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语“中庸之道”的含义 中国有句古话:“极高明而道中庸”,什么意思呢?说的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不是平庸之道呢?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在传统文化中,却有另一番含义呢。中庸之道之所以被奉为“极高明”,说明不是一般的高明,那它高明在哪里呢?原来中庸之道是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办法,坚持中道,不偏不倚,过犹不及。这并非是说不讲原则,而是要讲究时机,讲究涵养,在传统的“四书五经”里,专门有一部讲中庸的经典中庸。其中有一段话孔子的话: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说: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孔子这句话很有意味,他认为聪明人和愚蠢人都偏离了中庸之道,生活中多数人追求聪明,聪明有什么不好吗?孔子认为太过了,太过了当然不好,那么,愚蠢呢?愚蠢当然也是不好的,可是,生活中有人往往走向反面,认为聪明不好,就故意装得愚钝起来,甚至故意愚钝起来,还认为那是大智若愚,其实,聪明和愚钝都没有体味中庸之道的内涵。还有啊,就是贤能与不贤,这两者都违背了中庸原则,有些人确实是贤能的,但是呢,什么事都做,什么话都说,似乎别人都不懂似的,这类人确实比一般人高明一些,但是往往做过了头。生活中有一些道理,如果强调得过了头,就会过犹不及,比如说,如何对待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做出来的,仅仅懂得道理是没用的,但是必须明白“做出来”这个道理,才能够更好地去做啊,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够主动地去做,有意识地去做,不能够只执其一端,而不及其余。仅仅强调“知”,或仅仅强调“行”,都是片面的,正确的做法是做到知行合一。再比如,有些人认为想学好佛,就要出家,要出世,另一些人则强烈反对,认为修行离不开生活,必须在生活中修行,必须入世,担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大隐隐于市,这才算是真正的修行。两方面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固执于任何一个方面,都违背了中庸之道,都并非是极高明的,极高明的做法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或出世,或入世,而不是讨论到底哪个好,哪个不好。再比如,如何对待烦恼问题,有人尽力驱除烦恼,认为烦恼不利于静心,有人反过来,认为烦恼不是坏事,修行的人还要借助于烦恼,烦恼即菩提,于是乎,甚至有些人开始追求“烦恼”了,真是让人无法理解。躲避烦恼,是逃避现实,是“弃缘”行为,追求“烦恼”,是一种“攀缘”行为,都是违背中庸之道的,正确的做法是随缘,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坦荡荡,这样心情就平静了。动静问题。运动与休息都是很重要的,张弛有度,禅定也不是一潭死水,静中有动,运动并不是心浮气躁,而是动中有静,以静制动,动中禅,就是在运动中达到禅定与静心的目的。劝人问题。面对一个极其痛苦的人,劝了不对,不劝也不对,一切都要根据时机,根据不同场合,巧妙地规劝或者奉劝。高境界与低境界。高境界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高境界用不对了地方,就还不如低境界。好境界与坏境界。不管是好境界还是坏境界,都应区别对待,都要以中庸之道对待之。这颇有些类似“中道精神”:不要懦怯与鲁莽,要勇敢;不要自傲与自卑,要自信;不要吝啬与挥霍,要节俭;不要滑稽与粗俗,要机智;不要羞涩与无耻,要谦虚;不要损人与损己,要公正;不要过敏与无耻,要知羞耻,不要柔弱与蛮横,要坚强;不要愚钝与狡猾,要明智。一些“中道”品质如下: 过度中道不及纵欲节制禁欲鲁莽勇敢胆小狡猾明智愚钝损人公正损己自傲自重自卑无耻羞耻过敏浪费大方吝啬愤怒温和麻木自夸信实自贬蛮横坚强柔弱 注: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作“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中庸书前部分阐明中庸之道,后大部分则论述治国之道。“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句名言来自中庸,意思是圣人之道,虽然高明远大,但实践起来却不离乎百姓日用,也就是“执两用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2章)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第3章)冯友兰先生著有中国哲学之精神,认为我国的哲学以“极高明而道中庸”为最高境界,书中叙述了其发展之历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