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音乐的翅膀》.doc_第1页
《乘着音乐的翅膀》.doc_第2页
《乘着音乐的翅膀》.doc_第3页
《乘着音乐的翅膀》.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乘着音乐的翅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教师利用一周时间,指导学生重读课本中与音乐有关的文章,课外搜集与音乐相关的文章,利用阅读课和早读时间朗读与交流;于每节课课前推介一首名曲,师生共同欣赏。 布置学生课外寻找、搜集、购买并聆听古今中外经典名曲,了解音乐的相关背景资料。 在学生的准备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合作探究情况,随时给予指导。二、 教学课题1、难忘的旋律 生动的故事 2. 最美的音乐 精彩的解说 3. 集体的力量 共同的心曲三、 教材分析音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音乐诠释人生的酸甜苦兰,表达生活的喜怒哀乐。有时,身体是沉重的,歌声却长着翅膀,带你飞翔。现在,就让我们开展一次语文与音乐的“联谊”活动。1、接触、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魅力,开阔视野,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提高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评价,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对这片浩瀚的文学世界充满探索的情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体验,培养学生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的能力。由此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3. 通过艺术素养审美情趣的提高来提升语文素养;又通过语文素养的提升来更好地领悟艺术和表达对艺术的体验与感悟。 四、 教学方法小组活动五、 教学过程 (一)、难忘的旋律 生动的故事1、 听一段歌曲歌曲明月几时有【百度搜索】/programs/view/7DDV6dt5SFU/ 、 说说苏轼的水调歌头背后的故事 明确: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来谈对人生的思考。 学生自由发言。2、欣赏乡愁配乐诗朗诵: /u60/v_NTc4MjE1MDU.html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3、乡愁背后的故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赞同4、听完这首歌后,你有什么想法。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就像爱情在某男某女间的生离死别一样;乡愁又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 乡愁是源于对往昔之物的特别缅怀,当夜雨响在耳边,乡愁也就如约而至在我们精神的海底。因为每次的归去来兮,所以我们的乡愁像西出阳关的旅人,充满了蓦然回首的美感。 我曾为乡愁的纯真浮想连翩,可一首童谣一段故事之后,我却只能为乡愁的解构而伤逝。乡愁不是离我们越来越远,就是被现代之物改造得面目全非。现实生活是物质的战场,是没有硝烟的金钱与道义的较量,是渐渐容不下乡愁的避难所。精神性情愫的全面溃败,工具主义的无往而不胜,我们的时代还有人类憩身休闲的后花园吗? 许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因此当海峡般的乡愁被摩登高楼慢慢遮蔽的时候,当血缘般的乡愁被流行文化一举稀释的时侯,当大陆般的乡愁被感官享乐全盘击败的时侯,我们无聊的心底或许已经忘了回家的方向。乡愁还能成为乡愁吗?返身回顾之间,乡愁曾是一段尘封历史的精神勾连,故纸堆中惊雷的声声诉说,已在川流不滞的文化长河中传说着“故人、故事、故园”的隽永灵魂。 当落日夕阳带走了生命中春天的记忆,薄暮的黄昏你还能迎来考古者挖堀史海钩沉的快乐吗? 也许乡愁的解构是一个无奈的现实。当它不成其为艺术品,当它被说成是感情的奢侈,当它已成一段淡漠的回忆,乡愁的刻骨铭心岂不成了弥天大谎。 事实上,我们也正处在一个没有乡愁的物质社会,支撑我们心性的那座精神纪念碑,就在一场没有暴风雨的灾难中轰然倾倒。我们喜爱陌生的城市,我们流连于酒后的街头,我们欣赏新鲜的演出,我们欢呼青春的流浪。 四海为家、浪迹天涯是多么美!乡愁是否只会让我举步维艰?更让我们尴尬的是,回眸中靓丽如花的故园早在漫天的风沙中逝了它的容颜。我们又怎么可能在久别重逢的最新一次邂逅中,为它骄傲的写下最真的言辞。(二)、最美的音乐 精彩的解说 (1) 品一首挚爱歌曲:【百度mp3】(千里之外)/#/play/6572003这是老师最喜欢的一首音乐,你喜欢吗?为什么?(2)、请每个小组将他们所喜欢的曲目推荐给大家。交流各自感悟,感受音乐魅力。 (3)、评选出我们最喜欢的音乐、最佳推荐小组、最佳美工奖、最佳风度奖.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语言。也许人们彼此言语不通,但音乐在哪里响起,那里的人们就可以共同起舞。感受着音乐的魅力,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倘佯在心灵的海洋(三)、集体的力量 共同的心曲如今,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歌或班歌。当你唱起的时候,他会让你奋发向上,感到集体的温暖。当你离开学校的时候,唱起它,你会深深留恋,会温馨的回忆。现在让我们欣赏一首校歌,模仿这首校歌,也创作出我们的班歌。【百度搜索】/2293066.html 以班级为单位,向其他班级发出倡议,自己班内,以小组为单位比赛。形式多样,可以写词,也可谱曲。(四)自选一段乐曲或流行歌曲,反复聆听,选好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文意自定,题目自拟,体裁自选,字数不限。总结语: 今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在轻歌曼舞的飞天中,穿行于文学的天空、飞翔在艺术的天堂、倘佯在心灵的海洋,飘向那浩渺无涯的宇宙。此时音乐已渗透到了我们的血液里,供给着我们的生命。当你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时,你仿佛于片刻间便得到了人生的真谛。虽然今天的课就此结束,但音乐不会逝去,因为我们还有生动的心灵。六、 教学反思该教案是否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如果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如果还没有用于教学,原因是什么,计划什么时间用于实际教学。 本教案,还未应用于教学。到教学进度时,预计应该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七、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