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工程地质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华侨大学《工程地质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华侨大学《工程地质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华侨大学《工程地质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华侨大学《工程地质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装订线PAGE2第1页,共3页华侨大学《工程地质学基础》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院(系)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探讨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时,关于冰期和间冰期的特点及对生物的影响,以下哪种表述是正确的?()A.冰期气温低,冰川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间冰期气温升高,环境适宜,生物多样性增加B.冰期和间冰期对生物没有影响,生物能够适应任何气候条件C.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是突然发生的,对生物的影响是瞬间的D.生物的演化与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无关,只受自身进化规律的控制2、冰川是一种重要的地质作用因素。在山岳冰川中,冰斗通常位于冰川的什么位置?()A.上部B.中部C.下部D.末端3、在研究地质灾害时,滑坡和泥石流是常见的两种类型。以下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特征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滑坡通常是在重力作用下,岩土体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整体下滑B.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C.暴雨、地震等是滑坡和泥石流的常见诱发因素D.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没有任何预兆,无法进行预测和防范4、在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时,对于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的重大地质事件、生命演化和气候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古宙是地球形成早期,生命尚未出现B.元古宙出现了原始生命C.显生宙生物多样性迅速增加D.地球的气候在演化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5、在研究矿物的物理性质时,硬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摩氏硬度表中,硬度为7的矿物是?()A.石英B.长石C.方解石D.萤石6、在研究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时,以下哪种作用会使沉积物颗粒变得更加圆润?()A.搬运作用B.沉积作用C.成岩作用D.风化作用7、在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时,科学家通过地震波的传播来了解。地震波在经过不同物质时速度会发生变化。以下哪种地震波能够在液体中传播?()A.纵波B.横波C.纵波和横波D.都不能8、在研究沉积岩的沉积韵律时,以下哪种沉积韵律反映了沉积环境的周期性变化?()A.正韵律B.反韵律C.复合韵律D.以上都是9、在研究地质年代的划分时,不同的地层中包含着特定的化石和岩石特征。中生代包括三个纪,以下哪个纪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A.三叠纪B.侏罗纪C.白垩纪D.二叠纪10、地球的演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星云到现在的地球,以下关于地球演化阶段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地球形成初期是一个炽热的球体B.太古宙时期出现了原始生命C.中生代是恐龙繁盛的时期D.新生代地球的气候和环境一直保持稳定11、在研究地球的演化过程中,地球的大气层也经历了重大的变化。早期地球的大气层主要成分与现在有很大不同,以下哪种气体在早期地球大气层中含量较高?()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氢气12、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时,以下哪种方法可以重建古气候的温度变化?()A.分析孢粉组合B.研究冰芯C.观察地层中的化石D.测量岩石的磁化率13、地球化学方法在地质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关于地球化学勘查的原理和应用,以下哪一项表述不准确?()A.通过分析元素在岩石、土壤和水样中的分布,可以寻找矿产资源B.地球化学异常可以指示地下可能存在的矿化体C.地球化学方法只能用于金属矿产的勘查,对非金属矿产不适用D.地球化学勘查需要结合地质、地球物理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14、在研究地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时,对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所涉及的能量形式以及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规律,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主要消耗地球内部的热能和重力能B.外力作用主要依赖太阳能和重力能C.能量在地质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但总量保持不变D.能量转化的研究对理解地质现象没有帮助15、在研究地质过程中的侵蚀作用时,河流、风、冰川等都能对地表进行侵蚀。以下哪种侵蚀作用在高寒地区较为常见?()A.河流侵蚀B.风蚀C.冰川侵蚀D.以上三种侵蚀作用同样常见16、在研究地质过程中的沉积作用时,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流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以下哪个因素对三角洲的形成影响最大?()A.河流的含沙量B.海洋的波浪作用C.河流的流速D.海洋的潮汐作用17、在研究地球的磁场时,磁极的位置和磁场的变化对于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关于地球磁极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地球磁极的位置固定不变B.地球磁极与地理极完全重合C.地球磁极会发生缓慢的移动D.地球磁极的变化对地质过程没有影响18、对于风化作用,以下关于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哪一项是恰当的?()A.物理风化使岩石破碎,化学风化改变岩石成分,生物风化促进物理和化学风化;三者通常同时进行,相互影响B.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是独立进行的,互不影响C.化学风化是主要的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很小D.生物风化只对松软的岩石起作用,对坚硬岩石没有影响19、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原有岩石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对于变质岩的特征和形成条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变质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了改变B.区域变质作用通常形成大面积的变质岩C.接触变质作用只发生在侵入岩与围岩的接触带D.所有岩石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变质成变质岩20、在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时,科学家们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传播进行分析。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以下关于地震波传播特点的描述,哪一项不准确?()A.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能传播B.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C.地震波在莫霍面处传播速度突然增加D.地震波在古登堡面处纵波速度减慢,横波消失21、在研究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时,根据等高线的形态可以判断地形的起伏。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A.地形平缓B.地形陡峭C.地形起伏不大D.无法判断地形特征22、对于地层的接触关系,包括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特征和地质意义,以下观点错误的是()A.整合接触表明地层连续沉积,没有中断B.平行不整合反映了地壳的上升和沉积间断C.角度不整合意味着地层发生了倾斜和褶皱D.地层的接触关系对地质历史的研究没有重要价值23、在研究地球内部的热传递时,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以下哪种方式在地球内部的热传递中占主导地位?()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三种方式同等重要24、对于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以下关于地质图上各种符号、线条和颜色所代表的地质信息,哪一个说法是恰当的?()A.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等;线条表示地层的走向和倾向;颜色用于区分不同的地层和岩石单元B.地质图上的符号、线条和颜色没有统一的规范,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的含义C.阅读地质图只需要关注颜色,符号和线条不重要D.地质图上的信息都是虚构的,不能反映真实的地质情况25、在研究沉积岩的颜色时,其颜色往往反映了沉积时的环境条件。红色的沉积岩通常形成于?()A.氧化环境B.还原环境C.深海环境D.寒冷环境26、在研究地质历史中的海平面变化时,海平面的升降会对沿海地区的沉积环境产生显著影响。当海平面上升时,以下哪种沉积环境会扩大?()A.滨海平原B.浅海C.深海D.陆地27、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灭绝事件时,除了恐龙灭绝,还有其他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以下哪个地质时期发生了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A.二叠纪末期B.三叠纪末期C.白垩纪末期D.奥陶纪末期28、在研究地球的演化过程中,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哪种证据支持了大陆漂移学说?()A.古生物化石的分布B.不同大陆的气候差异C.地球的磁场变化D.地震的分布规律29、关于冰川的形成、运动和所产生的地貌,对于山岳冰川和大陆冰川的区别、冰川作用的过程以及相关地貌的特征,以下描述不准确的是()A.山岳冰川规模较小,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区B.大陆冰川面积广阔,如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冰川C.冰川的运动可以塑造出角峰、U型谷等典型地貌D.冰川的融化对海平面上升没有显著影响30、在分析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时,需要考虑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因素。以下关于土壤形成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不同的母质会形成不同性质的土壤B.气候越湿润,土壤的淋溶作用越强C.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作用不大D.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地水准面是指与平均海平面相重合,并延伸通过陆地而形成的封闭曲面,它是测量海拔高度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受到()、()、()等因素的影响。请解释这些影响因素是如何作用于大地水准面的,并说明大地水准面在地质学和测量学中的重要性。2、沉积岩的常见类型有砂岩、页岩、石灰岩和砾岩等,砂岩的主要成分是(),页岩的特点是(),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砾岩的特点是()。3、板块运动的驱动力主要包括()、()和()等,板块运动的结果表现为()、()和()等地质现象。请填写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和结果,并解释板块运动的机制和对地球地质的影响。4、在风化作用中,物理风化作用主要包括温差风化、冰劈风化、盐类结晶风化和()风化等,化学风化作用则有溶解作用、氧化作用、()作用和()作用等。5、板块运动的驱动力主要包括()、()和()等。板块运动不仅导致了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还塑造了地球表面的()。6、岩石的变形方式主要有()、()、()和()等,其变形程度和机制与岩石的性质、受力条件和环境因素有关。7、地震按其成因可以分为()、()和(),其中()地震是最常见的类型,它的发生与地壳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8、在野外地质考察中,地质工作者通常会使用()、()、()、()等工具和方法来观察和记录地质现象。9、地球的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电流产生的,它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方向。地球磁场的磁极位置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地磁场的存在对于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阻挡来自()的高能带电粒子,保护地球大气层和生物。同时,地磁场的变化也可以作为研究()和()的重要依据。10、褶皱的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复背斜、复向斜、隔档式褶皱和隔槽式褶皱等,复背斜是由()组成,复向斜则是由()组成。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1、(本题5分)探讨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土壤研究方法和意义,分析古土壤的形成过程、特征和环境指示意义,以及在古气候重建和地层对比中的应用。2、(本题5分)冰川的积累和消融过程对水资源和气候变化具有反馈作用,请详细阐述冰川积累和消融的观测方法、影响因素(气温、降水、太阳辐射)、冰川物质平衡的计算,以及冰川变化对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3、(本题5分)简述地质过程中的应力场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边界元分析等,分析应力场对地质构造形成和岩石变形的影响。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