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机制及制度缺陷是民营企业贷款难的根源.doc_第1页
银行机制及制度缺陷是民营企业贷款难的根源.doc_第2页
银行机制及制度缺陷是民营企业贷款难的根源.doc_第3页
银行机制及制度缺陷是民营企业贷款难的根源.doc_第4页
银行机制及制度缺陷是民营企业贷款难的根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阶段,民营企业贷款难已不是新鲜话题,但却是热点难题。因为它一直在困扰民营经济的发展且未得到有效解决。事实上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并不缺乏扶持政策。近几年,利好政策频繁地出现于国家法规及各级政府的红头文件之中,可谓三令五申;在舆论导向方面,也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似乎也已经到位,问题是这一切都没能有效地激发起商业银行支持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足够热情,即使有少数先进典型出现,涵盖面也很窄,不具有普遍意义。反之,对民营企业贷款限制、紧缩、防范乃至制裁措施之多之严,给人的印象之深刻那可是非常深刻的。我国民营企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受计划经济影响,全社会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投融资体系和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作为弱势群体,多数民营企业一直未争取到“国民待遇”。自生自灭、惨淡经营、融资受阻、发展受限往往是它们的共同处境。应当承认,在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确实良莠不齐、菁芜互存,但这并非主流表现,否则今天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就不会出现。另外,不公平的待遇和扭曲的信用环境也并未阻止其不断前进的脚步。据某权威部门抽样调查显示:民营企业贷款总体满足率仅为14.6,多数民营企业,包括一批规模、效益都相当不错的企业,也从来都是存款者而不能成为贷款者,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作为信用担保行业的从业人员,笔者对此感触颇深:何时民营企业能改变“坐末排”的处境,同国有或大企业一样享受金融支持的恩惠?这个奢望可能在短期内是难以企及的。实践反复证明,现有银行机制及制度缺陷是民营企业贷款难的根源。这道“坎”迈不过去,民营企业要想在贷款问题上与国企、外企相比肩是不现实的。从本质上讲,资本对于企业是鱼水关系,企业应当是银行的“衣食父母”,但是这种关系却被求大于供颠倒了。因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时,它又是现阶段中国经济中最大的软肋,垄断、扭曲、幼稚的本土金融环境,正在变成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掣肘因素。一、我国的商业银行大多是国有或国家控股经营,属于垄断行业,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理念上,金融安排与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政策导向存有较大差异,形成“两张皮”我国目前有4家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300多家城市信用社,3600家农村信用社,20多万个银行网点。机构林立,遍布城乡,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经营金融业务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且竞争呈白热化之势。但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这个经营定位选择上,各家银行尤其是主流银行却雷声大、雨点小,有的多说少做,有的只说不做甚至不说不做。从机制上讲,我国的商业银行或纯国有,或国家、大企业控股,产权是实的,经营成果却是“虚”的,尽管与计划经济年代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思维方式,运行机制及业务管理等诸方面基本上未摆脱计划经济的窠臼:都好“大”喜“公”、抓“大”放小、“条条专制”、人财物垂直统管,决策链过长且资金管理权高度集中于上级行,管理者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直面客户的基层行则话语权极为有限。本来银行是国有或“准国有”企业,却又与国家及各级政府在政策把握上不同步,不合拍,形成两张皮。地方政府在克服行政干预经济弊端的同时,政府对市场进行调节的功能也在弱化,其后果是政府出台的多项惠及民营企业的政策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形成“政策白条”。在经营思想上,大企业、大项目、利润最大化已成为商业银行的不二选择,这与过去不讲核算,不计成本相比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但是,社会主义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货币资源配置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实现金融和谐,讲求社会效益和银行效益的统一。如果占企业总数90以上的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变得越来越难,就很难说我们的金融改革是成功的。可见,目前银行业的高度垄断已经成为民营企业贷款难的一大障碍。二、从“二八定律”到“马太效应”,货币天平已迅速向大城市、大行业和大企业倾斜,多数民营企业变成“弃儿”,这是目前在信贷资源配置方面的一大弊端在很长的时间内,我国的银行信贷政策一直比较稳定且无懈可击,它规范和制约着贷款的投向、条件、方式和数额,具体为“5C”标准。即借贷人的品格,还贷能力,资本净值,抵押品,企业发展前景,尤其注重借贷人的品格和信誉。其中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基本原则,以“区别对待,择优扶持”为操作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5C”标准体现的是公平、公正和信贷准入原则,只要符合此项原则,作为贷款的权利和资格,民营企业似乎应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实践却不完全如此。在银行日益市场化的今天,人们逐步认识到,银行80的利润来源于20的贷款(包括存款)企业,这就是所谓的“二八黄金定律”。按照这个定律,只要把占80(含以上)的贷款投向占户数20(含以下)的大型或优秀企业,那么银行经济效益就会实现“最大化”。在我们开发区,还可表述为:当行长,只要抓住并稳住大客户的存、贷款和财政性存款,就基本上完成任务了。假如这个“秘诀”仅被一两家银行所掌握,那确实是“经营宝典”。问题是它已变成为所有银行的“共同行动纲领”。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大量信贷资金集中于大企业、大项目已成潮流,而对民营和中小企业,银行的“钱袋子”却越捂越紧,不少银行甚至推出“50万元甚至300万元以下的企业贷款不予考虑”的“金融压抑”政策,彻底打消他们的贷款念头。这样做的后果是“马太效应”出现,即“你已经有的(信贷资金),再加给你,让你多余,你所没有的(信贷资金),连你有的一起拿去”。结果“富者越富,穷者越穷”,从而引发并加剧社会货币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从2003年9月份央行推出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到目前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以来,由于大企业的大额或中长期贷款压不下来,民营企业就很自然地成为宏观调控中压缩信贷的首选。以我区民营企业从某银行经担保公司担保取得贷款的数额变化为例,2003年8月末尚有36户,6450万元,而2005年8月末仅剩11户,1253万元,降幅达80.57,且仍在持续下降中。问题还不止于此,由于民营企业贷款压缩波及面过大,对全区的影响也不可小视,截止2004年末,我区银行业各项存款较年初增长11.2,贷款却下降7.2(比全国平均贷款上升14.5的水平实际低21.5)。在力度不断加大的宏观调控中,因信贷一压再压,众多民营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压抑甚至陷入困境。与此同时,由于资金链的中断,逾期、呆滞贷款出现,部分企业选择了到期不还贷和逃废银行债务的下策。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区民营企业和银行双方在这场博弈中都是输家,因为在信用方面双方都深深伤害了对方。三、规范却又机械的信贷授信体系同充满主观色彩的风险认定控制体系是横亘于民营企业面前难以逾越的屏障为了规范信贷投向,在贷款管理方面,各家银行近几年都推行企业信用评级授信制度,它是银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降低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行之有效的好制度。大致内容是:银行根据企业资信评估结果划分企业等级类别,用以反映企业的信用度高低。具体采用“三等九级”(即3A、3B、3C)划分方法,企业的信用等级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信状况越好,在银行获得贷款越容易,反之越差、越难。笔者无意对这样一个科学的体系加以指责,而是在实践中发现它也有一些不尽合理之处:一是过于机械,不论大中小企业,一律按这个模式套,多数民营企业即使再规范,也难以在这些众多的比例中打高分。根据一些银行信贷授权操作流程,新建一个信贷关系户,从评级、授信直至发放贷款需上报雷同的材料3套,达150多页,时间是“马拉松”式的,劳民伤财不说,问题是还不知道是否有希望。二是主观色彩太强,强调全省乃至全国统一,不分地域,不细分行业,只讲共性而不讲个性,其后果同样会把一些有特色和潜力的企业“规范”掉,譬如须有三年盈利记录,那么仅此一项就足以宣布此关多数民营企业难过。三是容易诱发借款企业同银行工作人员联手作假乃至出现信贷工作人员利用权力实现“职权寻租”,从而引导审贷和上级部门做出错误的决策。试想,在信贷资金总量有限,而需求相对“无限”的前提下,仅凭一些似真似假的材料,银行能把贷款这块“蛋糕”分得很公平、很科学、很准确吗?我们有理由表示怀疑。说得苛刻一点,即使我们的银行都能按信贷授信既定的原则走到底,那么2004年全国金融系统仅查出的违规贷款即达5840亿元又作何解释呢?在股市上圈足了钱又在银行取得巨额贷款的银广夏、德隆系和格林科尔系们又如何解释呢?据央行统计的数据:截止2005年6月末,占企业总数0.5的16416户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从4家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占全部信贷投放总量的50,平均单户余额4.46亿元。由此可见,我们的银行在信贷管理的理念和信贷总体政策的把握上确实存在不公平的问题。一方面是优势企业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方面是广大民营企业资金饥渴的嗷嗷待哺。至于信贷风险问题,笔者认为:市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大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是资金聚集密度大的领域,同时又是蕴涵风险比较集中的领域,一旦巨人倒下很难扶起。而广大民营中小企业则量大面广,是银行极具开采价值的“富矿”,同时又是化解和分散金融风险的最佳选择。问题是银行能否摘掉“有色眼睛”,真正走入市场,把经营银行的“生意经”念好,在服务好大企业的同时不轻视小企业,帮助其做大、做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好了,银企双赢不难做到。四、银行林立,营业网点多过米铺,却没有专设服务于民营及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这不能不说是银行功能定位、布局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一大缺憾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金融服务方面按行业和功能进行分工,各司其职,互不干扰,但活力不足。随着八十年代中后期各种股份制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和城市信用社的出现,以业务交叉和引入竞争机制为重要标志的金融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一时间“农行进城,工行下乡,中行上岸,建行拆墙”。这种竞争和业务交叉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加大了融资成本,给企业投机造成机会,银行风险控制难度加大,导致因竞相放贷而发生的大量银行坏账出现。九十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格局的变化和自身业务定位、经营思路的变化,四大国有银行又推出“机构扁平化、管理垂直化、经营集约化”的改革举措,逐步从县域经济、不发达地区及中小企业撤出,纷纷向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大企业转移,银行机构又出现结构性的“空洞”。当然,此时不少民营和中小企业留给银行的除了一堆堆坏账,还有让各商业银行挥之不去的恶劣印象,这种印象大概就是造成至今犹存的民营企业贷款难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根源吧!毕竟二十一世纪的信用环境和民营企业的质地都处于不断改善之中,尽管银行业务竞争依旧,尽管充满现代经营模式的新型银行仍在城市经济中不断涌现,但多数不愿意染指民营企业,特别是初创期的民营企业。他们宁可绕开金融监管甚至不惜违规、屈尊去大企业看“冷脸子”,搞登门营销贷款,而不愿意陪民营、中小企业一起长大,甚至冷冷地看着民营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经济中无助地挣扎。也有些银行设有中小企业信贷工作部门,但多数在玩概念、搞炒做,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十五大、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提出一系列政策要求“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但是,银行大多按兵不动,甚至没有哪个大小银行真正愿意担纲把支持民营企业当成自己的经营定位首选,这是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头等难题,也是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一大缺憾。大路不通走小路,不少民企只得把筹资的目光转向民间借贷和“地下钱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2005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披露,我国目前在金融管制体外的民间融资测算为9500亿人民币之巨,约占银行本外币贷款总额的5.92左右,占GDP的6.96左右,资金潜力之巨及民营企业之无奈可见一斑。尽管如此,我们始终认为: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可选择的方式还是有的。根据国外的成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