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顾茅庐》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顾茅庐》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顾茅庐》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三顾茅庐【教材分析】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详细,尤其是第三次拜访,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学习这篇小说要透过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了解刘备及诸葛亮的性格特征,学习烘托手法的运用。【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三国演义,圈点勾画,把握整体内容。2.透过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了解刘备及诸葛亮的性格特征,学习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3.体会并学习本章节烘托手法的运用。【预习提示】1.日积月累(1)我搜集的资料(作者和背景)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之际,他看到蒙古贵族统治者的专横残暴,饱受了民族压迫的苦痛,所以他尊崇继承汉室的刘备,是有政治用意的;何况自南宋以来,民间艺人的倾向就是尊蜀抑魏,他也不能不受到影响。处在他的时代,他的这种倾向是很自然的,也毋须加以指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于是历史上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个故事。(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纶巾(gun) 殆(di)拜谒(bi y) 如雷贯耳 顿开茅塞 2.边读边悟(1)圈画出文中与刘备相关的描写,归纳刘备的形象特点。(2)圈画出文中与诸葛亮相关的描写,归纳诸葛亮的形象特点。(3)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3.学贵有疑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这首蜀相包含了一个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三顾茅庐。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三顾茅庐这篇文章,重温一下那震撼人心的场景。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2)背景链接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之际,他看到蒙古贵族统治者的专横残暴,饱受了民族压迫的苦痛,所以他尊崇继承汉室的刘备,是有政治用意的;何况自南宋以来,民间艺人的倾向就是尊蜀抑魏,他也不能不受到影响。处在他的时代,他的这种倾向是很自然的,也毋须加以指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于是历史上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个故事。 2.生难字词(1)字音纶巾(gun) 殆(di)拜谒(bi y)(2)词义【拜谒】 拜见;瞻仰(陵墓、碑碣)。 【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贯,贯穿,进入。【顿开茅塞】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朗读指导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2.轻声快速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二)熟读课文,归纳层次预设:理清课文脉络三顾茅庐两次拜访没见到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上路前 见面前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小结:刘备三请能成功靠的是诚心诚意,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师。三、品读课文,对话文本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师,留下一段佳话。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明确:(1)语言上:上路之前,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刘备责备张飞是因为怕张飞的鲁莽误了他的大事,通过对比突出了他对诸葛亮的敬重,对贤才的渴求。(2)动作态度上:见面前,从“下马步行”“徐步而入”“拱立阶下”“又立了一个时辰”等重点细节描写可感悟到刘备对人才的敬重和求才的虔诚。3.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明确:诸葛亮与刘备见面后谈论天下大事,让刘备顿开茅塞。“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等对话描写与文中议论均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四、深层探究,生成能力1.刘备在前往隆中的路上看到了哪些风景?明确: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水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2.其实真正等待时机腾飞的是谁?为什么?明确:诸葛亮。诸葛亮虽然身居隆中,其实他时时关注国家大事,等待时机出山,为统一中原出力。3.诸葛亮给刘备出了什么计策?明确: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五、拓展延伸达成目标1.小结课文三顾茅庐是篇历史故事,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赞美了刘备的求贤若渴、诚心诚意以及诸葛亮的雄心大略。 2.拓展延伸诸葛亮出山后,为蜀国做了哪些具体的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明确:诸葛亮一出山就在博望坡大败夏侯惇;接着又在新野把曹军烧得焦头烂额(即“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的成功;巧设空城计等。这些故事都证实诸葛亮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3.今天我们学习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明确:围绕刘备的“诚心诚意、尊重他人”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来谈即可。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袁枚随园诗话曾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情节跌宕起伏,波澜横生,令人欲罢不能。然而,这仅仅是三国演义这部近八十万字巨著中小小的一角。当你了解“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智者诸葛亮;当你认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曹操;当你同情“既生瑜,何生亮”的大将周瑜时,你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