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说课教案_第1页
《静夜》说课教案_第2页
《静夜》说课教案_第3页
《静夜》说课教案_第4页
《静夜》说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静夜说课教案 静夜说课教案 一 .说教材 教材地位:静夜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具有古典诗歌韵味的新诗,是郭沫若五四以后的作品。这单元共五课九篇文章:有童话;神话;诗歌和寓言。它们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通过本诗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忧国、爱国的情。 二 .说教学目标 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1.能力目标 使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习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及修辞方法;学习朗读,培养对诗歌的爱好。 2.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体会诗人所饱含对光明、理想、祖国的情感,陶冶自已的情操,进而达到纯熟的境界。;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 2 / 6 1、使学生体会诗所饱含对光明、理想、祖国的情感 2、使学生理解诗的凝炼、含蓄的语言以及修辞手法 本课的难点 使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 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四、说教法 1.明确目标,减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无效思维; 2.指导朗读,重在学生体验; 3.提问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 4.小结巩固,紧扣要点,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整合。 5.练习提高,文字的联想和想像,引导学生作联想、想像的训练。 6.手段及依据:用简单课件辅助教学课件,以 “ 文本学习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 ” 的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 1.朗读感悟,感受音乐美。 2.探究内容,理解意境美。 3.探究写法,领悟情感美。 4.模仿学习,拓展思维,培养想像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 3 / 6 1.师生互动,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 2 分钟) 我将设计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激情导入,请学生向他一样开动脑子成为聪明的孩子!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有表现自己才智的欲望,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2.比较引入新课( 3 分钟) 1 同学们能有节奏、有感情的背一背李白的静夜思吗? 然后我请同学们一 起配乐背诵李白的静夜思问: 1.诗人看见了什么?(月光) 2.诗人由月光联想到什么?(白霜、故乡) 3.李白思的是什么?(故乡、亲人); 郭沫若的静夜与李白的静夜思同样都表达了一种在静谧的夜晚中的感情流露,那郭沫若的诗又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怀呢?请大家打开书,听录音。 3.指导朗读( 6 分钟) 1.放录音,整体感知 低沉的音乐、轻柔、舒缓的节奏,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朦胧的宁静的静夜中,仿佛见到了模糊的天河岸边有鲛人对月流珠。 2 听完录音后让模仿声音,齐声朗读 在此我将纠正学生的字音、重音、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 ,组织齐朗诵 . 4 / 6 4.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4 分钟) 我在此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的方法查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 5.赏读静夜!( 20 分钟) 在这个教学环节用以下问题,提问、探究并质疑。让同学们围绕问题小组合作探究领悟文章的中心及意境美 1.文中具体写了那些景物?其中哪些是诗人看到的真实景物?哪些是虚写的景物? 2.再请同学们带着淡淡的愁伤齐读第一节,回答第一节写的是哪些真实景物? 3.第一诗节实写,此时诗人漫步在清幽的月光下展现在诗人的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谁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4.齐读第二诗节,看看写了哪些景物?这里有没有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 5.传说中的鲛人是住在仁什么地方? 6.面对茫茫的天河,诗人并不能真正看见什么,只能凭想像猜测会有鲛人在岸,孤独地对月泣珠,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在这月华满天的美丽时刻,天上的鲛人为什么哭泣?请你想像鲛人泣珠的情景。 7.诗人描绘了一幅奇妙 而美丽、和平而宁静、轻柔而温馨的夜景,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在这美好的生活中,为什么要加上 “ 鲛人泣珠 ” 这样凄凉的画面。 5 / 6 8.请学生自己找出好的诗句进行赏读、分析!再次领悟文章,全班交流发言。 总结: 像这样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在诗人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叫想象。 而天河是诗人遥望夜空,看到了几点疏星由此联想到天河,这叫联想。 6.再次指导朗读朗读 1.学生先个人试读说说自己的理解,再听读感觉情感基调和节奏重音,接着教师屏幕显示朗读要点并提醒 心境体验和眼神运用,学生再听配乐朗诵跟读并核准节奏和重音,然后组织齐朗诵、小组内齐朗诵、男女分组朗诵。 2.有感情背诵全诗 小结巩固今天我们学习了现代诗静夜,也了解了什么是联想和想象!其实呀,联想和想象就犹如诗歌的两个翅膀有无想象力是诗歌能不能飞的起来飞的高低的重要因数,所以诗人艾青说道: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而想象的基础就是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广度博览!因此在学习和阅读现代诗时有四个步骤:诵读 -理解 -想象 -回味。 7.拓展与迁移( 5 分钟) 阅读郭沫若的夕暮,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这首诗里,是看到了什么而联想到什么,最后才6 / 6 联想到 “ 牧羊的人 ” 的? 2任何两个词语,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可以建立联系。 如:钢笔一月亮可以作如下联想: 钢笔一作文一题目一中秋一月亮。 再如大海一小狗:大海一渔家一宠物一小狗。 请你也试一试就下面词语进行联想:田野一汽车;人一木星;电脑一垃圾。 8.总结:( 1 分钟)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