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物质的跨膜运输 (1),苏教版必修,扩散现象:,往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清水很快就变成蓝色了,这就是液体的扩散,简单扩散,细胞外,细胞内,水分子,细胞膜,O2、CO2,乙醇、甘油,特征:,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1.,2.,不需要载体,3.,不需要消耗能量,简单扩散,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等。,协助扩散,细胞外,细胞内,细胞膜,载体蛋白,协助扩散,2、概念: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扩散。,1、方向:,低浓度,高浓度,3、特点:需要载体蛋白,特征:,顺浓度梯度运输,1.,需要载体参与,2.,不需要消耗能量,3.,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出红细胞,问题探讨: 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顺浓度梯度运输,1.,2.,不需要载体,3.,不需要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运输,1.,需要载体参与,2.,不需要消耗能量,3.,简单扩散,协助扩散,被动运输: 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动力是物质的浓度差,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这样的扩散通常又被称为物质的被动运输,渗透示意图:,半透膜:指一些小分子物质能通过,一些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1.交流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回答问题1),成果交流,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分子组成的,它是一种全透性膜,水和溶质均能通过,我们将原生质层当做一种半透膜,思考:,小分子物质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细胞,大分子物质呢?,主动运输,细胞外,细胞内,细胞膜,能量,能量,1概念: 有些物质能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仅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参与,还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像这样的运输方式称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主动运输,4、实例:植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以主动运输为主,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动物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进行的,2、方向:,高浓度,低浓度,3、特点:需要载体蛋白, 需要消耗能量,对比,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高低,低高,不需要,需要,需要,不消耗,不消耗,需要消耗,氧气、水、二氧化碳等通过细胞膜,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等,高低,离子通过细胞膜,内吞: 大分子物质和颗粒性物质附着在细胞膜上,由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这些物质就被包入小囊内,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脱离下来形成小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做内吞。,细胞的内吞和外排,包围,凹陷,接触,分离,外排: 细胞需要排出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做外排。,胞吞和胞吐都体现了细胞膜结构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包围,移动,融合,排出,2、下列物质中,不能横穿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是( ) A 维生素D和性激素 B 水和尿素 C 氨基酸和葡萄糖 D 酶和胰岛素,1、红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破伤风考试题及答案
- 药物使用风险评估试题及答案
- 考试遴选笔试试题及答案
- 文化产业管理证书考试全局观试题及答案
- 文化产业管理证书考试的前沿研究与行业动态试题及答案
- 行车规章考试试题及答案
- 社会工作考研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备考有效性试题及答案总结
- 药剂学未来发展中的新机遇与挑战试题及答案
- 系统复习2025年育婴师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前列腺癌护理个案查房课件
- 全国导游考试(面试)200问及面试内容(附答案)
- 旋挖钻机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
- 涉密计算机安全策略
- 2023年国家公务员招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专项训练题库(含答案)
- 雨污水施工组织设计
-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件
- (6.3)-第三节 种子净度分析
-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评报告
- 陕09J02 屋面标准图集
- 中建项目目标成本测算操作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