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_第1页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_第2页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_第3页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_第4页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古代历史散文,初步掌握了 “ 提要钩玄 ” 知识,同时这又是高中接触到的第一篇鲁迅先生的作品,但学生在实践曾接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对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阅读起来并不十分困难。作为人教新课标版必修 1 写作系列的定位是记叙类文体的写作;而本单元又是 “ 写人记事的散文 ” ,与第二单元的古代历史散文除时代不同外,可算得上同类文章的阅读,我们不妨运用第二单元所学的阅读知识指导本课甚至本单元的教学。文本定位: 1.单元定位: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中被编排在模块一,定位于 “ 写人记事的散文 ” ,而且该模块的写作部分又定位的是记叙类文体的写作,可以说阅读与写作同步发展;如果再加上第二单元文言文的古代记叙散文,可以说又做到了散文阅读古今的完美结合,这对学生思想感情的提升所起的作用与意义既是巨大的又是深刻的,它既可看作是古代记叙散文单元所学的“ 提要钩玄 ” 读书法的延伸,也可看作是写作知识的演练的前奏。 2.课文定位:记念刘和珍君作为传统篇目保留下来,在前期的教材中被定位成 “ 比较复杂的记叙文 ” 。现在又放在这个单元 的首篇,其地位与价值可想而知。设计思路:新的课程标准高度重视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2 / 9 的阅读方式和方法,并就阅读过程中的沉重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度等阅读方法,转变学习方式,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媒体收集和处理信息。因此,本课设计时重点要求学生巩固使用第二单元学过的 “ 提要钩玄 ” 的读书方法,理解文章大意,弄懂作者感情的依托,使学生的情感因素得以提升;因为文本比较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效运用 “ 速读 ” 的 方法,再辅以必要的 “ 精读 ” 把握语言上的特点,为后面的写作 “ 记叙类文章 ” 奠定一定的基础。目标定位: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件塑造人物及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识记鲁迅的生平、作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过程与方法 1.运用速读法,找到人物极具个性的行为,理解其典型性。 2.运用精读法,揣摩作品中语义丰富的语句,体悟作者用语上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领悟作者在叙事中表现出的鲜明的观点与态度,提升自己的思想品位,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学流程一、创设学习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硝烟我们依稀可见,爱国志士王伟驾驶的飞机被撞的历史我们至今记忆清晰,美国的卑劣行径和无耻谰言将永难磨灭,不幸以身殉职的三位记者和一位英勇战士我们将没齿难忘。同学们,假如你是他3 / 9 们的同事或亲朋好友,要为这几位烈士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你将如何安排文章的思路,如何表达你的哀思与愤怒?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吧,学了本文,我们定将受益匪浅。二、出示投影,背景及作者 1.背景介绍: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 摇摇欲坠。 3 月 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 16 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 48小时内既 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 47 人,伤123人的 “ 三。一八 ” 惨案。(参考注释一)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 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 “ 暴徒 ” ,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 “ 民众领袖 ”身上,说 “ 民众领袖 ”“ 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 ” ,制造了种种谣言。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 “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4 / 9 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 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 2.作者生平: 简历:鲁迅( 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年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弃医从文,试图以此心迹国民精神。后为革命事业积劳成疾,于 1936年 10月 19日不幸逝世。成就:年 5 月,首次用 “ 鲁迅 ” 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成为 “ 五四 ” 新变化运动的主将。至年,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等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后十年的杂文,更加深刻、犀利, 有如匕首、投枪,充满了唯物辨证的精神。这些作品收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 1921 年 12 月发表的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评价:毛泽东认为:鲁迅是 “ 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 ” ,是 “ 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 ,“ 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 ; “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三、5 / 9 解题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 ,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 ?(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 “ 记 ” 字相当于 “ 纪 ” 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 “ 记念 ” 一词理解成 “ 记叙、怀念 ” 。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 “ 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 中 “ 那 ” 实为 “ 哪 ” 字,鲁迅当时用 “ 记念 ”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 “ 纪念 ” 。 (3)刘和珍,是一名在 “ 三。一八 ” 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 1926 年 3 月,大沽口事件发生。 18 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 22岁。 (4)君:是对人的尊称。四、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全面把握课文内容。阅读一篇文章,首先应该通读全文,大致把握住文章的语境、话题、主旨、思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获得一个总的印象。可将一篇文章分解在六个问题:何时 说写的时间;何地 说写的地点、场合;何人 说写什么人;何事 说写的事实;何故 说写的缘故;何如 说如何写。一般 地说,带着 “ 谁为了什么缘故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 ” 这样一个问题诵读文章和注解,就可以了解文章的话题、主旨、和特定语境,把握总体思路。五、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本文中关于刘和珍的相关内容,6 / 9 思考问题: 1.作者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这些事迹表明刘和珍是怎样一位青年?说明:让学生自己完成,要求语言简洁明了。叙事目的部分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语言表述不要求一致,但意思要大体相同。附表格: 人物事迹 记叙重点 叙事目的 开头写刘和珍 “ 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应有她 ” 。 “ 生活艰难 ” , “ 毅然 ” , “ 预定全年 ” 。 表现出刘和珍对真理的渴求。 表明刘和珍是一人追求真理的爱国青年,是一个有思想、疾恶如仇、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好青年,是一个善良、和蔼的好女子,绝不是 “ 暴徒 ” ,绝不是受人利用的。 第三部分写在女师大风潮中,刘和珍 “ 不为势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 ” 。 “ 不为势利所出,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 ” ; “ 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 ; “ 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 ; “ 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 。 表现刘和珍疾恶如 仇、勇于斗争的精神;表现刘和珍有自己的思想,富有责任感。 第五部分写刘和珍等烈士的遇害过程。 “ 欣然前往 ” ,中弹后 “ 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7 / 9 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 。 并非 “ 受人利用 ” ;遭遇的是虐杀。 2.文章题目既然是为了纪念刘和珍而写的,为什么又写了另外两个人物 杨德群、张静淑,这样写是不是旁生枝节? 说明:本题着重要求学生理解记记叙文写作中,次要人物为主要人物服务的道理,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处理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的关系;同时,这也变相要求学生掌握 “ 衬托 ” 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两个人物的出现是反动政府凶残性的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也再现了中国女子的勇毅、不屈也友善,是对反动政府 “ 暴徒 ” 说的有力反击。六、让学生再次快速阅读有关刘和珍的有关片断,思想如下问题: 1.出示幻灯片(纪念刘和珍的灵堂设计)目的:制造氛围,酝酿感情,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语言运用。在悼念刘和珍撰写一幅挽联,表达你对烈士的敬仰或赞扬之情示例一:赴国难时代危难淬火 =悼芳魂勇毅精神闪光示例二:政府举屠刀志士气慨冲霄汉 =先生撰祭文民众热情壮山河 2.请同学们自己评点课文,每人对刘和珍 说一句话。目的:此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只要能够围绕自己读书的体会,符合主流的价值取向老师都应加以肯定,便于鼓励学生的发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七、重点理解以下几个句子的深刻含义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8 / 9 痛者和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生息的缘由了。 3.可我实在无话可说。八、作业: 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为刘和珍写一篇悼词或人物通讯。目的:吸出课文语文言的精髓。老师出示悼词范例。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你为人民的苦难感到哀痛,你 勇于面对黑暗的现实,激发起变革现实的斗志,并以参加这样的斗争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你永远值得后世的人们赞颂!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你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虽然你已经踏着淡红的血泊走向了浓黑的悲凉,但你的精神给一代又一代热爱真理的人们一个光明的希望,激励更多的猛士奋然前行!你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时代的嘴脸,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还有平庸者的无聊,更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苟且偷生!你让我们陷入深沉的思索,让我们诅咒一个默无声息的民族,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你是一代女性勇毅精神的代表,干练坚决,百折不 回,遇事从容,殒身不恤,不畏强暴,追求真理,你是一枝美丽而带刺的蔷薇!你是一个民族血战前行的历史中普通的一员,你用自己的生命,像木材凝结成煤块一样,留给后人一种精神,让我们坚信:勇毅精神不灭,正义和真理永存!刘和珍,你虽死犹生! “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 虽然青山掩埋了你的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