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初中美术《秀丽的大若岩——山石画法》教学设计_第1页
浙美版初中美术《秀丽的大若岩——山石画法》教学设计_第2页
浙美版初中美术《秀丽的大若岩——山石画法》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秀丽的大若岩山石画法教学设计课 题秀丽的大若岩之山石画法课 时第二课时执教者潘正豹教材简析诗情画意单元是七年级下册中的重要课目,第一课时学生初步了解了山水画的基本知识,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则着眼于画山水画技法的学习与应用。山石是山水画的基础,是山水画描绘的重要内容,山石画法在山水画学习中是关键。画山石特别强调用笔、用墨,从浓淡干湿中表现出山石的体面和石于石之间的层次空间,练习用笔用墨为树和云水的画法作铺垫。学生分析据了解,学生已经学过第四单元诗情画意第一课时的内容,对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工具的准备与认识已有一定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若岩山石的基本结构。2、了解披麻皴、斧劈皴两种主要皴法的画法。3、通过山石画法,掌握山水画的用笔用墨的技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了解画山石的基本结构,体会披麻、斧劈两种皴法的用笔、用墨基本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1、继承和发扬中国山水画的优良传统;2、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国画山石的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山石结构的理解与表现教法学法欣赏 讲解 示范 创作(临摹) 讲评教具学具国画绘画工具,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诗赞大若岩导入1、介绍导入师:很高兴今天来到美丽的大若岩镇中学。大若岩具有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之称,那位同学愿意当导游给在座的老师介绍大若岩的景点?出示诗句:天然童子住岩巅,宝冠香炉娱目前。仙掌高擎天柱崛,莲花香送展旗边。虽贪石笋何知味,静听横琴不奏弦。卓笔漫题犀角赋,石碑苔绿记名贤。师:老师这里有一首诗,它是赞美哪一个景点的?师:带着这份家乡的自豪,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十二峰,走进秀丽的大若岩。2、导出课题秀丽的大若岩之山石的画法生:十二峰、陶公洞、石门台、百丈瀑、崖下库生:十二峰!学生对自己非常熟悉的家乡景色总有一种不同的情怀。从诗赞家乡一山一木谈起,利于拉近学生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的距离。师赞大若岩师:对于十二峰,其中最有名的是哪一座?最高的又是哪一座?(参考:宝冠峰,海拔517米,天柱峰犹如一柱擎天,甚为壮观)师:古代的文人可以通过诗句来赞美大若岩,我们同学又该怎样通过手中的画笔来赞美她呢?师:老师多次来过大若岩,每一次回去都会创作一两幅国画作品,请同学们根据作品指出画的是什么景点?答对的同学,老师送一张画的作品。师:看了老师的作品,同学也来思考,你准备怎样用毛笔来表现大若岩的美?我请同学也上来给画画。师组织评价,自评、互评参考:穿插中国画的用笔(中锋、侧锋、逆锋)与用墨(浓、淡、干、湿)的技法。生讨论后发言学生思考生积极发言同桌之间讨论同学代表尝试参与评价从古人诗赞大若岩过渡到课堂的师生画赞大若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旧知:中国画的用笔与用墨技法,以传授新知作铺垫。画赞大若岩出示老师的国画作品高谷钟声师:该怎样才能把大若岩画的更美呢?石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古人画石讲究“石分三面”,这一点要在画面上体现出来。分析山石画的一般步骤:勾:用中锋或侧锋勾画山石的轮廓,分出山石的阴、阳、向、背的基本形态。皴:作为自然山石,由于地壳运动等原因其体面结构好似皮肤的皱纹,这种纹理该怎样加以体现?参考:用笔墨线来表现山石的不同纹理称之为皴法。皴法主要表现山石的阴阳变化,根据不同的山石,使用不同的皴法。山石的皴法很多,较常用的有披麻皴、斧劈皴等。简单介绍擦、染,强调擦染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山石的结构,增加立体感。为了使所画的山石更具生命活力,可在山石上点上草丛、苔藓等。生欣赏、思考。学生尝试各种技法。以分析教师的作品引入画山石的步骤,学生易于接受。教师边画边讲解,以错纠正,加深印象,规范国画山石画法地基本步骤。老师示范师:看了同学很认真的尝试各种画法,下面请同学给老师确定一个景点,让老师也来尝试一下。教师尝试山石画法。生出大若岩景点考老师。体现师生平等,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学以致用学生临摹或者自己创作一幅家乡山石作品,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动手练习学以致用展示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讲评优秀作业,总结学生在临摹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指导。自评、他评,对照自己的作业找缺点。取长补短,互为借鉴。总结拓展“外师造化,中得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