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doc_第1页
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doc_第2页
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doc_第3页
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doc_第4页
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肺炎由于病原菌不同,临床症状轻重不,治疗有所选择。对体质较好、病情较轻者,特别是病毒性肺炎,般可单纯用中医药进行治疗,但对年老体弱、免疫力较低、感染较重者和重症肺炎患者,除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外,由于病情较危重,应积极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后期可使用中医药调理,促进病灶吸收,防止机化,预防复发,增强机体免疫力,使患者早日康复。1、代表方剂:桑菊饮合银翘散加减。常用药物:辛凉解表可用金银花,桑叶,菊花,薄荷,连翘等;宣肺化痰可用桔梗,杏仁,前胡,牛蒡子,芦根等。基本处方:金银花15g,连翘15g,桑叶l0g,菊花l0g,薄荷6g(后下),桔梗l0g,牛蒡子l0g,芦根15g,杏仁12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病重者每日2剂,每隔6小时服1次。煎药时间不宜过长,以汤药“香气”大出为度。加减法:肺热内盛加鱼腥草、大青叶.黄芩以清泄肺热;口渴明显加天花粉、南沙参以清热生津;痰黄黏稠加浙贝母、天竺黄以清热化痰;咽痛明显加板蓝根、山豆根以清热利咽。2、痰热壅肺:证候特点:发热,咳嗽,痰多痰鸣,痰黏或黄或带血,胸痛,气粗而喘,口渴烦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加减。常用药物:清热化痰可用芦根,全瓜蒌,冬瓜仁,生石膏,浙贝牡丹皮等,豁痰开窍可用石菖蒲,郁金,鲜竹沥,人工牛黄粉,天竺黄等。基本处方:水牛角30g(先煎),生地黄30g,牡丹皮12g,玄参20g,黄连l0g,金银花30g,连翘20g,浙贝母12g,石菖蒲l0g,郁金15g,鲜竹沥50ml.(冲服),人工牛黄粉lg(冲服)。水煎服,每日2剂,分4次服。加减法:高热烦躁为主可加安宫牛黄丸1丸化开冲服以清心解毒、开窍安神;神昏谵语为主可服至宝丹1丸以化痰开窍;高热痉厥为主可加服紫雪丹1丸以镇痉开窍、清热解毒;兼腑实便秘加大黄(后下)、玄明粉冲服以通腑泄热醒神。3、正虚欲脱:证候特点:体温骤降,额出冷汗,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短促,脉微细。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养阴。代表方剂:参附汤合生脉散。常用药物:回阳救逆可用高丽参,熟附子,干姜等;益气养阴可用西洋参,麦门冬,五味子,山茱萸等。基本处方:高丽参9g(另炖),熟附子15g,麦门冬12g,五味子9g。水煎服,日2剂,分4次服。加减法:大汗淋漓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山茱萸以敛汗固脱。临床上即可用参附注射液2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ml或生理盐水20ml,静脉推注。4、正虚邪恋:证候特点:低热不退,咳嗽减而未止,痰少黏稠不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或口渴烦躁,舌红而裂,少苔或舌淡而少津,脉细数或无力。治法:益气养阴,润肺化痰。代表方剂:麦门冬汤合泻白散加减。常用药物:益气养阴可用太子参,百合,沙参,麦门冬,天花粉,生地黄,石斛,玉竹等;润肺化痰可用杏仁,川贝母,桑白皮,地骨皮。基本处方:太子参30g,沙参15g,麦门冬15g,生地黄20g,石斛15g,杏仁12g,川贝母l0g,桑白皮15g,地骨皮15g。水煎服,日1剂。加减法:低热不退加白薇、银柴胡以清虚热;纳呆加生谷芽、生麦芽、炙鸡内金以消导开胃;痰黏难咯加瓜蒌皮以清化痰热;腹胀加佛手、香橼以行气消胀。中医药方肺炎有着发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的特点,故苗药何氏宣肺方以此病理,并遵循苗医治病全面调理的原则,通过水煎内服用药,强劲的药力经过人体循环,可迅速止咳平喘,清热化痰,宣肺通脏腑,改善肺炎引起的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调理机体,匡扶正气,全面治疗肺炎效果显著,终收标本兼治不复发之效。【主要成分】桔梗、一朵云、十大功劳、野姜叶、白果等苗岭野生珍贵药材。【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平喘止咳,宣肺理气,适用于肺炎患者。【用法用量】将本方饮片置于砂锅中,加水20003000毫升,浸泡后直接煎煮,先以大火煎至水沸,再小火煎药半小时即可。每日一付,分三次服用,15付为一疗程。【性状规格】苗药饮片,袋装。【注意事项】1、饭后服药,汤药冷后加热后温服;2、忌吃多糖、生冷、辛辣肥腻食物;3、需坚持按时按疗程服药。(2)针灸:风温犯肺:处穴:合谷、曲池、外关、大椎,用泻法。方义:合谷宣肺清热,透邪外出;大椎系六阳之会,纯阳之表,故凡外感六淫在表皆可取之;外关通于阳维,阳维主阳主表,可疏泄阳邪;曲池乃大肠经合穴,肺与大肠相表里,具有清解肺热的作用。加减:热甚加合谷;咽痛加少商。痰热壅肺:处穴:合谷、曲池、尺泽、少商、肺俞,用泻法。方义:合谷宣肺清热,透邪外出;曲池、尺泽分别为大肠经、肺经的合穴,具有疏风清热,泄肺化痰的作用;少商乃肺经之井穴,清肺热利咽喉;肺俞补益肺气。加减:若热郁胸膈而烦躁者,加膈俞;痰热结胸者,加丰隆;大便不通者,加天枢、上巨俞。热毒内陷:处穴:郄门、神门、曲泽、膈俞,血海,用泻法。方义:郄门是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功善救急;神门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可醒神开窍;曲泽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合穴,可清心安神;膈俞、血海用泻法,可清血分之热。全方具清热开窍醒神之效加减:若邪甚蒙闭心包,神昏者加水沟,也可刺人中、十宣、曲池,委中放血。正气暴脱:处穴:人中、内关,用补法,百会、气海、关元用大艾炷灸。方义: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与阴维脉相通,具有清泄包络,疏利三焦,宽胸理气,宁心安神之效;人中为督脉穴,为急救要穴之一,有苏厥逆、清神志、调阴阳、回阳救逆的作用;百会、气海、关元用灸法以加强益气回阳。正虚邪恋:处方:肺俞、膏肓俞、太渊、太溪、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方义:肺俞、膏肓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可收敛肺气;太渊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具有理肺止咳的作用;太溪为足太阴肾经的腧穴,可滋阴清热;三阴交乃足三阴经相会之处,可调气血、助脾胃、疏经络。加减:低热不退加内关;痰多纳呆加足三里、中脘。用平补平泻法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资料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