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ppt_第1页
运动疗法.ppt_第2页
运动疗法.ppt_第3页
运动疗法.ppt_第4页
运动疗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 l概述 l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 l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 l运动疗法的运动学基础 l运动疗法的分类 l常用的运动疗法* 关节活动度训练 肌力训练 牵引 中枢神经损伤后的运动疗法 l运动处方* 运动疗法的地位 l是康复医学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治疗措施 之一。 运动疗法的定义 l运动疗法(exercise therapy, kinesiotherapy, therapeutic exercise, movement therapy) l是在物理治疗中利用力学的 因素(躯体运动、牵引、借 助器械的运动等)缓解患者 症状或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 方法,亦称治疗性训练。 运 动 疗 法 的 特 点 主 动 疗 法 全 身 疗 法 功 能 恢 复 疗 法 自 然 疗 法 预 防 疗 法 运动疗法的分类 l传统的运动疗法 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 增强肌力 增强耐力 其他 l增强肌肉协调能力 l恢复平衡功能 l恢复步行功能 l增强心肺功能 运动疗法的分类 l中枢神经损伤后的运动疗法 神经生理疗法(neurophysiological therapy, NPT) lBobath疗法 lBrunnstrom疗法 l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 lRood疗法 运动再学习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MRP) 阻力 ROM 等速收缩 等张收缩 等长、等张和等速收缩特点比较 项项目等长长收缩缩等张张收缩缩等速收缩缩 速度 固定不变变( 0/s) 变变化,不易 控制 可任意选选定( 1500 /s ) ,运动动速度恒 定 阻力 可变变,顺应顺应 性阻力 固定,受杠 杆作用影响 可变变,顺应顺应 性阻力,与运 动动速度有关 运动动幅度无全幅或半幅全幅或半幅 运动疗法中常用的运动方式 l被动运动(passive movement):适用瘫痪或很软弱肢体 预防挛缩和粘连 刺激伸屈反射 增强本体感 为主动运动作准备 l助力运动(assisted movement) 增强肌力和改善功能 l主动运动(active movement) 增强肌力和改善功能 改善心肺功能和全身状况 l抗阻运动(resisted movement) 发展肌力 l牵引运动 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 l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 l增强心肺功能 l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l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l增强内脏器官和内分泌系统的代谢能力 l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化消极情绪 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 l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脊髓损伤或炎症、周 围神经损伤、脑性瘫痪等 l运动器官疾病 颈肩腰腿痛、四肢骨折或脱位后、关节炎 l内脏器官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等 l代谢障碍性疾病 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 运动疗法的运动学基础 l运动疗法中常用的运动方式 关节活动度训练 (ROM exercise) 关节活动度训练 lROM受限的原因 lROM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机制 lROM训练的方法 l持续被动运动 l关节功能牵引法 l关节松动术 ROM受限的原因 l骨性 手术矫治 l纤维性(软组织性):挛缩或粘连 最常见 ROM练习:最基本 手法松解 手术松解 ROM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机制 l基本原则 逐步牵张挛缩与粘连的纤维组织 l机制 胶原纤维 l弹性延长 l塑性延长 ROM增加的主要原因 ROM训练的方法 l主动运动 用力程度 l紧张或轻度疼痛感为度 2030次,24/d 适于早期 ROM训练的方法 l助力运动 徒手 健肢 简单器械 l棍棒 l悬挂法 ROM训练的方法 l被动运动 不引起病情加剧和不引起不能耐受的疼痛 持续被动运动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l优点 无痛苦 迅速消肿 使损伤愈合迅速 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 避免关节粘连、关节 僵硬和退行性关节炎 持续被动运动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l使用方法 运动重复频率 l45s13min/周期 l1020度/周期 运动角度 l髋:1080 l膝:10115 l踝:跖屈40,背屈20 持续时间 l12h停10min,516h/d,24w 关节松动术 (joint mobilization) l定义 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 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 l基本概念 生理运动(physiological movement) l关节生理范围内 附属运动(accessory movement) l关节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范围内 生理运动与附属运动的关系 l在改善生理运动之前,先改善附属运动 l附属运动的改善又可促进生理运动的改善 关节松动术 (joint mobilization) l手法等级 级:关节内可动度的起始部小幅度 l疼痛引起的ROM受限 级:大幅度 l疼痛引起的ROM受限 级:大幅度至终点 l关节疼痛伴僵硬 级:小幅度至终点 l周围组织粘连挛缩 关节松动术 (joint mobilization) l治疗作用 缓解疼痛 l力学作用 l神经作用 改善ROM l、级 增加本体反馈 l关节的静止位置 l运动速度及其变化 l关节运动方向 l肌肉张力及其变化 关节松动术 (joint mobilization) l适应证 任何因力学因素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 l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和痉挛 l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 l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 l功能性关节制动 l禁忌证 关节活动过度 关节肿胀 关节炎症 恶性疾病 骨折未愈 肌力训练 (muscle strengthening exercise) 肌力训练 l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l肌力训练的方法选择 l等长训练 l等张训练 l等速训练 l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l阻力原则 l超常负荷原则 l超量恢复规律 肌肉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l训练至疲劳但不过度 疲劳原则 l强度和频度关系 增进肌力 l大负荷少重复 增进耐力 l小负荷多重复 训练疲劳恢复超量恢复 肌肉形态 功能指标 超量恢复示意图 肌力训练的方法选择 l肌力12级:主动助力运动 l肌力3级:主动运动 l肌力4级或以上:抗阻力运动 等长训练(isometric exercise) l优点:不引起明显的关节运动,可在肢体 被固定时早期应用,也可在关节内损伤、 积液时应用。 l缺点:肌力训练有角度特异性,可采用多 点等长训练克服。 等长训练(isometric exercise) l基本方法 短暂等长最大收缩训练(brief isometric maximal exercise, BIME) l=20s tens法则 l10组=10次(收缩(2+6+2)s+休10s) l多角度等长练习(multi-angle isometric exercise, MIE) 每隔2030度 等张训练(isotonic exercise) l优点:动态肌力练习,比较符合大多数日 常活动的肌肉运动方式。 l缺点:采用恒定的阻力。 l渐进性抗阻训练法(progressive resistance exercise, PRE) 负荷量逐渐增加 大负荷、少重复 等张训练(isotonic exercise) l最大负荷的确定 10 repetition maximum, 10RM lDeLorme法 第一组 l5010RM10次,1015次/min 第二组 l7510RM10次 第三组 l10010RM10次 组间休息1min,qd 10RM每周重测一次 等速训练(isokinetic exercise) l优点:顺应性阻力,使肌肉在整个活动范 围内始终承受最大阻力,提高了训练效率 ,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主动肌和拮抗肌 可在关节的往复运动中同时得到锻炼。 l缺点:器械昂贵,操作比较费时。 等速训练(isokinetic exercise) l三个主要技术要素 运动速度: 0300/s l低速: 60/s及以下 l中速: 60180/s l高速: 180300/s 运动强度 l最大收缩练习(maximal exercise) 80%最大肌力以上 l次最大收缩练习(submaximal exercise) 运动幅度 l大幅度或全ROM l短弧等速练习(short arc isokinetic exercise, SAI) 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l正确掌握运动量与训练节奏 遵循疲劳和超量恢复原理 l注意在无痛范围内锻炼 l提高主动锻炼积极性 l注意心血管反应 牵引 (traction) 牵引(traction) l定义 l治疗作用 l适应证 l禁忌证 l牵引的技术参数 牵引(traction) l定义 是应用力学原理牵张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l脊柱牵引疗法(spinal traction) 牵引(traction) l治疗作用 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神经根受压 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牵伸挛缩肌群,改善血液循环 松解粘连,改善脊柱的正常结构 牵引(traction) l适应证 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小关节紊乱 急、慢性颈肩腰腿痛 牵引(traction) l禁忌证 恶性肿瘤 急性软组织损伤 先天性脊柱畸形 脊柱炎症 脊髓明显受压 腰椎骨质疏松 严重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患者 牵引的技术参数 l方法 手法 l颈椎 牵引有效试验 确定牵引时颈椎的位置 滑轮 电动 l持续牵引法 符合纤维组织的粘滞弹性特征 l间断或脉冲式牵引法 可加大重量,患者易耐受 重力 l斜床 牵引的技术参数 l体位 颈椎 l坐位 l仰卧位 腰椎 l悬挂式 l仰卧位 屈髋屈膝:缓解髂腰肌对抗 l重量 颈椎 l515kg 腰椎 l1/21体重 牵引的技术参数 l时间 2030min l牵引带 颈椎 l下颌部 l后枕部 腰椎 l下胸部 l腰部 其他 l耐力训练 l协调性训练 l平衡训练 l步行功能训练 l放松训练 l呼吸训练 运动处方 (exercise prescription) 运动疗法应用的基本原则 l评估 伤病本身 功能评估 运动疗法应用的基本原则 l个体化运动治疗方法 要掌握循序渐进原则 l量 l质(方法):ROM、肌力、耐力、速度 要注意掌握持久锻炼和积极主动、全身性锻炼的原则 要注意运动治疗方法的选择 l根据力学和运动学原则 ROM 肌力 耐力 全身体力 l根据神经发育的生理规律 神经促进法 l补偿或替代 运动处方 (exercise prescription) 运 动 处 方 的 内 容 运动目的 运动种类 运动强度 运动时间 运动频度 注意事项 有氧运动 伸展运动 力量运动 心率 摄氧量 代谢当量 运动处方的四要素 l类型(type, T) 耐力性运动:有氧代谢性运动 力量型运动 运动处方的四要素 l强度(intensity, I):最关键 常用运动强度指标 l最大摄氧量(VO2max) l代谢当量(MET)作业时的代谢量/安静时的代谢量 1MET3.5ml摄氧量(VO2/kg*min)或 6.28kJ(1.5kcal)/min lHR180(170)年龄(岁) 18060y 17060y,有心血管疾病 l主观运动强度(RPE) 运动处方的四要素 l持续时间(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