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的使用ppt课件_第1页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ppt课件_第2页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ppt课件_第3页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ppt课件_第4页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主管护师 张锦萍,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性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于30年前在欧美国家普及使用,10年前亚洲一些较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已用静脉留置针取代头皮针。我国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作为一项普遍的护理操作技术,现针对其相关的操作注意点及并发症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1 穿刺前的准备 1.1 护理人员的洗手清洁 在操作前肥皂水清洗双手或用抗菌剂(碘酒、酒精、碘伏)擦拭双手1015s。正确的洗手可预防外源性污染,并减少感染机会 。,1.2 穿刺针的选择 可根据不同的经济条件选择不同厂家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如今临床多采用美国或德国进口的静脉留置针。成人一般选用1820号,小儿选用2022号,失血严重或需快速补液时,常选用16号。必要时可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使用前要对留置针的质量进行检查:针头有无倒钩,套管有无断裂、开叉及起毛边等现象。,1.3 血管的选择 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进行穿刺,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等。有人指出尽量不使用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日常活动。有人则指出颈部的微生物数量比手腕和手背要多的多,穿刺部位选择直接影响感染的发生率。但根据临床实践应选择静脉粗直、弹性好,避开关节及静脉瓣,有血栓性静脉炎的血管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很通畅。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对创伤性抢救病人要特别注意穿刺部位的选择,应避开受伤的肢体部位。,2 穿刺 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取出静脉留置针,去除针套,放松外套管,转动针芯,使针头斜面向上,嘱患者握拳,护士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拇指和食指夹紧留置针护翼,以1530角针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将穿刺针推进0.20.5cm,右手固定针芯,嘱患者松拳,抽出针芯,取肝素帽旋紧于针座上,用专用敷贴固定导管于皮肤上,取出止血带,消毒肝素帽,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的针头刺入肝素帽内(注意排尽空气) 。,有人针对小儿情况提出了封管液是保持通畅的关键,充满管腔为0.6ml,小儿血流快,血循环时间仅为1220s,留置针内药液一旦推入血管即进入循环,不可能在局部滞留,同时因小儿血管特点,封管液量过多,推注时间长,力量不均可损伤血管内皮。内膜下胶原纤维暴露,血小板易粘集或内膜反应性炎症,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 因此确定封管液量为2ml,经临床应用研究,得出应用肝素的安全有效的量化指标,以新生儿0.5U/ml0.04/500,3岁15U/ml0.4ml/500,7岁5U/ml0.4/500,14岁5125U/ml2ml/100较为适宜。,肝素液封管明显优于生理盐水,保留时间相对延长。但有文献报道生理盐水可替代肝素封管维持时间达16h,确有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血循环的作用,可防止血液凝固。人体血中有抗凝血酶和肝素促使抗凝作用增强,使生理盐水在一定的条件下防止凝血堵管,当病情危重或某些病理情况下血液呈高凝状态,体内抗凝血功能减弱微循环改变时生理盐水则不足以抗凝,所以应根据病情,适当选用肝素封管,提高留置效果。,有报道选用5ml无菌生理盐水8h一次正压封管,可维持到第2天输液。静脉留置针在静脉内放置时间过长,易引起感染,用生理盐水作为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操作简便,避免药液浪费及配制肝素液过程中感染的机会。封管时务必采用上述正压封管的方法,若封管操作不正规,会导致血栓形成,堵塞套管。在临床上发现有少许患儿留置针延长管内有回血,此时不必惊慌,因管内的血液是经过肝素化的,第2天接上液体后输液仍通畅,不会发生堵管现象。,5 敷料更换 每天更换敷料时,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由内向外作圆周状消毒,保持足够的消毒时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6 重新输液或静脉给药 重新输液或静脉给药时,均需先检查确认留置套管内无血凝块阻塞时,再接液体。不能用注射器用力把套管内阻塞的血凝块推入血管内,以免发生栓塞,如果滴速较慢可用一次性注射器回抽出小血栓或局部注入肝素钠生理盐水(1:625)25ml,封管30min,以刺激血管内皮释放纤维溶解酶原活化素促进纤溶,如仍不通畅再考虑拔管。,7 留置时间 教材指出可在血管内保留35天。有些资料提供保留57天。还有人认为留置15天左右为最佳时间。如果是成人,且留置部位选择得当,局部保持较好,无炎性反应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主要原因是静脉炎的发生,另外穿刺技术不熟练,封管方法不正确,患者自身疾病如血液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液体渗漏,导管堵塞或脱出而致置管失败。,8 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8.1 静脉炎 套管针引起静脉炎的机制有化学性、机械性、细菌性及血栓性静脉炎。若出现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酊胺渗漏造成局部红、肿、痛,甚至紫斑小水泡,立即用酚妥拉明局部封闭,越早效果越好。应用套管针时选择适当的号码和血管部位。套管针的保留时间严格控制小于35天,发现红肿随时拔除。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应选择血流量大的中心血管穿刺。静脉炎是静脉置管中常见的并发症,若能及时处理,无不良后果,且浅静脉置管术易于掌握。因此,只要规范操作,严格消毒穿刺部位,加强护理,正确封管,均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静脉炎的血管会发生瘢痕化,周围变红,血管本身变硬,限制了其再使用,为预防静脉炎的发生,除严格执行常规更换制度,套管针留置时间不得超过5天外,还应注意:(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通过皮肤与血管之间的开放窦道逆行侵入,造成细菌性静脉炎,甚至引发败血症。(2)减少机械刺激一次性穿刺成功,减少套管针来回转动,以减轻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损伤。(3)避免化学刺激,消毒时碘酒、酒精不宜过多,避免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窦道侵入血管。以致短期内出现穿刺点周围的红肿硬结。输入血管刺激性药物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对于强刺激性药应避免从套管输入。输入药物浓度过高、化疗药物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是引起渗漏的原因,静脉炎的发生由于长期在一部位静滴药物,使该处血管脆性、通透性增强,引起红、肿、热、痛。其中发生静脉炎的病人,采用外敷如意金黄散,经23天好转。,8.2 感染 导致留置针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别有病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