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色的蛇形大弯曲“2010欧洲将面临千年一遇的寒冬,东亚和中国也可能无法幸免!这种异常气候与干扰大洋暖流活动的拉尼娜现象有关。”近日,一个源自波兰科学家的气象预言在中国引发不小的波澜。一时间,能源价格上涨、羽绒服价格上涨,似乎后天的场景将会一夜实现。由于这一针对气候的预言源自洋流研究,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吴迪生教授,他认为,30-50年之内,地球将进入一个相对寒冷期,今年冬天会比常年偏冷。“千年一遇”寒冬?不至于!中国冷暖看“蛇形大弯曲”波兰科学家指出,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来自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近几年的活动规模只剩过去的一半,无法发挥其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效用,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千年一遇”的寒冬将会出现。吴迪生教授认为,由于上次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持续时间较长,自2009年6月开始,2010年5月才结束,而目前又发生了“拉尼娜”现象,并且预计未来3个月还将继续“拉尼娜”状态,因此气候会相对寒冷。不过从目前整个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形势来看,预测出现“千年一遇寒冬”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专题报告则更具体地指出,“拉尼娜”的直接影响仅局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中高纬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而复杂的。因此,仅仅依据目前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就预测欧洲将出现“千年一遇寒冬”并不可靠。链接冰河时期:在近一百万年的第四纪中,有过几次冰期,在冰期之间又有气候较暖的间冰期。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造成了地球上冰川的扩展和退缩,并对整个地理环境特别是生物界有极大的影响。最近一次冰河时期结束于1万多年前,在那次冰河时期,冰川从两极一直向赤道地区延伸,如与纽约同纬度的地区,冰层厚达1公里。中国冷暖看“蛇形大弯曲”吴迪生教授认为,今年我国的冬天,确实可能会比常年偏冷。他解释道:“海洋气象学家的研究显示,对我国与日本等国气候影响最大的,是黑潮的蛇形大弯曲。所谓蛇形大弯曲,也叫蛇动,是指黑潮主干流有时会形如蛇爬那样弯弯曲曲。人们发现,如果蛇形大弯曲远离日本海岸,那么沿岸就会出现气温下降,寒冷干燥的现象;如果蛇形大弯曲临近日本海岸,那么就会使中国和日本等国沿岸气温升高,空气温暖湿润。”从目前观测来看,“蛇形大弯曲”有些远离日本海岸,它会使欧亚中高纬度高压环流偏强,有利于引导中高纬的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所以,今年冬季我国气温可能比常年偏冷。此外,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因子有很多。“拉尼娜”导致的热带海洋和副热带高压的变化、欧亚中高纬度的环流形势等都会对我国冬季气候有重要的影响。今年冬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接近常年同期,但冷暖变化幅度较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链接黑潮(Kuroshio Current):北太平洋副热带总环流系统中的西部边界流,即日本暖流。黑潮具有流速强,流量大,流幅狭窄,延伸深邃,高温高盐等特征。广东今冬难道又遇冰灾?就在全球变暖论调成为主流时,为何又出现了“千年一遇”寒冬的判定?对此,吴迪生教授解释道:针对全球气候是变暖还是变冷,学术界一直存在两派。不过支持全球变暖的势力较强。事实上,即便是认为全球气候在变暖,也仅是“正常周期性变暖,不可能总热下去”。从气象数据观测结果分析,从2008年以来,全球气候正在变冷,只不过变冷的过程是有降有升的,而非直线下降。比如今年长江出现百年不遇的降水、海南出现几十年不遇的洪水,就与气候变冷有关。吴迪生教授告诉记者,30-50年内地球将进入一个相对寒冷期,而这与地球的宇宙周期有关。他介绍:“比如一千多年前,我国的江淮、山东等地都可以生长橘子,后来天气变冷,只有长江以南才能生长橘树。”这就是一个从温暖期到寒冷期的转变,对广东而言,“1949年时,花都都会结冰”,这就是一个寒冷期。具体来看,假若全国的平均气温低1摄氏度,那么就会对广东的气候有较大的影响,“广东就可能会结冰、会有霜冻”。吴迪生认为,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或许可能发生2008年的严寒,需做好预防。全球气候变冷:“全球变冷”并不是一个新理论。1947年-1976年的全球性寒冷天气,就曾让许多气象学家惊呼“小冰期到来”。1997年,ME拉米约称,作为间冰期的一万年已经过去,如果没有人类干扰,紧接着的冰期已经来临。2008年11月,英国爱丁堡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托马斯J克罗利发表论文称,地球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冰期,北半球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欧洲、加拿大和亚洲的部分地区将很有可能被覆盖在一个永久的冰原之下,但大量温室气体的释放似乎阻止了地球进入这一周期。延伸阅读欧洲冰封 殃及中国由于同属北半球,因此假若欧洲进入冰河时期,中国也会非常寒冷。如在6-7万年前的那个冰期里,地球上超过20%的陆地面积被冰川覆盖。在中国,黄海干涸,以至于那时流入黄海的长江继续向东,越过济州岛,留下了600多公里的河道,这条海底古河道目前已经被探测发现。3万年前,地球进入了一个相对温暖的间冰期,冰川融化,海水上涨。黄海的海岸比现在内侵100多公里,也就是说,青岛、烟台当时都不是陆地,而山东潍坊已经是海边。小知识厄尔尼诺(拉尼娜):中、东太平洋海表面水温大范围持续5个月大于等于0.5(小于等于-0.5)的现象,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通常在我国,拉尼娜会使华南的东北季候风较强,使冬季气温比正常情况低。(刘玮宁) 千年一遇寒冬”预测缺乏依据近日,媒体纷纷报道国外学者预测欧洲今年冬季可能出现“千年一遇寒冬”的消息,其中还提到亚洲国家也可能出现寒冬,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中国气象局组织专家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分析,认为欧洲今年冬季出现“千年一遇寒冬”在科学上缺乏依据。10月12日,记者就有关问题专访了国家气候中心专家。预测欧洲将出现“千年一遇寒冬”缺乏科学依据记者:最近,有学者预测欧洲今年冬季可能出现“千年一遇寒冬”,亚洲国家也可能出现寒冬。作出这一预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国家气候中心专家(下称“专家”):波兰等国家学者预测的理由是,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来自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活动速度减缓,导致欧洲将出现“千年一遇寒冬”。波兰科学家指出,这股洋流是维持地球气候平衡的要素之一,但近几年来规模缩小到只剩过去的一半,无法发挥其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效用,而且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记者:据你们目前的研究和分析,这一预测是否可信?专家:我们认为,根据“拉尼娜”现象预测欧洲今年冬季将出现“千年一遇寒冬”,科学依据很不充分。现有的研究表明,“拉尼娜”和墨西哥湾暖流有着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拉尼娜”为年际尺度,逐年之间的波动起伏较大;而墨西哥湾暖流相对稳定且主要表现为十年以上的长周期变化。近几十年的观测显示,墨西哥湾暖流只有很弱的减少趋势。目前国内外研究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证明“拉尼娜”与墨西哥湾暖流有直接关系。尽管“拉尼娜”有全球性的影响,但其直接影响仅局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中高纬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而复杂的。1986年以来,发生过4次“拉尼娜”事件,仅有两次在冬季出现了冷冬。仅仅依据目前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就预测欧洲将出现“千年一遇寒冬”,是缺乏科学依据的。记者:对“千年一遇”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目前人类是否有可能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专家:月以上时间尺度的预报在气象学上称为“气候预测”,与中短期天气预报相比,气候预测更加复杂,难度更大,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这是因为,影响气候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信号不仅存在于大气中,更来源于海洋、冰雪和陆面等地球系统中大气之外的其他部分。目前人类对地球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规律还并不完全清楚,尚无法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做出可靠的预测,对于“千年寒冬”这样的特别极端事件的预测,更缺乏可信赖的科技手段。预计今冬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可能有阶段性强降温记者:根据目前的气象资料,今年冬季我国的气候情况大致是怎样的?专家:就目前全球海洋大气状况,我们预计今年冬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冷害。最新监测表明,今年9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平均较常年同期偏低1.3摄氏度。我们分析预计,“拉尼娜”状态将继续发展加强,最终发展成为一次较强的“拉尼娜”事件,并可能持续到明年春季。分析近60年来“拉尼娜”影响表明,通常“拉尼娜”发生期间的冬季,北半球一些地区(北美洲西部和亚洲东北部)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冷干现象。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因子,除了“拉尼娜”导致的热带海洋和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外,还有欧亚中高纬度的大气环流形势,其中,西伯利亚高压及东亚冬季风活动与我国冬季气温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西伯利亚高压偏强,有利于引导中高纬的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阶段特征总结梳理
- 【8物(科)期中】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考试卷
- 苏州市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无障碍审查要点(试行)2025
-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6 校园里的号令教学设计
- 监理员培训课程大纲
- 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
- 四年级数学上册 6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3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练习课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酒店员工大会流程方案
-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精益生产基础
- 风机及塔筒吊装工程吊装方案
- 交流电机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统 习题及答案 第2-12章 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功率电子电路- 全数字交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 第三课wps的辅助功能 说课稿
- 隧洞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 2024年人大题库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题库答案
- 爱国卫生专业培训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书分享
- 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
- 双碳背景下的我国物流行业优化发展研究
- 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
- 2024年湖北宜昌猇亭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考聘用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