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4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选择题下图中曲线a表示经济发展,b表示环境质量。据此分析回答12题。1能正确反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相互关系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已经更多地关注环境质量的提高,环境质量已经得到有效改善。答案:D2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说明()A只有经济高度发达,才能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B发展经济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C必须靠发展生产力来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D发达国家环境问题较发展中国家严重解析: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出现的,也必须在发展中得到解决。答案:C(2011长春市模拟)下面图一为我国及周边地区局部区域示意图,为加快能源开发、保证能源安全,目前,我国正在乙所在地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图二为“煤变油”工艺流程图,读图完成35题。3关于图一中甲、乙、丙、丁阴影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丁地区过度放牧和耕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B甲地区大量使用煤炭导致酸雨危害严重C丙地区开垦后的土壤受雨水冲刷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下降D乙地区为出口木材而大量砍伐森林导致环境恶化4在乙地区启动“煤变油”工程的主要理由是()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C区域内科技力量雄厚D区域内交通运输便利5从图二可以看出,乙地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35题解析:第3题,甲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山地,区域内亚寒带针叶林丰富,为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地之一,由于大量砍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乙位于内蒙古草原,过度放牧和开垦土地导致土地沙漠化严重;丙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地被大规模开垦后,受雨水冲刷作用,黑土变薄、肥力下降;丁区域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气候湿润,酸雨危害严重。第4题,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乙地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第5题,粉煤整流过程中,1吨煤加2.5吨水,而该地区水资源十分短缺。答案:3.C4.B5.C(2011广东中山模拟)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67题。6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7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C饲料、肥料、燃料竞争激烈,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D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67题解析: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以及读图能力,属于难度较小试题。由图可以看出,指向大田农业的箭头有粪肥、沼渣、塘泥等,即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这三种,故答案选B。第7题,本题主要考查某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属于中等难度试题。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但是通过沼气池产生的沼渣又可以增加农田肥料;该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同时有利于农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沼气可以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调整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问题。答案:6.B7.A(2011南京调研)据某报2008年2月28日报道,长江刀鱼价格卖到了1 400元/斤。渔民说,刀鱼前年一网还能打到11来条,去年能打到6、7条,今年究竟能打到多少不容乐观。据此回答89题。(双选)8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原因有()A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B酸雨危害,长江水酸化C生产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D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9下列有利于改善长江刀鱼现状的合理措施有()A发展科技,进行人工增养殖B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C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D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89题解析:第8题,本题组考查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属于中等题。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方面由于长江水域受到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利于刀鱼的繁殖和生存;另一方面是许多渔民在还没来得及回游的时候进行捕捞或采取电捕、电炸等不合法手段进行捕捞,导致刀鱼越来越少。第9题,针对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现状,应该大力发展人工养殖,增加其产量;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防止不合理捕捞。答案:8.CD9.AB(2011济南模拟)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影响,据此完成1111题。11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A空间条件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C资源利用条件优越 D草场资源丰富11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径是()A BC D1111题解析:第11题,本题组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知识,属于简单题目。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相比在空间、草场、矿产资源等方面不占优势,但是由于资源利用效率高,致使养活的人口数量多于西北地区。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发展科技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使青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答案:11.C11.B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据此回答1213题。12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A人类生活污染B陆上工业生产排污C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D港口建设13对海洋沙漠化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B使沿岸地区干旱面积扩大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D使水温降低1213题解析:由于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导致海上石油污染,在海面上形成一层油膜,由于海水蒸发减少,沿岸地区变得干燥,油膜也阻挡了空气流通,使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油膜使海水温度日较差、年较差加大,冬季水温降低,夏季水温升高。答案:12.C13.D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415题。14图中影响d曲线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土地 B劳动力C资本 D技术15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A数量 B质量C类型 D区位1415题解析:第14题,在工业文明阶段,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技术因素。第15题,区位即位置,是在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影响。答案:14.D15.D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已超过50%。不少专家认为,将淀粉质生物(如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加工成乙醇(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氢等,可用作生产和生活能源。据图回答1618题。16巴西是世界上主要的酒精生产国,酒精燃料汽车曾占到巴西汽车市场的90%以上,巴西燃料酒精生产的主要原料是()A甘蔗 B林木C甘薯 D玉米17据图分析我国发展生物能源的好处有()可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及促进农民增收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可以减轻农村养殖业对天然植被的破坏可以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A BC D18有关试验表明,我国南方的荒山、荒坡,北方的盐碱地,西部的戈壁、沙漠,都可以用来种植淀粉质生物,选择这些类型的土地发展生物能源,最主要的目的是()A扩大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B提高难以利用土地的质量C增加欠发达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D缓解生物能源与粮食生产相争的矛盾1618题解析:巴西地处热带,主要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适宜甘蔗生长;伴随着石油等燃料不断涨价、短缺,发展可替代能源刻不容缓,生物能源可以提供养殖业所需饲料,减少植被破坏,带来环境效益,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生物能源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种植淀粉质生物可以缓解生物能源与粮食生产相争的矛盾。答案:16.A17.A18.D(2011娄底模拟)读北冰洋冰层覆盖面积变化图,回答1920题。192007年冰层覆盖面积变化最明显的海域是()A加拿大沿岸 B美国沿岸C挪威沿岸 D俄罗斯沿岸20导致北冰洋冰层覆盖面积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B厄尔尼诺现象的加强C全球气候逐渐变暖D沿岸城市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增加1920题解析:第19题,从图中看出,俄罗斯沿岸冰层覆盖面积和多年冰层覆盖平均界线的距离最远,说明此地变化最为明显。第20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层融化。答案:19.C20.C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结合材料及图,回答2122题。21下列生产、生活垃圾,属于白色污染的是()废报纸除雪用的盐废旧农用薄膜废旧电池丢弃的塑料膜(袋)一次性塑料餐具洗涤后排放的白色泡沫水A BC D22新型快餐盒以各种谷物秸秆为原料做成,用过后直接转化为牲畜饲料或肥料。与传统的一次性塑料餐具相比,使用新型快餐盒突出的优点是()A新型快餐盒容量更大 B减少了白色污染C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D新型快餐盒更加美观2122题解析: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城市中主要是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农村主要是废旧农用薄膜。使用新型快餐盒可以减少白色污染。答案:21.B22.B(2011临沂模拟)下图为2006年南极臭氧空洞统计图。读图回答2325题。232006年南极臭氧空洞极大值出现时()A新加坡为太阳直射B南极地区正值极夜C澳大利亚秋收正忙D中国东部沿海伏季休渔242006年臭氧空洞最大范围从南极点平均达到的纬度接近()A80S B70SC60S D50S252006年与19792006年平均值两条曲线相比,说明2006年()A太阳活动强烈,是极大年B破坏臭氧层产品生产受到限制,但成效滞后C国家间未达成共识,收效甚微D工厂贪图利润,氟氯烃等化合物偷排严重2325题解析:由图可知,2006年南极臭氧空洞极大值出现于9月中旬,接近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附近。2006年臭氧空洞最大范围约为3 000万平方千米,可计算出其范围的半径约为3 110千米,按照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约为111千米。可推知其范围约跨28个纬度,最接近的外部边界为60S。2006年与19792006年平均值相比,臭氧空洞加剧说明导致臭氧破坏的物质仍在排放。答案:23.A24.C25.B二、综合题26(2011湖北宜昌一中)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绿色GDPGDP产品资本折旧自然资源的损耗污染损耗;自然资源损耗森林面积减少煤气消费天然气消费石油气消费;污染损耗“三废”治理费用污染直接经济损失。材料二2000年部分省区环境损失(自然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耗)表(单位:亿元)。地区自然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耗GDP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森林污水治理工业废气治理工业固废治理污染直接经济损失山西43.30.981.2927.945.732.0158.40.011643.8广东2.1689.520.078.7528.191.8812.860.029662.2吉林2.774.803.0436.035.450.8312.170.0002251821.2黑龙江5.4317.320.9655.867.161.0920.440.000353253.0四川19.991.9089.7119.8215.141.4735.780.07540内蒙古1.341.71081.862.911.3418.030.00611457.8材料三2000年各地区GDP损失与其经济实力的比较。(1)自然资源损耗与环境污染损耗关联度最高的省区是_,原因是_。(2)根据材料二、三,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六省区中广东石油资源丰富BGDP越高的省区自然资源损耗越大C环境损失越小的省区绿色GDP越高D贵州经济实力弱但环境损失大(3)材料三中,反映区域环境状态改善程度最大的省区是_。环境状态改善的主要原因是_。解析:第(1)题,由表和材料分析,山西煤气消耗多,工业固废治理和工业废气治理损耗多。第(2)题,从材料三看,贵州GDP占全国比例小,但损失总额大。第(3)题,内蒙古的环境损失是负值,说明生态环境有很大改善,主要得益于退耕还草、退牧还草还荒。答案:(1)山西煤炭开采利用量大,废气和废渣污染大(2)D(3)内蒙古自治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还荒27(2011福建龙岩)据专家预测:未来30年来内,全球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其中,“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被排在第二位。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根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美国中国全国统计(%)巴尔的摩(%)上海(%)北京(%)哈尔滨(%)南宁(%)金属8.508.900.530.800.880.47玻璃陶瓷12.008.402.0511.752.564.52厨余垃圾13.0029.0042.7049.7716.6214.58纸张51.0036.401.614.173.601.83纺织品3.000.471.460.500.60塑料4.007.300.400.611.460.56其他可燃物质3.00惰性物质5.0052.2432.4474.3877.44其他0.5011.00(1)城市大量输出垃圾等废弃物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太落后B城市缺少足够的能分解垃圾的分解者C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不科学D城市消费资料的可回收性太低(2)由表中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和美国的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有很大区别,美国垃圾的_物质多,可_的成分高,而美国一般采取的处理方式为焚烧,这种处理方式产生的环境问题是_。(3)有人说:“城市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下图是根据这种观点设计的“城市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试举例说明采用该图所示的垃圾处理方法所具有的优越性。废弃物的资源化,如:_。废弃物的减量化,如:_。废弃物的无害化,如:_。解析:第(1)题,城市生态系统主要由人和城市环境两部分构成,缺乏足够的生产者(绿色植物)和分解者(微生物),只能依靠人为措施来维持平衡。第(2)题,主要依据表中美国与中国的对比分析回答。第(3)题,借助“城市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分析归纳。答案:(1)B(2)有机回收或燃烧造成资源浪费和空气污染(3)把垃圾作为建筑材料和肥料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把废弃食品和废弃塑料回收后,减少了对土壤、大气等的污染。28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_。(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3)N地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有_。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处于良好状态,而黑、新、青、藏、川、黔、晋等地处于较差状态。从空间分布看,东部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优于西部内陆省区。第(2)题,M地区主要指京津、沪宁杭、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相对发达,人口集中,生产生活排放废弃物多,环境污染严重;该地区能源、资源缺乏,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第(3)题,N地处于内陆,气候干旱,导致地表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答案:(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防火防爆工程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食品冷冻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湛江市年模拟数学试题(三)
- 2025茶叶采购销售合同范本
- 2025年求RP农行合同制柜员笔试
- 2025房屋租赁合同范本示例
- 2025年解除合同申请书
- 《2025企业信用借款合同》
- 2025物流配送车辆承包合同
- 2025年度文化产业竞业禁止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 JJF(冀) 105-2011 烟气采样器地方规程
- 国家开放大学《小企业管理基础》综合练习题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 上海外服笔试题目
- 吊装设备知识培训课件
- 查对制度完整版本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全册各单元重点单词短语句式
- 角磨机安全操作培训(2023年版)
- 瞳孔观察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 DB32T 2060-2024 单位能耗限额
- 斜颈康复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