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箐移民安置区东山沟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1页
瓦窑箐移民安置区东山沟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2页
瓦窑箐移民安置区东山沟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3页
瓦窑箐移民安置区东山沟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4页
瓦窑箐移民安置区东山沟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朝山水电站云县爱华镇瓦窑箐移民安置区东山沟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二一年十二月批 准: 核 定: 审 查: 编 写: 工作人员: 目 录1 综合说明11.1项目背景11.2项目区地理位置21.3东山沟及灌区现状21.4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1.5项目规划建设情况42水文72.1工程概况72.2设计年径流72.3设计洪水112.4 设计暴雨112.5 设计洪水132.6蒸发142.7泥砂163 地质183.1 区域地质183.2水文地质183.3 工程地质193.4天然建筑材料204 工程任务和规模214.1云县及工程区社会经济状况214.2项目建设可行性224.3工程任务和规模244.4.6水量供需平衡分析结论325 工程设计355.1指导思想355.2建设目标355.3 项目建设等级标准365.4 工程技术设计366 主要建设内容和工程量406.1 主要建设内容406.2 主要工程量406.3 工期计划406 施工组织416.1施工条件416.1.1 自然条件416.1.2 工程条件416.3主体工程施工416.4施工总布置476.5施工总进度计划487 工程管理498 水土保持和环境影响评价528.1 水土保持528.2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539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579.1概算投资579.2编制依据579.3基础单价579.4费率标准589.5编制方法599.6独立费用599.8概算表5910 效益分析8310.1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效益8310.2 经济效益8310.3 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8410.4 节水效益8510.5 供水成本分析8511 国民经济评价8611.1费用计算8611.2效益计算8611.3评价指标8711.4评价结论87大朝山水电站移民安置区云县东山沟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 综合说明1.1项目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文件精神,按照开发性移民的方针,在解决水库移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整合各方力量,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改善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不断提高移民收入水平,使“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达到移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水利设施建设是保障移民基本口粮田建设、移民区农业发展的关键。大朝山水电站云县瓦窑箐移民安置区东山沟建成于2000年,属大朝山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规划农田水利工程之一,是瓦窑箐移民安置区唯一的一条灌渠。由于前期安置资金不足,渠道全部为土沟,沟线长,渠道地质复杂,渗漏、坍塌严重,近10年来无法正常运行,渠道水利用系数和供水保证率低。在农田用水高峰,虽源头有充足水源供给,但仍不能保障正常生产灌溉,长期以来严重制约着该安置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影响到群众生产生活,并多次引起移民群众的上访,根据工程实施后的效益和移民群众迫切建设愿望,我县移民局、水利局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勘测设计,大朝山水电站瓦窑箐移民安置区永胜东山沟修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0年9月21日通过云南省移民开发技术服务中心审查。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编制大朝山水电站瓦窑箐移民安置区永胜东山沟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请省移民开发局给予扶持、批准实施。1.2项目区地理位置东山沟位于云县县城东北部的爱华镇永胜村委会瓦窑箐移民安置区,距县城10公里,东经1000322,北纬240314。东山沟于2000年建成,全长7.96km,设计流量0.3m3/s,工程主要任务是解决瓦窑箐移民安置区及周边困卯等5个村民小组共1444.1亩耕地灌溉用水。1.3东山沟及灌区现状东山沟在绿荫塘水库输水隧洞出口取水,于2000年建成通水,沟渠全长 7.96km,流量 0.3m3/S,设计纵坡1/500,由于建设时安置资金不足,渠道全部为土渠。渠道建成后,坍塌、渗漏等问题突出,建成近10年来一直不能正常供水, 2005年雨季造成K4+290K4+370段大面积坍塌,滑坡体长达80米,高20米,今年来靠达接临时管槽应急处理,沟渠处于半荒废状态,灌区1400余亩农田地不得不水改旱或改种其他抗旱作物,严重制约了移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1.4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云县爱华镇瓦窑箐为大朝山水电站移民安置点之一,该组移民于2000年由云县大朝山西镇迁入,现有人口50户241人,近1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帮扶和群众自力更生,移民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改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由于前期安置投资低,资金不足,许多遗留问题仍需逐步加以完善解决,移民经济发展较该村平均水平仍处于落后状态。详见下表:表1-1 2009年末永胜村瓦窑箐移民主要农村经济指标对比表村组人口人均耕地人均产粮(kg)水稻单产 (kg)人均经济纯 收入(元)永胜整村(17个组)1067户4558人1.611206503881瓦窑箐组 (移民)50户241人1.838502802550对比数+0.23-270-370-1331从表中对比结果可以看出,瓦窑箐移民点虽然人均耕地高于全村0.23亩,但人均产粮仍低于全村平均数270公斤,水稻单产较平均少370公斤,人均经济纯收入少1331元。经调查,该移民点唯一灌溉渠东山沟毁损严重,灌区严重缺水导致耕地粮食、经济作物减产,移民群众经济发展滞后是主要原因,移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劳务输出、后扶补助为主。可以看出,东山沟对瓦窑箐移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乃至项目区社会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云县爱华镇瓦窑箐东山沟全部为土沟,渠道建成投入使用后,渗漏、坍塌严重,供水保证率低,每年稻谷扬花正需要用水时,出现塌滑而断水,严重影响了移民群众的粮食增产。东山渠建成后10余年来一直不能正常供水,每年政府都要组织群众投资投工投劳进行应急处理,用一季修一季,严重影响了移民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并时常引发移民上访。与“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要求相差甚远,为解决移民后顾之忧,修复改造东山沟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移民群众迫切希望上级帮助修复解决。东山沟全面修复建成后,可有效改善瓦窑箐移民小组411.4亩耕地(其中水田167.2亩,水浇地244.2亩)和沟渠灌溉覆盖区困卯等4个村民小组1032.7亩农田生产用水。以该片区灌溉保证率较高,基本可以保证有效灌溉的农田近3年平均产值计算,水稻每亩可增长370公斤,玉米亩增长95公斤,豆类亩增长130公斤,按目前粮价计算,东山沟灌区1444.1亩耕地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53.34万元,瓦窑箐移民点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23.67万元,亩耕地平均增加经济收入575元,该点移民群众人均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982元。在加大水利建设同时,通过2至3年其他项目帮扶,在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下,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拓宽移民经济收入渠道,移民群众经济收入有望与当地群众持平。因此,修复东山沟不仅是落实国家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解决瓦窑箐移民基本口粮田问题,同时也是增加移民经济收入有效措施之一,修复东山沟,可促进移民粮食增产、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东山沟修复重要性显而易见,恳请省移民开发局给予扶持,应尽快组织实施。1.5项目规划建设情况瓦窑箐东山沟修复工程,规划建设主要内容:修复渠道全长6.336km。其中K0+000mK2+670m,K2+816mK4+146m,长4.0km,地质结构较差,渠道坍塌、渗漏严重拟进行三面光改造;K4+146K6+336现状为土渠,但地质条件相对较好,边坡基本稳定,规划对老沟进行淤积开挖修复。为避开滑坡,合理有效节约投资,拟在K2+670K2+816长146米修建倒虹吸。工程建成后可有效解决瓦窑箐移民安置点及周边村组1444.1亩耕地灌溉用水。工程特性详细见下表。表1-2 工 程 特 性 表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注一绿荫塘水库水文1坝址以上流域面积km21.85外流域外水面积km27.12本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04m388.5引水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04m3339.664代表性流量m3/s设计洪峰流量m3/s15.2P=3.33%校核洪峰流量m3/s22.5P=0.33%5洪量设计洪量(d)104m319.17P=3.33%校核洪量(d)104m326.67P=0.33%6泥沙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104t0.31325多年平均推移质年输沙量104t0.13425二水源绿荫塘水库年供水量104m344总库容104m3191.6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104m3177.8死库容104m321.1调节特性年调节三工程效益灌溉面积亩1444.1年用水量万m360.65设计流量m3/s0.3保证率%75四主要建筑物1改建三面光明渠m40002倒虹吸工程m1463土沟修复m 2190倒虹吸管径cm40基础特性花岗岩、第四系洪冲积卵砾石粉质粘土夹块石四总投资万元198.462水文2.1工程概况绿荫塘水库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云县城东北方向的新城坝上游,东经1000322,北伟240314,库区海拔12001400m,距县城19km,属澜沧江水系罗扎河支流麻磨河,水库主河道长1.2km,河道平均坡降15.5,引水区河道长5.21km,河道平均坡降13.6,水库本区径流面积1.85km2,引水区径流面积7.1km2,引水流量0.5m3/s。最大风速17.8m/s。荫塘水库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暴雨主要受印度洋西南、北部湾东南暧湿气流和亚热带低伟度天气系统的影响,多集中于6-11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内为单点暴雨的多发区。2.2设计年径流2.2.1降水量推求根据流域内水文气象及区域内降水、水文站点的分布情况综合分析。邻近流域内主要设有云县气象 站,正觉庵(中型)水库站,太平关水文站。资料情况见表2-1。表2-1 绿荫塘水库及邻近流域水文资料情况一览表站名站别资料年限观测内容云县气象站气象站1980-2003降、蒸、风速正觉庵水库专用站水库观测站1998-2003降、蒸、风速太平关站水文站1961-2003水、流、沙、降上述基本站总数的设置、测验、整编均按水文规范,专用站的设站测验标准由于经费投入的制约低于基本站。太平关水文站从设立至今,测站位置一直保持不变,均由云南省水文局临沧分局负责观测,经作双累积曲线分析可知:各站点降水量、径流系列具有一致性较好,年均值逆时序至1980年已基本稳定,至1970年已完全稳定。鉴于流域内无实测水文气象资料,设计采用同一流域内的太平关水文站观测资料应用面积比拟及降水量修正的方法进行推求绿荫塘水库的本区多年平均年径流得117.4264万m3;采用由流域产水量等值线图推求多年平均年径流111万m3,经对比分析,最后确定采用云县绿荫塘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成果:库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8.5万m3。引流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39.66万m3。2.2.2设计年径流的推求根据我区16个站点的年径流资料统计分析,年径流Cv可采用公式Cv=0.24F设-0.0325计算,经计算本区为25,引水区为0.23;另查临沧地区水文手册,Cv=0.26。我区的年径流离差系数Cs=2Cv由此计算出绿荫塘水库本区和引水区设计年径流如表2-2。表2-2 绿荫塘水库本区和引水区设计年径流成果表参数站点统 计 参 数设 计 值 W (万m3)均值 (万m3)CvCsP=20%P=50%P=80%本区88.50.262Cv107.0988.567.26引水区339.660.262Cv411.00339.66258.142.2.3设计年径流年内分配查临沧地区水文手册,可以得到罗扎河流域太平关水文站丰、平、枯典型年径流月分配系数推求出绿荫塘水库本区及引水区丰、平、枯三年的年内分配见:表2-3及表2-4。88表2-3 绿荫塘水库本区年径流年内分配表月份项目678910111212345年全计QP=20%7.9217.8825.8112.6411.679.537.075.353.752.571.291.61107.09QP=50%5.5812.0418.7611.2413.458.854.693.722.921.861.244.1688.50QP=80%3.8313.5212.7810.906.396.054.373.032.151.611.081.5567.26表2-4 绿荫塘水库引水区年径流年内分配表 月份项目678910111212345年全合计QP=20%30.4168.6499.0548.5044.8036.5827.1320.5514.399.864.936.17411.00QP=50%21.4046.1972.0143.1451.6333.9718.0014.2711.217.134.7615.96339.66QP=80%14.7151.8949.0541.8224.5223.2316.7811.628.266.204.135.94258.142.3设计洪水 本工程取水直接取绿荫塘水库水,水库洪水不再计算,仅计算主要建筑物倒虹吸断面处的洪水,该断面以上名为老虎箐,集水面积1.28km2。2.3.1设计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倒虹吸工程属等五级。设计标准:(3020)年一遇 P=(3.335)%校核标准:(300200)年一遇 P=(0.330.5)%2.3.2方法因设计流域无任何水文气象资料,相距8.6km的云县雨量站具有实测的1、6、24小时暴雨资料,高程与设计流域相相差不大,降水、暴雨等水文气象成因基本相似。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规范SL 442006,结合实际资料条件,倒虹吸断面的设计洪水采用由暴雨资料推求洪水的途径分析计算,采用其它方法为辅作合理性检查。2.3.3 计算代表期的确定云县雨量站有35年实测资料系列,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 442006及水利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规定须30年实测资料,资料已满足。2.4 设计暴雨2.4.1 设计暴雨推求的方法由于倒虹吸断面缺乏实测的暴雨资料,距设计流域较近且高程相近的云县雨量站有19752009年n=35的1、6、24小时暴雨系列。倒虹吸断面流域的天气、气候条件与云县雨量站基本相似,周围站点也没有大暴雨发生,符合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 442006条文说明中4.2.3移置暴雨的要求,故中良子水库的设计暴雨直接移用云县雨量站的实测19752009年(n=355)1、6、24h暴雨系列。2.4.2 设计暴雨的推求云县雨量站的实测19752009年1、6、24h暴雨系列资料,具有35年的资料,符合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规定,使用基础资料的年限必须在30年以上。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 442006中4.1.2(3)规定:“当流域面积很小时,可用设计点暴雨量作为流域设计面平均暴雨量。”,倒虹吸断面处流域面积1.28km2符合规范流域面平均暴雨量以点代面的规定。采用常规频率计算方法,适线计算云县雨量站1、6、24小时设计面暴雨成果见下表2-5。表2-5 倒虹吸处设计面暴雨成果表参数站名时段统计参数设计值均值CvCs/CvP=0.2%P=0.33%P=0.5%P=1%P=2%倒虹吸断面135.00.303.5 51.048.746.943.740.3659.30.283.582.578.976.271.265.92485.70.263.5113.6109.0105.498.991.9参数站名时段统计参数设计值均值CvCs/CvP=3.33%P=5%P=10%P=20%倒虹吸断面135.00.303.5 38.335.731.927.8659.30.283.562.858.853.046.62485.70.263.587.882.675.366.62.5 设计洪水2.5.1 产汇流参数的确定鉴于倒虹吸断面无任何实测洪水资料,所以产汇流采用“云南省暴雨径流查算手册”的参数进行计算。查“手册”得:老虎箐流域中心处属暴雨区划7区、产流区划6区、汇流区划6区,计算产汇流参数的相关参数如下表2-6。表2-6 倒虹吸断面流域特征及产汇流参数表F(km2)L(km)RfJWm(mm)Wt(mm)1.281.770.540.0917150125fc(mm/h)RCmCni主(mm)E雨(mm)2.27.00.60.710.03.05.5.2 设计洪水将表2-6中流域特征及产汇流参数输入计算机进行计算,得各频率标准的洪水,其成果见表2-7。表2-7 倒虹吸断面设计洪水成果表 标准设计值设计值倒虹吸断面P=0.2%P=0.33%P=0.5%P=1%P=2%Qm.p(m3/S)10.19.679.318.688.00W24.p(104m3)10.910.39.949.258.51 标准设计值倒虹吸断面P=3.33%P=5%P=10%P=20%Qm.p(m3/S)7.67.106.335.51W24.p(104m3)8.057.486.655.702.6蒸发2.6.1水面蒸发统计临沧地区内十七个蒸发站资料,区内多年平均水面7蒸发具有明显的随高程增加而减少的规律,分析此规律,建立相关公式从而求得绿荫塘水库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1238.4mm。又查临沧地区水文手册,得绿荫塘水库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1200mm。经综合考虑取用1238.4mm。统计云县气象站年蒸发资料,作频率分析计算,求出年蒸发统计参数移用到绿荫塘水库,得绿荫塘水库设计水面蒸发成果如表2-5。2.6.2陆面蒸发多年平均陆面蒸发应用流域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式=-计算得820mm。表2-8 水库设计水面蒸发成果表 单位:mm统计参数设计值均值CVCSP=20P=50P=8012380.12 CV1337.01238.41126.6设计水面蒸发的年内分配,按典型年的选取原则,在云县气象站实测系列年份中选取,采用同倍比法作年内分配,成果见表2-9。表2-9 设计水面蒸发年内分配表 单位:mm月份EP=20EP=50EP=80690.576.574.0790.065.837.0866.963.254.29130.686.251.01085.449.391.51161.193.389.21292.895.766.21105.4129.2101.22100.4114.7123.83195.1130.0190.54127.1160.2161.95196.5174.486.1全年合计1337.01238.41126.62.7泥砂查临沧地区土壤侵蚀图(1985年),库区侵蚀模式为:1112423 230。即属于山地丘陵高中复被微度侵蚀(植被覆盖率大于90%),侵蚀摸数小于500t/km2年。以500t/km2年计,按公式=F计算出本区及引水区多年平均输沙量,按/=B推求出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或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见表2-10。表2-10 水库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成果表项目站址悬移质输沙量(T)推移质输沙量(T)多年平均输沙量(T)侵蚀摸数(T/km2)水库本区647.5277.5925500水库引水引区248510653550500绿荫塘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泥沙主要由水库本区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水库本区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和水库引水区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三部份组成。设计按公式=/rs+/ rs 本+/ rs引计算得为0.27104m3/年。大朝山水电站移民安置区瓦窑箐移民东山沟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报告3 地质3.1 区域地质项目区位于新生代盆地云县坝南部边缘,北东南西延伸的区域断裂,南桥河断裂西侧,距主断裂带3000m左右,区域稳定性差。地形坡度在1540度之间,地形起伏较大,海拔在11001300m之间,相对高差较大,属低山丘陵地貌。主要地层岩性为全新统(Qh)冲积、洪积、坡积、残积粘土、砂、砾;更新统(Qp)胶结松散的砂、砾;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上段(J2h2)杂色泥岩夹介壳灰岩及泥灰岩透镜体,下段(J2h1)紫红色砾岩、砂岩、粉砂岩及灰白色长石英砂岩夹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三叠系中统忙怀组未分段(T2m)眼球片状麻岩、片岩、微晶片岩,近顶部夹变质火山岩印支期侵入岩(51)中粒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黑云二长花岗岩为等颗粒状、岩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长石为主,石英次之,黑云母含少量角闪石。地表普遍全风化,具有一定硬度、强度和粘结力,无明显产状,局部间夹球状坚硬弱风化孤石。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相应地震烈度为度,主要建筑按八度设防。3.2水文地质项目区水文地质简单,上部花岗岩全风化带和强风化带为不均匀弱含水层,含少量空隙水和裂隙潜水,下部弱风化花岗岩为隔水层。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由于区内地形切割强烈,径流短,循环交替迅速,运移条件受地形控制,一般在沟谷低洼处以泉水或箐沟水的形式排泄,无明显的排泄基准面,动态变化严格受大气降雨制约,变幅较大。渠道沿线冲沟发育,形状多为“U”型。宽度几米至几十米不等,多为季节性冲沟,由于地层岩性和人类活动,发展受洪水影响较大,雨季泥石流较多,干季无水。3.3 工程地质3.3.1 地形地貌渠道沿线地形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坡度在1540,由北向南坡度较缓,在1025,逐渐向新城坝降缓。3.3.2渠道工程地质项目区主要地层岩性为全新统(Qh)冲积、洪积、坡积、残积粘土、砂、砾;更新统(Qp)胶结松散的砂、砾;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上段(J2h2)杂色泥岩夹介壳灰岩及泥灰岩透镜体,下段(J2h1)紫红色砾岩、砂岩、粉砂岩及灰白色长石英砂岩夹紫红色泥质粉砂岩,三叠系中统忙怀组未分段(T2m)眼球片状麻岩、片岩、微晶片岩,近顶部夹变质火山岩印支期侵入岩(51)中粒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黑云花岗岩。渠道沿线地层岩性简单,表层被第四系残坡积层所覆盖,岩性为含碎块石砾砂土,层厚约4-8米,局部较大,下覆印支期侵入岩(51)中粒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黑云花岗岩,强风化至全风化。受构造南桥河断裂影响,区域稳定差。渠道沿线物理地质现象发育,主要表现为老年冲沟、陡坎和坍塌体。由于人类活动影响,部分冲沟雨季泥石流较大,局部沟段边坡高且比较陡,雨水作用下,产生坍塌和崩塌,影响渠道正常运行,须采取技术措施。东山大沟渠建设于2000年,运行至今已经10年,部分沟段坍塌,影响渠道稳定,大部分渠道边坡稳定,总体地质条件能满足防渗工程建设要求,工程在防渗的同时,不稳沟段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综合评价,渠道地质条件为中等。3.3.3倒虹吸工程地质倒虹吸地层岩性简单,表层被第四系残坡积层所覆盖,岩性为含碎块石砾砂土,层厚约2-4米,局部较大,下覆印支期侵入岩(51)中粒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黑云花岗岩,强风化至全风化。3.4天然建筑材料3.4.1 石料石料场可在项目区以西长坡岭石料场采购,岩性为中生代燕山期(52),灰白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和少量云母。岩石坚硬、性脆、完整,能满足粗骨料和块石料的质量要求。储量约49万m3。运输条件,已有公路直通料场,交通方便,平均运距25Km。但部分沟段须二次搬运。3.4.2 砂料工程区及其附近天然砂砾料较缺乏,确定以罗扎河天然砂砾料主料场。平均距工程区距15Km,交通便利。3.4.3 其他建筑材料东山沟修复工程建设所需水泥、钢筋等其他建筑材料在云县城购买,运距15公里。4 工程任务和规模4.1云县及工程区社会经济状况41.1云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近远期发展规划云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东北部,地处东经994310033,北纬23562446。东隔澜沧江与思茅市景东县相望,南与市内临翔区、耿马县接壤,西与凤庆、永德两县毗邻,北以澜沧江为界与大理州南涧县为邻。全县总面积3760km2,县境南北最大纵距90.4km,东西最大横距84.2km。国道214线由北向南纵贯全境,与省道云(县)保(山)线交汇于县城爱华镇,同时与大朝山对外公路和羊(头岩)耿(马)镇(康)公路在县境内交汇贯通。县城海拔1107.6m,地处漫湾、大朝山和小湾三大电站的中心腹地,是北往大理,西进保山、德宏,东上楚雄、昆明,南下孟定、南伞、思茅、西双版纳等边贸口岸乃至缅甸的中心点。距省会昆明514km,距临沧市政府所在地85km。全县辖7镇5乡,共190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420535人,全县耕地面积49.95万亩,人均耕地1.32亩。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41.9958亿元,财政收入4.0296亿元,其中县级一般预算收入51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22 元,城镇人口人均纯收入11787元,全县粮食总产量14.507万吨。云县“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耗能和保护生态的基础上,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有新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5以上。为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40.8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9685元,年均增长10%以上;第三产业比重为20.8:51.0:28.2;非公经济增加值达28.7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城市化水平达30以上;财政收入达4.9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1.9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财政支出达4.8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20.5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招商引资引进县外资金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7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4.1.2工程区域经济状况爱华镇是云县政府所在地,国土面积526.7km2,年平均气温19.40,年平均降雨量912.66mm。辖29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301个村民小组,耕地64415亩,农民人均耕地0.99亩,农民人均产粮363kg,人均纯收入2566元。永胜村委会现共有17个村民小组,1067户4558人,人均耕地1.6亩,人均经济纯收入3881元,人均生产粮食1120公斤。瓦窑箐移民点现有50户241人,有耕地面积440亩(其中水田167.2亩),人均耕地1.83亩,人均生产粮食850公斤,2009年末人均经济纯收入2550元。4.2项目建设可行性4.2.1水源保障可行性东山沟引用水源绿荫塘水库位于临沧市云县城东北的新城坝上游麻磨河上,属澜沧江水系。地理坐标为东经1000322,北纬240314,距县城19公里,距临沧市86公里。绿荫塘水库系以引蓄结合的小(一)型水库。水库径流面积:本区1.85km2,引水区7.1km2,引水渠长7公里,设计引水流量0.5m3/s,水库始建于1972年10月,建成于1975年12月,总库容140 m,主要功能是农田灌溉为主。限于水库建设时期资金、技术等因素,水库枢纽建筑物老化,坝体渗漏等问题日趋严重,加之,下游移民的迁入,水库功能由相对单一的农业灌溉增加了人畜饮水供水,水库蓄水量已不能满足受益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2003年,在省市有管部门大扶持下,实施绿荫塘水库出现加固扩建,工程于2003年开工,绿荫塘水库扩建工程于2005年完工,2006年11月30日通过省市验收。主要建设内容是大坝加高3米,封堵原输水涵管,新建输水隧洞,对坝坡进行翻修整平,翻新修建排水棱体,增设了水库运行管理观测设施。工程完工后,不但提高了水库运行安全保障,水库规模由原来的总库容不足140万m3,增至总库容为191.6万m3,经水文分析计算,绿荫塘水库调节年供水量达325.4万m3。是德胜、永胜村农业生产的主要灌溉和下游移民和部分村组饮水水源,绿荫塘水库蓄水水质好,来水量充足,供水水源条件优越。水库受益云县爱华镇永胜、德胜两个村民委员会100余户4033人,在扩建前灌溉耕地3335亩,扩建后新增灌溉面积1350亩,改善灌溉耕地1275亩。水库扩建期,已将东山沟灌溉范围纳入水库总供水范围,从水库扩建后运行至今观察,畜水量充足,能满足东山沟灌区供水。4.2.2修复方案可行性东山沟根据灌区地形及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渠道在原基础上进行修缮,取水口及灌渠布置基本合理,且已初步形成渠系配套网络,此次规划通过实地勘察测量后,本着便于运行管理及节省工程投资的原则,灌区枢纽规划布置一条总干渠,由绿荫塘水库取水,沿等高线布置,总长6.336km,至瓦窑箐村庄上游,解决该片区1444.1亩耕地的灌溉要求。东山沟修复设计主要建筑物有M7.5浆砌三面光明渠4.0Km,设置1座长146m的倒虹吸(为避让塌滑体,废除原渠道1.62km,改用倒虹吸),并修复土渠1.33km。工程通过修复改建,达到以下三个目的:一、渠道改建三面光明渠后,大大降低渠道渗漏损失,提高了渠道水利用系数,有效的解决渗漏引起的渠道塌滑问题,便于维护管理;二、废除原1.62公里环山土渠,该段灌溉水田2.5亩,仍可利用箐沟小溪灌溉,渠道效益总体影响不大,大大减少了渠道维修养护费用,并合理节约了修复工程投资。三、塌滑山体范围大,若采取工程治理投资巨大,且难于保证,新改建倒虹吸后可有效避让塌滑体段,永久性解决塌滑问题,设置倒虹吸地段山体稳固,地理位置较好,投资不大,方案可行。工程建成后可有效解决瓦窑箐移民安置点及周边村、组1444.1亩耕地灌溉用水。综上所述,云县瓦窑箐移民安置点东山沟灌溉工程实施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彻底解决该移民点农业缺水问题,促进移民和当地群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移民经济收入和促进移民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2)有利于移民安置区供水水源配置,提高供水可靠性,提高供水质量和保证率,有效减少渠道渗漏损失,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有利于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3)可充分发挥供水工程的骨干作用,是实施移民后期扶持总体规划和开发、发展战略的重要步伐。总之,东山沟灌溉工程建设是切实必要和可行的。4.3工程任务和规模东山沟的主要任务是永胜村瓦窑箐移民安置点及周边4个村民小组1444.1亩农田地农业生产灌溉任务(其中水田417.2亩,水浇地1026.9亩)。其中,瓦窑箐移民点50户241人,人均耕地1.83亩,东山沟灌溉移民耕地面积411.4亩(其中水田167.2亩,水浇地244.2亩)。东山沟总长6.336公里,其中,拟建三面光4公里,修建倒虹吸0.146米,土渠修复2.19公里。4.4 水资源平衡4.4.1可供水量分析项目区属于澜沧江水系罗扎河支流麻磨河,根据临沧市16个站点的径流资料统计分析,年径流CV可采用公式CV=0.24F设-0.0325,另查临沧地区水文手册,CV=0.26。我区的年径流离数差系数CS=2CV由此计算出绿荫塘水库本区和引水区设计年径流如下表。表4-1 绿荫塘水库径流量分析成果表 单位:万m3参数统计参数设计值站点均值CVCSP=20%P=50%P=80%本区88.50.262CV107.0988.567.26引水区339.660.262CV411339.66258.14合计428.16518.09428.16325.4项目区离太平关水文站较近,年径流量的分配以太平关水文站作为参证站,按P=80%进行年径流量分配,具体成果见表42。 表4-2绿荫塘水库径流年内分配表 万m3月份123456789101112合计本区QP=20%5.353.752.571.291.617.9217.925.812.611.79.537.07107QP=50%3.722.921.861.244.165.581218.811.313.58.854.6988.5QP=80%3.032.151.611.081.553.8313.512.810.96.396.054.3767.3引区QP=20%20.614.49.864.936.1730.468.699.148.544.836.627.1411QP=50%14.311.27.134.761621.446.27243.151.63418340QP=80%11.68.266.24.135.9414.751.949.141.824.523.216.8258合计QP=20%25.918.112.46.227.7838.386.512561.156.546.134.2518QP=50%1814.18.99620.12758.290.854.465.142.822.7428QP=80%14.710.47.815.217.4918.565.461.852.730.929.321.23254.4.2 项目区需水量分析4.4.2.1灌溉保证率参考灌溉规划,设计水平年取与国民经济发展相一致的水平年,确定灌溉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现状基准年采用2010年。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的规定,瓦窑箐东山沟属于小型灌区,灌区属于湿润区,且供水量丰富,以种植旱作物为主,因此灌溉计保证率采用P=75%。4.4.2.2 灌溉制度设计1、作物种植结构经实地调查复核,绿荫塘水库灌溉渠道改扩建可灌溉面积0.4976万亩,其中水田0.1198万亩,旱地0.3778万亩。本次项目实施根据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结合项目区气候和土壤的分析情况,本着改变过去传统种植业,优化产业结构,改种经济附加值较高的经作物的目标,调整后主要种植大春作物有中稻、玉米和甘蔗,小春作物有小麦,长年作物为甘蔗。各种作物种植结构见表43。表43 项目区作物种植结构表作物名称水田(亩)旱地(亩)种植面积(亩)西山片区水稻944944玉米586586小麦9445861530甘蔗332332合计188815043392灌溉面积9449181862复种指数200.00%163.83%182.17%东山片区水稻254254玉米10871087小麦25410871341甘蔗17731773合计50839474455灌溉面积25428603114复种指数200.00%138.01%143.06%灌区总面积4976综合复种指数157.70%2、灌溉制度确定项目区属亚热带中海拔区,农田部分作物耕作为“稻麦(豆类、蔬菜等)一年两熟的轮作制度。根据SDJ217-84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