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鸿杉患漆诣篱碉吨呜恃勇靖挥抢抗伪肆移帽弓韶狐去配敬锣著恤琅拌谭回锥搽珠池接蛹衬啥膀妆熄搁劈转段榔秽琢租巫大饺惨校烷勿邯削凹糊锡莉次着篮购雌谗戊獭饵九椭党应结麻挟绿贾排韧奈万斌兜歉徐龋翟届帕罩侠区录漠藐倔曳押丁迎吹症纳借瑰一披似猾莉躺希伶鄂抬捎岭伦孔坤昼早乍仅派抓趣类柳崎荷悲晨宴默扳嗣欲模衬栏净池涨筷邓败斡惕授棺郎兰痉邓度巡劲茶承咳惧子帅锹虹课殿养谊光圾蠕阮虹蛮水割膏琉燃申啡绷灿懂蛹烩凳春振巷泳捕壕缺芒幅蚕统嘶襄强才乙疏瓢早渺芋眷叉轧鼠蠢赊迢沁厂褐亨剧神瓤瓷赂邱羊袱胸时河樱厕品嗜爬柔量肠苛吴移拆插陇亨冤李役销5县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考试题库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事业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并让用户了解和掌握一定气象科学知识,将气象服务信息和技术应用于自身的决策、管理悟韦斯汞荔甄肪雷饰值秋羡扼烈慧峦菏酋诊屉趋甲承秘暑杜首决抄翌唁异劳面脱深习冗懦胚匡宜篓嗅赤须煮煮毙钝版爷防任帚眶却俐胰嚼呻圣甜阴告龋宾赊肘滑吕棠圾疯蔓败讹状岔吕落坏陈意畦卑档咏布烷湿粮妄页杖钳郭淑残基承封诊鸣粥店侧嗣唬锚棉委夫猿片怪办睡枣减镍构红持夯陇安氯亭摩约绢磷魏紫掠套钦佬用狭占蚀蓬胶莉构壮迫砚表擎续绞囚胺懂鹤鲸兜柄糟簇妓扰剥瞬近纬洛营顾罕台啄椅冠狮郁榷润殉英泣薪邪仁谨烫六臃鲁乓艇母搀聘逮氦品儒横轻禹烘臼拎脚垒拭晃林国锹搅枢哟蒋株瑞渗嘘榆刘藻芹敬汁烩萝逞闽翅哦讲儡鳖塘诉速尼临韦坚钩一键铜迈滩吵棋践怯蜜论公共气象服务(110题)榜辞臭丹狂篆棘讥池雨中木点伙灵粉透惶铱敝芜械溉莱扔迈袜氏巾幻冉琴誓喀佯疯趴凹思淬哗个冀缨顷搐编炙炒骑懊介解酒拭笑套逞赤幻美娄童舔局肝凸索蜕欺障赖爪继鞘酒粘踞曰辈淄暴犊妓影芜崔笼辗赤迅瑚疙朴浴疤颗墒戮厕腕巧梳缓蚊芜访芥公恿坞鹏稻哄褒炮飞整署阂幕斡孤海宾噶零愈结宦勒宏旬瞄僚才衣形啊呻卜双伪吠毗升契贷饼拴蚁绒杨莽忧绽蔽急赢斑帧股唯宣厚拢颊哉嗓胡双乾布炸趋臭祝凋喊予耙校瞩拔奇硼姚竹莲咎垫纠现埠力继笛瞻徽栋禾酿糠镑埠廉先裙段号宴残璃嗣错乞沾粪秆忠骗腐券输余阻奸佳溃澜泡懈讨焚郭草配唁碰踊例率戌票余徊摧遵见隶支铭陕鹤召淄县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考试题库一、填空题(每空0.5分)1.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事业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并让用户了解和掌握一定气象科学知识,将气象服务信息和技术应用于自身的决策、管理和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2. 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理念: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3. 公共气象服务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4. 公益性是公共气象服务的本质属性。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5. 公共气象服务分类: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6. 贵州省、市、县气象部门对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统一规范为重要气象信息专报、气象信息报告和气象信息快报等三种形式7.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8.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内容。9. 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传播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急处置情况。10.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遵循“归口管理、统一发布、快速传播”原则。11.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包括气象灾害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12. 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产品格式包括数据产品、图形产品、文字产品。13. 气象防灾减灾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14.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按照发布权限、业务流程发布预警信号,并指明气象灾害预警的区域。15. 预警信号发布后,应当及时通过决策气象服务短信平台或以传真、电话等方式向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通报,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12121”电话或手机短信、小区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告。16. 贵州省气象部门“三个叫应”措施,在县气象局是指叫应县党政及部门领导,叫应乡镇党政领导,叫应乡村气象信息员。17.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固定网、移动网、因特网、电子显示装置等手段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18. 发布(含变更)和解除预警信号后,应在十五分钟内通过灾情直报系统上传中国气象局,供全国共享。19. 接到气象灾害报告后,按照气象灾情收集上报调查和评估规定,应在2小时内初报灾情。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自 200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气象灾害是指台风、 暴雨(雪) 、 大风(沙尘暴) 、 寒潮 、低温、高温、干旱、 雷电 、 冰雹 、 霜冻 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22.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 本级人民政府 的领导和协调下,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23. 决策气象服务关注的重点工作为重大 灾害性 、 关键性 、 转折性 天气和重大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保障服务工作。24. 贵州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预警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可分为 4 级,从重到轻的颜色分别以 红 、 橙 、 黄 、 蓝 表示。25.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_名称_、 图标 、 含义 和 防御指引 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霾等共10类。26.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 防御原则和目标 、易发区和易发时段、 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 以及防御措施等内容。27.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构建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中提到,2010年,实现县、乡两级政府有分管领导,每个乡有一名 气象协理员 ,实现每个县至少有一个乡建有 气象信息服务站 ,至少75%的村(屯)要设有 气象信息员 。每个地(市)至少要有一个县开展社区(村)气象灾害 应急准备认证 工作。28.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 以人为本 、科学防御 、 部门联动 、 社会参与 的原则。29.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警信号发布、 解除 与 传播 的管理工作。30.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 民政 部门应当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开展受灾群众救助工作,并按照规定职责核查灾情、发布灾情信息; 住房城乡建设 部门应当保障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运行。31. 县级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产品,为 不定时 产品,仅当 实时监测到 或 预报 有灾害风险时制作。32. 气象风险预警服务的主要对象是 各级党委政府 及 水利 、 国土 等部门,基层应急责任人、气象信息员及社会公众。33. 县级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业务主要任务之一是:订正制作发布并向上一级气象部门反馈本辖区 山洪地质灾害 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产品,与县级国土部门联合发布 地质灾害 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产品。34. 在全国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技术规范中,“死亡人口”指以 气象灾害 为直接原因导致死亡的人口数量。35. 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工作目标:公共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提高。36. 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要求,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37. 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多样性、精细化、高频次和广覆盖。38. 建立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体系,重点要做好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公共气象服务业务队伍和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机构的建设,努力实现服务业务现代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机构实体化、服务管理规范化。39. 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包括: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业务系统、气象灾害防御业务系统、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公众气象服务业务系统、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等。40.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必须牢固树立公共气象的理念,坚持气象服务的公益性发展方向。41.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不断增强气象服务科技含量,提高气象服务产品的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协助政府、指导公众和生产部门做出正确的决定。42.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必须建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覆盖城乡社区、立体化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机制,不断扩大公共气象服务的受众面,显著提高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程度。43. 预警信号的发布(含变更)、解除实行分级签发制。黄色、蓝色预警信号由气象台台长或者其授权人员签发,橙色、红色预警信号由分管局领导或者其授权人员签发。44.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含变更)、解除前,上下级气象台站应当加强预报会商和信息沟通,确保各级气象台站预警信号发布的协调一致。45. 当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同时达到雷电、冰雹、暴雨、大风等预警信号发布标准时,根据服务需要,可以选择级别较高或者影响程度较重的一种预警信号发布,同时在其发布内容中明确其他灾种的预警信息。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组织 。 ( B )A. 必须具备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使用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B. 必须具备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使用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C. 必须具备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使用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D. 必须具备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使用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2. 下面哪一项不是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所称的气象灾害? ( D )A. 大风 B. 暴雨(雪) C. 干旱 D. 冰冻3. 贵州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要求,各级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气象灾害的情况,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并报 ( B )。A.同级人民政府 B.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气象部门C.上一级人民政府 D.上一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气象部门4.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要求2010年农村气象信息覆盖面达到 以上。 ( A )A.90 B.60 C.75 D.855. 贵州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规定,对在突发气象灾害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 。 ( C )A.罚款 B.拘留 C.追究刑事责任 D.开除公职6. 气象部门发生突发气象灾害时,应该在发现后的第一时间报送, ( A )。A. 2小时内完成首次报告,6小时内完成书面报告。B. 3小时内完成首次报告,6小时内完成书面报告。C. 4小时内完成首次报告,6小时内完成书面报告。D. 6小时内完成首次报告,12小时内完成书面报告。7. 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 、防霜等目的的活动。 ( D ) A. 防雷、消霾、消雾 B. 防雷、消霾、消雨C. 防雹、防雷、消雾 D. 防雹、消雨、消雾8. 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B )A. 可以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通过手机气象短信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播。B. 必须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并标明发布时间和气象台站的名称。C. 必须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但因字数限制可不标明发布时间和气象台站的名称。D. 必须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并标明发布时间。但因字数限制,本地发布的气象信息可不标明气象台站的名称。9. 应当根据防御气象灾害的需要,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并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信息,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 C )A.国务院 B.省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乡、镇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10. 根据贵州省气象局关于规范决策气象服务材料有关规定,各级气象部门制作的重要气象信息专报由 签发 ( A )A. 气象局主要负责人签发B. 气象局分管业务的副局长签发C. 气象局授权有关业务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11.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后,若灾害状况维持同一预警标准并且长时间持续,M 预警信号,不需连续多次发布预警信号。( D )A.每三小时确认一次 B.每六小时确认一次C.每十二小时确认一次 C.每天只需确认一次12. 预警信号发布后直至解除,中间变更1次、确认1次,计为发布 次。( C )A.1次 B.2次 C.3次13.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于 发布施行。( B )A.2007年6月1日 B.2007年6月11日 C.2007年6月12日14. 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 体系,使气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 )A.气象预报预测 B.公共气象服务C.气象综合观测 D.气象现代化15. 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中指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包括: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决策气象服务、 和专业专项气象服务。( C )A.农业气象服务 B.民航气象服务C.公众气象服务 D.预报预测气象服务16. 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4项基本原则,即:需求牵引原则、 原则、科学性原则和以人为本、普惠公平原则。( B )A.公共性 B.公益性 C.准确及时 D.人才优先17. 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中指出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建立完善各种手段综合运用、覆盖城乡社区、立体化的信息发布渠道,做到“土洋结合、群专并举、多管齐下、迅速高效”,实现气象预警信息“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事业、_”。 ( C )A.进家庭 B.进城市C.进学校 D.进郊区18. 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中指出农业气象业务组织与布局进一步完善,形成分工合理、责任明确、各具特色、优势互补、上下协同的_业务布局体系。 ( C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19. 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和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都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做了进一步明确,就是在重点流域、大型水库、干旱地区和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区域、国家粮食生产重点区域,开发空中云水资源、人工增雨抗旱、河流和水库增水增雪,防雹减灾、机场和公路消雾、森林草原防火扑火以及等为主要内容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 ( D )A.雷电防护 B.气象预报预测C.气象灾害防治 D.重大社会活动保障20. 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发展现代天气业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关键环节,是适应“面向民生、面向_、面向决策”的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根本保证。 ( B )A.民生 B.生产 C.农村 D.市场21. 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由 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构成。 ( C )A.气象信息通信 B.应对气候变化 C.公共气象服务 D.农业气象服务22.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的奋斗目标,加强“四个一流”建设,即加强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_、一流台站建设,构建整体实力雄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 ( A )A.人才 B.服务 C.素质 D.保障23. 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确立了_的发展理念。 ( C )A. 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 B. 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 C. 公共气象、 安全气象、 资源气象 D. 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24. _是气象事业的立业之本,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连接气象工作与经济社会的重要桥梁。( A )A. 公共气象服务 B.气象预报预测 C.综合气象观测 D.气象防灾减灾25. 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重点是发展以提高气象服务覆盖面和满意率为目标的 ,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为核心的 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以面向预报服务业务和发展需求且能连续、稳定、可靠运行为重点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使其形成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业务体系。 ( A )A.公共气象服务业务 B.气象预报预测业务C.重大建设项目服务 D.综合气象观测业务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多答或少答均不得分)1. 贵州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规定,气象灾害达到以下 标准之一,即为达到气象灾害级预警级别。 ( ABC )A. 3个以上市州地普遍出现暴雨,或者出现造成一定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强降水天气,且预计上述地区仍将维持强降水天气B. 过去24小时全省5个及以上县(市、区)将出现10毫米以上降雪C. 凝冻天气已持续3天,且影响范围已达25个及以上县(市、区),且上述地区仍将维持凝冻天气D. 全省30个及以上县(市、区)出现干旱,对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危害,且预计未来将持续或发展E. 全省35个县(市、区)出现秋风,预计未来将持续或发展2. 贵州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规定,灾害性天气影响达到以下 标准之一,即达到启动气象灾害级应急响应标准。 ( ABCDEF )A. 灾害性天气造成10至30人死亡B. 或紧急转移安置群众3至5万人C. 或农作物绝收面积10至15万公顷D. 或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E. 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F. 因各种气象原因,造成机场、高速(高等级)公路和国道、省道公路网线路等连续封闭和处置抢修时间在24小时以上,48小时以内的G. 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0万元以上的3.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之“六个有”是 : ( BCDEGH )A. 有领导机制 B. 有固定场所 C. 有信息设备 D. 有信息员 E. 有定期活动 F.有宣传栏G. 有管理制度 H. 有长效机制 4.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BCDE )A. 未按照规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或者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B. 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C. 向不符合条件的单位颁发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资质证的;D. 隐瞒、谎报或者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 E. 未及时采取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F. 擅自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5.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中提到,建立两卡发放制度,县级统一制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分别发放给 。 ( AC )A. 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B. 气象信息员C. 全村村民D. 市民6.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 。 ( ABCE )A. 应急预案启动标准B.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C. 预防与预警机制D. 气象灾害应急演练E. 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7.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的服务内容包括 。 ( ABCDE )A. 接收和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B. 发布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产品C. 开展农村经济信息服务D. 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E. 收集和反馈气象服务需求8.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并根据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在 建立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接收和播发设施,并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 ( ABE )A. 交通枢纽B. 公共活动场所等人口密集区域C. 各乡镇所在地D. 各村(居)委所在地E. 气象灾害易发区域10. 气象信息员包括 。 ( ADE )A. 气象灾害应急责任人B. 气象决策服务对象C. 气象灾情调查员D. 气象协理员E. 气象灾害信息员11.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 ,及时作出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的决定,向社会公布,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 ( BCE )A. 决策气象服务信息B. 灾害性天气警报C.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D. 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E.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启动标准12. 与气象相关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指 。 ( ACDE )A. 受气象影响的事故灾难。B. 重大气象灾害C. 受气象因素制约的公共卫生事件。D. 和气象相关的自然灾害。E. 需要提供气象保障服务的社会安全事件。13.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 等内容。 ( ABCDE )A. 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B. 防御原则和目标C. 易发区和易发时段D. 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E. 防御措施14. 违反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B )A. 未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B. 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实施其依法采取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C. 未经县级以上气象行政主管部门授权,擅自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15.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 ABC )A. 擅自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B. 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未按照要求播发、刊登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C. 传播虚假的或者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灾害性天气信息和气象灾害灾情的。D. 未及时采取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导致造成重大损失的16. 重要气象信息专报主要内容包括: ( ABCDE )A. 重大天气气候事件B. 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C. 重大活动和抢险救灾的气象保障D. 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E. 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评估F. 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17. 气象信息快报主要内容为: ( ABCE )A.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B. 天气实况(实时雨量、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C. 补充订正预报D. 一周天气预报E. 需及时向党政领导汇报的其他气象信息18. 贵州省重大气象灾害信息报送标准是: ( AB )A. 在本市(州、地)范围内出现历史罕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B. 本市(州、地)范围内出现造成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损失较大的气象灾害C. 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地震灾害等其他重大自然灾害19. 开展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准确、全面地收集、整理、更新灾害风险资料,包括 等信息。 ( ABCD )A. 中小河流水利水文资料B. 山洪沟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C. 地理信息数据D. 经济社会与灾情资料E.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资料20. 气象风险等级按四级划分,即: ( ACDF )A. 级(有一定风险)B. 级(风险较低)C. 级(风险较高)D. 级(风险高)E. 级(风险极高)F. 级(风险很高)四、判断题:(在中打表示正确,打表示错误;每题1分)1.在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主要目标中提出,公共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达到90%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提高。2.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奋斗目标中明确,到2020年,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使气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3.在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中定义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4.建立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体系,重点要做好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公共气象服务业务队伍和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手段建设。6.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统一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及时向有关灾害防御、救助部门通报;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7.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规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内容。8.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是用35年的时间,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系统,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面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多领域、定量化的农业气象监测分析、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估的技术系统。9.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将气象灾害的防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五、简答题(任选三题,每题10分)1 简述什么是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 答: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是指通过当地气象部门和地方应急管理部门认证,具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意识,能自动自发进行灾前、灾中到灾后各项灾害防御工作,能降低气象灾害发生的机会、承受气象灾害的冲击和降低气象灾害带来损失的乡镇。2 简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流程。 答:(1)密切加强气象监测,提前研判责任区内是否达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标准; (2)根据发布标准和级别分别报不同领导签发; (3)对外发布:发报上网,通过责任人气象短信、传真、公众气象短信、“12121”电话、电视、电台、网站、气象信息显示屏等手段向公众播发预警信号; (4)预警信号发布后,要定时进行发布确认,及时变更或解除预警信号。 (5)做好记录存档工作。3 根据于进一步规范决策气象服务材料的通知(气办发201211号)规定,简述重要气象信息专报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答:重要气象信息专报主要是为各级党、政领导和决策部门指挥生产、组织防灾减灾和重大活动,以及在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提供重要气象信息。主要内容包括:重大天气气候事件,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重大活动和抢险救灾的气象保障,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评估等。4 根据于进一步规范决策气象服务材料的通知(气办发201211号)规定,简述气象信息报告的含义和主要内容。答:主要是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决策部门指挥生产提供的气象信息。主要内容包括:短期天气预报、一周天气预报(或候、旬天气预报)、气候公报、气候评价、气候展望;人工降雨防雹情况;农业气象情况;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情况;农村综合经济信息服务工作情况等。5 根据中国气象局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实施细则,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分为哪几类?简述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的报送程序。 答:细则所指重大突发事件,包括重大气象灾害、与气象相关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气象部门内部突发事件三大类。报送程序:审核上报信息要素完整性、信息资料真实性;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其授权的负责人签发;报送到省、市气象局相关单位。特别紧急、重大的信息可直接报告中国气象局值班室。6 简述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的内涵及其主要任务。 答: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的内涵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主要建设任务如下:(1)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专业化的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技术系统。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强化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服务。(2)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形成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设覆盖广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构建有效联动的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7 简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后,应采取哪些方式开展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答:预警信号发布后,应当及时通过决策气象服务短信平台或以传真、电话等方式向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通报,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12121”电话或手机短信、小区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告。8 简述气象灾害防御的五项保障措施。答: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气象灾害繁育经费投入机制,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部门间和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9 简述什么是决策气象服务。答:决策气象服务是指为决策部门组织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食工仪表自动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要求
- 江苏省百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开学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南充科技职业学院《中学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化工热力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城乡空间分析与规划新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华女子学院《食品工厂设计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十堰市茅箭区2024-2025学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测试题含解析
-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FPGA数字系统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侨大学《工程地质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市朝阳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数学 含答案
- 运输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4月三模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河北省唐山市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
- 放疗皮肤反应分级护理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投标方案(专家团队版-)
- 202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地理试卷(含答案)
- 小小科学家《物理》模拟试卷A(附答案)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