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测试题(新人教必修第四册).doc_第1页
新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测试题(新人教必修第四册).doc_第2页
新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测试题(新人教必修第四册).doc_第3页
新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测试题(新人教必修第四册).doc_第4页
新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测试题(新人教必修第四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试 会员交流资料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必修4第四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吊丧(sng) 属文(zh) 郓城(jn) 连辟公府(b) B更嫁(gng) 汤镬(ho) 摈弃(bn) 乞骸骨(h) C负荆(jng) 渑池(min) 避匿(n) 檠弓弩(qng) D刎颈(jng) 陛下(b) 节旄(mo) 礼节甚倨(j)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坦露心扉 完璧归赵 藕断丝连 翻手为云,复手为雨 B坚明约束 所向披糜 苦心孤诣 春宵一刻值千金 C屈节辱命 困顿穷厄 哀声叹气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D合契若神 锐不可当 婉言辞谢 受之有愧,却之不恭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应用文,比如“计划”、“总结”、“合同”、“调查报告”之类,都是官样文章,要写得简明通俗,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B三鹿奶粉爆出三聚氰胺的丑闻,舆论一片哗然。这一事件更让国人痛心疾首 ,大家纷纷指责这种见利忘义、坑害百姓的丑恶行为。 C我们班的两位男同学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已分别被北大、清华录取。明年,他们将比翼双飞,同赴北京。 D“感同身受”这个成语原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多用来指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改版时,编辑就随波逐流,给它增添了新的语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表示,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我国建国以来一次性灾变事件爆发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B“霸王”本是令许多人讨厌的一个词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提高,语言王国的“霸王”类词语逐渐兴盛起来,如浴霸、彩霸等。 C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D本次残奥会上无数感人的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无数次竞技才能练就。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B得夜见汉使 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 6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D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公车特征拜郎中 B未尝得题然后为诗 C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D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书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 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B遂通五经,贯六艺: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见周礼,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 C举孝廉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 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D天子射上林中: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西汉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3题。 晁错者,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 智囊”。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汉时君称臣,父称子,平辈互称,皆为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 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而死,曰:“ 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 何哉?”邓公曰:“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赞曰: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其父睹之,经于沟渎,亡益救败,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故论其施行之语著于篇。 (选自汉书袁盎晁错传)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 治:研究 B莫敢难,独窦婴争之 难:非难 C公言善,吾亦恨之 恨:怨恨 D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恐:担心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乃赏成,献诸抚军 B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 C以其辩得幸太子 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D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干。 B晁错极力主张借诸侯的罪过来削弱它们的土地,收取他们四边的郡城,只有这样才能尊崇天子的地位,国家才会安定。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晁错死后,邓公作为抗击吴楚叛军的将领,向景帝谈及他对诛杀晁错的看法,他认为处死晁错其实是替诸侯报了仇。 12联系全文看,下列对司马迁和班固评述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认为吴楚发动叛乱之后,晁错并不急于匡救国家之难,却想着公报私仇。 B班固认为晁错进行改革是为国家长远计,而没有看到改革给自身带来的危害。 C司马迁认为晁错当权后变更国家原有的制度,不计个人得失,是难能可贵的。 D班固认为晁错虽然没能终其天年,但其忠心可鉴,为后代人所同情。 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2)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苏武庙唐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14有人说温庭筠的这首诗中寄寓了“人心不古世态炎凉的感叹”,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赞颂爱国者的崇高精神”的,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三、语言综合运用 15名句默写。 (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 。吾所以为此者, 。 (廉颇蔺相如列传) (2)武既至海上, , 。 (苏武传) (3)以精铜铸成, , , , 。(张衡传) 四、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619题。译者眼中的多丽丝莱辛多丽丝莱辛就是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在她面前,你用不着因自己写不出她那样的小说而自卑,完全可以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一个你早就熟悉的邻里乡亲来看待。我是按约定于9月底的一个阴雨天拜访她的。下午3时许,我在一幢连排式的房子前按响了门铃。穿红裙蓝衣的莱辛下楼开门,把我领上楼上的客厅。客厅里有一台老式的电视机,电视机上是一套音响,搁电视机的架子塞满了书。与电视机平行的墙壁上有两个一米左右高的书架,靠里的一个比另一个高了几厘米,也宽了几厘米。书架肚子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书,书架顶上又摞着四大叠书,每一叠差不多都有半米高。女主人示意我在电视机斜对面的沙发上坐下,热情地招待我喝咖啡,吃糕点。她自己落座在电视机旁的一张椅子上。这个客厅给人总的印象是不那么整洁:沙发坐垫上就散落着报纸一类的杂物,女主人坐的椅子背后还有书刊一类的东西不整齐地堆放着。但在这不整洁中透露出一种随和,当我自己动手挪开一张报纸在沙发上落座时,同时也挪去了按门铃前一直挥之不去的紧张与忐忑。这种随和、适意的氛围的营造者此刻就与我面对面坐着,说话时目光紧紧盯着你,但那里面所透露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轻慢,也不是咄咄逼人的威严,而是朋友间促膝交谈时的专注,邻里间闲聊时的亲近与随和。我们的谈话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我首先向她介绍了自己的文化背景,介绍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当我说到自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时,她马上接口说:“我也是个农民的女儿啊。”那说话的口气就好像在异乡遇见走失的同道,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到了语言相通的人!当然,作为金色笔记的中文译者之一,我没有忘记此次拜访的目的:于是再次提出为中文版的金色笔记写序的事。她明确地答复我,这个序她不便写:一个原因是她不懂中文,无法对译文下这样那样的断语;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金色笔记在中国已经有一个译本了。她说1993年去过北京,当时陪同的翻译告诉她:金色笔记的中译本一出版就印了8万册。我微笑着调侃道: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没有加入国际版权组织,翻译都很随便;现在我们走上正规了,不会再有盗版一类的事。她笑笑说:她并不计较这种事,只是不满意随便改动书名:因为The Goden Notebook是小说整体的组成部分。谈了上述一些话,时间不知不觉间已溜走一个半小时左右。虽然没有规定过谈话的时限,我觉得也该起身告辞了。为使这次拜访留下珍贵的纪念,我问她是否可以合个影。“Why not”她爽快地说。照完相后,莱辛则回书房拿来5本她写的小说,一本本签上名,送给我。得到她亲笔签名的书,我真的很激动。随后她还递过两张价值30英镑左右的购书券,嘱我自己去书店买希尼译的贝奥武甫。得知她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我比谁都高兴。这两天许多媒体来采访我,因为译了她的金色笔记,我成了莱辛在中国的代言人了。他们不断地问我莱辛个子有多高,拜访她时穿什么衣服,招待我喝茶还是咖啡等等一些问题。我想我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耐心,而莱辛现在面对的媒体比我所面对的不知要多多少,她就更需要耐心了。16关于金色笔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作为莱辛在中国的代言人,作者对莱辛有更多的了解的基础上,翻译了金色笔记。B作者拜访莱辛的目的是再次提出请她为中文版的金色笔记写序的事情。C莱辛主张不要随意改动书名,因为The Goden Notebook是小说整体的组成部分。D莱辛拒绝为金色笔记写序,更为重要的理由是其在中国已经有一个译本了。17关于文本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用类比的手法,用普通的家庭妇女和熟悉的邻里乡亲与之类比,突出莱辛的性格特征,为下文作铺垫。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加入了国际版权组织,已经走上了正轨,盗版的事情就再也不会发生了。莱辛对是否盗版却不是十分在意。C文章第2段详细地叙写了她客厅内的摆设和给人的印象,渲染一种随和、适意的氛围,以便开启宾主的对话。D莱辛不懂中文,坚持不为中文译本写序,不敢妄下断语的行为,反映她的严谨、踏实的写作精神。18文中说“在语言不通的陌生人中间碰到了语言相通的人”,“ 语言不通”与“语言相通”矛盾吗?为什么?19.作者在文中凸现了多丽丝莱辛哪些值得人们尊重和学习的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20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选自刘开问说) 21模仿给出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四、作文 22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1C (A“郓”读yn,B“镬”读hu,“骸”读hi,D“倨”读j。)2D (A 复覆,B 糜靡,C 哀唉。)3C (确实如此。)4C (A 孰熟;B驩 欢;D 版板。)5C (C 是使动用法,其他三项是名词用作状语。)6B (例句与B都是被动句式;A是定语后置句;C是判断句式;D是定语后置句。)7B (A特地征召;C 财物;D 获罪。)8B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9C (恨,悔恨。)10A (B地方,所字结构;C介词,凭借,介词,拿,用;D况且,而且,暂且;A于是。)11C (“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12C (由太史公曰中“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可知司马迁对晁错变法持贬斥的态度。)13(1)晁错好几次上书说到削弱诸侯的事,以及可加以更定的法令。(2)等到窦婴袁盎进谏陈说,景帝于是命令晁错穿着朝服,而在东市把他斩杀了。14同意第一种看法。诗中“魂销”“茫然”“雁断”“空向”等词无不透露出世态炎凉的感叹,尤其是结尾两句,派他出使的汉武帝已寝居茂陵作古,不能亲眼见他完节归来,自己的爱国赤心得不到赏识。这样就使他更加为岁月的流逝而伤叹,为人心不古世态炎凉发出感叹。同意第二种看法。首二句,尽管用“ 魂销”“ 茫然”两词,是写苏武的身后。尽管世态炎凉可鉴,但是,一个爱国者的崇高精神却是万古长青,令人怀念。结尾二句是说苏武归汉后,倍加怀念汉武帝,因为派他出使的汉武帝已寝居茂陵作古,不能亲眼见他完节归来,表彰其爱国赤心。咏叹了苏武坚贞不屈的壮举,赞颂了苏武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15(1)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廪食不至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3)员径八尺 合盖隆起 形似酒尊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4)通眉长指爪 能苦吟疾书16A (因果倒置)17B(“盗版的事情就再也不会发生了”,绝对化,注意原文作者说话的语境,是一种玩笑口吻。)18不矛盾,“语言不通的陌生人”是指自己和莱辛所使用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3分)“语言相通的人”是指作者与莱辛有着相同的家庭出身,心理上有相通之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