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青时 年老时 作者:贾祖璋 作者简介: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老科普家,生于 1901年,浙江省海宁县人。他著有中国植 物图鉴等专著,他的鸟类概论,是我 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1931年出版 。解放前,他还出版过鸟与文学、动 物珍话、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的 有生物科学小品集生物学粹锦,其中的 南州六月荔枝丹写于1979年5月,他集 创作、编著、翻译科学读物于一身,是我国 老一辈科普作家中劳绩卓著的一位。 常绿乔木,木质坚实, 枝叶繁茂,可作防风林树 种及家具用材,果可食, 果壳、根、树干可提拷胶 。 引辞海 荔枝 明 陈辉 南州六月荔枝丹, 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 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 芳味曾经荐大官 。 乌府日长霜署静, 几株斜覆石栏杆 。 思考:作者没有直接以“荔枝”为题, 而借用明朝诗人陈辉的诗句命题为“南州 六月荔枝丹”,这样拟题有什么好处? 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是介绍科 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 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性。本文就 很有散文的韵味。 突出了科学小品的文艺性风格。 以及鲜明的色感具有高 度的概括性。 题目:包含了荔枝生长 的地域、 成熟的时间, 荔枝图序 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 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 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 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 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 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 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 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白居易:“壳如红缯,膜如紫绡, 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瓤肉莹白如冰雪 A.比喻描写性引用 例:“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 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按照荔枝形态特点和人们认识事物先 外后内的顺序,连用“红缯、紫绡、冰雪 、醴酪”四个比喻,写出荔枝外壳色彩的 红艳,内膜质的轻柔,瓤肉的洁白,浆汁 的香甜,引用来对荔枝的形态作总的说明 ,是多么充满诗情画意!另外,将鲜荔枝 与荔枝干形成对比,造成悬念,引出下文 并形成全文说明的中心和总纲,然后按照 壳 膜瓤浆液的顺序逐一说 明。 假如是现在,老师纵然没有 见过鲜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学的 资料,给有点钻牛角尖的小学生 解释明白吧。 写作意图 起了总挈第一部分的作用 荔枝的果实 外部形态 表 内部构造 外壳 壳膜 从外到内 里 颜色 形状 大小、轻重 果肉 果核 (比喻 ) (引用) (比喻 ) (数字 ) (引用 ) (引用 ) 荔枝的种类: 很多 绛囊、红星、珊瑚珠 一颗荔枝5.5万元?!乍听这消 息,大概谁也不信。可这是 真的!事情就发生在(2003 年7月5日),在广东增城举 行的“西园挂绿荔枝拍卖会” 上,最贵的一颗“挂绿”荔枝 ,成交价就是整整的5.5万元 ! 买这颗荔枝的,是香港商人李警师。当他把这颗拇 指头大的珍果送给68岁的母亲廖金凤品尝时,廖老 太太激动得手直颤抖。 李警师在增城开了一家好景公司,专做汽车生 意。据他说,公司一年有几百万元的贸易额,收益 不错。几天前,李警师就从电视和朋友口中得知增 城要拍卖“挂绿”荔枝的消息了。开始他也没在意, 可到了大前天晚上,他突发奇想,想竞买一颗奇异 的珍果,送给自己的母亲尝尝,以尽自己的孝心。 于是他和谁也没商量,果断地交了5000元订金,悄 悄地准备参与竞拍。他估计,这么大的声势,一颗 荔枝可能要卖到两万元。 上午9点多,李警师提前来到增城 挂绿宾馆旁的拍卖会场,那棵有400 年历史的“西园挂绿”荔枝树,就立 在竞拍者和几万名围观民众的面前 。它,显得那么华贵,俯视着前来“ 膜拜”的人们;而它的枝干上仅挂着 区区18颗果实。这哪里是荔枝,简 直就是明珠、钻石!据主持者说, 此次只拍卖其中的10颗。 上午10点,拍卖会正式开始。第一颗荔 枝的起价是8000元。几经搏杀,李警师 举牌叫到3.8万元。超过自己估价近一倍 了,就在他以为买定时,突然有人一下 子叫出了5.2万。李警师懵住了,决定放 一放,竞拍第二颗。没想到这一放,就 放过了9颗!直到宣布最后一颗开拍时, 李警师才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拍卖主 持人还特别卖了个“关子”:如果这个拍 到最高价,将有可能载入世界吉尼斯纪 录! 这个“关子”还真刺激了李警师,他决心 要得到这“最后的一颗”。第一个应拍者 举牌了:1万元;第二个一下抬到两万元 。李警师还没想好叫多少,别人就又叫 出了更高价。不能再犹豫了!李警师连“ 跨”几档,一下子举牌叫出了5.5万!没人 再竞争了,李警师以当天的“天价”得到 了第10颗“西园挂绿”。他亲手从树上剪 下了这珍贵的一颗荔枝,并请家人拍下 了这难忘的一刻。 与人谈起花重金买下这颗荔枝的原因 ,李警师坦言,首先当然是为了孝敬母 亲,表达自己的一片孝心;第二是想为 老家增城做点事,为提高增城荔枝的知 名度出一分力;第三,也是想为自己的 企业争点光彩。有人说,李警师的父亲 早年曾担任过保护“西园挂绿”的护卫兵 ,还曾被赏以一颗荔枝作嘉奖。这是不 是李警师志在必得的原因之一?笔者无 从考证。 拍卖所得,将全数作为母树的保养 费用。 飞焰欲横天 红云几万重 果梗 膜 果顶 荔枝呈心脏形 大小 通常是 直径三四厘 米、重十多 克到二十多 克。 咏荔枝膜 曾向忠州画里描,胭脂淡扫醉客消 。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 白玉薄笼妖色映,茜裙轻裼暗香飘 。 嫣红狼藉谁收拾,十八闽娘裂紫绡 。 过华清宫绝句 唐代 杜 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例:引用过华清宫 诗的本意是讽刺唐代统治者为个人享受而给百姓造 成苦难的社会现实,在这里引用这首诗,主要是为了说明 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但在后面又特别指出,在今天的社 会条件下荔枝的贮藏期已经能达到一个月,并且在进一步 延长,巧妙地把现代科学的储藏知识与古代落后的储运手 段比较,显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后文的日啖荔 枝三百颗也有这个作用。 B.对比议论性引用 海南的无核荔枝 荔枝的花:花期 花形 花色 花性 花序蜜源 初一年第二册荔枝蜜 杨 朔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 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C.举例考证性引用 例:三山志的记载,宋徽宗和 文征明的诗句 作者在说明荔枝的生长习性 时,引用了这些史料。其作用在 于,列举荔枝北移失败的事例, 以证实上文关于荔枝性喜温暖的 说明。这是一种引用证明。 请问下列诗句说明了什么?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密移造化出闽山, 禁御新栽荔枝丹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 瓤肉莹白如冰雪, 浆液甘酸如醴酪。 荔枝性喜温暖 对荔枝的形态 作总的说明 荔枝不耐贮藏 荔枝的生产 产地、栽培历史、著述 产地以北的培植 发展生产的建议 惠州一绝 苏 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科学 青岛版
-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3.3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1二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新版)沪科版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My family Part B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人教PEP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
- 四年级数学下册 4 多边形的认识 1三角形1.3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冀教版
- 项目质量意识培训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高血压伴房颤护理查房
- 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二课时 认识居民身份证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年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配电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计量器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正定矩阵的应用分析》1400字
- 挂网喷播植草施工方案
- CNAS-CC190-2021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 牧运通备案办理流程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三单元3.2简单相信傻傻坚持【课件】
- 《企业安全生产培训课件:个人防护装备及使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