述及,全唐文 卷5 5 才藻也肯定了王勃“少年肆笔”、“驰骋飞扬”的气势宏大: 子安词赋,如千锦飞光,万花腾焰,篇篇结绿,语语连珠,胸无俭思, 腕有馀藻。其于文章家,信九天之霞府,百川之谷王也。天才横恣,浮音时 亦问出。要之少年肆笔,何妨驰骤飞扬哉? 韩晖著隋及初盛唐赋风研究亦说:“王勃借鸢言怀:郁霄汉之宏图,受园亭 之近顾。( 驯鸢赋) 又借风哂抱负猥琐之小鸟:游必有方,哂南飞之惊鹊; 音能中吕,嗟入夜之啼乌。( 寒梧栖凤赋) 读四杰的赋,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 不逊其诗的不凡抱负及由此产生的迫人气势。”王勃笔下的松、竹、苔,如同离 骚中的“木兰 、“秋菊”、“洛英 一样,化为美好人格的象征;屈原自比鸾鸟、 凤凰、骐骥,而王勃也寻找到灵凤、驯鸢、孤凫这类不比寻常的意象,以烘托自 己高洁人格,与“松”、“竹”、“苔”共同寄托了王勃坚持自己理想,和对美好事 物执着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所带来的挫折感、幻灭感和悲剧感,充分而多样地 展示了王勃的精神世界。 如前文所述,王勃辞赋较之贞观朝有所扩大、突破,然六朝辞赋中也有很多 好的作品,能关注社会人生,歌咏情怀,特别是庾信后期的作品,渗透着对往代 文体的清醒反思,使辞赋创作与现实生活、朝代兴衰更迭、自身经历等紧密结合, 枯树赋、哀江南赋等文情感充沛,气骨清健。王勃的辞赋较之前代辞赋又 有何不同呢? 庾信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以庾赋观之,其作品“不无危苦之辞, 惟以悲哀为主 。庾信羁滞于北朝,身世飘零,作品情调也不免交织着沉痛与绝 望的气息,是其晚年颓唐心态的体现。正如杜甫所论“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 赋动江关”( 咏怀古迹) ,这种萧瑟甚至凄凉的意味,在哀江南赋中更是与 梁室兴衰、个人际遇相结合,辞情凄切,充斥着阴柔之美。而王勃年少学丰,在 人生最意气风发的年龄,因一纸“檄鸡文而遭贬,但毕竟年轻气盛,加之生活 在唐帝国蒸蒸日上的时代,看到的是一副盛世景象,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昂扬壮大 的气魄。因而在蜀地漫游期间,感受了自然山水的号召,辞赋写作词锋不免华瞻 韩晖:隋及初盛唐赋风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第1 0 6 页。 1 4 第一章浓郁的风骚情怨论王勃辞赋创作 多彩,字里行间洋溢着积极用世的热情和渴望,即使是理想在冷峻的现实中碰壁, 辞赋创作中增加了几分郁结之气,但也不至于颓唐、萧瑟,总体而言王勃辞赋中 升腾着股股生气,气势充沛刚健,气象高华阔大,于贞观赋坛内容方面有所扩大, 有所突破,又于六朝赋坛阴柔美之外,开辟出“壮思 之地、阳刚之美。 王勃是高宗朝一位重要的辞赋作家,其赋作内容充实,寄托了浓郁的风骚情 怨。另外,“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