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危机时代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分析.docx_第1页
浅谈后危机时代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分析.docx_第2页
浅谈后危机时代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分析.docx_第3页
浅谈后危机时代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分析.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后危机时代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分析摘要:世所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的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现有的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必将发生深刻变化。因此,国际资本流动这一当今世界主要的经济活动,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同样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一些新的变化。所以,文章探讨和分析后危机时代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对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 一、 国际直接投资总量萎缩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量从2007年的1.979万亿美元的峰值跌至2008年的1.697万亿美元,降幅为14%。这一趋势还将持续到2010年,而且将变得更加显著: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2009 年第一季度,FDI 流入量比2008年同期下跌了44%。这次危机在使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额急剧下滑的同时,也改变了投资分布情况,2008 年流入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FDI在全球FDI流量中所占的比例飙升至43%。2008年流入发达国家的FDI有所下降,但是流入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FDI却继续保持增长。另外,由于受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2008年全球跨国并购交易额比2007年下跌了35%,为6 732亿美元。2009年上半年的跨国并购交易额进一步下跌至1 230亿美元。2008年流入发达国家的FDI下降了29%,其主要原因是跨国并购在连续五年的繁荣发展之后于2007年结束,其销售额下跌了39%。欧洲的跨国并购交易减少了56%,日本减少了43%。2008年上半年,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好地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日益上涨的大宗商品价格的推动下,它们依然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但是增幅却远低于前几年,2008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为6210亿美元,增长了17%。从地区分布来看,2008年流入非洲(增长27%)以及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增长13%)的FDI 显著增长,保持了近几年的上升势头。然而,在2008年下半年以及进入2009 年之后,这些国家还是没有躲过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流入这些地区的FDI也受到了影响。2008年流入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FDI上升17%,达到3 000亿美元,但是进入2009年第一季度后大幅下滑。这种发展模式同样出现在了东南欧和独联体的转型经济体中,其FDI流入量在2008年增长了26%,破纪录地达到了1 140亿美元,但是在2009年第一季度却同比下跌了46%。 二、 发达国家仍为投资主体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中,发达国家由于利润下滑以及国外子公司重新把资金转移至跨国公司总部,导致利润再投资大幅减少,利润再投资的缩减进而使发达国家2008年的对外直接投资下降了17%,约为1.5万亿美元。虽然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出现萎缩,不过我们必须承认,整个发达国家集团仍然是最大的净对外投资者。因为,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81.1%来自发达国家,并且,排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也均出自发达国家集团。由于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以及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疲软,2009 年上半年流出发达国家的FDI迅速下滑。然而,到了2009年的下半段,随着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经济救助计划作用的逐渐显现,经济的不断复苏刺激了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开始逐步回升。与此同时,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必然会将相对落后的制造业向海外转移,产业的转移进而推动了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所以,国际金融危机后期,发达国家作为对外投资主体这一事实并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三、 证券投资所占比重扩大 从国际资本流入方式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的方式结构都正在发生转变。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一段时间里,国际信贷和证券投资的规模已远远超过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主要出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开放了本国的资本市场,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必然推动了证券投资的快速增加。虽然,证券投资中的绝大部分仍然来自发达国家,但发展中国家的比重正稳步提升。第二,证券投资相对于直接投资来说显得更为灵活,进入和退出东道国较为容易。这主要是因为,许多国家出于对国家经济安全的考虑,对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设置了一些门槛。此外,东道国政府对外商直接投资繁琐的审批手续,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FDI的增加。第三,国际金融危机致使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严重下滑,经济的不景气推动了失业率的不断攀升。为解决国内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发达国家政府试图通过增加对本国制造业的投入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发达国家是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因此,他们对国内投资的增加必然导致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减少。第四,在当前的国际直接投资中,以创办新企业为主要形式的绿地投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通过证券市场购买东道国企业股权证券,并达到一定持股比例而实现对该企业的控制的并购。因此,在目前的对外投资中,对外直接投的份额越来越少,而证券投资的比重却越来越高并且,这种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下表现得越发明显。 四、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份额增加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长期增长的势头在2008年发生逆转,由2007年峰值时的2.15万亿美元急剧下跌至2008年的1.86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3.5%。其中,发达国家流出为1.51万亿美元,下降16.6%;发展中国家流出为2927亿美元,上升2.52%。同时,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额在世界总量中的占比,从2007年的13.3%,上升至2008年的15.8%。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在对外投资中的作用在增强,发达国家的影响在下降。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占比不降反升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金融危机初期,由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金融一体化的程度相对较低,所以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破坏要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因而,在发达国家经济快速下滑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却仍能保持增展的势头。其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推动了国际产业结构的转移,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一些发展程度较高的新兴经济体,在承接发达国家转出产业的同时,也将自身相对落后的产业向那些发展较慢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转移和升级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最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流动性严重短缺,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约束。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防止资金链断裂,这些国家的政府纷纷降低了对外国资金进入的门槛,投资成本的下降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大。同时,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危机中大幅贬值的优良资产,也成为吸引发展中国家FDI流入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亚洲,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力推动下,南亚、东亚和东南亚2008年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7%,达到1860亿美元。印度成为重要的对外投资国,虽然其2008年的对外投资与2007年大致处在同一水平。中国逐渐成为重要的FDI来源地,它是2008年全球第13大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在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中列第三位。中国在2008年的对外直接投资达520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132%。2009年初,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继续增长。此外,因危机导致的汇率大幅波动和资产价格的下跌给中国公司带来了并购机遇。与之相同的是,该地区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在2009年初普遍增加,因为危机极大地降低了这些经济体的许多跨国公司投资海外的成本和风险。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开展的跨国并购继续增长。在第一产业,除石油公司以外,中国和印度的大型采矿公司和金属公司正越来越积极地收购海外资产。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对外投资结构中,农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也在稳步增加。 五、 投资新兴经济体服务业的趋势增强 近些年来,全球跨国公司投资重点发生了一些变化,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服务业,从而致使其在一些国家产业机构中的比重正稳步上升。特别是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几年里,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上升了约10%,从50%提高到60%,尤其是以服务外包为主要形式的跨国公司和跨国转移,成为服务业跨国投资的重要形式。服务业FDI的来源地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其中,美国所占比重最大,约为2/3。接受投资最多的地区是亚洲,约占全球服务业FDI总额的45%。而一些新兴经济体又成为这一地区吸引FDI相对较多的国家。当然,在世界的其它地区,新兴经济体也是国际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对象,并且这种投资趋势在后危机时代还将进一步增强。为什么新兴经济体国家能够成为服务业FDI青睐的对象,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由一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说来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不断发展,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都有所提高,发达国家消费模式对新兴经济体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因此,投资新兴经济体的服务业成了发达国家必然的选择;其次,服务业相对于其它产业来说进入门槛较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劳动力水平和市场结构,为发达国家服务业FDI提供了适宜的投资环境;再次,相对于农业和制造业来说,服务业通常可以创造相对较多的就业机会。而新兴经济体国家大多又都存在人口过多的问题,因此,发达国家投资新兴经济体服务业是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双赢局面;最后,金融危机的发生推动了新一轮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扩大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有利于优化自身产业结构,而且还可以推动投资接受方(新兴经济体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发达国家对新兴经济体服务业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强,导致后者的一些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出现较快的增长。 注释: 见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参考文献: 1. (美)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北京: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