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_第1页
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_第2页
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第 3页.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一册第三组第9课教材简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性文章,课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体验,教师、学生在积极、平等、活跃、和谐的情境中朗读、交流、感悟、明理,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相互交融。教学方法: 为了较好地落实三个维度,在本课的教学流程中采用了:悬念激趣法、录像演示法、情感渲染法、首尾呼应法、合作探究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分别体现在以下环节:1、 导入课题时采用了“悬念激趣法”。 2、 第二环节采用“录像演示法”,让学生观看地球表面。3、 第三环节使用“情感渲染法”引领学生潜心会文,创意表达;采用“合作探究法”整理课前收集的资料。4、 开头由时代周刊引出课题,结尾再次提到时代周刊即“首尾呼应法”教学过程:一、经典引入,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师: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时代周刊,每年都要评选年度新闻人物,刘翔因为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110米跨栏金牌,这枚金牌是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一枚田径金牌,书写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被评为2004年年度新闻人物。你们知道1998年评选的新闻人物是谁吗?板书:地球!问: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呢?(设计意图:富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因此,由经典引入,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创设情境,鸟瞰地球,感受地球之美 1、师: 地球的表面怎样,老师带你们乘坐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播放太空行星运行的录像,地球逐渐清晰,最后定格)请大家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2、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3、师: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喜欢吗?请用一、两句话夸一夸她。4、师:再请你们看看课文是如何赞美地球的,指名读。然后指导以赞美的口吻读。5、师:为什么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你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吗?6、师:的确,没有地球就没有我们人类,现在让我们深情地读这句。(设计意图:直观的画面,拉近了距离,使学生对地球美丽的外表有个了解,让学生产生喜爱之情。)三、潜心会文,了解现状,增强忧患意识师:刚才我们看到了地球美丽的外表,可是这位人类的母亲也有她的烦恼与忧虑,现在我们认真读课文,用心去感受她的心声,好吗?1、学生自由读课文。2、交流感受。师:读了课文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根据学生的回答主要板书以下几种:生1:沉重生2:气愤生3:忧虑3、师:课文中哪些句子或段落使你产生了这样的心情,用_线划下来,并且反复品读,想想为什么它会带给你这样的心情?4、师:(1)你们为什么会感到沉重与气愤呢?指名读出他们找到的相关句子。指导朗读。(2)师:课前让大家搜集了水资源、大气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情况,请你们分小组把这些资料整理一下。然后分组汇报。(3)那么你们知道带来哪些威胁吗?师小结:这就是人们随意破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品的后果,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仿佛看见了森林在流泪,黄沙在肆虐;听见河流在哀鸣,病菌在狂笑!这怎么不叫人气愤呢?再指导有感情朗读。5、师:你们担忧什么?指名找出有关句子读。计算一下,如果在40万亿公里范围内,有第二个星球,航天飞机以每小时20000公里的速度飞行,要多长时间能够到达?师小结:地球是如此渺小,人类活动的范围又很小很小,如果破坏了我们就别无去处,怎么不叫人忧虑呢?6、师:你们气愤、忧虑过后一定有话想说。我们要对小朋友说 我们要对破坏环境的人说我们要对自己说 我们要对地球说7、师:同学们,为了我们的生存,现在让我们大声地、深情地对所有的人发出呼吁吧!(齐读最后一自然段)8、师:与时代周刊的那次评选联系起来,有什么新的发现?9、师:保护地球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人类已经开始觉醒,意识到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并把每年的4月22日定为地球日。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牢牢记住:只有一个地球!让学生再深情地读一遍课题。(设计意图:用煽动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处于亢奋状态,从而融情于文本,并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四、拓展延伸,宣传环保,加强责任感 师:我们都是地球村的儿女,宣传环保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让我们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为我们的地球母亲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吧! 课件出示作业:(1) 写一条有关环保的宣传标语或画一幅有关环保的画。(2) 开展社会调查。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写一份建议书。(设计意图: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应该从小培养责任感。这正是语文目标之一)板书设计: 可爱 9、只有一个地球 易碎 破坏了 别无去处 ( 保护地球 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反思:1、 情系文本、读中感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情乎”。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也不可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既没有感人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朴实的语言依然牵动着我们的心!教师自始至终保持着旺盛的激情,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特别是指导朗读最后一段,可谓荡气回肠,无疑增添了渲染力,使文本紧扣学生的心弦,震憾学生的心灵!最后再抓住课题“只有一个地球”让学生深情地朗读,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而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正是语文标准的基本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保护地球的重要! 2、阅读文本,引导创新。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观看了录像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夸夸地球,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为什么称地球为母亲?在了解地球现状后,让学生对小朋友、对破坏环境的人、对自己、对地球说什么?这些问题的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又使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在创新。3、补充文本,历练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新大纲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学习本课时,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有关资源方面的信息及自然灾害的例子,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以整理,汇报交流,使课文内容丰满起来,使课文所要阐述的道理多了一些论据,更具说服力。学生也在实践中历练了能力。 4、 驾驭文本、走进生活。英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指出“生活既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也曾说:“课文必须经过生活化的处理,例子的功能才能发挥得最佳。”这些话足以说明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例子说人类的随意破坏,带来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