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題2分,共48分,在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东汉崔寔的政论记载,“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犁,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中描述的农具是A. B. C. D. 【答案】A【解析】从“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犁,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可知描述的农具是兼具耕作和播种功能的耧车,故A项正确;B项曲辕犁发明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是隋唐水利灌溉工具筒车,故C项错误;D项是东汉发明的水利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故D项错误。2. 除三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正处于A. 资本主义萌牙前夜B. 文艺复兴前夜C. 宗教改革前夜D. 工业革命前夜【答案】A3.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一书中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 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D. 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答案】C【解析】初税亩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开始,故C项正确;此时是尝试改变土地国有制,故A错误;材料这并没有说明法律依据,故B错误;D中完全消失错误。【点睛】在高考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四个重点。一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二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突出成就;三是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况;四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2)运用两种方法。一是联系的方法,了解古代中国经济情况需联系当时的政治发展情况;二是辩证的方法,对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既要看到它的辉煌成就,又要看到它蕴含的消极因素。4.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有所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这种状况表明中国A.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增强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C. 生产力水平出现质的飞跃D. 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有所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这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故A正确;自然经济解体的标志是三大改造,故B错误;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一直停留在小农经济水平,故C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故D错误。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新课标高考的主流题型,一般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历史本质的能力。本题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现象本质,即“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5. 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A. 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 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C. 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呜,卖早市者又开店矣D. 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答案】C【解析】宋代商业的一个特点是实行街市制,即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在受政府的直接监视。选项 A 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排除 A 项;选项 B 中的市 ,即市受到政府的管理,排除 B 项;选项 D 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备置官司,税敛既重”即“坊”中经营,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排除 D 项;因此本题选 C【点睛】宋代在商业上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城市经济功能大大的增强,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出现了夜市和草市并相当的繁荣。在商品流通领域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但是也应该知道,宋代的商品经济实际上还是农耕经济的附属物,并未跳出农耕经济的轨道进而得到独立的发展。6. “明设官,开国数年一再更定,内外无偏重,大小监制,缓总繁减,威克互济,可为尽善。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材料主要反映明朝废丞相后A. 权力过于分散B. 行政效率提高C. 中央集权加强D. 君权空前强化【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明朝废除丞相后,造成了“事难画一,缓急不辨”的局面,由此可知,当时的政治运行中,权力分散缺乏统筹运作,故A项正确;明朝在废除丞相后,既然出现“事难画一,缓急不辨”的局面,这就说明其行政效率较低,且材料中也没有行政效率提高的信息,排除B项;中央集权侧重于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材料中没有地方权力的信息,排除C项;没有比较不能推知明朝君权空前强化,排除D项。7. 1864年,普鲁士公使在大沽口私自捕捉了三艘丹麦商船作为战利品(当时两国是敌对国),满清政府根据国际法严重抗议。最后,普国退还商船并支付1500美元赔偿金。这在本质上说明满清政府A. 领士主权意识增强B. 开始利用国际法维护本国权益C. 满清政府的国际视野逐渐加强D. 利用近代外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答案】D【解析】分析选项,A与题意不符,普鲁士的行为并未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B与题意不符,清政府的行为并不是解决普鲁士与丹麦的矛盾,而是普鲁士的行为侵犯中国的利益; C与史实不符;D项符合题意,清政府成功地利用国际法维护了本国利益。8. 读甲午战争后中国官办和商办企业情况表。1895-1913年设厂数(家)资本额(万元)官办和官商台办852947.6商办4659081.2合计55012028.8据此表可知,1895-1913年间,民营企业A. 面临的发展阻力在逐渐减小B. 仍没有摆脱官办企业的束缚C. 成为当时近代化的主导力量D. 办厂规模逐渐超过官办企业【答案】C【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民营企业无论是设厂数还是资本额都比官办、官商合办高出很多,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仅从表格信息不能推知其面临的发展阻力是减小还是增大,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民营企业未摆脱官办企业束缚的信息,排除B项;民营企业总规模的增加不能推知其单个的办厂规模是否已超过官办企业,排除D项。9. 吾因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欧战”即指的是一战,一战时期,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中国,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个短暂的发展春天,因此“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使纱厂规模不断扩大,当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据此分析可知与使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不合题意与史实,“官僚资本”的影响是在1927年以后,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CD,故选B。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10.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年份英国日本其他国家189469.496.2624.25190062.9911.2025.81190555.7114.0430.25191050.8916.1432.97191448.3120.3931.30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 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C. 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 对其他因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因际地位提高【答案】A【解析】依据表格中“18941914年”日本对中国贸易的数字明显呈上升趋势,说明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故A项正确;此时,英国仍然是国际强国,对英贸易比重降低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故C项错误;晚清中国国际地位比较低下,故D项错误。11. 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中因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世界市场的发展A. B. C. D. 【答案】C【解析】“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说明正确;中国在近代科技不是领先世界,故错误;此时是戊戌变法时期,属于学习制度层面,故错误,中国引进西方技术说明是世界市场的发展,故正确,选择C正确。12. 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覆,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A. 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 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C. 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 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的西洋化即崇拜西方生活方式和全盘西化的现象,再由西装叹可推断出材料主要表明了大众传媒对社会时尚的理性看待,D符合题意,而ABC的表述均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主旨,故选D。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理性学习西方13. 1919年以后,西装作为新文化的象征之一冲击传统的长袍马褂,西装渐渐得以流行。以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发达城市为中心,在上流社会和学校的青年学生、教师以及公司洋行、各机关的人员中掀起穿西装的热潮。但新中国成立以后,占服饰主导地位的直是中山装。这体现出中国服饰改革特点是A. 衣冠等级秩序依然存在B. 呈现“中西合璧”特征C. 政治化制度化色彩浓厚D. 城乡之间差别逐渐降低【答案】C【解析】“新中国成立以后,占服饰主导地位的直是中山装”说明服饰改革与政治有很大关系。故C项正确;等级秩序已经不存在,故A错误;“中西合璧”没有体现,故B错误;材料没有比较农村的信息,故D错误。14. 新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工业化不断推进的历史。下列建设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石油实现自给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京九铁路实现通车北京地铁开始运营A. B. C. D. 【答案】C【解析】是1963年;是1957年;是1996年;是1969年,依据时间排序,C项正确。15. 古今中外曾实行过不同的土地制度,下列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 西周分封谐侯的土地,诸侯对土地有所有权和使用权B. 苏维埃二大通过土地法令,农民对上地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C. 工农武装割据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农民,对土地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D. 家联联产单包责任制下的农民,对土地有使用权和所有权【答案】B【解析】西周土地是周王所有,故A错误;土地革命时期是打土豪,分田地,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故C错误;家联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民,对土地拥有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故D错误,本题选择B项正确。16. 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出来以后,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我承认我对这部宪法中的好几个部分并不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永远都不应该同意让其通过,我认为这个系统已经接近完美,而且我认为它也会让我们的敌人感到震惊。”材料表明A. 各州对制定宪法存在严重分歧B. 美国制宪主要是为了一致对外C. 在制宪过程中各州存在着冲突D. 该宪法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在宪法的制定过程中各州由于利益的不完全相同,因而出现了对宪法“好几个部分并不认同”的现象,这说明各州存在着利益冲突,故C项符合题意;各州对制定宪法没有分歧,只是对宪法的相关内容存在分歧,排除A项;这部宪法的对外意义有让敌人感到震惊的成分,但材料无法体现这是制定宪法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信息,排除D项。17. 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一事件成为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A. 邦联制B. 两党制C. 议会制D. 共和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美国逐渐形成了两党制制度,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是美国独立后和1787年宪法前,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与美国史实不符;D项错误,1787年宪法就已确定了美国是民主共和制。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政体的确立两党制的形成【名师点睛】本题是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来考查美国两党制。美国建国不久就出现了两个政党:一个是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另一个是以杰佛逊为首的反联邦党。这两个派别几经分化、改组,直至南北战争前正式建立民主党和共和党;以后它们轮流执政,正式形成了两党制度。两党制虽然在具体议题和主张方面存在差别,但是都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政党。18. 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政人的“橙色作战计划;巴黎和会后,美国对该计划给以更多的注意,并进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这些行为说明A. 一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B. 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C. 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D. 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说明一战前后日美在亚太地区的争夺日益激烈,故选B。A错在“加强各自防御”的说法;C错在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是在二战期间;D错在“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美国提出的对华政策。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美日关系日美争夺亚太地区。【名师点睛】本题明显高于教材,但是学生可以从宏观上把握美日关系。进入20世纪以来,美日日益崛起,双方在亚太地区的争夺日益激烈,美日矛盾的激化正是导致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美军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主要原因。19. 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海外殖民掠夺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状况。项,依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的荷兰和英国因为航海事业的发展,加大了对外殖民扩张掠夺的力度,积累了大量资本,人均GDP增速较快。故项正确。项,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是在19世纪中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项错误。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于工业革命之后,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此处时间不符。故项错误。项,由于荷兰和英国先后确立了海上殖民霸权,海外殖民地增加,双方都加速了殖民扩张掠夺,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加速,人均GDP增速较快。故项正确。综上所述,项错误,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早期的殖民扩张荷兰和英国20. 1624年英国制定垄断法,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给发明专利予以肯定。有学者指出,英国若无1624年的垄断法,那么“18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末必有可能出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专利制度推动了技术创新B. 政府利用法律保护个人的权益C. 垄断法利于资本主义发展D. 垄断法推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答案】D.21. 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8311841年伯明翰因为是工厂集中而出现人口死亡率上升的现象,结合这一时间考虑是因为工业革命导致的城市生存环境恶劣所导致的,故选A;B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现象,不符合题干所述时间,故排除;C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22. 英国工业革命后,统治阶层中普遍流行的看法是,谁拥有财富就证明谁有能力;谁处于贫困状态,只说明他懒惰无能。贫穷被看成是个人的事,国家和社会与此无关。该主张体现了A. 重商主义B. 白由主义C. 社会主义D. 民族主义【答案】B【解析】材料中明显是鼓励自由创造财富,属于自由主义思想,故B正确;A是工业革命之前经济思想;C和D与材料中主张不符合。23. 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 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B. 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C. 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D. 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19世纪英国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A项,依据表格信息,整个19世纪,英国的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国民收入均没有明显变化,稳定增长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B项,依据表格,属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煤矿业和建筑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19世纪呈现了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与19世纪英国工业不断发展,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的阶段特征相符合。故B项错误。C项,依据表格信息,除农、林、渔、制造业、煤矿业及建筑业之外,属于第三产业范畴的收入在整个19世纪一直处于不断上升阶段,说明此阶段内,第三产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日渐扩大,符合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特征。故C项错误。D项,依据表格信息,在整个19世纪,英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国民总收入一直发生变化,其中的第一产业较为稳定且处于较低水平,而第二、三产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增长,且成为了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在19世纪中期就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随即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二、三产业不断发展,并且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可见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影响【名师点睛】工业革命是高考常考的重要知识点,在高考复习中,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要突出“市场”概念,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线索,串起整个专题的内容,明确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而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过程。二要注意总结规律,如工业革命的原因可从资本、劳动力、市场等角度分析,通过知识迁移了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条件。24. “互联网十制造”就是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结合以下图片回顾以往的科技创新历程,下列表述有误的是A. 工业1.0创造了机器工厂的蒸汽时代,导致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 工业2.0将人类带入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模式和电气化时代C. 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促使第三产业产生D. 历次科技革命都以创新为手段,引导社会不断前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察科技革命与创新,答案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电气时代,导致批量流水线生产,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样体现创新手段。只有选项C失误,第三产业很早就有,只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显著而不是才产生。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25.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研究表明: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北方的农牧业分界线已经形成。史记货殖列传对全国划分了四个区域: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其中山西为农牧交错区;山东是农耕区;江南是落后的种植兼渔猎区;龙门碣石以北是高牧区。(此处山指的是崤山;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龙门碣石均在渤海湾地区引者注)。可见当时的农牧业分界:自今青海东部河湟地区向东北以陕北、陇东泾渭北洛水上游,晋西北山陕峡谷流域南缘龙门山,又东北沿着吕梁山、恒山,接燕秦长城至今辽宁境内。材料二:历史上,由于政治、军事和民族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北方的农牧业分界线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南北漂移的现象。均引自中国北部农牧分界线的历史变迁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1)在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二世纪,这条农牧分界线呈现出向北抬升的趋势。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分界线北抬的具体原因和影响。(2)从公元四世纪至公元六世纪,农牧分界线又呈现出向南收缩的趋势,请分析收缩的具体原因和影响。【答案】(1)原因:秦始皇统一六国,壮大了中央政权的力量,派蒙恬统军大败匈奴,夺回河南地,移民屯戍;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彻底解决了匈奴问题,农业区随之向北扩展;影响: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推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推进了民族融合和西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也有利于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有力保障。(2)原因:魏晋时期,中原大一统的局面不复存在,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至黄河流域,用游牧经济取代农耕经济。农牧业分界线随之向南收缩;影晌:有利于少数民族在黄河流域完成封建化进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汉时期,由于人口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解析】第一小问依据秦朝统一以及统一后边疆政策和汉武帝时期对付北方少数民族措施来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以及民族融合和外交等角度分析回答。第一小问依据魏晋时期社会特征以及民族融合趋势回答;第二小问哦那个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以及缓解人口压力等角度思考回答。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扬州大利首推盐,女懒男奢两弊兼”、“犹恐千金挥不尽,又抬飞轿学盐商。”这是清代竹枝词中对扬州的描写,扬州在清代有独特的地位。清代扬州府共出348名进士(为各州府平均数的3倍左右),其中一甲进士11名。道光中叶,京城流传着“苏州出状元,扬州出尚书”之美誉,扬州还有相当著名的“三把刀”,指的是厨师、理发和剃脚匠。如剃头铺,扬州城内约有“三数百家”,“求条签去修个脚、嗅袋烟来剃个头,”“等戏开台先排凳,看汪班内老名优,”这描绘的就是贩夫走卒的休闲生活。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结合所学,以清代扬州发展为主旨,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要求:题目自拟;结合史实、论据充分、史论结合。【答案】示例:题目:清代市镇经济的典型扬州。史实: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普遍建立。扬州地处长江和运河交汇处,因此发展迅速,社会富庶,成为重要的盐商中枢;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扬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科举考试中表现突出,成为国家文官选拔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进就了扬州丰富的社会休闲娱乐和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崇尚物质享乐的社会风气。结论:扬州的发展体现出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在城市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理念和社会习俗。【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首先依据材料从“清代市镇经济的典型扬州。”类似角度提取观点,然后结合所学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市镇兴盛以及科举考试”等角度分析回答,最后要注意得出结论。【点睛】探究开放型非选择题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而流行起来的一种材料型问答题,是高考逐渐加大考查力度的重要题型之一。它主要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 为问题情景,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让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解答相关问题,考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有两种题型呈现方式:一是提炼观点型,设问方式:“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主题)并加以论证” “评析或论证材料中的某种观点”。二是提供观点型设问方式:“就材料中提供的观点,你是赞同还是反对或另有观点,做出判断并加以论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乙肝梅毒艾滋培训资料
- 项目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 金融事件分析
- 建筑识图与构造习题答案
-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城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全球自动凝胶皂液器市场供需潜力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2024-2030年
-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四)
- 高中语文第2单元孟子蚜第6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 自由搏击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动员主题班会课件
- 【课件】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课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 GB 6514-202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思维拓展训练题(共100道)
- 高速公路养护中心隧道消防应急演练方案
- 第四章:《政治学概论》之政治民主
- 22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拆除施工方案
- 餐饮操作流程
- 生物安全法全面解读生物安全法知识普及宣传PPT课件
- 公函格式范文—去函—范例(给供应商的函)(最新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