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清政治制度》PPT课件.ppt_第1页
《秦明清政治制度》PPT课件.ppt_第2页
《秦明清政治制度》PPT课件.ppt_第3页
《秦明清政治制度》PPT课件.ppt_第4页
《秦明清政治制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道“始皇帝”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鹰,豺声,少恩而虎狼心” -史记秦始皇本纪,知道“始皇帝”来历 教材P9 区P11 五三P6 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教材P10-11 区P11-12 五三P6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形成:教材P9 区P11-12 五三P6 影响:教材P11 五三P7 秦巩固统一举措和暴政 选四 区P12,“皇帝”名号的特点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人。“王”与“帝”有什么区别?改“王”为“帝”有何新寓意? 胡绳在二千年间一书中写到:“皇帝”称谓的出现,绝非帝王名号简单的变更,周代的王和秦以后的皇帝,是有着完全不同性质的。因为在周王之下有许许多多的诸侯,每一诸侯的领土就称为一国,在诸侯国内的政治军事都不是王所能直接干预的。而秦朝在君主专制统治确立的过程中,国家权利已基本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已经形成了高度的集权,正所谓“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另外,从“帝”一词的来历来看,君主的权利已经被神化,使君主的权威被赋予了神的力量,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归纳秦国比其它六国“国富兵强”的原因? 秦国没有严格的宗法制度,国内改革的阻力较小。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过秦论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被他国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赢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 -中国文明十五讲,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集权制产生与存在的必要性 (1)封建专制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由于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以保护小农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以维护其即得利益。因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 -林甘泉在论秦汉专制主义经济基础,(2)黄土与中央集权 黄土还给中国另一种影响:黄河中游由北至南将黄土地区割成两半,黄河的流水中夹带着大量的泥沙。所以黄河经常有淤塞河床,引起堤防溃决泛滥,造成大量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可能。 按理说来,有一个最好坐落于上游的中央集权,又有威望动员所有的资源,也能指挥有关的人众,才可以在黄河经常的威胁之下,给予应有的安全。当周王不能达成这种任务时,环境上即产生极大的压力,务使中枢权力再度出现。所以中国的团结出于自然力量的驱使。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3) “农业”与“游牧” 受气候影响,以“15英寸等雨线”为分界线中国形成了农业和牧业两大文明地带.中国的农民和塞外的牧人连亘了两千年的斗争纪录 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民族威胁已相当严重,这时已有将北方几个小国家所筑土壁结合起来构成一座相连的城塞之必要,这项工程终使秦始皇在历史上名传千古。这种局势的展开也指出中国即使在国防上也要中央集权。全国的国防线大致与15英寸的等雨线符合,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国防线,注定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官僚机构必须置身于一个强有力的中央体系之下。,还有两个因素也非常重要: (4)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逐渐形成。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同时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 (5)思想根源: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被秦国所采纳,到秦朝开创了这一制度。,张传玺先生在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中将封建国家的特征概括为:皇帝”家天下”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官僚制度以及“多民族”和“大一统”。其中前三个即为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皇帝“家天下”制度的特点包括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制度和皇族特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分为中央机构、地方机构和监察制度;官僚制度中的选官制度也是保障中央集权的重要方面。,从秦到-明清中国封建国家政治特征,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一卷也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 特征之一是君主专制主义。表现有二:一是帝位终身制,体现皇权不可让渡性;二是皇位世袭制,体现皇权的不可外移性。 特征之二是中央集权制。最根本特点在于: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可言,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政令。 特征之三是官僚政治。有一套完善的考选官僚制度,但官为君设,具有浓厚的人治色彩等。,史学界较多观点认为,秦代郡县制的推行是适应封建专制政体的要求而出现的。郡县制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它对于结束长期形成的诸侯割据局面,维护国家统一,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冯立鳌在楚汉逐鹿人物正解中认为不能不顾客观环境的枉下定论。书中提到:有人认为,不建立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就会出现国家的分裂。其实分封制只是家天下中的一种分权形式,并不就是国家分裂的形式。西周和汉初的分封制就并未否定王朝的大一统,在西周的分封制社会,仍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郡县制强化了的皇权专制,常常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这是秦国郡县制推行十多年后就立即被证明了的事实。就是说,我们即使立足于大版图的国家对社会发展有利这一认识前提之下讨论问题,仍然难以得出郡县制比分封制更好些的结论。,郡县制与分封制哪一个进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郡县与分封相比,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新发展。,(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中提到:秦始皇为了消除由于长期分裂割据造成的地区差异,也为了防止封建贵族割据的复辟,巩固统一,做了许多事情。 1)统一文字 2)统一货币 3)统一度量衡 4)销毁兵器 5)迁徙人口 6)修筑驰道 7)焚书坑儒,中央集权制的作用与影响,(2)中央集权制的影响与评价 史学界有三种观点: 1)积极影响:侧重于强调中央集权的体制。认为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代表,是与中国的地理范围和自然条件(黄仁宇)相适应的政治制度。 张传玺主编的中华文明史中谈到:中央集权制从总体来说,有助于我国古代的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亦有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之所以这样,是由于制度的理性特点比较突出。这在制度上保证了上下一体的有效管理,可以稳定社会秩序。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说:“西方在政治经验上都还比较短浅。能讲这句话的只有中国。中国政治比西方先进步,这是历史事实,不是民族夸大”。中国古代官僚制度进步的特征,是政治分化程度相对较高,地方以直属中央的郡县等制度分而治之;,可以把这种制度的积极影响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2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3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4.奠定了辽阔的疆域基础,是文字、货币、度量衡等能得到统一的重要前提保证,极大的推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消极影响:侧重于专制主义,认为这种绝对的“人治“制度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比较典型的观点是: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概括言之,中国政治体系的早熟在当日不失为一种成就,可是中国人也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从外表形式看来,在基督之前有了这些设施,国家的机构便形成流线型,可是其下端粗率而无从成长发展. 徐复观在两汉思想史中认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无法打开的死结”,“决定性的权力,远离人民社会,而一层一层地安放在皇帝一个人的身上,其势真有如以一丝而悬千钧之重。在此一意义的专制之下,若把权力集中于朝廷,就必定有外戚宦官之祸。若分寄于地方,则不论是封建的形式,或者是州牧的形式,就必定有互相劫夺之祸。” 归纳起来,可以具体表述为以下几点: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因素。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 3)利弊同时存在,理解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并加以评析 中央集权制史学家给予了褒贬不一的评价:如史料: 张传玺主编的中华文明史中谈到:中央集权制从总体来说,有助于我国古代的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亦有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徐复观在两汉思想史中认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无法打开的死结”,“决定性的权力,远离人民社会,而一层一层地安放在皇帝一个人的身上,其势真有 如以一丝而悬千钧之重。在此一意义的专制之下,若把权力集 中于朝廷,就必定有外戚宦官之祸。若分寄于地方,则不论是 封建的形式,或者是州牧的形式,就必定有互相劫夺之祸。” 【问题】如何看待中央集权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千秋功过任评说-评价秦始皇 杨焕亭的大秦一统 秦始皇与秦都咸阳一书中谈到:西汉杰出政治家贾谊在过秦论中,曾经用非常犀利的言语抨击和批判了秦王朝的专制主义保证,一概否定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把秦始皇描写成一个地道的暴君。 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裂,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2.功绩说 许卓云主编:万古江河中提到:亲王政,十年之内,吞灭六国,终于统一了当时中国文化涵盖的地区。在他治下,确立了郡县制度,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占据了一个划时代的位置。 毛泽东说: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而且还统一了文字、制度,有些制度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 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历史一书中也谈到:假使我们撇开嬴政的个性与作为,单说中国在公元前年,也就是基督尚未诞生前约两百年,即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且此后以统一为常情,分裂为变态(纵使长期分裂,人心仍趋向统一,即使是流亡的朝庭,仍以统一为职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我们也可以问,以欧洲人才之多,何以不曾在公元前后,同样由一个地方较偏僻,交通也不是顶便利的国家(有如波兰或保加利亚)作主,以几代的经营,打败英,德,法,意,奥和西班牙的联军,并吞他们的领土,断绝他们各国皇室的继承,并且将各国文字划一为一种共通的书写系统?这事不但在两千年前不可能,即使两千年后的拿破化和希特勒都不敢存此念头。 秦始皇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阿根廷现代派作家博尔赫斯在他的文章长城和书的短文中,写到:修筑长城不在于他的神秘,而在于他行动的规模。这不是把一个普通事实夸大的问题,给菜园子筑一道围墙是常有的事,把一个帝国用城墙围起来就不一般了。”,材料图片:统一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气势宏伟的长城、场面壮阔的兵马俑、精致绝伦的铜车马等 问题这些中华文明的标志(或促进),在战乱纷繁的春秋战国没有出现,为什么秦朝能在中华文明史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秦朝国家统一,国力强大;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便于国家集中力量,等等。,(2008上海)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课程标准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条主线: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发展 顶峰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三个方面: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斗争 皇权与相权矛盾斗争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把握汉明清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 教材P12 辅教P12 五三P6 2.唐朝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 教材P12 辅教P18 五三P6 3.北宋三方面集权举措 教材P13 辅教P19 五三6 4.元朝行省制度和宣慰司 教材P13 辅教P24 五三P6,(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代中外朝的形成 教材P14 辅教P12 五三P6 2.魏晋南北朝到唐朝三省六部制发展 教材P14 辅教P17 五三P6 3.北宋三方面分割相权 教材P14 辅教P19 五三P6 4.元朝中书省 教材P14 辅教P24 五三P6 5.明 教材P16-17 辅教P25 五三P6 6.清 教材P18 辅教P2526 五三P6-7,为了皇室与中央政府的安全,宋朝没有像汉唐那样,以开国文武功臣及其后代构成统治集团,而是发展早在唐代已经确立的科举制度,通过科举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依靠文臣官僚系统实现对全国的统治。这些现象被后世学者称为“重文轻武。” “重文轻武”是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惩于唐代的前车之鉴,政府致力于重文轻武,大将不得割地据兵,南宋的领兵大将(包括岳飞、韩世忠),即使忠心耿耿,仍遭迫害经过唐末五代的武人政治,宋太祖不愿再见军队夺取政权的威胁。在“杯酒释兵权”的安排之后,宋代的政治权力,即依仗儒生士大夫所撑持的一个庞大的文官系统。“重文轻武,自宋以后,只有蒙元时代一度中断,自此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宋朝的“重文轻武”主要是针对宋朝政权建设中过多依赖文人,而总以猜忌的心态将武将排除出政治权力的核心,并导致宋朝军队战斗力下降而言的。宋朝与北方异族政权一直处于军事对抗中,边境的安全是关系宋朝生死存亡的大事。为了应付北方战争,宋朝组建了十分庞大的军队,北宋中期军队规模都在100万人以上,并将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军费开支。从这一点来看,“宋朝是十分重视发展军事力量的”。 包伟民等著宋朝简史,中央和地方关系,及中央内部权力的分配问题是自古以来政治制度研究的重要问题。 理想状况:“古者建国使内外相制,轻重相维。” 历史状况: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斗争 中央与地方失衡状态 现实认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中央与地方权力如 何分配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 改革管理体制: 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 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反思: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皇帝,中 书,尚 书,门 下,中书省是决策机构“中拟”;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门审”; 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尚行”;,“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中书省,皇帝,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元史),一家之法代替天下之法。 “决定性的权力,远离人民社会,而一层一层地安放在皇帝一个人的身上,其势真有如以一丝而悬千钧之重。” 人治下的分权制衡 向法治下的分权制衡转化。,(07广东海南)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西周实行分封制 西汉设置刺史 唐朝实行三省制 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 B C D,中国古代,在皇权的影响下,以相权为中心的中枢机构不断变化。回答2729题 27(2007宁夏文综)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28(2007宁夏文综)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 A 三省长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