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典,重实践,悟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有感.docx_第1页
学经典,重实践,悟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有感.docx_第2页
学经典,重实践,悟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有感.docx_第3页
学经典,重实践,悟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有感.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经典,重实践,悟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有感9月6日起,我参加了“坚定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单元学习,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有以下三方面体会: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应首先领悟其哲学要义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个体系中的基础性理论,因此,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就得从其哲学本义入手。冷鹤鸣教授在授课时讲到,他主张将作为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政治的马克思主义先区分开来。我觉得很有道理。长期以来,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将其置于政治或政治学的范畴之下,这其实是颠倒了哲学与政治学的源与流的关系,并且容易让人产生马克思主义是政治工具的误解,不利于识其庐山真面目。本次培训,让我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到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再到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共500年的发展历程,同时通过宏大历史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相结合的讲授,让我真正懂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进步与伟大之处。撇开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是迄今为止对人与世界(人认识和改造世界)、人与人(历史与社会)关系阐释及其发展规律剖析最为透彻的一门哲学。当时青昊副教授说道,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挤走工人的不是机器而是资本”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为马克思的洞见力拍手叫绝,这真正体现了哲学家的大智慧。这一周的学习,我已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透彻性和预见性所折服,改变了以往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片面的看法。这使我想到,我们应该系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一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需要。为什么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有神论者才有信仰,唯物主义者就没有精神寄托,我认为一定程度上与对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关系,只知道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为了解放全人类,而不明白这个目标如何能达到,进而对这个信仰能否实现信心不足,当世情变得日益纷繁复杂、各种学说流派甚嚣尘上时,思想就会变得迷茫、信仰就会虚无,所以必须要读懂马克思主义,才能发自内心地去坚守去遵从它,这不就是信仰吗?二是这是理论自信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被评为近现代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哲学之一,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也对其价值予以高度认可,这样一门哲学理论,我们更应以对待哲学的应有态度去看待它、推广它,大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历史的、宏观的背景中去,通过比较各种哲学理论和流派来凸显其先进性和科学性。对于马克思主义这一优秀的哲学理论,去旗帜鲜明而客观地去比较、评判、剖析它,我们的党应该有这样的自信,我们的党员应该有这样的自信,我们的群众也需要这样的自信。二、学习马克思主义要认识其政治能动性在从哲学本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要认识到它的政治能动性。古往今来,任何一门哲学都与政治相联系,从先秦诸子百家,到中世纪欧洲神权,再到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哲学总是试图通过政治来实现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预言,因为哲学的价值不在于总结过去而在于预见未来,而政治也依赖哲学为其支撑和开山劈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哲学,其对于政治的能动作用是应当正视的事实。马克思主义要求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积极能动地改造世界,这种阶级性、组织性就体现了其政治性。而正是这种政治能动性,使马克思主义摈弃空谈,讲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同历史社会规律融为一体,正如卜新兵老师所说“是富兰克林借以引下天雷的一根绳线”,合乎规律地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科学社会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预见共产主义的实现以及实现的基本路径,指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获得人类解放的唯一出路,共产主义者就应当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将对这一规律的理解置于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道路选择之中,将对发展道路的选择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紧密结合起来,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就是明确政治大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一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发展之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要求我们充分地发挥起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对于我国选择发展道路、确立国家根本制度、明晰政权本质属性的指引作用,并进一步坚定我们对于道路的自信。三、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突出其实践性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的观察方法,主张由物而产生思想,这就催生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这一思想被毛泽东同志发展概括为“实事求是”,被邓小平同志推演确定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求是”是任何一种哲学观点都孜孜追求的目标,而是否基于“实事”的基础,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分水岭,也是是否能“求是”的先决条件。儒家也讲究“求是”,即格物致知,但理学发展到后期主张“格物”方式为盯着一样东西一直看,直至看出本质、看出规律来,这种脱离了实践的格物方式显然是无法实现“求实”的。而马克思主义者在“求是”的道路上,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真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真谛,实事求是被称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活的灵魂。对于一名党员干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在工作中贯彻“事实求是”的原则,这既是一种立场,也是一种态度,还是一种能力。立场,指坚持唯物主义立场,坚持人民立场,有从群众的实践中取真经的认识和决心,而不是像现在的某些官员“不问苍生问鬼神”,与共产主义信仰和为人民利益的出发点完全背道而驰。态度,指在任何环境、遇到任何挫折,都有坚持解放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