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金融学第三版精编版修订版课件第18章.pptx_第1页
黄达金融学第三版精编版修订版课件第18章.pptx_第2页
黄达金融学第三版精编版修订版课件第18章.pptx_第3页
黄达金融学第三版精编版修订版课件第18章.pptx_第4页
黄达金融学第三版精编版修订版课件第18章.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金融与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及其衡量 /中国金融发展情况 第二节 金融压抑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 金融压抑现象/金融压抑的政 策原因 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改革/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教训 /中央集中计划体制国家的“金融压抑” 第四节 中国金融改革 改革开放后到90年代初期的金融改革/1993年以 来的金融改革/中国金融改革的经验 第一节 金融与经济增长 l金融发发展及其衡量 金融发展(financial development)作为一个专用 术语 ,按照戈德史密斯的解释,是指金融结构的变 化。金融结构包括金融工具的结构和金融机构的 结构两个方面;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 组合在一起,构成不同特征的金融结构。一般来 说,金融工具的数量、种类、先进程度,以及金融 机构的数量、种类、效率等状况有别的因素组 合,形成发展程度高低不同的金融结构。 那么如此一来,可用于度量金融发展程 度的: 一是金融结构状态的数量指标; 二是金融发展状态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 系指标。 NEXT 1.金融内部结构指标 (1)主要金融资产(如短期债券、长期债券和股票等)占全部 金融资产的比重。 (2)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 之比率,该比率是用以衡量金融机构化(financial institutionalization)程度的尺度。 (3)在非金融机构发行的主要金融工具中,由金融机构持有的 份额,该比率可用以进一步衡量金融机构化程度。 (4)主要金融机构(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及保险 组织)的相对规模。 (5)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分别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率, 该比率称为“分层比率”(gradation ratio),用以衡量金融机构 间的相关程度。 (6)主要非金融部门的内源融资(如公司本身的资本积累)和 外源融资(主要指通过金融渠道的资本融入)的对比。 (7)在外部融资方面,国内部门(主要是国内金融机构)和外国 贷款人在各类债券和股票中的相对规模等等。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标 (1)金融相关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 ratio)。 指某一日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 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 非金融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 金融资产 金融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 经济活动总量,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 来表示。 (2)货币化率(MONETIZATION RATE)。 指一国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商品与服务的 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比重 一国的货币化程度 社会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任一国的产品和服务的二分法: 一、通过货币进行交易 【货币经济 】 二、不通过货币进行交易 【自然经济】 后来,有的学者采用货币供给量与GDP的比值来间接 表示货币化的程度。 这样的数字很容易获得,一国的不同阶段以及国与国 之间也有可比性,但这样的间接表示方法只能在有限的 条件下使用。在一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从低向高发展 的过程中,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相对于GDP的增长一般会 有较快的递增速度,但有时却会出现货币供给量的绝对 值超过GDP绝对值(即比值大于1)的情况。 论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的方 向判断: 从纵的方向看,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 资产的增长比国民财富的增长更为迅速。 从横的方向看,经济欠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率 比欧洲和北美国家的金融相关率低得多。 通过上述金融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如人 均GDP增长率、人均资本增长率和人均生产率增 长率等)多视角的对比实证检验,显示金融发展与 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等等。 中国金融发展情况 我国,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推进,随着金 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货币化率和金融相关率 快速提高。 金融资产的结构:由单一的金融机构资产形态(曾主要表现为贷款), 发展为包括银行贷款、债券、股票、保险等在内的多样化金融资产 格局。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目前金融机构贷款资金运用依然占金融资产总 额的大部分,但其比重已呈显著下降趋势。相应地债券、股票和保险 等金融资产的份额,从无到有、逐年增长的态势极为明显,但比重依然 较小,见图 有必要指出,由于各国的经济、金融结构与 发展模式不同,以及一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 使得诸如货币化率、金融相关率等一系列金融 发展的衡量指标,不能通过简单的纵向或者横 向比较而轻率做出结论。 例如,我国2007年的货币化率(=广义货币 /GDP)为119%,而同期美国的货币化率仅为 53.96%,不能由此得出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 高于美国的结论。 金融压抑(financial repression)即为发展 中国家存在的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得 到充分发挥、金融资产单调、金融 机构形式单一、过多的金融管制和 金融效率低下等现象。 主要表现 (1)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工具 形式单一、规模有限,而发达 国家的金融工具多种多样、 规模庞大。 (2)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 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 一是以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 区为中心的由现代大银行为 代表的现代部门;二是以落后 的农村为中心的由钱庄、当 铺、合会为代表的传统部 门。 (3)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单 一,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居 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非银行金 融机构极不发达;金融机构的 专业化程度低,金融效率低。 而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却功能全面。 (4)发展中国家的直接融 资市场极其落后,并且主 要是作为政府融资的工 具而存在;企业的资金来 源主要靠自我积累和银 行贷款。 (5)由于发展中国家实行严 格的管制,致使金融资产价 格严重扭曲,无法反映资源 的相对稀缺性。具体表现 是压低实际利率,高估本国 货币的币值。 虽然金融压抑现象与发展 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客观现 实有关,但发展中国家政府 所实行的金融压抑政策更 是起直接作用。 (1)发展中国家通常以设定存 贷款利率上限的方式来压低利 率水平,但是过低的实际利率 使得持有货币(这里指广义货币 M2)的实际收益十分低下,从而 降低了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金融 资产的实际规模也就无从得到 发展。 (2)发展中国家通常面 临着巨大的资金短缺,因 而往往实行选择性的信贷 政策,引导资金流向政府 偏好的部门和产业,由此 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资金分 配效率十分低下。 (3)对金融机构实施严格 的控制,此举的直接后果 是,金融机构成本高昂、 效率低下,金融机构种类 单一。 (4)为了降低进口机器设备的 成本,发展中国家常常人为地高估 本币的汇率,使其严重偏离均衡的 汇率水平。 其结果是,汇率政策使自己陷入了 更为严重的外汇短缺境地,于是不 得不实行全面的外汇管制,对稀缺 的外汇资源进行行政性分配。 这表现在四个方面: (1)储蓄水平低于社会最优水平 (2)降低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 (3)政府管制的金融中介被削弱 (4)产生对贷款的超额需求 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改革 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放松利率管制。 缩小指导性信贷计划实施范围。 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促进金融同业竞 争。 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跃证券市场。 放松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限制等等。 具体改革措施主要有: 取消对利率和资金流动的控制; 取消指导性信贷计划;对国有银行实行私有化政策 减少本国银行和外国银行登记注册的各种障碍 等。 总的看来,金融自由化政策的确通过各种渠道产生了 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作用。但是,由于各国在实施 金融自由化的同时,还伴有其他经济改革措施,如 财政、税收、外贸、私有化等方面的改革,各国的 具体国情也千差万别,要准确地判断金融自由化对 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困难的。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教训 (1)以金融自由化为基本内容的改革一定要有稳定 的宏观经济背景。 (2)金融自由化改革必须与价格改革或自由定价机 制相配合。 (3)金融自由化改革并不是要完全取消政府的直接 干预,而是改变直接干预的方式。 (4)政府当局在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和价格改革政 策时,必须预先判断出相对价格变动对不同集团利 益的影响,并出于公平原则和政治均衡要求的考 虑,适当采用经济补偿手段。 中央集中计划体制国家的“金融压抑” 金融压抑 金融深化 金融自由化理论 实行市场机制的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 国家群(包括中国) 本质问题:对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经济的全面抑 制。 Loading 金融压抑的观点来观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金融 状况: (1)在经济增长机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需 求的牵引力量,而是供给要素的计划分配。货 币的作用是交易的媒介和记账手段,没有进一 步发挥作用的根据。 (2)在资金积累方式上,形成了单一的国家统一 积累途径。在很长一段时期,甚至连企业的固 定资产折旧也绝大部分上缴财政。财政在分配 中成为主渠道,金融再分配的可能性极小。 (3)在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中,企业的活动被限 定在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的范围之内,没有多 少自主经营的余地;居民家庭由于收入水准较 低,没有多大储蓄余力,当然也几乎没有资产选 择的要求;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也是制订计划 和督促企业完成计划,在统收统支制度下,它们 也没有多大的独立财权。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事业处于被压抑的不发展 状态则是很自然的事情。 1979年以后,中国开始从集中计划经济模式向 市场经济模式转型,金融体系也逐步走上市场 化改革的轨道。 第四节 中国金融改革 一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初期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体系 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 1.突破了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体系,将人民 银行的功能进行了分拆,逐步建立了一些股份 商业银行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 2. 明确了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深化内部改革 ,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商业化,市场化。 二1993年以来的金融改革 确立人行的央行地位,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 系。 改革金融监管体系,强化监督管理。 分离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建立以国有银行 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 完善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建立统一开放,有序 竞争和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 实现汇率并轨,建立以市场汇率为基础的、单一的 和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采取措施实行经 常项目下人民币有条件可兑换。 改革进程 从整顿金融秩序入手,“约法三章” 1994年,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进 1995年,金融法律相继颁布实施,初步形成了 中国金融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1998年,取消信贷规模管理,对商业银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